适合讲给孩子的典故故事 儿童民间故事

国学素材成语故事

适合讲给孩子的典故故事 儿童民间故事

苍天霸血围观:℉更新时间:08-17 18:51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适合讲给孩子的典故故事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儿童民间故事和适合讲给孩子的典故故事的精彩内容哦。

适合讲给孩子的典故故事 儿童民间故事

适合讲给孩子的典故故事 儿童民间故事(一)

编辑推荐

打开这本书,你是在和走出来的被教育者对话,在和173个鲜活的灵魂对话,孩子们需要什么教育,什么样的教育是好的,本书将通过一个个成长中最生动和感人的呐喊和呼唤,通过那一个个受益或受害一生的感受和经历,为千万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提供打开教育密码的金钥匙,提供一面关于教育的镜鉴,让教育在生命与生命的交流中行走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路上。

内容简介

有时候,父母的一个眼神、一句话语,就可以让孩子的性格发生改变,受益或受害终生。

“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所以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 孩子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样的教育呢?透过173名大学生成才与成长的历程和故事,本书告诉我们,他们需要父母的理解和宽容。不要为教育而教育,不要为应试教育而临时教育,孩子需要的是怎么做人的教育,包括选择人生道路、处理各种人生问题。

这种教育需要通过父母的日常生活中不经意的行为和孩子的成长环境来达到,这是一种无痕的教育。它在无意中把孩子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的根。

目录

前言

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家长启迪课堂反思

1.放弃才有选择

2.我的海飞丝初恋

3.妈妈的黄瓜头儿

4.不要学仙胎鱼

5.把拖沓踩在脚下

6.父亲的短信

7.发现问题要马上解决

8.给父母讲故事

9.像父亲一样爱书

10.特殊的一课

11.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

12.钓鱼改掉了我的毛病

13.妈妈的“教鞭”

14.一角钱也不能丢

15.困难面前再挺一挺

16.不劳无获

17.勇敢面对自己的不足

18.没有压力才会更有动力

19.争执出来的主见

20.学如逆水行舟

21.为了一个榜样

22.不轻易放弃

23.父亲给我的孝亲教育

24.每天做好一件事

25.比对手更强大

26.从错误中得到提高

27.成功不分什么人

28.受伤的疤最坚硬

29.不要自视太高

30.妈妈的番茄理论

31.坏念头的危害

32.另一种教育

33.不能代劳的东西

34.快乐随时随处

35.萝卜和鸡蛋

36.五彩毛衣

37.妈妈的无字日记本

38.妈妈给的两粒种子

39.满水不供家

40.成功不走弯路

41.不肯折弯的信心

42.人生如吃饭

43.第一次跟妈妈吵架

44.父亲的爬山课

45.允许考零分

46.都是橡皮惹的祸

47.我的“遥控爸爸”

48.母亲的茶哲学

49.不一样的老丝瓜瓤

50.和纸人较量

51.敢于尝试

52.爸爸的“市场经济”

53.最美的解释

54.办法总比困难多

55.无声胜有声

56.撒谎之后

57.信任的故事

58.品质是塔尖

59.不同的教育

60.我在父亲的“恐吓”中成长

61.一生的指明灯

62.父亲的日记

63.让哭闹止步

64.给压力一些自然的成色

65.父亲的宽容

66.快乐才能努力

67.父亲的惩罚

68.母爱的天空

69.两株凤仙花的启发

70.无情也有情

71.永远的坐票

72.兴趣是成功的基础

73.第一次买酱油

74.宽容中流淌的父爱

75.我们爱的是你不是杯子

76.第一次认识安全套

77.爸爸的影响

78.橘子的故事

79.父亲培养的“故事大王”

80.二十元钱

81.表扬是一剂良药

82.不劳动者不得食

83.一双滑冰鞋

84.请客

85.第一次穿衣服

86.给我一点鼓励好吗

87.培养自己的独立意识

88.学会利用资源

89.捡破烂

90.“骄傲事件”引出启发教育

91.可不可以不唠叨

92.课外阅读让我走上文学之路

93.我长大了要和你结婚

94.妈妈让我绝食一天

95.妈妈向我倾诉

96.没有童年的童年

97.没有永远的差等生

98.每天前进一小步

99.命运掌握在你的手心里

100.难道我一无是处吗

101.难忘那一句:祝贺你!

102.酿成大错之前

103.请不要把你的感受强加给孩子

104.请给孩子说话的机会

105.让桃的故事

106.书信解开母女心结

107.说谎之后

108.天使的化身

109.我不是你梦想的延续

110.我的心碎在那一刻

111.我还想生病

112.我是这样养成节俭的习惯的

113.爸爸的对不起

114.谢谢你给我一份信任

115.学会说不

116.言传不如身教

117.扬长避短

118.一封遗书

119.玉雕少了之后

120.自己的事自己做

121.走过去,前面是春天

122.做个勇敢男人

123.刻骨铭心的爱

124.成为优秀的人就会赢得朋友

125.写春联培养了我的耐性

126.掰手腕比赛让我不再骄傲

127.忘不了的跳山羊

128.洗头花让我学会了思考

129.以平常心面对考试

130.把自己亮在暗处

131.一句名言改变了我

132.我在妈妈的诱导中成长

133.站在寒风中

134.父母逼我学会了用钱

135.迎接挑战

136.捡鸡毛的教训

137.和爸爸一起打工

138.不要用放大镜看人

139.不锻炼没力量

140.爸爸的眼泪

141.我是雄鹰

142.一分也很重要

143.面对失败

144.不要丢掉你的竹棒

145.做一回小老师

146.要及时打电话

147.成长记录本

148.最后一步

149.克服沉迷恶习的一课

150.勤快是这样练成的

151.我给爸爸当老师

152.向蚂蚁学习

153.看看你爸爸的手

154.把英语当恋人

155.爸爸怎样对待困难

156.先做重要的事

157.吃西瓜的方法

158.有缺口的水桶

159.爸爸教我处理问题

160.我的新妈妈

161.荣誉是干出来的

162.爸爸教我玩游戏

163.不认真听讲的结果

164.爸爸逼我与人打交道

165.感谢伤口

166.如何对待问题

167.罚做俯卧撑

168.盯一只羚羊追

169.割麦的故事

170.父母的心

171.好孩子不撒谎

172.爸爸的草帽

173.梦想无价

适合讲给孩子的典故故事 儿童民间故事(二)

.鲁班造木鸢 .刘罗锅智告贪官 .徐文长智慧故事三则 .梁山伯与祝英台

.牛郎织女 .白蛇传 .孟姜女哭长城 .西施与檇李

.龙女拜观音 .岑港白老龙 .巧妹绣龙 .锦线女龙

.管家老龙 .青石龙 .耍龙 —— 元宵节的来历 .百叶龙

.双龙峡 .过年的来历 .元霄节的传说 .清明节的传说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中元节 .阿诗玛的故事 .翡翠菩提 .水仙花的传说

.菊花仙子 .半鸭知县—于成龙 .智留《佛行图》 .恩师的菜单

.查赈大员之死 .借脉教妻 .兽医医人 .横祸的来历

.老子的预言 .如意购下凡 .樊哙卖狗肉 .火把节的传说

.灯草姑娘 .兄妹传人种 .吴三桂.陈圆圆和逼死坡 .通济桥头公主泪

.奶子河奇缘 .金沙姑娘(香格里拉版) .丹凤桃花铺故事 .蒙古族马头琴的来历

.石匣的传说 .老子过函谷关 .红石山的传说 .鹿邑酒的传说

.七仙女离婚 .跟皇帝讨债 .夜半醉酒歌一曲 .东坡抄书

.能言善辩的小孔融 .施耐庵惩恶 .盗亦有道 .狗夫宝龙

.西施沉江 .红狐曲 .昭君出塞传佳话 .王昭君千载琵琶作胡语

.王昭君为何出塞? .美人系列 .唐玄宗为何迷恋杨玉环 .一滴走在不归路上的眼泪

.一骑红尘妃子笑 .覆水之舟 .天职演员 .貂蝉,一身娇艳一生谜

."闭月"的美人貂蝉 .貂蝉拜月 .中秋溯源 .戴耳坠的传说

.沉鱼 .落雁 .羞花 .闭月

.白蛇与许仙 .梁山伯与祝英台 .济公活佛 .西湖明珠——玉龙与金凤

.杨玉环 .貂蝉 .杨玉环与长恨歌 .中国古代美女诱人十态

.唐明皇与杨玉环 .杨贵妃与“贵妃鸡” .用芳香做武装 .脱靴

.一文钱与乌纱帽 .疯人误闯金銮殿 .蒲松龄赴宴 .状元孝子

.滚龙沟 .德宝斋的历史故事 .丑女救父 .天津的由来

.状元碰壁 .汤和与“人口团子” .鲁班造石桥 .秦桧的「恶臭」和「美食」

.张孝通冤报 .王生冤报 .张童入冥 .黑将军的宝藏

.奇婚记 .韩愈投书苍龙岭 .李白求师 .李太白跳月

.太白酒家 .公正执法 必有后福 .驯鸡能手贾昌 .刘河间恶治药王爷

.钟馗之死 .李密牛角挂书 .江郎才尽 .猢狲红屁股

.阿三与寡妇 .海公大王王长山 .梅妻鹤子 .孟姜女生项羽

.孟姜女和土地婆婆 .圣诞故事 .铁观音的传说 .仙湖岩“马”字之谜

.孟姜女的传说 .冰冻遂城 .赵州桥的传说 .铁匠明珠托央

.马夫次旦 .喇嘛唐白和白宗姑娘 .国王岭色曲结和妃子梅朵玲孜 .勒桑洛珠和次仁吉姆

.女神贡堂拉姆的传说 .泽林·尼玛滚觉 .泽林·尼玛滚觉 .青年阿美曲穷

.青年宇白扎西和妻子夏嘎曲宗 .俄曲河边的传说 .黑面王子 .公主的珍珠鞋

.钻石姑娘 .措珠丹琼 .央金拉姆 .桔子姑娘

.敏笛林神鸟 .王子尼达次仁 .国王耳朵里的蜘蛛 .厨师扎西旺堆种珍珠

.两个朋友分金子 .一副骰子 .石狮眼里流血的故事 .鱼的命根子在哪里

.商人妻子的秘密 .吐珍珠的大臣 .西藏商人和印度商人 .真假新娘

.热秀干波 .糊涂喇嘛走好运 .银子和歌声 .客店老板偷金币

.两邻居遇鬼的故事 .鹦鹉和热朗巴扎 .江拉和结拉 .黄牛、毛驴、鸡和两夫妻的故事

.毛驴对付狐狸、豺狗和狼 .喝喜酒 .兔子和大灰狼 .小兔子洛珠

.“葛藤坑”的传说 .石林彝族火把节的传说 .藏族沐浴节 .傣族泼水节的来历

.哈尼族新米先喂狗的由来 .侗族林王节 .鄂温克族的火神节 .纳西族火把节

.彝族插花节 .满族“影壁”墙和“索伦杆” .嘎仙洞的传说 .沧海变桑田

.松花江的传说 .天津城也叫算盘城 .九华山的得名 .鸡冠山下金鸡叫

.歇龙石与五台山 .舍身崖 .黄山的来历 .五百罗汉的传说

.鹦鹉洲的由来 .佛教圣地的传说 .寒山寺 .西湖醋鱼

.蝴蝶泉 .阿庐古洞的明鱼 .石林的形成 .尼西情舞的由来

.奶子河奇缘 .诸葛亮拜师 .白牡丹 .邦宁紫的来历

.藏珠 .李白沉香亭咏牡丹 .慈禧与牡丹 .翠牡丹

.歹刘黄的传说 .丹炉焰 .豆绿 .高员外晒元宝

.葛巾 .灌园叟晚逢仙女 .谷雨和牡丹 .汉牡丹

.荷苞牡丹 .花二乔的传说 .金黄牡丹的传说 .花王和王后

.画中牡丹 .火炼金丹 .焦骨牡丹与枯枝牡丹 .军门花园

.昆山夜光 .枯枝牡丹的传说 .蓝田玉 .刘师阁的传说

.楼台牡丹 .吕洞宾戏牡丹 .洛阳牡丹出邙山 .绿牡丹

.牡丹泉 .牡丹仙女 .牡丹园里的故事 .牡丹王

.青龙卧墨池 .秦岭深处遇牡丹 .舍命不舍花 .舍命保“赵紫”

.万里崂山双花仙 .万卷书的传说 .魏紫牡丹 .“五彩祥云”失传记

.香玉 .一丈青 .郁金裙 .玉田轶事

.状元红 .紫斑牡丹的传说 .紫牡丹 .聪明的媳妇

.懒汉嫁嫂 .聪明的贤妹 .白头翁 .山神讲故事

.奈不何 .会下“金子”的猪 .铁公鸡找牛 .娘美

.魔鬼与人 .甩泪山 .大雾梁上两棵枫 .吸烟的来历

.回龙桥的传说 .老虎怕“屋漏” .瞎子敬仰东方朔 .椿树称"王"的传说

.高翰林考县官 .滕小国的传说 .脚踢乾隆 .宫女图

.宰相肚里能撑船 .皮匠附马 .乞丐充军 .金圣叹的传说

.洪洞县迁民 .妹姊松 .燕子斗蛤蟆 .不见棺材不落泪 不到黄河不死心

.戒指的故事 .能巧巧 .隐身草 .奇妙的石礅

.财主和金锅 .海公大王王长山 .汪虎开新路 .遗嘱之谜

.明珠 .白娘子 .臭秦桧 .钱王射潮

.六和填江 .康熙题匾 .一线天 .石香炉

.八卦田 .望仙桥 .蚕花娘子 .尉迟恭造寺

.茶祖宗 .乌龙 .打龙王 .吴山第一泉

.豆腐桥 .小黄龙 .凤凰山 .杏婵

.和尚戏乾隆 .初阳台 .呼猿洞 .飞来峰

.华家池 .东坡肉 .画扇判案 .梅花碑

.猫儿桥 .油炸桧 .玉泉 .月桂峰

.金牛湖 .石人岭 .龙的姑娘措美 .黄梅民间“留一犁”的故事

.明察秋毫的法官 .傻驸马 .小王子寻找仙女的心花为父治眼 .阿古顿巴系列故事:吹吹我

.阿古顿巴系列故事:返老还童 .阿古顿巴系列故事:公牛挤奶 .阿古顿巴系列故事:领主求饶 .阿古顿巴系列故事:领主学狗叫

.阿古顿巴系列故事:磨刀石 .阿古顿巴系列故事:牛钻地 .阿古顿巴系列故事:神圣的判决 .阿古顿巴系列故事:像落汤鸡一样的国王

.阿古顿巴系列故事:再——见—— .阿古顿巴系列故事:宗本下马 .阿古顿巴系列故事:新婚之夜 .阿古顿巴系列故事:宗本见龙王

.木匠捉弄富人 .蝙蝠称王 .白牦牛的传说 .鸽子杀妻

.掉在井里的金条 .老猴嘲人没尾巴 .大小偷和小小偷 .天鹅大臣

.智娶文成公主 .三姐弟 .宗本请客 .蓝狐狸称王

.活佛转世的传说 .百鸟朝凤 .“刘师阁”的传说 .西湖烟水飘酒香

.西湖引水天目山 .黄龙洞慧开凿巨像 .湖光山色读书船 .闲话西湖放生池

.舟宿西湖亦风雅 .灵感观音笑传奇 .何物《湖光》动诗情 .阮公墩真“软”公墩

.风花雪月情人桥 .西湖数序名胜多 .三潭如何印明月 .山房何必增华丽

.虎跑天下第三泉 .大肚与长脚 .歪才刘冲 .山中宰相和陶公洞

.望兄亭与送弟阁 .状元亭 .郑梅儿骑龙 .泥王造反

.枫林圣旨门 .芙蓉千载吊忠魂 .火焰树(乌干达) .英德客家的鲁班经介绍

.赶考路上救妇人 .孔子在新洲的故事 .望娘滩

适合讲给孩子的典故故事 儿童民间故事(三)

中国的四大民间故事是指: 牛郎织女 孟姜女 白蛇传 梁山伯与祝英台

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一:梁山伯与祝英台

从前有个姓祝的地主,人称祝员外,他的女儿祝英台不仅美丽大方,而且非常的聪明好学。但由于古时候女子不能进学堂读书,祝英台只好日日倚在窗栏上,望着大街上身背着书箱来来往往的读书人,心里羡慕极了!难道女子只能在家里绣花吗?为什么我不能去上学?她突然反问自己:对啊!我为什么就不能上学呢?

想到这儿,祝英台赶紧回到房间,鼓起勇气向父母要求:“爹,娘,我要到杭州去读书。我可以穿男人的衣服,扮成男人的样子,一定不让别人认出来,你们就答应我吧!”祝员外夫妇开始不同意,但经不住英台撒娇哀求,只好答应了。

第二天一清早,天刚蒙蒙亮,祝英台就和丫鬟扮成男装,辞别父母,带着书箱,兴高采烈地出发去杭州了。

到了学堂的第一天,祝英台遇见了一个叫梁山伯的男同学,学问出众,人品也十分优秀。她想:这么好的人,要是能天天在一起,一定会学到很多东西,也一定会很开心的。而梁山伯也觉得与她很投缘,有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于是,他们常常一起诗呀文呀谈得情投意合,冷呀热呀相互关心体贴,促膝并肩,两小无猜。后来,两人结拜为兄弟,更是时时刻刻,形影不离。

春去秋来,一晃三年过去了,学年期满,该是打点行装、拜别老师、返回家乡的时候了。同窗共烛整三载,祝英台已经深深爱上了她的梁兄,而梁山伯虽不知祝英台是女生,但也对她十分倾慕。他俩恋恋不舍地分了手,回到家后,都日夜思念着对方。几个月后,梁山伯前往祝家拜访,结果令他又惊又喜。原来这时,他见到的祝英台,已不再是那个清秀的小书生,而是一位年轻美貌的大姑娘。再见的那一刻,他们都明白了彼此之间的感情,早已是心心相印。

此后,梁山伯请人到祝家去求亲。可祝员外哪会看得上这穷书生呢,他早已把女儿许配给了有钱人家的少爷马公子。梁山伯顿觉万念俱灰,一病不起,没多久就死去了。

听到梁山伯去世的消息,一直在与父母抗争以反对包办婚姻的祝英台反而突然变得异常镇静。她套上红衣红裙,走进了迎亲的花轿。迎亲的队伍一路敲锣打鼓,好不热闹!路过梁山伯的坟前时,忽然间飞沙走石,花轿不得不停了下来。只见祝英台走出轿来,脱去红装,一身素服,缓缓地走到坟前,跪下来放声大哭,霎时间风雨飘摇,雷声大作,“轰”的一声,坟墓裂开了,祝英台似乎又见到了她的梁兄那温柔的面庞,她微笑着纵身跳了进去。接着又是一声巨响,坟墓合上了。这时风消云散,雨过天晴,各种野花在风中轻柔地摇曳,一对美丽的蝴蝶从坟头飞出来,在阳光下自由地翩翩起舞

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二:白蛇传

清明时分,西湖岸边花红柳绿,断桥上面游人如梭,真是好一幅春光明媚的美丽画面。突然,从西湖底悄悄升上来两个如花似玉的姑娘,怎么回事?人怎么会从水里升出来呢?原来,她们是两条修炼成了人形的蛇精,虽然如此,但她们并无害人之心,只因羡慕世间的多彩人生,才一个化名叫白素贞,一个化名叫小青,来到西湖边游玩。

偏偏老天爷忽然发起脾气来,霎时间下起了倾盆大雨,白素贞和小青被淋得无处藏身,正发愁呢,突然只觉头顶多了一把伞,转身一看,只见一位温文尔雅、白净秀气的年轻书生撑着伞在为她们遮雨。白素贞和这小书生四目相交,都不约而同地红了红脸,相互产生了爱慕之情。小青看在眼里,忙说:“多谢!请问客官尊姓大名。”那小书生道:“我叫许仙,就住在这断桥边。”白素贞和小青也赶忙作了自我介绍。从此,他们三人常常见面,白素贞和许仙的感情越来越好,过了不久,他们就结为夫妻,并开了一间“保和堂”药店,小日子过得可美了!

由于“保和堂”治好了很多很多疑难病症,而且给穷人看病配药还分文不收,所以药店的生意越来越红火,远近来找白素贞治病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将白素贞亲切地称为白娘子。可是,“保和堂”的兴隆、许仙和白娘子的幸福生活却惹恼了一个人,谁呢?那就是金山寺的法海和尚。因为人们的病都被白娘子治好了,到金山寺烧香求菩萨的人就少多了,香火不旺,法海和尚自然就高兴不起来了。这天,他又来到“保和堂”前,看到白娘子正在给人治病,不禁心内妒火中烧,再定睛一瞧,哎呀!原来这白娘子不是凡人,而是条白蛇变的!

法海虽有点小法术,但他的心术却不正。看出了白娘子的身份后,他就整日想拆散许仙白娘子夫妇、搞垮“保和堂”。于是,他偷偷把许仙叫到寺中,对他说:“你娘子是蛇精变的,你快点和她分手吧,不然,她会吃掉你的!”许仙一听,非常气愤,他想:我娘子心地善良,对我的情意比海还深。就算她是蛇精,也不会害我,何况她如今已有了身孕,我怎能离弃她呢!法海见许仙不上他的当,恼羞成怒,便把许仙关在了寺里。

“保和堂”里,白娘子正焦急地等待许仙回来。一天、两天,左等、右等,白娘子心急如焚。终于打听到原来许仙被金山寺的法海和尚给“留”住了,白娘子赶紧带着小青来到金山寺,苦苦哀求,请法海放回许仙。法海见了白娘子,一阵冷笑,说道:“大胆妖蛇,我劝你还是快点离开人间,否则别怪我不客气了!”白娘子见法海拒不放人,无奈,只得拔下头上的金钗,迎风一摇,掀起滔滔大浪,向金山寺直逼过去。法海眼见水漫金山寺,连忙脱下袈裟,变成一道长堤,拦在寺门外。大水涨一尺,长堤就高一尺,大水涨一丈,长堤就高一丈,任凭波浪再大,也漫不过去。再加上白娘子有孕在身,实在斗不过法海,后来,法海使出欺诈的手法,将白娘子收进金钵,压在了雷峰塔下,把许仙和白娘子这对恩爱夫妻活生生地拆散了。

小青逃离金山寺后,数十载深山练功,最终打败了法海,将他逼进了螃蟹腹中,救出了白娘子,从此,她和许仙以及他们的孩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再也不分离了。

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三:牛郎织女

牛郎只有一头老牛、一张犁,他每天刚亮就下地耕田,回家后还要自己做饭洗衣,日子过得十分辛苦。谁料有一天,奇迹发生了!牛郎干完活回到家,一进家门,就看见屋子里被打扫得干干净净,衣服被洗得清清爽爽,桌子上还摆着热腾腾、香喷喷的饭菜。牛郎吃惊得瞪大了眼睛,心想:这是怎么回事?神仙下凡了吗?不管了,先吃饭吧。

此后,一连几天,天天如此,牛郎耐不住性子了,他一定要弄个水落石出。这天,牛郎象往常一样,一大早就出了门,其实,他走了几步就转身回来了,没进家门,而是找了个隐蔽的地方躲了起来,偷偷地观察着。果然,没过多久,来了一位美若天仙的姑娘,一进门就忙着收拾屋子、做饭,甭提多勤劳了!牛郎实在忍不住了,站了出来道:“姑娘,请问你为什么要来帮我做家务呢?”那姑娘吃了一惊,脸红了,小声说道:“我叫织女,看你日子过得辛苦,就来帮帮你。”牛郎听得心花怒放,赶忙接着说:“那你就留下来吧,我们同甘共苦,一起用双手建设幸福的生活!”织女红着脸点了点头,他们就此结为夫妻,男耕女织,生活得很美满。

过了几年,他们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一家人过得开心极了。一天,突然间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大作,雷电交加,织女不见了,两个孩子哭个不停,牛郎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正着急时,乌云又突然全散了,天气又变得风和日丽,织女也回到了家中,但她的脸上却满是愁云。只见她轻轻地拉住牛郎,又把两个孩子揽入怀中,说道:“其实我不是凡人,而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现在,天宫来人要把我接回去了,你们自己多多保重!”说罢,泪如雨下,腾云而去。

牛郎搂着两个年幼的孩子,欲哭无泪,呆呆地站了半天。不行,我不能让妻子就这样离我而去,我不能让孩子就这样失去母亲,我要去找她,我一定要把织女找回来!这时,那头老牛突然开口了:“别难过!你把我杀了,把我的皮披上,再编两个箩筐装着两个孩子,就可以上天宫去找织女了。”牛郎说什么也不愿意这样对待这个陪伴了自己数十年的伙伴,但拗不过它,又没有别的办法,只得忍着痛、含着泪照它的话去做了。

到了天宫,王母娘娘不愿认牛郎这个人间的外孙女婿,不让织女出来见他,而是找来七个蒙着面、高矮胖瘦一模一样的女子,对牛郎说:“你认吧,认对了就让你们见面。”牛郎一看傻了眼,怀中两个孩子却欢蹦乱跳地奔向自己的妈妈,原来,母子之间的血亲是什么也无法阻隔的!

王母娘娘没办法了,但她还是不甘心织女再回到人间,于是就下令把织女带走。牛郎急了,牵着两个孩子赶紧追上去。他们跑着跑着,累了也不肯停歇,跌倒了再爬起来,眼看着就快追上了,王母娘娘情急之下拔出头上的金簪一划,在他们中间划出了一道宽宽的银河。从此,牛郎和织女只能站在银河的两端,遥遥相望。而到了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回有成千上万的喜鹊飞来,在银河上架起一座长长的鹊桥,让牛郎织女一家再次团聚。

中国四大民间故事四:孟姜女哭长城

秦朝时候,有个善良美丽的女子,名叫孟姜女。一天,她正在自家的院子里做家务,突然发现葡萄架下藏了一个人,吓了她一大跳,正要叫喊,只见那个人连连摆手,恳求道:“别喊别喊,救救我吧!我叫范喜良,是来逃难的。”原来这时秦始皇为了造长城,正到处抓人做劳工,已经饿死、累死了不知多少人!孟姜女把范喜良救了下来,见他知书达理,眉清目秀,对他产生了爱慕之情,而范喜良也喜欢上了孟姜女。他俩儿心心相印,征得了父母的同意后,就准备结为夫妻。

成亲那天,孟家张灯结彩,宾客满堂,一派喜气洋洋的情景。眼看天快黑了,喝喜酒的人也都渐渐散了,新郎新娘正要入洞房,忽然只听见鸡飞狗叫,随后闯进来一队恶狠狠的官兵,不容分说,用铁链一锁,硬把范喜良抓到长城去做工了。好端端的喜事变成了一场空,孟姜女悲愤交加,日夜思念着丈夫。她想:我与其坐在家里干着急,还不如自己到长城去找他。对!就这么办!孟姜女立刻收拾收拾行装,上路了。

一路上,也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霜雨雪,跋涉过多少险山恶水,孟姜女没有喊过一声苦,没有掉过一滴泪,终于,凭着顽强的毅力,凭着对丈夫深深的爱,她到达了长城。这时的长城已经是由一个个工地组成的一道很长很长的城墙了,孟姜女一个工地一个工地地找过来,却始终不见丈夫的踪影。最后,她鼓起勇气,向一队正要上工的民工询问:“你们这儿有个范喜良吗?”民工说:“有这么个人,新来的。”孟姜女一听,甭提多开心了!她连忙再问:“他在哪儿呢?”民工说:“已经死了,尸首都已经填了城脚了!”

猛地听到这个噩耗,真好似晴天霹雳一般,孟姜女只觉眼前一黑,一阵心酸,大哭起来。整整哭了三天三夜,哭得天昏地暗,连天地都感动了。天越来越阴沉,风越来越猛烈,只听“哗啦”一声,一段长城被哭倒了,露出来的正是范喜良的尸首,孟姜女的眼泪滴在了他血肉模糊的脸上。她终于见到了自己心爱的丈夫,但他却再也看不到她了,因为他已经被残暴的秦始皇害死了。

适合讲给孩子的典故故事 儿童民间故事(四)

在很早以前.有二兄弟.大哥贪财.二弟人老实.自从家中老人去世后.大哥就把家中全部家产占有.只给弟弟一只狗和一点荒地,二弟就去耕地,可是狗不会,他就想了个办法.搞了几个饭团.往前一丢.狗就冲过去.地就跟好了.他哥知了以后就去借.因不知方法就打.结果狗死了.就把死


你不是找到了么?

适合讲给孩子的典故故事 儿童民间故事(五)

《伊索寓言》主要为古希腊民间流传的以动物为主的寓言,相传为希腊被释奴隶伊索所作。

关于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伊索寓言》主要为古希腊民间流传的以动物为主的寓言,相传为希腊被释奴隶伊索所作。

B.《渔夫的故事》选自反映中古时代阿拉伯和亚洲一些国家的社会制度和风土人情的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

C.《最后一片叶子》的作者是世界三大小说巨匠之一的法国小说家欧·亨利。

D.《皇帝的新装》《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都是著名的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作品。

答案 C

【解析】试题分析:"法国小说家欧·亨利"说法不对,应是"美国".


《伊索寓言》原书名为《埃索波斯故事集成》,是古希腊民间流传的讽喻故事,经后人加工,成为现在流传的《伊索寓言》。《伊索寓言》是一部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

公元前4—3世纪之交,雅典哲学家德米特里厄斯(demetrius phalereus)编辑了第一部伊索寓言集:《伊索故事集成》(assemblies of aesop's tales),据介绍,书中包含早期的伊索寓言故事约200则。可惜的是现在这本书已经亡佚。公元1—2世纪,费德鲁斯(phaedrus)和巴布里乌斯(babrius)分别用拉丁文和希腊文编订了诗体的伊索寓言。但 新版《伊索寓言》

[1]是流传不广。 十四世纪初,东罗马帝国的僧侣学者普拉努德斯搜集和整理了当时听到的和陆续发现的古希腊寓言抄本,编成《伊索寓言》。1479年印行。书中有150则寓言。这就是现在我们常识的“伊索寓言”的最初版。此后数百年间的各种版本都是从这个版本发展而来。 1484年,威廉卡克斯顿(william caxton)将《伊索寓言》英译出版。1692年,罗杰爱斯琴奇对卡克斯顿的版本做了更新。 十九世纪,乔治法伊勒汤森(george fyler townsend,1814—1900)的英译本《伊索寓言》问世。这是流传最广的一个英译本。有学者称这个版本为“汤森本”。2009年,世界图书公司出版英语世界名著,童话—神话卷收录的《伊索寓言》就是汤森本。据介绍,剔除重复后,总共选取了312个寓言故事。 另外,ben e. perry曾经做了一个分类索引(perry index),是研究《伊索寓言》的重要参考书之一。如有兴趣,可以参看。


原书名为《埃索波斯故事集成》,其故事流传于民间,到公元前三世纪成书。相传其中故事是一名埃塞俄比亚黑人奴隶所做,"伊索"即是"埃塞俄"的谐音。

伊索,生于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寓言家,传说他是个奴隶,后获得自由,因“亵渎神明”终遭杀害。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民间流传的讽喻故事,经后人加工,成为现在流传的《伊索寓言》。从作品来看,时间跨度大,各篇的倾向也不完全一样,据推测,它不是一人一时之作,,可以看作是古希腊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的集体创作。伊索,可能是其中的一位重要作者。

伊索寓言,来自民间,所以社会地层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得到了较突出的反映。如对富人贪婪自私的揭露;对恶人残忍本性的鞭鞑;对劳动创造财富的肯定;对社会不平等的抨击;对懦弱、懒惰的讽刺;对勇敢斗争的赞美。还有许多寓言,教人如何处世,如何做人,怎样辨别是非好坏,怎样变得聪明、智慧。伊索寓言是古希腊人生活和斗争的概况、提炼和总结,是古希腊人留给后人的一笔精神遗产。

以上内容是关于适合讲给孩子的典故故事和儿童民间故事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

标签:儿童民间故事

标题:适合讲给孩子的典故故事 儿童民间故事

链接:http://m.zhaichaow.cn/sucai/gushi/1228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