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尾巴老李的故事 秃尾巴老李的故事视频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秃尾巴老李的故事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秃尾巴老李的故事视频和秃尾巴老李的故事的精彩内容哦。
秃尾巴老李的故事 秃尾巴老李的故事视频(一)
很久很久以前,小坞沟还是个只有几户人家的小村庄。庄东西间草屋里住着李老好夫妻,两口子又勤又贴心,日子过得倒很宽裕。只是妻子都三十多岁了还没开怀,一提这,两口子就长出气。
有天晚上,妻子对丈大说“有了”。李老好喜得一蹦多高,不让妻子做饭,不让妻子干活,妻子动一动他都怕“闪了”。这样侍侯了十个月、十二月,到了满二十四个月这天,天灰蒙蒙、风大雨急,劈雷闪电,妻子要生了,疼得翻打滚。李老好把掺着心,瞅着妻子的下身。不想妻子肋下慢慢裂开一道缝儿,从里面钻出一条小黑龙来。小龙落生,在床上扑扑摇摇,身子眼见越长越大。妻子一看,吓死过去了。李老好盼妻子生个大胖小子,没想生了个怪物,妻子又死了,又气又难受就扬起拳头向小龙砸去。那小东西有神的灵性,他呼地跳起,把身子盘在梁头上,“吱吱”叫着,摇头摆尾,象是和爹爹捉迷藏。李老好又急又气,顺手从箔帐子上摸了一把镰,狠狠地象小龙砍去。小龙一偏头,尾巴给削去了。他忍着疼,窜出屋门,起在空中。他在天上只是转圈子,不肯离去。他还没来得及看娘一眼呢,自己的家还没住上一天呢。爹爹不容,要劈死自己。又一想:“这也难怪,人龙本不是同类,这里原不是自己该住的地方。想到这里,他头朝着小屋点了三点,向爹娘拜了三拜,就驾着云腾着雾,一步三回头地离开屋上空,向着东北方向飘去。小黑龙在天上行有几千里,低头见一条弯弯曲曲的白水横在地面,这条江虽不宽倒很长,水面银光闪闪,两岸高山耸立,树木葱绿,却是个安身的好去处。他就按落云头,挥去雷电,一头扎进水里。
这江叫白龙江,原是一条白龙镇守。这时白龙正在府中养神,听到水响,走出府门,见是一条秃尾巴黑龙进来,心里大怒:“好个无尾黑小子,竟敢不报而入,侵我辖地。”窜过去就抓小黑龙。小黑龙往旁边一闪,也生了气。说道:“你这个东西,不以礼相待,不邀我同住倒也罢了,还要以武力相欺,好没道理。”说着两个就在江底打了起来。
小黑龙年幼力小,又没经过争战,交手不多时,就气喘吁吁,力不能支了。他虚晃一爪,抽身跃出水面,变作一黑衣少年,落荒而走。他被战败,闷闷不乐。进了深山,正想着心事往前走,脚下被绊了一跤。低头一看,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躺在地上,身边放着药铲,褡裢。小黑龙趴下身,贴着老人的胸口一听,心还跳动,就赶紧抱起老人,到一个背风的山旮旯里放下。又到山泉边捧了些水来,把树叶卷成喇叭筒,对着老人的嘴,把水慢慢地灌进去,不大会儿,老人醒过来,睁开眼,见一俊俏黑衣小生站在面前,心里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他手扶地爬起来,对着小黑龙就要下跪。小黑龙慌忙拉住:“老人家不要这样,救人解难是做人的本分。您为何躺在这深山野岭之中?”
这老人原是山东人,因家乡连年干旱,又逢兵荒马乱,在家无法生活,便逃出关里,到这深山老林采药挖参度日,在白龙江边盖了两间草房存身。一晃十几年过去了,手里也有了些积蓄,他想再挖些参,多积些银子好回山东。今天一早自己进了深山,挖了一株大人参,很值些银子,不想在下山的路上被强人一棍子打昏,劫去了人参。
小黑龙听了老人的叙说,对老人更觉得亲切:“老伯,我也是山东人,家在滕县的小坞沟村。”老人一阵狂喜:“这可好了,咱爷俩更不外气了。走!到我屋里啦呱去”。老人的茅屋离这里不远,小黑龙搀扶着老人,不大会就到了。老人置好酒备好饭,二人对面落座,边喝边啦起来。小黑龙架不住老人的盛情恭让,酒多喝了几杯,想到母亲为生他而死,自己又无家可归,就掉下泪来。老人好纳闷,就问道:“恩人有何心事?不妨说与小老儿,或许我能帮上忙。”小黑龙就将实情相告。老人听了大惊,纳头便拜:“小老头儿肉眼凡胎,不识上仙真面,该死!该死!”小黑龙倒被老头逗笑了,急忙扶起老人:“老伯!我虽是龙,可有姓,姓占百家姓第四个字;有家,家在人间村舍中;有父,父是平民庄稼汉;有母,母是农家贫穷女。不是和您一样吗?只是我体形怪异,离水不行,可恨那白龙不容我住。”
老人听小黑龙这么说,也不害怕了:“我能帮你什么忙?”
小黑龙想了想说,“倒是能帮大忙,只是您上了年纪,我不忍劳烦您。”
秃尾巴老李的故事 秃尾巴老李的故事视频(二)
在我国北方,有一条名叫滦河的大河。据沿河两岸的祖辈人流传,说是在滦河源头的一个山洞里,生长着一株神奇的仙豆秧。这株仙豆秧,每隔三百年开一次花,再过三百年才结豆荚,而豆荚需长三百年方可成熟。且每次开花后只结三个豆荚,一个豆荚里仅长三颗豆粒。也就是说,要经漫漫九百年才能结出寥寥九颗豆粒。这九颗仙豆可不是一般的稀罕之物。平常人,吃一颗,神清气爽;吃两颗,延年益寿;吃三颗,百病尽除;吃四颗,起死回生。
显然,这是一个颇具神话色彩的民间传说。可滦河下游的一个渡口摆渡人信以为真。他还真的缘河而上,去了滦河源头,寻找这传说中的仙豆,并由此蔓生出一段比这个传说还要离奇感人的《仙豆奇缘》。
1.大鲤鱼牵线好姻缘
小孩没娘,说来话长。这事还真得从两个没娘的孩子说起。
这年阴历十月初一这天,渡口镇的钟镇长,带着七岁的独生女儿钟晴,坐渡船去滦河对岸给亡妻上坟。这滦河河面很阔,白浪滔滔,坐渡船的人不少,男男女女,叽叽喳喳。
当船行至河心时,突然一条金色大鲤鱼从水中一跃而起,高达丈余,险些蹦到船上。人们不由一惊,心说:如果在夏天,这河鱼晒鳞跳跃倒是常见的事,可眼下已是入冬时节,水冷天寒的,鱼怎么会跳出水面?住在河边的人家,都知道有抓“替死鬼”的传说。当他们看见河里出现反常现象时,有人就以为这是水鬼故意在作怪,想逗引人们误入圈套。所以,今天人们看到河里不合时宜地蹦出一条大鲤鱼,便纷纷躲闪着,惟恐被鱼带起的水花溅到身上,沾了晦气。
可小钟晴不懂这忌讳。她见一条欢蹦乱跳的大鲤鱼从河里蹿了出来,虽然被水花溅了一脸,但她只打了个激灵,随即就高兴得直拍小手,开心得在船板上又蹦又跳。哪知在这时候,人们为躲水花纷纷拥向船心,使渡船摇晃起来。只听“啊”的一声惊叫,接着听到“扑通”一声响。人们还没弄清是怎么回事,突然见钟镇长扑倒在船帮上,哭喊着“孩子、孩子”,人们才知道是小钟晴掉进河里了。
在滦河岸边长大的人,按理大都通些水性。可钟镇长不会水,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爱女在急流里升降沉浮,忽隐忽现,两只小手还拼命地抓挠着向人们求救。他只好求会水的人救他女儿,并许诺用重金酬谢,还说谁救了他女儿,他愿将镇长位置相让。可此刻,人们只是你瞅瞅我,我看看你,却没人下水救人。其实这些人不是故意见死不救,而是被刚才那条来得蹊跷的鲤鱼吓愣了。他们以为此时有人落水,明摆着是水鬼在抓“替死鬼”,谁敢下水送死!
就在人们心有余悸的时候,又听“扑通”一声,只见一个十来岁的小男孩又从船头掉进水里,转眼之间便没了踪影。于是,人们更加断定那条大鱼是个勾魂索命的不祥之物。
约莫过了一袋烟的工夫,渡船突然摇晃起来,接着从河里翻起一朵大水花,水花里伸出一只手来,一下扳住了船帮。人们不由大惊失色,连连往后躲。这时一直默默划船摆渡的老头猛地喊道:“大伙快搭手拉一把,那是我孙子在水里救人呢!”
众人这才如梦方醒,赶紧七手八脚把人拉上船,一看正是刚才“落水”的男孩,只见他跟落汤鸡似的站在船板上瑟瑟发抖,胳膊里紧紧抱着那个落水的女孩小钟晴。
本已绝望的钟镇长,见此情景,一下子惊呆了。他傻愣了好一会儿,才猛地一下扑过去,把两个水淋淋的孩子紧紧地搂到怀里。
当天晚上,钟镇长带了钱和镇里的印章,来到老摆渡家里,兑现白天在船上的承诺。老摆渡默默地抽烟,过了好一会儿才说自己是个老摆渡,当不了镇长;孙子呢,是那年发大水,他从滦河里捞上来的一个没了爹妈的苦孩子,将来长大了,只能接他的班当个小摆渡,也不是当镇长的料。至于这钱他更不能收,遇人落水,挺身相救,是行船摆渡人的本分。若因此就收受人家的钱,那不成了水贼海盗了嘛?
听了老摆渡的一番肺腑之言,钟镇长感激涕零。最后钟镇长紧紧地握着老摆渡的手,做出了一个再也不容推辞的决定,他说:“我女儿的这条命是您老的孙子从滦河里捞回来的,我这就做主把女儿小钟晴许配给你的孙子,十年后正式完婚!”
老摆渡这回没推却,而是呵呵笑着同意了。
秃尾巴老李的故事 秃尾巴老李的故事视频(三)
从前,有个老猎人,练得一手好枪法,不管是空中的飞禽,还是地上的走兽,只要他的枪一响,都逃不脱他的枪口,真是百发百中。老猎人每天都出去打猎,这个地方糟踏庄稼和伤害人畜的野兽,几乎都被他打光了,只剩下一只山羊精,所以这只山羊精就恨死了老猎人。
这一年,皇帝把皇宫里的皇后、妃子都玩腻了,差人到各处去寻找美人。
可是,从各地找来的姑娘,没有一个能使皇帝称心如意,残暴的皇帝就把这些姑娘和找美人的臣子,一个个都杀掉了。这次,皇帝又命令两个大臣去找美人,他对大臣倒约和今成说:“你们如果也找不到美人,我照样要你们的狗命!”
倒约和今成告别了全家老小,优忧愁愁地离开了京城。他们走呀走呀,每天从天亮走到天黑,从太阳出走到太阳落,走过了一座座高山大岭,涉过了一条条大河小溪,走遍了很多地方,可是就没有找到一个能使皇帝满意的美人。一天,他们走累了,坐在一棵大树下休息,坐着坐着就商量起来。倒约说:
“唉!我们出来已经几个月了,你说我们回去怎么交差呢?”
今成说:“是呀!看来我们两个也性命难保罗!”
倒约想了想说:“死就死吧!我们索性去找一个世上最丑的老太婆,抬到皇宫去气气皇帝,我们死了也甘心呀!”
今成听了,拍着巴掌说:“好办法!我们就这样办吧!”
倒约和今成正在商量,被山羊精躲在大树后面听见了,它马上变成一个又老又丑的老大婆。提着个破篮子,故意从倒约和今成面前走过。倒约见了,说:“老太太,你到哪里去?”
老太婆说:“我去打猪草。”
今成说:“我们把你抬去给皇帝做老婆好不好?”
老太婆说:“皇帝怎么会要我这个又老又丑的老太婆?”
倒约说:“会要的,只要你愿意,我们就找人把你抬到皇宫去。”老太婆高兴地答应了。倒约和今成到附近寨子里找了一乘轿子,叫来两个人把丑老太婆抬去了。
到了宫里,倒约和今成都硬起头皮准备被杀头,谁知从轿子里却走出一个花枝招展的姑娘。皇帝乐坏啦,当晚就和她成了亲。
秃尾巴老李的故事 秃尾巴老李的故事视频(四)
唐太宗李世民刚即位的时候,有人告发魏徵①,说他在当初李世民同兄弟间争权争夺到你死我活地步的时候,曾多次劝说李建成早定计划下手杀害李世民。李世民听了,立刻派人把魏徵找来,板起脸问他说:“你为什么要在我们兄弟中挑拨离间?”魏徵面不改色,很从容地说:“太子(李建成)如听我的话,不会遭今天杀身之祸。”太宗非常佩服他的胆识和忠诚,认为魏徵是个贤才,不仅没生气,反而把魏徵提拔为谏议大夫,后来直至丞相。另外,还选用了一批李建成、李元吉手下的人做官。原来跟随李世民的官员都不服气,背后嘀咕说:“我们跟随秦王多少年,现在他当了皇上封官拜爵,反而让仇人先沾了光,这算什么规矩?”宰相房玄龄把这番话告诉了唐太宗,唐太宗笑着说:“朝廷设置官员,为的是治理国家,应该选拔贤才,怎么能拿老关系来作选人的标准呢?如果新来的人有才能,老的没有才能,就不能排斥新的,任用老的啊!”
①魏徵(580一643),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人,唐初政治家。
秃尾巴老李的故事 秃尾巴老李的故事视频(五)
相传汉武帝时,他的身边有个聪明人,名叫东方朔。①东方朔心地善良,常常为百姓解危救难,受人尊敬。
有年腊月,御花园的梅花怒放,清香四溢,东方朔带着雅兴前来赏梅,当他刚踏进御花园,便见东南角有一宫女要投井自尽,他慌忙上前劝阻,询问道:“姑娘,你叫什么名字,为什么来此寻短见!”
那个宫女回头见是东方朔,就跪下哭诉:“东方大人,奴婢叫元宵,是后宫的宫女,进宫多年,从未与亲人团聚过。眼看新年又要过毕了,仍见不到亲人,忧心多日,不如绝此残生。”
东方朔听后,心中产生怜悯之情,想到:后宫数百宫女,长年不能与家人团聚,谁无父母之情?想到这,他安慰了元宵一番,并答应想法帮助她同家人团聚。
东方朔回到家中后,苦思冥想、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
于是,他不远千里,找到了元宵的家,向元宵的父母仔细地作了一番安排。
东方朔回到京城,就在长安街上摆摊卖卦。人们都知道东方朔有学问,都来向他求卦问卜。可是人们拿到的卦条上,写着同样的七个字——“正月十五火焚身”,大家看后,一个个心惊胆颤,急忙问东方朔,怎样才能够解难?东方朔沉思了一会儿,对大家说:“正月十三傍晚时分,火神将派‘红衣仙姑,下凡察访,城中父老若齐去跪求,也许灾祸能幸免。”
到了正月十三傍晚时分,果然来了一个骑驴的“红衣仙姑”,说是玉皇大帝要在天上观火,她是被派来放火的。长安城中的父老听了,都跪下向“红衣仙姑”苦苦哀求,仙姑见大家态度虔诚,就扔下了一张纸条,骑着驴走了。
百姓拾起纸条,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六灭火,焰红宵夜。”
汉武帝得知后,赶忙请东方朔前来商议。东方朔说:“火神爱吃汤圆,可命人做些上等汤圆,正月十五供奉火神,以求宽恕;再命长安城内家家户户在正月十五晚上挂灯、放焰火,以骗过玉皇大帝的眼目。”
汉武帝听罢,急命宫中做汤圆的能手元宵,赶快多做些汤圆。又传谕京城官宦百姓扎制彩灯。
正月十五晚上,一切就绪。汉武帝命宫女元宵提灯开道,命东方朔手捧汤圆敬奉火神。元宵的父母在东方朔的吩咐下,就急忙跑上前去叫“元宵”,元宵一家终于在东方朔的妙计下团聚了。
事后,皇上自以为是元宵巧手做的汤圆及挂灯、焰火消除了灾难,就下旨将汤圆改为“元宵”,年年正月十五张灯结彩吃元宵。
①东方朔(前154—前93),西汉文学家。汉武帝时做过太中大夫。
以上内容是关于秃尾巴老李的故事和秃尾巴老李的故事视频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