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君入瓮 请君入瓮lgj

国学素材成语故事

请君入瓮 请君入瓮lgj

奉神者围观:℉更新时间:08-16 16:12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请君入瓮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请君入瓮lgj和请君入瓮的精彩内容哦。

请君入瓮 请君入瓮lgj

请君入瓮 请君入瓮lgj(一)

武则天在平定徐敬业叛乱之后,决心除掉那些反对她的唐朝宗室和大臣。可是,谁在暗中反对她,用什么办法才能知道呢?

于是,她就下了一道命令,发动全国告密。不论大小官吏,普通百姓,只要发现有人谋反,都可以直接向她告密。地方官吏遇到有人告密,不许自己查问,一定要替告密的人备好车马,供给上等伙食,派人护送到太后行宫,由武则天亲自召见。如果告密的材料属实,告密人可以马上做官;查下来不符事实,也不追究诬告。

这样一来,四面八方告密的人当然越来越多了。

武则天收到许多告密材料,总得有人替她审问。有一个胡族将军索元礼,就是靠告密起家的。武则天派他专门办谋反的案件。索元礼是一个极端残忍的家伙,审问案件,不管有没有证据,先用刑罚逼犯人供出同谋。犯人受不住刑,就胡乱招了一些假口供,这样,他审问一个人就会牵连到几十个几百个人。株连越广,案情就越大。索元礼向太后一汇报,太后直夸他办事能干。

有些官吏看到索元礼得到太后赏识,就学起索元礼的样儿来。其中最残酷的是周兴和来俊臣。他们每人手下养了几百个流氓,专门干告密的事。只要他们认为谁有谋反嫌疑,就派人同时在几个地方告密,捏造了许多证据。更奇怪的是,来俊臣还专门编了一本《告密罗织经》,传授怎样罗织罪状的手段。

周兴、来俊臣办起案来,比索元礼还要残忍。他们想出各种各样惨无人道的刑罚,名目繁多,花样百出。他们抓到人,先把各种刑具在“犯人”面前一放,“犯人”一看,就被迫招认了。

周兴、索元礼前前后后一共杀了几千人,来俊臣毁了一千多家,他们的残酷就出了名。

有个正直的大臣对太后说:“现在下面告发的谋反案件,多数是冤案、假案,也许有人阴谋离间陛下和大臣之间的关系,陛下可不能不慎重啊!”

可是,武则天不愿听这种劝告。告密的风气越来越盛,连她的亲信、掌管禁军的大将军丘神勣,也被人告发谋反,被武则天下令杀了。

有一天,太后接到告密信,说周兴跟已经处死的丘神勣同谋。太后一听,大吃一惊,立刻下密旨给来俊臣,叫他负责审理这个案件。

说巧也巧。太监把太后的密旨送到来俊臣家,来俊臣正跟周兴在一起,边喝酒,边议论案件。来俊臣看完武则天密旨,不动声色,把密旨往袖子里一放,仍旧回过头来跟周兴谈话。

来俊臣说:“最近抓了一批犯人,大多不肯老实招供,您看该怎么办?”

周兴捻着胡须,微微笑着说:“这还不容易!我最近就想出一个新办法,拿一个大瓮(音wèng)放在炭火上。谁不肯招认,就把他放在大瓮里烤。还怕他不招?” www.gushi51.com

来俊臣听了,连连称赞说:“好办法,好办法。”他一面说,一面就叫公差去搬一只大瓮和一盆炭火到大厅里来,把瓮放在火盆上。盆里炭火熊熊,烤得整个厅堂的人禁不住流汗。

周兴正在奇怪,来俊臣站起来,拉长了脸说:“接太后密旨,有人告发周兄谋反。你如果不老实招供,只好请你进这个瓮了。”

周兴一听,吓得魂飞天外。来俊臣的手段,他是最清楚的。他连忙跪在地上,像捣蒜一样磕响头求饶,表示愿意招认。来俊臣根据周兴的口供,定了他死罪,上报太后。

武则天想,周兴毕竟为她干了不少事;再说,周兴是不是真的谋反,她也有点怀疑,就赦免了周兴的死罪,把他革职流放到岭南(在今广东、广西一带)去。

周兴干的坏事多,冤家也多,到了半路上,就被人暗杀了。后来,武则天发现索元礼害人太多,民愤很大,就借个因头,把他杀了。

留下的一个来俊臣,仍旧得到武则天的信任,继续干了五、六年诬陷杀人的事,前前后后不知道杀害了多少官吏百姓,连宰相狄仁杰也曾经被他诬告谋反,关进牢监,差一点被他整死。

来俊臣的胃口越来越大,他想独掌朝廷大权,嫌武则天的侄儿武三思和女儿太平公主势力大,索性告到他们身上去了。这些人当然也不是好惹的,他们先发制人,把来俊臣平时诬陷好人、滥施刑罚的老底全都揭了出来,并且把来俊臣抓起来,判他死罪。武则天还想庇护他,一看反对来俊臣的人不少,只好批准把他处死。

来俊臣被处死刑那天,人人称快。大家互相祝贺,说:

“从现在起,夜里可以安心睡觉了。”

请君入瓮 请君入瓮lgj(二)

司马昭害死了魏帝曹髦,认为内部已经稳定,决心大举进攻蜀汉。

那时候,接替诸葛亮的大臣蒋琬、费袆都已死去,蜀汉担任大将军的是姜维。姜维有心继承诸葛亮的北伐事业,几乎每年都出兵攻打魏国,但是蜀汉的力量已经越来越弱,姜维不但不能够取得胜利,反而白白消耗了不少兵力。公元263年,司马昭派将军邓艾、诸葛绪各带兵三万,钟会带兵十几万分三路进攻蜀汉。

姜维看到魏军声势浩大,知道抵挡不了,把蜀兵集中到剑阁(今四川剑阁县),守住关口要道。钟会带兵到了剑阁,一时没法攻进去。

邓艾看到蜀军主力守在剑阁,就带了精兵偷偷绕道到剑阁西面的一条羊肠小道上向南进军。这一带本来是人迹不到的地方。邓艾带领这支精兵,逢山开路,遇河架桥,走了七百里路,也没有被蜀军发现。

最后,他们来到一条绝路上,山高谷深,没法前进。这时候,邓艾的兵士随身带的粮草已经快完了,将士们都慌了神。

邓艾当机立断,用毡毯裹着身子,从悬崖峭壁上滚了下去。将士们见邓艾一带头,也跟着滚了下去。有的攀着树木,一个接一个慢慢地爬下了山,终于越过了这条绝路,一直赶到江油(今四川江油县)。

驻守江油的蜀军没想到邓艾会从背后杀出来,突然见到魏兵出现在城下,来不及组织抵抗,只好投降了。

邓艾继续向绵竹(今四川绵阳西南)进攻。守绵竹的是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邓艾派人送信劝说他投降,说“如果你肯投降,就推荐你为琅琊王。”

诸葛瞻听说要他投降,气得火冒三丈,把邓艾派来劝降的使者杀了。他摆开阵势,决心和邓艾拼个死活。但是毕竟敌不过邓艾,诸葛瞻和他的儿子诸葛尚都战死了。

邓艾拿下绵竹,直奔蜀汉都城成都。成都的百姓做梦也没想到魏兵来得那么快,一听邓艾兵临城下,纷纷到山上树林里去避难。蜀汉朝廷更是乱成一团,后主赶快召集大臣商量。有人主张往南逃,有的主张投靠东吴,有人认为现在魏国大军压境,不如趁早投降。

后主是个没主意又胆小的人,根本不想抵抗。等邓艾大军到达成都,他已经叫人反绑着两手,率领文武百官出城门投降了。

邓艾进了成都,觉得自己了不起,骄傲起来,连钟会也不在他眼里。他直接向司马昭上书,要趁这次打胜仗的势头,一鼓作气把东吴灭掉。哪儿知道司马昭下个命令给邓艾,说:

“军事行动不许自作主张。”这件事把邓艾气得要命。

正在剑阁跟钟会对抗的蜀将姜维,得到邓艾袭击成都的消息,正想退回去保卫成都,接到后主的命令,要他向魏军投降。

蜀军将士接到这个命令,又气愤又伤心。有的兵士恨得拔出刀来,在大石头上乱砍。

姜维倒是十分冷静。他跟将士们一核计,决定向钟会投降。钟会也赏识姜维是个好汉,把他当作自己人一样看待。两个人出门一块坐车,回到军营一起议事,要好得简直拆不开。

姜维利用钟会和邓艾之间的矛盾,劝钟会秘密写信给司马昭,告发邓艾谋反。

司马昭本来猜忌心很重,接到钟会的报告,就用魏元帝的名义下道诏书,派人到成都把邓艾抓起来,用囚车押回洛阳。他怕邓艾抗拒,又命令钟会进军成都。

钟会到了成都,派一支人马用囚车把邓艾押到洛阳。半路上,邓艾被人杀了。钟会用计除掉了邓艾以后,兵权全掌握在他一个人手里,他就决定谋反了。

钟会跟姜维一商量,姜维完全赞同他。因为姜维另外有他自己的打算,他想利用钟会杀掉魏军将领,然后再除掉钟会。他偷偷地给刘禅送了一封信,说“请陛下再忍受几天委屈,臣一定把国家恢复过来。”

钟会哪儿知道姜维的打算,他以为姜维真心跟他合伙反司马昭。他假传太后的命令,说司马昭杀害魏元帝,叫他发兵讨伐。他怕魏军将领不服,把他们软禁在蜀宫里。

魏军将士对钟会的命令本来有点怀疑,后来,有人传出谣言,说钟会、姜维要把北方来的将士杀光。这一来,大家都乱了起来。有的在宫殿四周放了火。乱兵进了宫,姜维、钟会控制不住,都被乱兵杀了。

请君入瓮 请君入瓮lgj(三)

从前,有一个国王和一个王后,他俩生有一个儿子。这个儿子身体十分强壮,并且什么事情都懂。

有一天,这个王子玩着皮球,一个老婆婆手里拿了一个小油壶正走过来。

王子把皮球抛出去,打中了老婆婆的油壶,油壶打碎了。王子走上前去道歉,可是那个老婆婆却对他生气,说:

“王子,你只有找到了三只橘子里的爱人,才会幸福。”

从此,王子就愁闷起来,不再说话,也不再吃东西了。他一天到晚只想着怎样去找寻三只橘子里的爱人。他的父母本来是不肯放他出门的,可是他们眼看着孩子愁闷得快要病倒了,最后也只好由他去了。王子带了两个忠实的仆人出发,首先向南方走去。他们三个人走了许多年月,来到一个荒野的地方,他们在那里又饥又渴,受尽一切的痛苦。未了,他们发现一间破茅屋,走上前去借宿。他们敲门敲了好久好久,才有一个老婆婆来开门,问他们要什么。

“借光了,请允许我们借住一夜!我们是去找寻三只橘子里的爱人的。”

老婆婆回答说:“可怜的人啊!如果我的儿子南风瞧见了你们,你们便完了。”

于是,老婆婆就让他们进去,把他们藏在一个巨大的洗衣盆底下。这时,听见一个很大的声音:是南风到了。在他的前面扬起一阵尘土,他一路上把什么东西都刮得干枯。他推开门,带着一股暖气走进来。他说:“妈妈,我闻到鲜肉的气味。”

老婆婆回答说:“是啊,我烤了一只羊,给你做晚餐。”

他说:“拿来吧。”

他就狼吞虎咽地吃着。他吃完了,妈妈问他:“孩子,你吃饱了吗?你不饿了吗?”“哦!是的,妈妈,我吃饱了。”

老婆婆说:“家里有三位旅客,他们想去找寻三只橘子里的爱人。”

“哦!可怜的人啊!叫他们来吧。”

老婆婆叫三位旅客从藏匿的地方走了出来,王子就讲出他自己的来历。

南风说:“冒失的家伙,你们还不知道自己冒着什么样的危险呢。总之……我来给你们出一个主意吧。你们要准备一些素油和脂油。”

王子问:“作什么用呢?”

“以后你们会知道的。”

南风说罢,就去睡觉了。

第二天,三位旅客好好睡了一觉,又向东方出发了。他们走了许多年月,迷失在一个森林里。他们累极了,去找一个安身的地方,发现了一座破草屋。

他们走上去敲门,一个老婆婆来开门,她问他们:“你们要什么?”

“我们太累了,劳驾,想借住一夜。”

“你们打这里去找什么呢?”

“我们去找寻三只橘子里的爱人。”

老婆婆说“冒失的人啊,如果我的儿子东风瞧见了你们,你们便完了,他会吞掉你们呢!”

王子求她让他们进去。老婆婆想出了一个主意,把他们藏在烘面包的炉灶里。

大家听到一个很大的响声。东风在一阵旋风中来了。在他经过的地方,旋风把什么东西部砸碎了,刮倒了。东风推开门,带着一阵风进来,把烟囱里的灰都刮得精光。

他说:“妈妈,我闻到鲜肉的气味。”

“是啊,孩子,我给你准备了一只小牛,给你做晚餐。”

他说:“拿来吧,我饿得很呢。”

于是,他狼吞虎咽地吃着小牛。他吃完了,妈妈对他说:“孩子,你还饿吗?”他回答说:“不,我吃饱了。”

“对,这里有三位十分疲倦的旅客,他们想去找寻三只橘子里的爱人。”

他说:“哦!这些可怜的人啊!带他们到我面前来吧。”

老婆婆叫他们走出烘面包的炉灶,王子就讲出他自己的来历。于是东风向他说:“你们要准备些面包和橡树果。”

王子问:“作什么用呢?”

“以后你们会知道的。”东风说罢,就去睡觉了。

王子和两个仆人好好地休息了一晚,第二天早晨又向北方赶路了。他们走了许多年月,迷失在雪地里。末了,雪已深到腰部。他们走得很累,冷得要死。最后找到一间小茅屋,走上前去敲门。一个比以前两个更加苍老的老婆婆来给他们开门。

她问他们:“你们要什么?”

“我们要借住一夜。”

“你们到这个地方来做什么呢?”

“我们去找寻三只橘子里的爱人。”

“可怜的人啊!如果我的儿子北风瞧见了你们,你们便完了。他会吞掉你们呢。”

“我们已经太疲倦,不能再走远了。请您把我们随便藏在什么地方吧。”

老婆婆终于决定把他们藏在地窖里。

大家听到一个很大的响声。北风在一阵大风雪里来了,在他经过的地方都结成冰。

北风推开门,带着一阵团团打转的雪花走了进来,茅屋的玻璃窗上立刻蒙上一层厚霜。

北风说:“妈妈,我闻到鲜肉的气味。”

“是啊,孩子,我在铁又上烤了一只牛,给你做晚餐。”

“拿来吧,我饿得很呢。”于是,他就狼吞虎咽地吃着烤牛。他吃完了,妈妈对他说:“孩子,你还饿吗?”

他回答说:“不,我吃饱了。”

“对,这里有三位十分疲倦的旅客,他们想找寻三只橘子里的爱人。”

“哦!这些可怜的人啊!他们一定会去送命的。把他们带到我面前来吧。”

老婆婆叫他们走出地窖,王子讲出他的来历。北风向他说:“你们要准备些绳子和刷帚,尤其不要忘记带一只木梳。”

王子问:“作什么用呢?”

“以后你们会知道的。”

北风说罢,就去睡觉了。

王子和他的两个仆人好好地休息了一夜,第二天,就向西方赶路去了。

他们走了许多年月,有一晚,他们再也没法走远了,正想躺下来等死,可是他们望见远处有一座古堡,里面灯火辉煌。王子说:“天亮的时候,我们加把劲走到古堡那里去吧,我们的困难也许到了最后阶段了。”

早晨,他们又赶路了,弯弯曲曲地走了许多路,终于来到了一座雄伟的古堡前面。他们绕着古堡走了一圈,只找到一扇门。但是门锁和铰链都旧得锈住了,无法推开它。这时,王子想起南风对他说过的话,他把素油滴在锁孔里,把脂油抹在铰链上,经过了几小时的工作,门就自己开了。

他们走到古堡的院子里,几条大狗扑上来要吞吃他们。他们连忙把面包抛出去,那些狗便四奔着抢面包去了。

他们更向前去,遇到几只象牛那么大的猪,向他们冲过来,要吃他们。

他们把橡树果抛出去,那些猪就追夺这种为他们准备的新食物去了。

他们走到另外一个院子里,遇到几个高大的妇人,正在用她们的头发来汲水。她们想把他们三个人投到井里去。可是他们把绳子送给了她们,她们就用绳子来拉水桶,重新工作起来了。

他们向前走去,看见有几个妇人正在用手从烤面包的炉灶里取出火炭。

她们想把他们投在炉灶里,可是他们把刷帚送给了她们,她们就用刷帚来继续清出炉灰。

后来,他们又走到一座旧楼梯前面,楼梯很脏沾满了尘土,连踏级都看不出来。他们就把楼梯打扫干净了,再走上楼去。

在楼上,他们推开一扇门来,看见一个老婆婆,她的白头发一直拖到地上,头发里都是虱子。他们拿出木梳来替她梳头,并且替她洗头发。老婆婆已经好多年睡不好觉了,她现在觉得很舒服,开始睡去了。

这时,王子四处一望,发现在一只衣箱上面放着三只鲜艳的橘子。他偷了橘子,三人立刻逃走。老婆婆不过是半醒半睡,便叫喊起来:“楼梯,楼梯,把他们抛到地上去吧。”

但是,楼梯回答她说:“你从来不给我扫一扫,他们把我扫得很干净!

应该让他们走下去。”

老婆婆又叫着说:“用手来清炉灶的娘儿们,把他们抛到炉灶里去吧。”

“你从来不给我们刷帚,他们给了我们一把刷帚。应该让他们走过去。”

“用头发拉水桶的娘儿们,把他们抛到井里去吧!”

“你从来不给我们绳子,他们给了我们绳子。应该让他们走过去。”

“猪呀!破开他们的肚子吧!”

“你从来不给我们橡树果吃,他们给了我们橡树果。应该让他们走过去。”

“狗呀,吞掉他们吧!”

“你从来不给我们面包吃,他们给了我们面包,应该让他们走过去。”

“门呀,锁起来吧!”

“你从来不给我抹脂油,也不在锁孔里滴素油,他们却都做了。应该让他们走出去。”

于是,王子和两个仆人离开了古堡。他们开始赶着路回家去。他们走了好久,王子不晓得橘子里到底有些什么,决定把橘子剥开一只。马上,走出一个美丽无比的姑娘来!他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美的女人。

她说:“心肝呀心肝,给我些水喝吧。”

王子回答说:“心肝呀心肝,我一点儿水都没有呀。”

姑娘说:“心肝呀心肝,我渴死了。”

她说罢,就倒在他在脚边死了。

这时,王子十分伤心,拥抱了她好多次。随后,把她埋葬了,继续赶路。

走了好久,他又想去剥开第二只橘子。他想到第一位姑娘曾向他要水喝,以为这一回也许向他要东西吃,他就准备好了食物。他剥开橘子,就走出一个姑娘来,比先前那个还要美丽。她说:“心肝呀心肝,给我一些水喝吧。”

“心肝呀心肝,我一点儿水都没有呀。”

“心肝呀心肝,我渴死了。”

她说罢,也躺在他的脚边死了。

这时,王子在悲痛中接连拥抱了她好多次。然后,他把她埋葬了,继续赶路。可是他打定主意,不走到一个喷水泉旁边,决不剥开第三只橘子。后来他发现了一个喷水泉,就把帽子盛满了水,剥开第三只橘子。

马上,走出一个姑娘来,比以前两个更加美丽。

她说:“心肝呀心肝,给我喝些水吧。”

“心肝呀心肝,这里就是水。”

“心肝呀心肝,带走我吧。”

王子快乐到极点,让她骑在自己的后面,继续赶路。他走了几个月,渡过了海洋,来到一个国家,那里的国王是他父亲的朋友。王子拜访了国王,说明自己的来历。这位国王有一个女儿,好久以来他就想把她嫁给这位王子。

国王看见王子带来了一个姑娘,就藏起了自己的女儿,向他说:把一个服装简陋的未婚妻带回本国去是不体面的。王子应该先回国,把适合她穿戴的珠宝首饰和华丽的衣服拿来,而在他回国去的时期内,国王将亲自来照顾橘子里的这位爱人。王子只好接受国王的意见,独自一个扫兴地回国去。

于是国王就叫自己的女儿去接近橘子里的美人,并且关照女儿好好地留心她的一举一动,以便机会一到,可以冒充她。

有一天,国王的女儿给橘子里的爱人梳头,她用一根长针插入橘子里的爱人的头里,说:“心肝呀心肝,你变成一只鸽子吧。”

橘子里的美人马上变成了一只鸽子,飞走了。王子回来,国王的女儿自以为打扮得和王子留下的那个美女一样。可是她的头发是火红色的,皮肤上满是雀斑。王子不明白自己的爱人为什么变成了这副样子。

国王的女儿对他说:“这是因为阳光、风、雨和旅行使得我变了样儿。

只要我们结婚以后,我马上会恢复以前的美丽的。”

王子把她带回国去,他的父亲和朋友们都很吃惊:他出外旅行了那么许多年头,吃了那么许多苦,却带回来这样一位丑女子、婚期选定了,人们给他们办喜事。有一个晚上,国王的厨子听见一个声音,向他反复说了两三遍:

“厨子啊!

翻翻烤肉吧!

如果肉烤焦了,

国王就不爱吃啦!”

厨子从烟囱上望过去,看见一只鸽子在说话。他去禀告了国王,国王命令他捉住那只鸟,可是那只鸽子不容易被捉住。于是国王站到自己的窗前,那只鸽子也自动飞到国王的手臂上,国王抚摸她,摸到她的头上,发现一个疙瘩,他想把它刮掉。他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针头。他连忙把针拔了出来。

这时候,鸽子马上恢复了原形,变成一个从未见过的美女,王子认出她就是橘子里的爱人。她把自己的遭遇告诉了王子。王子的父亲非常生气,把冒充的未婚妻判了徒刑,就在王子结婚的那天执行。

请君入瓮 请君入瓮lgj(四)

曾经有那样一个时候,狗在太加森林里独自生活着。

“单独生活不好。”狗拿定了一个主意,“能找到一个最勇敢、最有力的伙伴才好。我一定要作为他忠实的朋友。”

于是,狗就到森林里去找自己的朋友。他曾经听兔子说,世界上最有力、最勇敢的野兽就数狼了。他一想到狼,狼正好磕得牙齿喀吱喀吱直响地迎面走来。

狗就对他说:

“狼呵!咱们作个好朋友吧!”

“好呵!”狼同意了:“孤狐单单地本来就不好……”

晚上,他们躺在树下一片柔软的青苔地上睡了。到了半夜狗突然听见一种沙沙的声音,他一跃而起汪汪叫了起来。

狼一听害怕了,急忙夹起了尾巴来阻止他。

“安静些!安静些!别响!不要汪汪叫!要是被熊听到了,他会来把咱们俩都撕碎的!”

“你这么胆小。”狗说:“我比你小都不怕他。你把熊指给我看看,我看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野兽!”

他们沿着太加森林走着,很快地就看到在一棵倒了的树旁,正躺着一头毛茸茸的褐熊。

“你看,那就是!”狼远远地指了一指,就急忙逃掉了,把狗孤零零地丢在那里。狗走到了熊的面前说:“熊呵!我同你作个朋友吧!”熊看了他一眼,又发了几句牢骚,才回答:“唔!好吧!”于是,他们开始在一起生活了。晚上,他们躺下睡觉。狗又听到一种沙沙的声音,他跳起来就叫。熊害怕了。急忙说。“狗呵!你不要汪汪叫。不然被老虎听见了,他会扑过来把咱们俩都咬死的。”“又错了。”狗心里想:“这还不是我理想的朋友,他还怕一个什么叫老虎的……”“你把老虎指给我看看吧!”狗向熊请求着。

第二天一早,熊轻声他说:“瞧!他来了!老虎!……”熊说罢就急忙逃走了。“最有力、最勇敢的大概就是老虎了。他想必是什么都不怕的。我一定要和他交个朋友!”狗打定了主意。狗跑到了老虎跟前说:“老虎!我想和你交个朋友,好吧?”老虎想了又想,总算答应了。夜里,他们睡觉以后,狗又汪汪叫了起来。老虎跳起来就朝他发火:“不准响!狮于会听见的!他一来会把咱们俩都给吃掉!狗说:“请你告诉我,狮子住在哪里?”不料老虎竟胆怯到这副腔调,甚至连狮子住在哪里也不敢讲出来,因为他太怕狮子了。狗只好独自去寻找。他找来找去一直找到晚上还没有找到狮子。夜里,他突然被一阵可怕的吼叫声惊醒。这一声吼叫只震得地动山摇,森林都呼呼响,正是狮子来了。……狗勇敢地迎上前去一直来到了狮子面前。狮子咆哮起来,鬣毛都一根根直竖着:

“你算个什么东西?”狮子怒吼道,“竟敢不怕我!我要把你撕成小小的碎块!”

狗勇敢他说。

“狮子,我想和你交个朋友!”

“嗯!也好!”狮子吼叫了一声,“跟我走吧!”

他们一同在森林和原野里走了一整天,所有的野兽一见到它们,就都远远地躲开了。到了晚上,他们就躺在灌木林里休息夜里,狗被某种声音惊醒,又响亮地叫了起来。

狮子火了:

“别叫!别叫!人听见了会把我们打死的。他有一根响雷喷火的铁棍!”

狗很想认识一下人到底是什么样的。

“狮子!”狗请求道,“请你带我去看看人吧!”

他就随着狮子一同去找人。

他们很快地遇到一个小男孩。

狗问道:“这个是么?”

“这个……不过他还没长成。”

他们继续走着。

走着走着又看到了一个老头子。这个老头子正拄了一根木棍慢慢地走着。

“这个呢?”狗问。

“这个……他已经老了。你看,靠三条腿走路了……”

过了不一会儿,有个小伙子骑了匹快马迎面而来。

“就是他!”狮子吼叫了一声,慌忙转身逃走。

狗来到小伙子面前,摇了几下尾巴说:

“人呵!我正在给自己找最勇敢、最有力的朋友,让咱们作一个朋友吧!”

“好呵!我同意!”小伙子亲切地回答着他:“不过要知道,我是不喜欢怕死鬼的!”

晚上,他们都躺下睡了。夜里,狗听到某种声音又汪汪叫了起来。小伙子跳起来就抓过了火枪——就是狮子所说的那根响雷喷火的铁棍。他和狗一同去搜索,看看是谁在附近发出的响声。

“我们任何敌人都不怕!”他向狗说。

狗明白了,他终于找到了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朋友。

从此,他就忠实地为人效劳了。

请君入瓮 请君入瓮lgj(五)

春秋战国时,齐国景公在位,文武大臣中有三个武士。第一位武丘叫田开疆,此人身高一丈五尺,长了一张抹血似的红脸,眼睛大如铜铃,嘴巴和老鹰的一般,又长又尖。两腮隆起。就像鱼腮一样,满口大黄板牙不见一点缝儿。田开疆曾跟随齐景公到桐山去打猎,忽然半路上跳出一只猛虎,奔走如风,直向齐景公的马扑去。马见老虎扑来,突然发惊,把齐景公掀翻在地。猛虎又扑向齐景公。恰好此时田开疆就跟随在齐景公身后,看见猛虎扑来,甩去刀枪,挥舞双拳迎向猛虎。田开疆用左手揪住猛虎的脖子,右手便挥拳打去,用脚直踢猛虎的面门,一阵猛打猛捶,活活打死了那只猛虎,救了齐景公。文武百官,亲眼看见这场搏斗,没有一个不害怕的。齐景公回到朝廷,赏赐田开疆,封为寿宁君。从此以后,田开疆自恃有功,横行霸道,无所顾忌。

那第二个武士叫顾冶子,身高一丈三尺,脸就像涂了墨汁一样,漆黑无比,长了满脸黄韭菜叶子似的胡须,两只手就好像铜做的饶钩,坚硬无比,长了一嘴锯齿牙,非常难看。

卫一次,他跟随齐景公横渡黄河,忽然大雨滂沱,波浪汹涌,几乎就要把船颠翻,齐景公非常害怕,看见云雾之中有火一样的东西闪烁,在水面上游戏。顾冶子挺身而出,对齐景公说:“这一定是黄河中的鲛龙了。”齐景公惊慌失措道:“那怎么办呢?”顾冶子镇静他说:“您不要担心,让我去杀了它。”说完就脱衣拔剑下水,不一会儿,风平浪静,雨过天晴,只见顾冶子一只手高举着宝剑,一只手提着鲛龙的头,从水里跳出来。齐景公赏赐顾冶子,封他为武安君,从此以后,顾冶子自觉有功于齐景公,也渐渐张狂起来,变得肆无忌惮。

第三个武土叫公孙捷,身高一丈二尺,长得头如寺塔,眼呈三角,虎背熊腰,粗壮如牛,能一个人举起千斤重的东西。有一次,秦国攻打齐国,齐景公率领军队迎战,被秦国的军队打败。齐景公慌张撤军,逃至凤鸣山,秦国的军队随后赶来,把齐景公围困在凤鸣山上。公孙捷听说这件事,挥舞一把约有150多斤的铁铲,杀入秦国军队。秦国虽然有10万军队,竟然措手不及,纷纷逃避,因而救了齐景公,被齐景公封为威远君。从这以后,公孙捷自恃有功,目无君臣,横行无忌。

田开疆、顾冶子、公孙捷三个趣味相投,结拜为兄弟,发誓不愿同生,但愿同死。这三个人目不识丁,不知谦让,纯粹是一介武夫。他们目无君臣,横行朝廷,文武百官没有一个人敢得罪他们,就连齐景公看见这三个人上殿,也吓得心惊胆颤,如芒刺背。

一天,楚国派中大夫靳尚到齐国商议和谈事宜,面见齐景公,禀奏道:“齐楚两国,虽然相邻,却连年打仗,互相征讨,使两国的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现在楚王特地派我来与您讲和,永远和睦相处。楚国有三江五湖,地方千里,物产富饶,足食足兵。希望大王您三思。”当时正好田开疆、顾冶子、公孙捷在朝,听了这一番话,非常生气,大骂靳尚道:“你们一个小小的楚国,何足挂齿,我们三个人亲自率领雄兵强将,把楚国踏为平地,把你们楚国的人全部杀死,一个不留。”说完就喝斥靳尚离开宫殿,命令武士把靳尚推出去斩首示众。正在这危急关头,从殿下走出一个人来,这人身高只有三尺八寸,眉清目秀,唇红齿白,原来是齐国丞相,名叫晏婴,字平仲。他走上殿来,喝住武士,把详细情况问了一遍,就让放了靳尚。田开疆、公孙捷、顾冶子三个人非常生气,说道:“我们要杀他,你为什么要放了他?”晏婴说道:“你没有听说过‘两国相争,不斩来使’吗?他一人独自来到齐国求和,我们却把他抓住杀了,让邻国知道了,足够人家笑话一辈子的。本人没有什么本领,只用一张嘴,亲自到楚国去,保证让他们都到大王殿下赔礼,尊崇齐国为上国,用不着什么刀枪剑戟,你们看我的办法怎么样?”这三个人听了,怒发冲冠,齐声吼道:“你是一个侏儒小人,国家没有眼力,选了你这样的人当丞相,竟然敢口出狂言。我们三个人斩虎、诛龙、力敌万人,只要亲自率领精良部队,可以踏平楚国,要你有什么用?”齐景公接过话来说道:“丞相既然这样讲了,必有良策,如果他出使楚国,真的可以使楚国折服,比兴兵打仗强多了。”三个人说道:“暂且先看这侏儒出使楚国的情况,如果丢了我齐国的脸面,回来后,把他剁为肉酱。”三个人说完扬长而去。齐景公说道:“丞相这一次出使,一定要谨慎小心,万万不可轻视。”晏婴说道:“主上放心,我一定会出色完成出使任务,使他们折服的。”于是便向齐景公辞行。

晏婴的车马来到楚国郢都。楚国君臣商量道:“齐国的晏婴是一个辩士,可先想一个办法,堵住他的嘴,使他不敢来饶舌。”君臣商议一定,就宣晏婴人朝。晏婴到了朝门,只见金门不开,下面的闸板只留下半段,想叫晏婴低头钻进去,借以侮辱他身材矮小。晏婴望见下面闸板就钻,随从人员赶紧拉住,说道:“他们是看见你矮小,专用这个办法来侮辱你,你怎么能中计?”晏婴仰天大笑道:“你们怎么能知道,我听说人有人门,狗有狗洞。出使到人的国家就从门进,出使狗国,自然要钻一下狗洞了。这又有什么可以疑虑的。”楚国的大臣听了这话,赶紧开了大门让晏婴进去。晏婴旁若无人,昂然进去。

到了宫殿下,相互答礼完毕,楚王说道:“你们齐国地窄人稀吗?”晏子说道:“我们齐国东边到大海,西边和魏国秦国为邻,北边和赵国燕国相邻,南面与吴国楚国相邻,鸡犬之声相闻,几千里之内相连,怎么能说是地窄呢?”楚王又说道:“国土倒是广阔的,只是缺少人啊!”晏婴回答道:“我们齐国人多,多到呵气就能变成云彩,淌汗就能下雨,摩肩接踵,浩浩人烟,金银财宝,堆积如山,怎么能说是人少呢?”楚王说道:“既然地广人稠,为什么要派一个小孩儿到我们国家来?”晏婴早已料到楚王的这一着,应口答道:“如果到大国去,就派一个大人,如果到小国去出使,就派一个小孩。因此,特地派我到楚国来。”楚王无话可说,就叫晏婴上殿坐下,赐以美酒。晏婴开怀畅饮,毫不在意。

过了一会儿,一群武士抓住一个人来殿下,被抓住的人口口声声只叫冤枉。晏婴一看,却是自己从齐国带来的随从,心里已知楚王又在搞什么鬼把戏。只听楚臣向楚王报告说:“这个人到宴席上作贼,偷了我们的金银酒器,被当场抓获,人赃都在这里。”楚国的大臣就问晏婴:“丞相你从大老远到我们楚国来,为什么不带一些诚实的人,带了这种偷鸡摸狗的人,岂不是丢了您的面子?”晏婴笑道:“这人从小就跟在我身后,我是非常了解的,当作心腹之人。现在他偷东西也是理所当然。过去在齐国,他是个谦谦君子,为人极为诚实,现在到了楚国,却变成了小人,这是因为楚国的风俗和齐国不一样。我听说江南有一种树,叫做橘子,所结的果子黄黄的颜色,味道香极了,甜极了。如果把这种树移植到北方,就叫做枳,所结的果子颜色青而气味臭,味道又酸又苦,这是因为水土不同了。以此推论下去,在齐国不偷东西,到了楚国就偷东西,大概是楚国的风俗喜欢偷东西吧。”

楚王非常难堪,急忙离开御座,向晏婴拱了拱手,说道:“你真正是一个贤士啊,我们楚国文武百官没有一个能比上你的,希望聆听教诲。”晏婴这才一本正经,严肃地说:“我们齐国有三个武夫,都是武功盖世,能敌万人,早就想率领军队攻打楚国,是我竭尽全力劝住了他们,因为考虑到齐国和楚国不能和睦相处,必然百姓受苦,心里实在不忍。我现在来楚国求和,楚王可以亲自到齐国结亲,使齐楚结为唇齿相依的联盟。如果有其他国家攻打我们,可以互相救应,永远不要互相侵犯,可使两国的江山永保万代。如果不听我的劝告,马上就会大难临头,还望大王三恩。”楚王说道:“看你的才能过人,我愿意和亲,但害怕的是你们齐国的田开疆、顾冶子、公孙捷这三个人,这三个人不仁不义,我又不敢去。”晏婴回答说:“您只管放心,我愿意给您保驾,略施小计,保证让他们三个人死在您的面前,根除两国的祸患。”楚王说道:“如果这三个人都死了,我们宁愿称作小邦,年年向你们进贡。”晏婴答应楚王。楚王大摆筵席款待晏婴,一面派人先到齐国报信,一面收拾进献礼物随后跟来。

晏婴派人先到齐景公那里报信,齐景公听了非常高兴,命令大小官员都跟随他到郊外迎接晏婴。田开疆、顾冶子、公孙捷听了,更加生气。晏婴到了都城,齐景公亲自下车迎接,慰问完毕,又和晏婴同乘一辆车回宫,齐国人都出来观看,人山人海。第二天早朝,晏婴见田开疆等三人在玩游戏,就上前施礼问候,可那三个人连头也不回,置若罔闻,狂妄之气,旁若无人。晏婴站着等了一会儿,见他们三个仍然不还礼,就悄悄走开,拜见齐景公,把三个人无礼行为向齐景公讲了一遍。齐景公叹道:“这三个人经常带剑上殿,把我当小孩子对待,时间长了,一定会篡夺王位。我早就想把他们除掉,只是没有机会,”晏婴安慰齐景公道:“主公只管放心,等来朝的楚王一到,只管大摆宴席,臣就在宴席上略施小什,使他们自杀而死。他们就是一介武夫,没有一点谋略,只要这样就可以清除他们。”说完对齐景公如此这般他说了一通。齐景公非常高兴。

第二天,楚王带领文武百宫百十名,用车拉着金银珠主及玩好之物,亲自来到朝门,晏婴把他们请进去。齐景公和楚王各答礼还礼完了,大摆酒宴,两国君臣共同庆贺同归干好。田开疆、顾冶子、公孙捷身佩宝剑,站在殿下,狂妄自大,目空一切。酒喝到一半,齐景公说道:“我的御园金桃已经熟了,可以摘了来吃掉。”不一会儿,一个宫监用金盘子盛了5个桃来。齐王说道:“园里的桃树,今年只结了这5个桃子,这种桃子味甜色香,和其他树上的桃子不一样。丞相,请你捧杯敬酒献桃,庆贺今日的盛会。”晏婴就手捧玉爵依次敬献。先献给楚王,楚王喝了一杯酒,吃掉一个金桃。接着献给齐景公,齐景公也喝一杯酒,吃了一个桃子。齐景公吃完桃子说道:“丞相使齐楚二国合好,功勋卓著,可以吃一个桃子。”晏婴跪着把一只桃子吃了,喝一杯酒。齐景公接着又说道:“齐楚两国中,谁的功劳最大,就可以吃一个桃子。”田开疆挺身而出,站在宴席上说道:“我从前跟随主公在桐山打猎,竭尽全力,打死猛虎,我的功劳怎么样?”齐景公答道:“你擎王保驾,功劳最大。”晏婴立刻献酒一杯,请他吃一颗桃子。顾冶子接着跳了出来,说道:“杀掉一只老虎并不算什么稀奇,我曾经在黄河里杀掉一条鲛龙,救了主公一命,在我看来,大风大浪,如走平地。我的功劳怎么样?”齐景公说道:“这是盖世无双的功劳,赶快献酒吃桃。”晏婴连忙献桃敬酒。这时,公孙捷大步流星,来到宴席间,说道:“我曾经在10万大军中,手挥铁铲,如入无人之境,救出主公,秦国的军队纷纷逃散。我的功劳怎么样?”齐景公说道:“你的功劳可以说上顶天,下立地,没有人能与你相比的,无奈没有桃子了,就献酒一杯,明年这时再赐你一个金桃。”晏婴接着说道:“你的功劳最大,只可惜说得晚了一点,没有桃子了,反而使你的显赫功勋黯然失色。”公孙捷听了这么多话,拔剑在手,说道:“杀一只老虎,诛一条敛龙,这都是区区小事,我在10万大军中纵横捭阖,如入无人之境,竭尽全力救出主公。建立了这样大的功勋,反而没有桃子,在两国的君臣面前受如此奇耻大辱,被万代之人所讥笑,哪里还有什么脸面活下去?”说完就自杀而死。田开疆大惊失色,也拔出剑来,说道:“我们功劳小的反而吃了桃子,公孙捷功劳大都没有机子吃,我们的羞耻什么时间才能洗涮清白?”说完也自杀而死。顾冶子突然大喝一声,挥剑说道:“我们三个人情同手足,义同骨肉,虽不同生,宁愿同死,两个人都已经死了,我怎么能还活着?”说完,也自杀而死。晏婴见此情景,大声笑道:“如果没有两个桃子就不能杀掉这三个人。现在,三害已除,该怎么办?”楚王离开座位,慨叹道:“晏丞相神机妙算,怎么能不敬佩?从今天开始,我们楚国年年进贡,岁岁来朝,永远尊敬你们,誓不侵扰。”齐景公命令手下人把田开疆、顾冶子、公孙捷埋在都城东门外。

从那以后,齐楚结为同盟,永不相犯,齐国逐渐强大,遂成霸国。晏婴名扬千古,流芳百世。

以上内容是关于请君入瓮和请君入瓮lgj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

标签:请君入瓮lgj

标题:请君入瓮 请君入瓮lgj

链接:http://m.zhaichaow.cn/sucai/gushi/1226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