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电影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电影和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精彩内容哦。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电影(一)
20 世纪快要过去了,直到现在,伊丽莎白二世仍然是英国和其他 9 个独立国家的挂名女王,这 9 个国家是: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哈马群岛、毛里求斯、巴巴多斯、牙买加、格林纳达、巴布亚新几内亚,她的正式头衔是:大不列颠和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及其领地的女王、英联邦元首。
自“征服者”威廉当国王以来,英国共经历了 43 位国王。伊丽莎白二世则是继玛丽一世、伊丽莎白一世、格雷郡主、玛丽二世、安妮、维多利亚之后的第七位女王。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由来已久,到伊丽莎白二世继位时,国王手中的权力已微乎其微。女王名义上是国家元首、联合王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和英国国教的世俗领袖,有权任免首相、各部大臣、高级法官和各属地总督,有权召集、停止和解散议会,但实际上她既无实权也无权威,她所拥有的只是排场、荣耀和作为英国象征的地位。
英国作家罗伯特·莱西在《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一书中,风趣地写道:按照宪法的规定,如果议会呈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她也得签字批准。首相和内阁成员在行使权利时,只能“建议”女王,而决不能命令。在这种奇特的制度下,英国议会和国王已经 300 年相安无事。
伊丽莎白·亚历山德拉·玛丽生于 1926 年 4 月 21 日,母亲出身于苏格兰名门望族,父亲是英王乔治五世的次子约克公爵艾伯特。弗雷德里克·亚瑟·乔治。童年时代,伊丽莎白与父母在温莎王家住宅中过着清静安逸的生活,他们一家与世无争,喜欢种花植草、修剪果树、放养蜜蜂等园艺活动。
母亲为她和妹妹玛格丽特安排了教育内容,伊丽莎白学习用功,能讲流利的法语、德语和西班牙语。
乔治五世去世后,伊丽莎白的伯父爱德华八世继位。爱德华八世坚持同离过两次婚的美国人辛普森夫人结婚,致使国内议论纷纷,从议会到老百姓一片谴责声。在受到下院和首相的非难后,他被迫宣布退位,由弟弟艾伯特继承王位。按照英国法律,伊丽莎白便成为王位的假定继承人,即假定她以后不再有弟弟出生才能继位。
伊丽莎白一家对突如其来的事件毫无准备。伊丽莎白的父亲艾伯特接替她伯父爱德华八世当上了国王,当前国王爱德华八世向伊丽莎白的父亲鞠躬告别时,新继位的乔治六世惊呼道:“这不可能,但愿什么也没有发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英国远征军在敦刻尔克被赶进海里,德国希特勒的威胁似乎已迫在眉睫。英国举国动员,连乔治六世也带着随从练习射击,准备一旦需要就扛起枪,做一名抵抗运动领袖。
1940 年 10 月,14 岁的伊丽莎白公主,在英国广播公司作了一次对全欧洲的广播讲话,她说:“我们正全力以赴地帮助我国勇敢的水兵、陆军和空军,同时努力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战争危险,以及残酷结果。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一切最终都将会好起来。”
伊丽莎白在 16 岁生日时,被封为近卫步兵第一团荣誉团长。 http://www.dxzw.com
1945 年初,她征得父亲同意,在坎伯利的辅助地方勤务部队服役,当一名运输车队司机,官衔少尉。德国人投降时,伊丽莎白和妹妹玛格丽特悄悄溜出王宫,去伦敦街头和广场观看群众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狂欢场面。
她俩在欢乐的人群中挤来挤去,和人们一道唱歌、跳舞、呼喊口号,忘却了一切。那时还没有电视,人们谁也没有发现这两个姑娘是高贵的公主,而其中一位是将来的女王。
伊丽莎白开始考虑自己的婚姻,她的意中人是希腊的菲利普王子。菲利普的父亲安德鲁亲王,因牵连一场政变被放逐,他不愿儿子再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就将他寄养在英国亲戚蒙巴顿家。菲利普的外祖父是维多利亚女王的外孙,所以他也是英国王室的远亲。
1939 年,菲利普王子进入英国皇家海军学院学习,战争期间在皇家海军服役,表现突出。
菲利普王子与伊丽莎白初次相识也是在皇家海军学院,当时乔治六世国王由公主陪同来学院视察,院方安排菲利普迎接。他们两人一见钟情,此后一直保持通信联系。伊丽莎白和菲利普的第二次见面是在 4 年以后,那时菲利普已是伊丽莎白所住的温莎堡的常客。
1947 年,这位英国皇家海军上尉加入了英国籍,于 7 月 10 日与伊丽莎白宣布订婚。这一年,伊丽莎白 21 岁,菲利普·蒙巴顿 26 岁。不久他被封为爱丁堡公爵。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电影(二)
离村子不远的山中居住着一只贪婪的熊妈妈。她总是袭击每一个过路的行人。她不让任何人到山里干活,还常常下山骚扰,偷偷地走进村子,一会儿抓牛,一会儿追马,一刻也不停,弄得家家鸡犬不宁。
村民们既不敢下地,也不敢将牲口赶到牧场,这都是因为熊妈妈太凶暴了。怎么办?于是大家决定想办法捕捉这个坏蛋。人们用铁器赶她,放猎狗吓她,但是毫无结果。
有一次,一个牧童来到村子里。这个男孩看到村民们都愁眉不展,就问道:
“善良的伯伯叔叔们,你们有什么疑难事吗?”
村民们给男孩讲了熊妈妈如何如何作恶,男孩听后就说:“我要去抓住她。”
“请你不要自吹自擂!”人们对牧童说,“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哪个不比你身强力壮,哪个不比你勇敢,他们也没有办法能够捕获熊妈妈!更何况你还是个孩子。”
“也许是这样。”男孩说,“这件事不仅仅是靠力气和勇敢,为了对付熊妈妈,还需要一点其他什么,我向你们发誓:我不但要抓住熊妈妈,还要将一只活着的熊带进村子。”
“简直是个小疯子!”
“你不要太早忙着夸口!只有在你将熊妈妈活着带来时,我们才会信服。”
“好吧!”牧童说完就径直前往熊妈妈居住的山中去了。
熊妈妈和熊儿子住在一间荒废了的牧人住的木头房子里面。小男孩悄悄地走近了小木房,找了一个有缝隙的地方朝里面看了看,仔细地听了听,没有什么声息,显然熊妈妈不在家。他就大胆地去敲门了。“嘭、嘭、嘭!”
熊儿子爬到门口开门一看,见到一个小男孩,问道:
“喂!小男孩,你到这儿找谁呀?难道你不害怕我的妈妈会吃掉你吗?”
“我害怕,我害怕。”男孩回答说,“但是有什么办法呢!饥饿逼得我忘掉了害怕。我是一个孤儿,我到各个村子走动,我被雇给人家放牧,就这样来养活自己。现在人们都害怕你的妈妈,不敢把牲口赶到田里,这样我就无事可做了。我非常感谢你,请给我一点什么可吃的,然后我就讲故事给你听,作为对你的答谢。”
小熊看到男孩怪可怜的,给了男孩一些食物。男孩吃完东西,就给小熊讲故事。故事一个比一个有趣,当讲到最精采的地方,小男孩突然闭口不说了。
“讲呀,快讲下去!”小熊请求男孩说。
“不,我该走了。”男孩说道,“如果你的妈妈回来见到我,会吃掉我的!”
要知道小熊是那样的喜欢听神奇的故事,以致不想同小男孩分别,请求将刚才所讲的故事讲完。
“好吧,”男孩说,“我现在藏在顶楼上,你妈妈回来时,你就请求她不要伤害我,如果她同意了,我就下来继续讲故事。”
说完,男孩就爬上了顶楼,藏在那里。一会儿,熊妈妈回来了,于是小熊就向她请求:“妈妈,今天有一个牧童来到这儿,给我讲了许多动听的故事,所以我不想放他走,但他不听我的话,因为他害怕你要吃掉他。如果男孩又一次来到这里,我请求你千万不要伤害他,把他留下,和我们生活在一起,这样我也不会整天孤零零的坐在家里!我和男孩一起玩,再让他给我讲故事。”
“那好吧,我不伤害他。”熊妈妈同意了,“如果小男孩知道许多好的故事,那么我也想听听。”
小男孩听完了这些话,就从顶楼上爬了下来,他继续讲那美丽动人的故事。他讲完了一个故事,又讲另一个故事。然后又讲了第三个……讲了整整一夜。熊妈妈听了故事也非常高兴,决定让小男孩住下来。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电影(三)
1825 年 9 月 1 日凌晨,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独自离开了彼得堡,到一个叫塔冈罗格的小镇去旅行。他没有带随从官员,只有一个车夫为他赶马车。
塔冈罗格镇在亚速海岸边,全部行程要走 13 天,但是沙皇却在事前下了命令,不要军队在大路两旁护卫,好像他是有意这样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全。
9 月 13 日,亚历山大一行到达了塔冈罗格镇。小镇的一侧是浑浊发臭的亚速海,一侧是一望无际的草原,整天风沙不断,前不久还有一批屡教不改的罪犯被流放到这里来。安排他们居住的“宫殿”是一幢两层小楼,年久失修,简陋破旧,里面的 10 个房间,门窗都朝着大海。47 岁的亚历山大沙皇亲自动手安放家具,收拾花园,什么体力活都干。
3 个星期以后,皇后伊丽莎白也来了。她的身体不太好,沙皇对她十分温存和关心,每天白天都长时间地陪她出去散步,晚上则和镇上的小官吏们举行一些小规模的舞会。
10 月 20 日,亚历山大沙皇去克里木半岛视察,并检阅了当地的驻军。
月底,他又去过乌龙佐夫伯爵的封地。当时天气已经很冷,沙皇却只穿着一身单薄的军服。从这时起,他便一直觉得身上有些发烧。11 月 5 日晚上,他回到了塔冈罗格小镇。伊丽莎白皇后发现他脸色非常难看,手热得烫人。他的医生维利让他接连服用了 3 天泻药。9 日,医生告诉皇后,沙皇的病已经控制住了。11 日,医生宣布沙皇的病情大有好转,当天下午,沙皇与皇后单独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谈话,可是谈话结束后,皇后的情绪中充满了失望。
18 日,亚历山大沙皇派人请了一位神父来为他做忏悔。第二天上午 11 时,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突然去世了。
然而,在亚历山大一世死前的几个小时里,他的身边始终笼罩着一种奇特的神秘气氛。有人说,当时只有伊丽莎自皇后守在他身边。可另一些人说,当时房里有好几个人。沙皇的死亡证书直到 32 个小时之后才填写,而且上面所填的病症与尸体解剖的结果完全不符。甚至有人说,所解剖的尸体上的特征与沙皇的身体特征相差大多。还有,根本没有参加沙皇尸体解剖的塔拉索夫医生,却也在死亡证明书上签了名。第三天,看到沙皇尸体的一位军官非常惊异,因为他完全不像活着的沙皇了。一连 6 个星期,沙皇的棺材一直停放在塔冈罗格镇上,到第二年 1 月才冒着风雪运往彼得堡。沿途的老百姓议论纷纷,有人说沙皇是中毒死的,有人说沙皇根本就没有死,而是乘船去了国外……
这时,亚历山大的小弟弟尼古拉一世继承了皇位。
2 月 28 日,亚历山大的棺材运到了距彼得堡 150 公里的诺夫哥里德城,新沙皇尼古拉一世和几位亲王在这里迎候,亚历山大的母亲站在最前面。当人们要求打开棺材,让沙皇的亲属与他作最后的诀别时;却必须经过塔拉索夫医生的批准。沙皇的母亲走近棺材,吻了死者的手,然后接连大叫了 3 次:“这是我的儿子亚历山大,啊,他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她这样说,究竟是表示对死者身份的怀疑呢,还是要人们放弃对死者身份的怀疑呢?谁也说不清楚。
几位亲王看到死者的面容时,也都显得非常吃惊。
这时,伊丽莎白皇后仍然留在小镇上,她一直住到第二年 4 月才回首都,但是却因为途中心脏病发作而去世了。
这以后不久,在亚历山大沙皇生前最后陪伴他的人们,也都一个一个地死去了。而且,他们死前,都毁掉了一些秘密文件。因此,人们就更加怀疑亚历山大沙皇的死,是一个不解的谜!只有塔拉索夫医生还活着,但他却从来不参加每年 11 月 19 日为纪念亚历山大一世之死所举行的祷告仪式。
一转眼过去了 10 年。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电影(四)
彼得大帝一心想把俄罗斯的版图延伸到波罗的海,把古时候曾经属于俄国的城市多尔帕和纳尔瓦重新占为己有。因此,他急于打败当时的强国瑞典。
他同丹麦、波兰订立了一个联合起来反对瑞典的计划。可是,在俄罗斯还没来得及开始行动之前,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已经率领舰队直逼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强行登陆,打垮了丹麦的防御工事,迫使丹麦投降,退出与俄罗斯的联盟。而波兰国王奥古斯特二世虽然攻占了都纳蒙德,但在里加城下遭到了失败。
1700 年 8 月 8 日,俄罗斯正式向瑞典开战。彼得大帝为自己的出证找了一个微不足道的借口。他说当年他率领高级使团出访经过里加时,里加的瑞典官员对他很不尊重,接待非常冷淡。其实,在彼得大帝心目中,只要战争是必须的,借口就不重要。
彼得大帝以为,他完全可以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战胜年轻和缺乏经验的对手。因为这一年,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刚满 18 岁,比彼得大帝整整小10 岁。查理十二世在 15 岁多时登基成为瑞典的新君主,然而他的表现却是胆大无比、力大无穷、鲁莽无礼、专横跋扈,使他周围的人无不惊异!他的身材又瘦又高,面孔是椭圆形的,额头宽阔,目光锐利。平时他对于国王的职责完全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一边在读古典的著作,一边像个孩子似的由着性子胡闹。他可以把所有的大臣丢在一旁,在国会里追野兔,用大刀去砍山羊的脑袋,大白天骑着马在首都的街道上乱跑……
彼得大帝想,这半疯的孩子没有什么可怕的。然而,他想错了。查理十二世眼看自己的国家受到战争的威胁,立刻变成了另一个人,他在一夜之间放弃了自己的所有癖好,一心一意考虑起保卫国家的问题来。他得到俄国宣战的消息后,马上下令逮捕了俄国大使和大使馆的全体人员,以及所有在瑞典的俄国商人。他亲自率领军队出征,像士兵一样睡硬板床,站着用餐,完全像一个有经验的将军。
彼得大帝允许在俄国的瑞典人离开俄国。但是,当荷兰和英国的公使们试图说服他放弃战争时,彼得大帝却从剑鞘中拉出宝剑,当众发誓说,只有在取得最后胜利时,他才会把剑插回鞘中。他手下大约有 4 万兵力,第一个攻打的目标就是过去曾经被俄国人控制的瑞典城市纳尔瓦。他估计查理十二世目前还在丹麦,怎么也来不及赶来救援。单凭纳尔瓦的防守力量,根本不是 4 万俄国大军的对手,所以拿下这座城市不过是一次愉快的军事散步罢了。然而,当彼得大帝来到纳尔瓦城下时,他才发现,纳尔瓦远不是他所想象的那样好对付。这座城市的城墙十分坚固,俄国的大炮轰上去几乎没有什么作用。同时,俄国的炮手们技术也不够熟练,炸药和炮弹的供应不足。但是,彼得大帝仍然希望被围困的纳尔瓦人在弹尽粮绝后会投降。
围困持续了 3 个月。11 月 17 日晚,彼得大帝从瑞典俘虏的口中得知,查理十二世正带领大队人马急行军向纳尔瓦逼近,这个消息使他惊呆了。他似乎感到自己正在落入一个陷阱,俄国军队很可能会全军覆灭。彼得大帝宁愿逃跑也不愿做俘虏,他立刻做出了撤退的决定。他的军事顾问们也认为彼得大帝应该尽早离开这个危险的地方。于是,惊慌失措的彼得大帝把军队交给克罗伊亲王指挥,自己借口去与波兰国王商讨协同作战的问题,匆匆逃离了战场。
克罗伊亲王是彼得大帝两年前雇用的外国将军,尽管他很有指挥作战的经验,但他毕竟对这支临时交付给他的部队不熟悉,完全不了解部队的精神状态,更要命的是他还不会说俄语!他刚刚接受了这一项艰难的使命,查理十二世的人马已经来到了纳尔瓦。瑞典士兵们一路急行军,穿过了大片荒无人烟的地带,经历了恶劣多变的气候,时常饿着肚子安营扎寨,这时已经筋疲力竭,他们的马匹也都有两天没有吃东西了。但是,在年轻的国王查理十二世以身作则的鼓舞下,他们仍然保持着英勇善战的本色。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电影(五)
1626 年 12 月 8 日,在巍峨壮观的瑞典王宫周围人山人海,人们脸上都因激动而涨得通红。大家都翘首等待着。一个消息传来,玛丽亚王后生下一个男孩。“王子降生啦!”人们顿时一片欢腾。然而,过了一会儿,宫廷发言人却正式宣布道:“王后生的是公主,生王子是误传。”刚才还欢天喜地的人们,霎时变得悄然无声了。谁都知道,国王至今无子,多么希望王后生个儿子啊!
但是,素有“北方狮子”之称的瑞典国王古斯塔夫·阿道弗斯却欣喜若狂,他命令一切庆祝活动均按王子规格进行。对于他和王后来说,结婚 6 年来已有两个女儿夭折,这第三个女儿早已使他们望眼欲穿,现在安全地生下来,已经够心满意足了。他们不再对王子降生抱有幻想,决定把王位继承权留给这个公主。阿道弗斯给她起名叫克里斯蒂娜。
克里斯蒂娜自幼就显出与她父亲一样的倔强和矜持的个性。阿道弗斯对此格外欣赏,一直把她当作男孩般抚养。她似乎成了父王的护身符,随时都出现在国王的身边。国王率军远证,也总把女儿带在身边。
每当国王外出巡视抵达乓营时,按王室礼仪规定要鸣放礼炮 50 响,以示敬意。国王下令:给他的小公主克里斯蒂娜以同样规格的礼仪。公主 2 岁时,有一次随同父王一起抵达瑞典最大的卡尔马城堡。总督担心,在小公主听觉范围内鸣放 50 响礼炮,会把她吓昏的。但出于对国王命令的忠诚,总督还是点燃了全部 50 响礼炮。可想不到,当大炮轰鸣时,小克里斯蒂娜竟拍着小手欢呼道:“好哇!再放!再放!”阿道弗斯国王见此无限喜悦,不断点头称是。
1630 年,克里斯蒂娜 4 岁时,阿道弗斯国王正式立她为王位继承人。这时候,阿道弗斯率领的瑞典军队在击败了俄罗斯,攻占了波兰以后,土气大振。国王因此更加雄心勃勃,依照瑞典玉室历来的用兵原则:“只可在敌国领土上逐鹿打仗,不要在自己本土上兴兵作战”,他决定对德意志进行袭击,加入到历史所你的“三十年战争”中去。在瑞典会议上,国王怀抱年幼的克里斯蒂娜公主,慷慨激昂地表述了宁可血洒疆场,也要参战到底的决心。
1630 年 7 月,国王率领 13000 人的军队,披坚执锐,扬帆渡海,从德意志东北部的奥德河口登陆。国王在德意志战场上屡战屡胜,威势赫赫,俨然成了德意志大地上的主人。然而,就在这胜利的时刻,国王却在一次战斗中不幸身亡。
1632 年 11 月 16 日,一个大雾弥漫的日子,瑞、德两军在德意志的吕岑城列阵交锋,双方兵力相差无几,一直鏖战到天黑,瑞典军队最终取得了胜利,但是,正在指挥战斗的阿道弗斯国王却遭到一股德军的袭击。一场混战以后,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在死尸群中,一个身负重伤的瑞典士兵踉跟跄跄地走着。突然,他发现不远处有个人在挣扎。他走近一看军装也是瑞典人,就问:“你是谁?”那人吃力他说:“我……我是瑞典国王。”说完,国王头一垂就命归黄泉了,实现了其“战死沙场”的鸿志。
噩耗于 12 月 8 日传到瑞典首都,玛丽亚王后和克里斯蒂娜公主为之痛
哭。
辅国老臣奥克森受先王的嘱咐,忠心耿耿地将克里斯蒂娜迎上了国王宝座,井于 1633 年 2 月在王宫举行了隆重的加冕典礼。
奥克森十分虔诚而又沉重地祈祷着上帝和缅怀着先王:“先王虽死,他的精神却通过他的女儿克里斯蒂娜与我们同在……”
在人们的欢呼喧嚷声中,在众人信赖的目光注视下,年方 6 岁、漂亮秀美的克里斯蒂娜,大模大样地从后面走了出来。她向众王公贵族点了点头,就坐上了国王的宝座,而后又扶了扶刚戴在头上的王冠。
以上内容是关于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电影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