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人小故事30字 中国名人爱国小故事简短30字以下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中国名人小故事30字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中国名人爱国小故事简短30字以下和中国名人小故事30字的精彩内容哦。
中国名人小故事30字 中国名人爱国小故事简短30字以下(一)
匡衡,字稚圭,西汉东海(汉郡名,今江苏省邳县以东至海,连山东省滋阳县以东至海地区)人。他出身农家,祖父、父亲世代都是农民。传到匡衡,却喜欢读书。他年轻时家里贫穷,白天给人做雇工来维持生计,晚上才有时间读书。可是家里穷得连灯烛也点不起。邻家灯烛明峦,却又照不过来。匡衡就想出个法子,在贴着邻家的墙上凿穿一个孔洞,“偷”它一点光亮,让邻家的灯光照射过来。他就捧着书本,在洞前映着光来读书。
2:汉朝有个叫孙敬的人,从小勤奋好学,他每天晚上学到深夜,为了避免发困,他用绳子的一头拴柱头发,一头拴在房梁上。战国时,有个名叫苏秦的人,想干一番大事业,便刻苦读书。每当深夜读书时,他总爱打盹。于是,他就在自己打盹的时候,用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孙敬和苏秦的故事感动了后
人,人们用“悬梁刺股”来表示刻苦学习的精神。
3:东晋人车胤,年幼时好学不倦,勤奋刻苦。他白天帮大人干活,夜晚便捧书苦读。可是由于家境贫寒,常常没钱买油灯,书也读不成了。他为此十分苦恼。
一个夏夜的晚上,车胤坐在院子里默默回忆着读过的书上的内容,忽然发现院子里有许多萤火虫一闪一闪地在空中飞舞。他忽然心中一动,要是把这些萤火虫聚集在一起,借它们的光不就可以读书吗?于是,他开始捉萤火虫,捉了十几只,把它们装在白纱布缝制的口袋里,挂在案头。从此,他每天借着萤光苦苦地读书。
4: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5:在中国元代时期有个叫宋濂的人,他酷爱读书,由於家中贫寒,只得借书博览,随著书越读越多,宋濂越觉得需要老师指点,於是他当掉衣服,千辛万苦来到城中,考上学馆,不料学官的脾气古怪,宋濂历经曲折,最后终於苦学成才。
6: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中国名人小故事30字 中国名人爱国小故事简短30字以下(二)
冯耀东、克拉拉·蔡特金、潘石屹、宋江、丛飞等。
1、冯耀东
其职业是钢琴教师,生与1981年2月27日,化名陈西,被评为中国好人襄阳市首届“十大爱心人物”,湖北省第五个、襄阳市第一个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人。
2、克拉拉·蔡特金
克拉拉·蔡特金(Clara Zetkin,1857.7.5-1933.6.20),原名克拉拉·艾斯纳,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左派领袖之一,国际社会主义妇女运动领袖之一,德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无产阶级女权解放的灵魂人物 。1910年哥本哈根第二次国际社会主义妇女代表。
3、潘石屹
潘石屹意无意之中救助了朱晶平,朱晶因此而完全康复,为此,还上了北京电视台的一个节目当众感谢潘石屹。近年,潘石屹与一家专业的治疗白血病机构合作,捐款500万,希望能让更多的身患白血病的儿童活下来。
4、宋江
宋江(1073~1124),字公明,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第一号人物,为梁山起义军领袖。宋江在一百单八将稳坐梁山泊第一把交椅,为三十六天罡星之首的天魁星。绰号呼保义,为人急公好义,常救人于危难时刻所以又号及时雨,人称孝义黑三郎。
5、丛飞
丛飞(1969年10月29日-2006年4月20日),男,原名张崇,生于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田庄台镇的农村,中国内地男歌手。曾资助了183名贫困儿童,累计捐款捐物共计300多万元,被评为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最好的例子: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的丛飞
成龙和他的慈善事业
一场名为“吉马之夜·龙徽干红 成龙和他的朋友们”2005年成龙上海演唱会将在9月2日于上海八万人体育场隆重举行。作为此次成龙上赛慈善周末的重要活动之一,成龙亲力亲为,誓将慈善事业进行到底。
做善事乐此不疲
尽管拍电影、做宣传的事情很多,只要有空成龙大哥就会花时间来做善事。 ");ad_dst = ad_dst+1;>
成龙母亲的过世对他打击很大,也使他重新定位了自己,他的好友说:“(成龙)母亲的死,加上身边好友梅艳芳、张国荣、黄沾的离去,世界到处发生的灾难,种种事件令成龙非常触动,甚至改变了他今后的人生。此后不断举办的慈善活动都表现了他真心地希望去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愿望。”
成龙更是把整个4月定为“生日月”,用所有时间做慈善。今年4月里,新疆、西安、遭遇海啸袭击的地区、柬埔寨、越南……都留下了成龙慈善事业的足迹。
爱心感动中国
“做名人其实一点也不难,但做一个有德的名人,确实是难上加难” 2004年2月20日,在中央电视台第二届“2003年感动中国十大新闻人物”的评选中,成龙因热心参与公益事业,获得了“感动中国人物”的称号。推荐委员们对成龙的评价是:成龙在好莱坞第一次向人们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中英雄的概念,然而最打动人心的是成龙的公益心;成龙在国际演艺界为中国争了光,他热心公益,不忘回馈社会,这是难能可贵的。
成龙表示,刚开始我只是在香港做慈善活动,后来到内地,再后来发展到欧洲、美国、非洲、加拿大……而且我做的时候穿着唐装,让他们知道我是一个中国人,来到外国帮助你们,我希望用我的力量让人家知道,中国人也到你们国家帮助你们,我觉得身为一个中国人,有这个使命去做。
成龙的三个梦
2005年8月8日成龙出现在“吉马之夜·龙徽干红 成龙和他的朋友们”2005年成龙上海演唱会的新闻发布会现场,动情地讲述了自己的三个梦,“我希望世界和平,我希望世界大同,我希望中国没有穷人”。为了慈善事业,为了心中的三个梦,2005年9月2日“吉马之夜·龙徽干红 成龙和他的朋友们——2005年成龙上海演唱会”将在上海八万人体育场举行。凭借着成龙在演艺圈内的号召力和多年执著于慈善事业的可贵品质,此次演唱会有来自港、台、韩、及马来西亚的众多艺人前来助阵。
将慈善事业进行到底
为了回报社会,成龙于1988年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慈善基金会,帮助贫苦孩子、残疾人士、老年人,和那些在科学以及艺术领域颇有追求的学生。这些年来,无论是捐钱捐物,还是代言慈善机构,成龙都不遗余力。 随着成龙电影在全世界影响的扩大,成龙的慈善事业也越做越大,如今,成龙在近30个国家、50多座城市做了百余件善事。
对于所做的,成龙感到自己能帮的亦不过是冰山一角,但他仍会尽能力所及不断去做。怀着一颗慈爱之心,从香港到内地,从亚洲到非洲,到处都有成龙奔波的身影。为了心中的梦想,这位身着唐装的爱心使者依然不觉疲惫,要将慈善事业进行到底。
成龙爱心大事记
1988年成龙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慈善基金会。
2003年,成龙为了抗击非典组织义演,并捐款150万元。
2004年初,成龙奔赴泰国、韩国、日本等禽流感流行的国家,支持政府和民众抵抗病毒。
2005年年初,成龙赶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总部,以个人名义捐款50万港元给东南亚受海啸影响的地区。
2005年3月底,成龙拉开“保护中国自然与文化遗产大型活动——真心英雄2005中国罗布泊沙漠越野赛”活动。
2005年4月1日,成龙在新疆贫困地区开展助学慈善活动。
2005年7月26日,成龙在贵州贫困地区开展助学慈善活动。
2005年9月2日“成龙和他的朋友们”2005年成龙上海演唱会
2005年9月3日 慈善募捐晚宴
2007年9月,在成龙――“龙子心”走进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公益慈善活动上,知名艺人、联合国亲善大使成龙先生表示,要将公益慈善事业进行到底。
成龙说,是贫困儿童和孤儿感动了我,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我从小没有读过书,目前所得到的知识全是靠后来自学。近年来,我一直致力于慈善事业,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那些因为贫困而上不起学的孩子们,帮助那些失去生活来源的人们。
成龙说,公益慈善事业有起点,但没有终点,要一直做下去,直到不能做为止。谢谢!请采纳。
林纾小时候家里很穷,却爱书如命,买不起书,就只好向别人借来自己抄,按约定的时间归还。他曾在墙上画了一具棺材,旁边写着“读书则生,不则入棺”,把这八个字作为座右铭来鼓励、鞭策自己。这句名言的意思是他活着就要读书,如果不读书,还不如死去。他常常是起五更睡半夜地摘抄、苦读。他每天晚上坐在母亲做针线的清油灯前捧着书孜孜不倦地苦读,一定要读完一卷书才肯睡。由于家穷,加上读书的劳累,他18岁时,患了肺病,连续十年经常咳血,但他卧在病床上还坚持刻苦攻读。到22岁时,他已读了古书2000多卷,30岁时,他读的书已达1万多卷了。
475年3月6日,米开朗琪罗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卡普雷塞出生。他的父亲是地方法官,脾气暴躁,母亲在他六岁时去世。米开朗琪罗幼时寄养在一个石匠家中,石匠妻子的乳汁哺育了这位未来的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从小迷恋绘画,在学校里总是画素描,为此他经常遭受家人的毒打,因为他的父亲认为从事艺术是可耻的。他坚持自己的选择,后来进入雕塑学校。当时的意大利正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和中心,在崇尚希腊古典文化的风气下,他潜心学习模仿古希腊艺术,这对米开朗琪罗的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列夫.托尔斯泰1828年8月28日出生在俄国图拉省的贵族庄园雅斯纳雅?波良纳。他的母亲去世时,托尔斯泰还不足两岁。九岁时,他的父亲又离开人世。父亲的死让他“第一次懂得悲苦的现实,心魂中充满了绝望”。托尔斯泰的两位姑母成了他的监护人,姑母虔诚而富有爱心,这些卑微的心灵帮助他认识到爱以及爱所带来的快乐,对托尔斯泰的一生影响巨大
李琛献爱心又一个背后的故事
8月28日中午,秋高气爽,位于海淀区花园北路北医附小园内的北京全池博爱康复教育中心的师生们迎来了一个特殊的日子———欢送两名由李琛资助的聋哑孩子去河南上大学;李琛将亲自护送两个孩子到河南郑州,并交接给河南中州大学的院方,扶持他们走入另一精彩人生的旅途……
欢送会现场,李琛为两个孩子准备了书包、日记本等等学习用品,并交待孩子们要好好学习。
2000年5月,李琛慕名来到 “全池博爱康复中心”,看着在这里治疗的孩子们,同为残疾人的李琛心头无限感触。在与院长全铁伟、中心主任池美芬聊过之后方知,这夫妇二人同为科班毕业于特殊教育专业,为了自己的研究课题,更为了让所有的聋哑人恢复健康,创办了这个康复中心并克服了种种困难走到了今天。李琛深深的被他们夫妇所感动,当即决定资助6万元来帮助这些残疾的孩子们,李琛资助了10名聋哑孩子,这一资助就是五年的时间,其中就有如今即将上大学的黄日洙、李永涛。
国际上公认的康复最佳年龄是0—6岁,黄日洙来中心治疗时是98年6月初,当时10岁;李永涛是98年5月底来中心的,当时8岁;来时都是完全的聋哑孩子,并且都已过了康复最佳年龄。他们在全铁伟夫妇潜心研究的课题下得到最好的治疗,并且有了今天的康复结果,是通过第一阶段10个月,能够听懂、说清楚,与正常人交流;第二阶段(99年初至2003年初),完成小学教育;第三阶段(2003年至2005年5月)完成初、高中教育,参加国家统考的高考,最终以全国排名前十的优异成绩考入河南中洲大学。令人感到惊讶的是李永涛今年只有15岁,父母下岗,全家唯一的经济支柱是母亲在路边摆的小摊,父亲在两年以前不幸犯上舌头癌,唯一的办法就是将舌头切除,从此,父亲也成为了残疾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年仅15岁的聋哑孩子李永涛用李琛的鼓励作为自己的动力,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取得今天如此优异的成绩来回报李琛对他们的捐助。
他们是不幸的,可他们又是幸运的,不仅选择了好的治疗中心,同时也得到了李琛的爱心资助,,才会有今天双双步入大学,而且同普通孩子一样正常学习、生活,不仅令我们惊喜,这也令国际医学界所关注。李琛依然会继续资助康复中心其他正在接受治疗的孩子们,而黄日洙、李永涛以及那些有残疾的孩子们希望社会有更多的人来关心他们、帮助他们,使他们得到好的治疗,能够有接受正常教育的机会,顺利的步入社会,并且融入社会。
8月29日,李琛一大早就把两个孩子送到了中州大学北校区,学校召开了欢迎会,孩子的母亲激动的握着李琛的手,表示感谢,并泪流满面。
在欢迎会后,李琛还到了孩子们的宿舍,看看两个孩子的生活学习用品是否足够。
李琛说自己从小到大就一直受到残联及周围人们的帮助,自己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与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密不可分,他深深地感受到残疾人的成长需要全社会的帮助。
李琛由衷地呼吁,奉献爱心靠某一个人或某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希望全社会的每个人都来奉献我们每一颗爱心,正如“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中国名人小故事30字 中国名人爱国小故事简短30字以下(三)
每天晚上,云居禅师要去荒岛上的洞穴里坐禅。
几个爱捣乱的年轻人想捉弄他,便藏在他必经的路上,等到他过来的时候,一个人从树上把手垂下来,扣在禅师的头上。
原以为禅师必定会吓的魂飞魄散,哪知道云居禅师静静的站立不动。年轻人反而吓了一跳,急忙缩回手,此时,云居禅师又若无其事地离开了。
第二天,他们一起到云居禅师那儿去,他们问云居禅师:“大师,听说附近经常闹鬼,有这回事吗?”
云居禅师说:“没有的事!”
“是吗?我们听说有人在晚上走路的时候被魔鬼按住了头。”
“那不是什么魔鬼,而是村里的年轻人!”
“为什么这么说呢?”
云居禅师笑道:“因为魔鬼没有那么宽厚暖和的手呀!”
他紧接着说:“临阵不惧生死,是将军之勇;上山不惧虎狼,是猎人之勇;入水不惧蛟龙,是渔人之勇;和尚的勇是什么?就是一个字‘悟’。连生死都已经超脱,怎么还会有恐惧感呢?”
杨利伟在上天的前一晚,睡的很香,甚至打呼。这反映了他的静气,换做一般人,那一晚一定睡不好。
我陡然想到了 决战紫禁之巅的西门吹雪 焚香沐浴
中国名人小故事30字 中国名人爱国小故事简短30字以下(四)
坏事变好事的例子:
1.可口可乐的发明
美国的“可口可乐”现在可谓是世界级的“饮料宠儿”。据说,仅“可口可乐”的商标品牌就可卖到100亿美元,足见其影响力和威慑力之大。
然而,你知道吗?“可口可乐”成为一种饮料产品,完全是出于一次偶然的“失误”!
美国亚特兰大有一位名叫潘伯顿的业余药剂师,有一天突发奇想,想研制一种令人兴奋的药,他用桉树叶作为材料,作了很多努力,药效却始终不尽如人意。
有一天,一位患头痛的病人前来医治。潘伯顿让店员取来他配制的头痛药给他。可是,店员在给他付药时,不是冲入了清水,而是失误将苏打水冲进了药瓶。病人饮后,才发觉配方错了,所有人都大惊失色。但奇怪的是,病人的头痛症减轻了,而且没有发生不良反应。
潘伯顿如释重负。
过了些天,潘伯顿突然受到了启发,他把脑药和苏打水进行勾兑试验,发现这些液体芳香可口,益气提神。
结果,在他的改良下,“可口可乐”从药品变成了饮料,风靡全世界。
“可口可乐”的面世,正应了中国那句老话:“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2.损失了3000万美元的经理
国外有一个志得意满的企业经理,有一次因决策失误,致使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惨遭“滑铁卢”,损失3000多万美元。公司董事会一气之下,罢免了这位企业经理的一切职务并毫不留情的将之扫地出门!
他很懊恼,整天借酒消愁,甚至对自己的经营能力、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都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一位朋友看不过他的颓废,就劝他说:“你根本不用这样自惭形秽,看着吧,用不了多长时间,还会有许多大公司来竞聘你的。但你现在要做的,就是一件事——振作起精神,挺直了腰杆!”
他照着朋友的话去做,但对是否能有公司聘任他始终心存疑虑。
果不其然。一个星期后,来聘请他的企业挤破了门槛——原因很简单:他有损失3000万美元的经历!
“吃一堑,长一智。”竞聘他的企业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失误是一种失败,同时也是一种弥足珍贵的财富!正是因为有了损失3000多万美元的独特历练,才会让他更懂得如何去为了成功而运作、而决策!
其实,一个人不可能没有失误,但是除了致命的,许多失误并不是那么可怕,大都可以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从而实现“良性转化”!
3.肥皂的发明
在古埃及,有一天,盛宴宾客的一位法老,这当然是厨师们大显身手的好机会。然而就是这样异常重要的场合,一位厨师竟然不慎将一盆油撒在炭灰里。他一边深深自责,一边将沾满油脂的炭灰捧出去。当他洗手时,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平时油污最令他头疼的,这一次竟然清洗得又快又干净。聪明的厨师没有让这个机会溜走,其他厨师被他马上叫来,也用这种炭灰洗手,自然结果洗得又快又干净。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肥皂竟在“失误”中出现了。
4.鸡尾酒的发明
在国外有一个酒吧,酒吧里有一个年轻伙计叫乔治。他的工作就是把供酒商送来的酒,按品种倒入相应的大缸里,再卖给客人。他做得很小心很认真,因为他卧病在床的母亲的惟一经济来源是他的这个工作。但是不幸还是出现了。有一次,他实在太疲惫了,竟迷迷糊糊中把酒倒错了缸子,两种酒混在了一起。他醒悟过来后脸色一片煞白。这种名贵酒的价值他非常清楚,他也清楚现在等待他的只有罚款和被炒鱿鱼。
正好,接班的人这时候来了,而且更巧的是正好有一个顾客来买酒。因此,那不知情的位伙计就把弄混了的酒舀了一杯给他。就这样出现了奇迹。顾客喝了这种弄混了的酒后竟然赞不绝口。“为什么不能把不同的酒混在一起,调成另一种别有风味的酒呢?”乔治突然灵光一闪。随后他不断地试验和调制,一种口感独特,颜色瑰丽的酒———鸡尾酒,终于面世了。它一出现,就成为顾客们的新宠,乔治也因此成为让人羡慕的富翁。
5.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公元25年秋天,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政权。接着,刘秀就把屠刀指向赤眉起义军。公元26年春天,长安断粮,樊崇领导的几十万赤眉军不得不向西转攻城邑,但遭到占据天水郡的隗嚣的阻击,只得又回到长安来。这时,长安已被刘秀部将邓禹占据。经过激战,赤眉军打败了邓禹,9月又重新占领长安。这年冬天,赤眉军的粮食供应仍然极端困难,不得已于12月引兵东进。刘秀一面派大将冯异率军西进,在华阴(现在陕西华阴东南)阻击赤眉军;一面在新安(现在河南渑池东)、宜阳(现在河南宜阳西)屯驻重兵,截断赤眉军东归的道路。冯异率领西路军,在华阴、湖县一线,同赤眉军相持了60多天。多次被赤眉军打败的邓禹,这时率部到达湖县,同冯异的部队会合。邓禹妄想取胜,派部将邓弘抢先进攻赤眉军,又被赤眉军打得落花流水。邓禹、冯异亲率主力救援,在回溪(现在河南宜阳西北)又被赤眉军打得大败。邓禹只带着24骑逃回宜阳;冯异抛弃了战马,只带着几个人步行走回溪阪,逃回营寨。
公元27年正月,赤眉军在崤底(现在河南洛宁西北)被冯异打败,遭到重大损失。剩下的起义军折向东南,不料在宜阳又陷入刘秀重兵的包围。赤眉军经过艰苦的战斗,始终不能突围。樊崇等人在粮尽力竭的情况下,投降了刘秀。战斗结束后,刘秀下了一道诏书,名叫《劳冯异诏》。其中有这样几句,“开始在回溪遭受挫折,最后在渑池一带获胜。这就是所谓在日出的东方吃了败仗,在日落的西边却得到了胜利。”(原文是:“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渑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来,人们引用“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个成语,来比喻在这里失败了,在那边却得到了胜利。
6.塞翁失马
战国时期有一位老人,名叫塞翁。他养了许多马,一天马群中忽然有一匹走失了。邻居们听到这事,都来安慰他不必太着急,年龄大了,多注意身体。塞翁见有人劝慰,笑笑说:“丢了一匹马损失不大,没准还会带来福气。”
邻居听了塞翁的话,心里觉得好笑。马丢了,明明是件坏事,他却认为也许是好事,显然是自我安慰而已。可是过了没几天,丢 马不仅自动回家,还带回一匹骏马。
邻居听说马自己回来了,非常佩服塞翁的预见,向塞翁道贺说:“还是您老有远见,马不仅没有丢,还带回一匹好马,真是福气呀。”
塞翁听了邻人的祝贺,反到一点高兴的样子都没有,忧虑地说:“白白得了一匹好马,不一定是什么福气,也许惹出什么麻烦来。”
邻居们以为他故作姿态纯属老年人的狡猾。心里明明高兴,有意不说出来。 塞翁有个独生子,非常喜欢骑马。他发现带回来的那匹马顾盼生姿,身长蹄大,嘶鸣嘹亮,膘悍神骏,一看就知道是匹好马。他每天都骑马出游,心中洋洋得意。
一天,他高兴得有些过火,打马飞奔,一个趔趄,从马背上跌下来,摔断了腿。邻居听说,纷纷来慰问。
塞翁说:“没什么,腿摔断了却保住性命,或许是福气呢。”邻居们觉得他又在胡言乱语。他们想不出,摔断腿会带来什么福气。
不久,匈奴兵大举入侵,青年人被应征入伍,塞翁的儿子因为摔断了腿,不能去当兵。入伍的青年都战死了,唯有塞翁的儿子保全了性命。
今天,老师布置了一样作业,让我们做保护动物和环境的警示牌。我回到家里,冥思苦想了一会儿,想出了几个主意说给妈妈听妈说:“不好,跟书本上的有点类似。”我想:今天的书法还没练,等练好了再想吧。刚铺出纸,叭的一声,洁白的纸上留下了一大块墨汁我以为又要被妈妈挨骂了,急得不知所措,这时,妈妈问我:&ldq...
一,比如说你昨天本来要去野营,结果下大雨去不成了,所以你就在家温习功课,今天突然考试,你因为温习了功课所以考了个好成绩。
二,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在一次细菌培养过程中其实验样本由于粗心大意,被遗忘了一段时间,当想起来的时候实验样本已长了霉菌,通过观察发现霉菌有消灭病菌的能力,通过后来的一系列研究就发明了青霉素.
三, 京杭大运河的修建,当时主要是为了隋炀帝南下游玩的,劳民伤财,但是现在成了南水北调的路径
四,塞翁失马 故事: 靠近长城一带居住的人中,有位擅长推测吉凶掌握术数的人。一次,他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人们都为此来宽慰他。老人却说:“这怎么就不是一件好事呢?”过了几个月,那匹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人们都前来祝贺他。那老人又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件坏事呢?”算卦人的家中有很多好马,他的儿子爱好骑马,结果从马上掉下来摔断了大腿。人们都前来安慰他。他的父亲说:“这怎么就不是一件好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边塞,壮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去作战。靠近长城一带的人,大部分人都死了。唯独这个人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俩得以互相保全。
(1)塞翁失马(成语故事)
古时候,在我国北方的边城住着一位老人,大家都喜欢叫他“塞翁”。
塞翁饲养了一匹壮马。一天,马走失了,邻居们都来宽慰他。他笑着说:“怎么知道这不是福呢?”几个月后,走失的马回来了,身后还跟着一匹好马!邻居们都来祝贺。塞翁说:“怎么知道不能成为祸呢?”果然,他的儿子骑马时跌断了一条腿。邻居们又来劝慰他。塞翁说:“怎么知道这不是福呢?”一年后,打仗了。村里的青年人都被强征入伍,十个有九个死在战场上。只有他跛脚的儿子留在了家里,保住了一条命。
塞翁失马,比喻坏事有时反而可以变成好事。
(2) 橡皮泥的发明
发明者:詹姆斯怀特
时间:1943年
事情发生的经过:在战时,通用的工程师将硅油和硼酸混合、试图制造出能用于坦克、靴子的橡胶。
大发现:他的尝试没有成功,但科学家们重新设计和延伸了这项发明。
结果:孩子们开始普遍地玩橡皮泥。
(3) 口香糖的发明
发明者:汤马斯亚当
时间:1870年
事情发生的经过:他在用chicle,一种南美洲的树液做实验,以寻找橡胶的替代物。在无数次失败后,这个郁闷的发明家干脆丢了一块到嘴里!
大发现:他居然喜欢!
结果:亚当纽约一号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大批量生产的口香糖!
(4)今天,老师布置了一样作业,让我们做保护动物和环境的警示牌。我回到家里,冥思苦想了一会儿,想出了几个主意说给妈妈听妈说:“不好,跟书本上的有点类似。”我想:今天的书法还没练,等练好了再想吧。刚铺出纸,叭的一声,洁白的纸上留下了一大块墨汁我以为又要被妈妈挨骂了,急得不知所措,这时,妈妈问我:“怎么了?”我抓头皮,愣愣地望着妈妈,妈妈似乎明白了一切,她对我说:“又犯错了吧?不过,这次妈妈不批评你,你能有什么办法把这张纸利用起来?”我想了又想,突然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妈妈,倒出来的墨汁有点像被污染的小河不是很好吗?“对,很好!”妈妈表扬了我,而我的作业也大功告成了,看来,生活中些坏事是可以变成好事的,只要肯动脑筋。
(5)京杭大运河的修建,当时主要是为了隋炀帝南下游玩的,但是现在成了南水北调的路径
中国名人小故事30字 中国名人爱国小故事简短30字以下(五)
10个温故知新的故事
文/朋朋 2022-07-22 21:50 来源:前十网
有些文字,也许以前看着时很简单,现在再看却变深奥了,比如安徒生;反之,以前艰深难懂的文字,现在也许清楚了很多,比如辩证法。有些故事,以前也许学过就忘了,现在再来看看,或许大有启发,比如这十个小故事。
10.奕秋
“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孟子》)
这与“小猫钓鱼”的故事息息相通。“一心一意”和“三心二意”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差别。用心还是不用心就是根本的区别。如果说生活是一场博弈,面对难以预料的变数,也许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认真对待吧。
9.病梅
“或曰:‘梅以曲为美,直者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僻之瘾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志此哉!”(《龚自珍全集》)
一项正当的兴趣爱好发展到极致却反而带来了危害,这可以说是兴趣爱好的“蝴蝶效应”。看上去文人画士势单力薄,手无缚鸡之力,养病梅也只不过是为生活增添一丝乐趣,但涓滴生活汇成社会洪流,谁能挡得住?也许我们抱怨自己遭遇的不便或是倒霉事,还真可能是自己给自己挖的坑。
8.魏武将见匈奴使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世说新语》)
曹操的表现给我们太多遐想,而这位使者同样值得欣赏——眼力过人。再看看四周各种减肥、整容、衣服、鞋子的广告,也许这恰好说明现在的人们不像使者那样会看人。也难怪这些东西效果有限。气质是内发的,是遮不住的,不是吗?
7.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昌黎先生集》)
看来就业问题从古至今一直存在。为之抑郁是人之常情,但抑郁之后作何选择才是对一个人的考验。坚持抑或放弃,归根结底,还是信念坚定与否的问题。
6.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东坡志林》)
有空的时候忙着刷屏……现代生活虽与古时不同,但对待生活的心态却如出一辙。生活的质量在有基本物质保障后,更多受到审美眼光的影响。朱光潜先生曾告诫青年要用审美的眼光看待生活,用审美的情趣体会生命,说的就是苏轼和张怀民这样的生活状态吧。没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怎能欣赏到生活中的美呢?
5.工之侨献琴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款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视之,易之以白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诚意伯文集·郁离子》)
这真是个悖论:不白费这些力气,就是不被人看好。按照经验工作方便乐官鉴定乐器,但也让他们的视野变得狭窄。要客观地作出自己的判断,就不能有偏见。只有用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才可以不落窠臼。
4.姜三莽捉鬼
“景城有姜三莽者,勇而戆。一日,闻人说宋定伯卖鬼得钱事,大喜曰:‘吾今乃知鬼可缚。如每夜缚一鬼,唾使变羊,晓而牵卖于屠市,足供一日酒肉资矣。’于是夜夜梃执绳,潜行墟墓间,如猎者之伺狐兔,竟不能遇。即素称有鬼之处,佯醉寝以诱致之,亦寂然无睹。一夕,隔林见数磷火,踊跃奔赴;未至间,已星散去。懊恨而返。如是月余,无所得,乃止。盖鬼之侮人,恒乘人之畏。三莽确信鬼可缚,意中已视鬼蔑如矣,其气焰足以慑鬼,故鬼反避之也。”(《阅微草堂笔记》)
这个故事与“守株待兔”有异曲同工之处。我们都有美好的愿望,所以很容易希望偶然发生的好事继续下去。尽管看上去很傻,但是因为存在美好的寄托,有人甚至甘愿如此徒劳。这是缺乏理性的表现。教训就是:模仿有风险,行动需谨慎。
3.蜀鄙之僧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白鹤堂文集》)
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例子,为了“好好”做一件事,准备工作绕到了千里之外,迟迟回不到正事上来,结果不了了之。果断些吧,有时事情没那么复杂,不信你试试。
2.狼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聊斋志异》)
动物狡猾的行为让人生畏,然而终究挫败了。这可以映射人类的行为:尔虞我诈之变几何哉?贻笑大方耳。就像贾府里的人机关算尽,而在高墙大院外的人看来,这一切不过是谈资、笑话。
1.乐羊子妻
“河南乐羊子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费时月。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无,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隧七年不返。”(《后汉书·烈女传》)
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在这个故事里一览无遗。这位“烈女”的节操、机智的劝学方式让人佩服。但同时可以看出妇女的地位多么卑微,只能称“妾”,还要“跪问”。古代社会的全貌似乎总是若隐若现,很难看清楚。精华应当吸取,难道糟粕不是教训?就可以弃置不顾?
季氏将伐颛臾 《论语》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以上内容是关于中国名人小故事30字和中国名人爱国小故事简短30字以下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