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城写作背景图 海子和顾城人物素材积累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顾城写作背景图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海子和顾城人物素材积累和顾城写作背景图的精彩内容哦。
顾城写作背景图 海子和顾城人物素材积累(一)
小编语:顾城,朦胧诗主要代表人物,被称为当代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早期的诗歌有孩子般的纯稚风格、梦幻情绪,用直觉和印象式的语句来咏唱童话般的少年生活。其《一代人》中的一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成为中国新诗的经典名句。后期隐居激流岛,1993年10月8日在其新西兰寓所因婚变,杀死妻子谢烨后自杀。留下大量诗、文、书法、绘画等作品。作品译成英、法、德、西班牙、瑞典等十多种文字。
五年前的一九八七年夏天,我在德国旅行,听说顾城和他的妻子谢烨也从国内来了,我每到一个城市,就听人们说,顾城要来,或者,顾城走了,永远失之交臂,直到我回国。这年年底,我又去香港,在中文大学见到了顾城。他头戴一顶直统统的布帽,就象一个牧羊人,并且带有游牧的飘无定所的表情。他说这半年来,他这里呆呆,那里呆呆,最终也不知会去哪里,后来,听说他去了英国,美国,又听说他去了新西兰,在那里放羊。到一九九二年的初夏,我又去德国,到了伯林,一天晚上,一群中国学生来敲我的门,对我说:“你看,谁来了?”我伸头一看,走廊拐角处,顾城腼腆地站着,依然戴着那顶灰蓝色的直统的布帽。我说:“顾城,你在放羊吗?”他回答我说,是养鸡。
顾城说他从小就想要一块地,然后在上面耕作,他很早就在为垦荒作准备,他甚至收集了关于木耳的知识,他知道所有的木耳都能吃,只除了一种生长在西藏的有毒素。我是很后来才知道,顾城在我从小生活的城市上海找到了他的妻子谢烨。他们生活在这拥挤的寸土为金的城市里一间租赁来的小屋,那里的空气使顾城窒息。这城市是我最了解的,天空被楼房与高墙分割为一条条、一块块,路面也是支离破碎的,而且车水马龙,走在路上,简直险象环生。
有一天,顾城决计要走了,他径直来到十六铺码头的售票大楼,他不知道要去哪里,他只知道要搭一条船。他向谢烨要二十块钱买一张船票,谢烨靠窗站着,用身体挡住窗口,以防顾城一头栽下去。他们僵持了很长时间,谁也不让谁。十六铺是个噪杂的地方,每天有十几万流动人口在这里经过和滞留,轮船到岸和离岸的汽笛声声传来,时间在一点一点过去。后来,谢烨说,顾城,你看见吗,马路对面有个卖橘子的老头,你去拿个橘子来,无论是要还是偷,只要你拿个橘子,我就给你买船票。这个橘子其实就是签证一样的东西,代表一种现实的可能性。顾城想来想去,就是没法去拿这个橘子,从小做一个乖孩子的教育这时候涌上心头,乞讨与偷盗全不是他能干的。于是他只得和谢烨回了那个小屋。
我想后来顾城在欧洲,还有美洲,走来走去,其实就是为了得到一个橘子,然后去搭一条船。他们这里停停,那里停停,然后滞留在了新西兰的城市奥克兰,在那里,谢烨生下了他们的儿子木耳。奥克兰的冬天很冷,他们很穷,买不起木柴,朋友们就送他们许多报纸烧壁炉。晚上木耳睡着了,谢烨烧壁炉,顾城就在壁炉前翻报纸。不识英文但识阿拉伯数字的顾城专门翻看房屋出售栏目,将价格低廉的售出启事一张一张剪下来,第二天,带到奥克兰大学请一位教授朋友帮忙审阅。这朋友一张一张地看,说,这是一个厕所,这是一个电话亭,这是一个汽车棚。接着,他的眼睛睁大了,他几乎不敢相信。这座房子在离奥克兰不远的海岛上,他们在星期天乘船去了那里,他们上岛,走下码头,涉过海滩,走进了黑压压的森林。这是座太平洋的岛屿上的原始森林,高大茂密的树叶,遮住了天日,脚下是柔软起伏的落叶,那就是高更离开巴黎所去的那样的岛屿。他们走了很久,几乎绝望的时候,一座红色的房子出现在眼前。就是这房子,在破了一个大洞的屋顶之下,有一个脸色苍白的人,正在努力地破坏这房子,他在砍一根木柱,一眼看见了来人中的顾城。他很奇怪地不理睬任何人,只和顾城说话。他看着顾城,说:“世界末日就要到了,你知道吗?”顾城问:“什么时候?”“五十年以后。”“没事,我只要二十年。”于是问的和答的都释然了,开始进入关于房子的谈判。
我读顾城最近的一首诗,题目叫做,我们写东西。诗里说:我们写东西,像虫子 在松果粒找路 一粒粒运棋子 有时 是空的 集中咬一个字 是坏的 里面有发霉的菌丝 又咬一个。诗里还说:不能把车准时赶到 松树里去 种子掉在地上,遍地都是松果。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呢?语言,就是“集中咬一个字”的那个“字”,对于顾城是什么意义呢?一九八七年底在香港中文大学听顾城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语言就像钞票一样,在流通过程中已被使用得又脏又旧。但顾城有时也需向现实妥协,他承认语言的使用功能,并且利用这功能和人交谈,在大学讲课,于某些场合介绍自己和自己的诗。这使用功能于他还有一种船的作用,可将他渡到大海中间,登上一个语言的岛。这是一副语言的岛屿景观,它远离大陆,四周是茫茫海天一色。语言的声音和画面浮现出来,这是令顾城喜悦的景象。有时候,他的耳边会忽然响起一个字词,清脆地敲击着他的感官,这就象来自很久以前的一个启迪,一个消息。比如说,“兰若”这个词的来临。“兰若”是什么呢?顾城心里揣着一股神秘的激动。他就去查找字典,这就象乘船重回大陆进行考古与勘察。他意外地看见了“兰若”这个条目,竟有两种解释。一是指“兰”与“杜若”这两种香草;二是梵语寺庙的意思。顾城想,这是一种幽冥的召唤,又象是一个旧景重现,好比海市蜃楼。而我想,这种召唤与重现的实现,不是又要依凭语言的使用功能了吗?
但这被顾城视作语言的天然景象。顾城认为语言也是有它自然生命的,具有外在形状与内在精神。就好比“兰若”这两个字,香草与寺庙是它们的外形,而“兰若”的字音与字形以及它们的偶然的并列,则是它们的精神。那天早晨还是梦中来扣醒顾城大脑的,就是这字词的精神。但我以为顾城对于语言的写实性的外形,还是有着相当的迷恋的,比如当他看到字典上对“兰若”的解释,心中升起了欣喜的感动。然而他嫌恶被使用得烂熟、滑腻的语言,那有一种失贞的感觉。而像“兰若”这样已经被时间淘洗干净,宛若处子,便能在顾城心中唤起喜悦。他有时也承认,语言的精神当借助外形而存在,这表明顾城在某种程度上是个唯物主义者,只是对这种承认流露出无奈。比如,他用模糊主谓动宾的方法,来展现“红豆生南国”的另一番场景。他说,想一想,红豆生出了南国,是何等壮观的场面!这证明他至少承认并且运用了“红豆”、“南国”、“生”以及语法的日常表达方式,这就象乘船去岛屿的旅行。
顾城来到那南太平洋上,与当年高更所居住的地方同样地理位置的岛屿上,他们可说是一穷二白;他们所有的钱都付了房价,且在银行欠了一笔贷款。在这一个时期里,顾城总是在森林里走来走去,尝着各种植物。看有什么能够作充饥的粮食,各种草汁染黑了他的嘴唇。有人指着一棵树告诉顾城,这可以吃。于是顾城就从这棵树的树根开始尝起。这树是巨大的参天的一棵,南太平洋岛上所有的植物都是那么肥硕巨大,把人类映衬得很小,孩子似的。小小的顾城从根上开始啃一棵树,是什么样的情景呢?他很耐心的,忍着辘辘饥肠,拿出蚂蚁啃骨头的精神,从根啃到梢,最后知道,这颗树可以吃的,是它的花蕊。他们还吃过能够制造幻觉的野草。最后,牡蛎救了他们。这样,他们就做了岛上的渔民,他们从海里打捞起牡蛎,一桶一桶提进森林的红房子。在天黑以后,就着蜡(因为此时他们还没有拉进电线),他们在摇曳的烛光下,剥着牡蛎,储备着过冬的口粮。然后,顾城就去种菜了,他每天扛着锄头去开荒,锄子扎进泥土又翻起泥土的一瞬间,他喜不自禁。顾城深翻了泥土,播下菜籽,等待菜籽发芽,长出叶子,叶子再被各种无名的虫子吃光。最后,他心满意足地扛着锄子回家。
我还很喜欢顾城追逐母鸡的场面。那时他们只有一只母鸡,每天下一个鸡蛋,补充他们的营养。可是母鸡却出走了,谢烨追了几天,又派顾城去追它。它跑,却又不跑远,只是在你视线里活动,可你却永远接近不了它。等到太阳下山,天黑了,你悻悻然回家,那母鸡便在房子前边声声唤着。等到天亮,你走出房子,它便起身走开,一天的追逐又开始了,那母鸡就好象是来诱惑顾城似的。我想顾城追得绝望的时候,就埋头在草丛里寻找它下的蛋,可是一无收获。后来,顾城得了一笔稿费,他们决定发展畜牧业,实行生产自救。这天他们去邻近的农场买了二百只鸡,余下的钱还够买两个月的饲料。然后,他们带着鸡和饲料回家了。垒鸡窝的活儿他们整整干了一夜,从西边升起的硕大的月亮照耀着他们,这是他们永远不解的,月亮和太阳从西方升起,东方落下,一年四季是冬、秋、夏、春的次序排列而来,五月里的秋天恍若梦中。养鸡业的第一个难题是他们始料未及,这是世代生长在现代化流水线上的鸡类,它们祖祖辈辈居住在笼子里,它们竟不再会走路,它们还不会从地上啄食。为使它们吃食,顾城谢烨绞尽脑汁,好话说了无数。最后他们终于想出一个办法,把饲料放在一条木板上,然后一人一头来回晃动,模仿流水线的饲料传送带,它们就这样开始吃食了。顾城谢烨想,回归自然是多么难啊!他们还想,在这个文明世界里要过自然的生活要花多少代价啊!他们望着岛上那些英国、德国的银行家们豪华的空阔的别墅,心想:他们正在辛勤地挣钱,为了来过自然的生活,而他们从来没开过。想到此,他们便会有一种富足感。后来,鸡们渐渐地学会了从地上啄食,它们开始走动,甚至学着飞翔,将它们的腿肌锻炼得很结实。它们全是那样硕大强壮的体魄,停在那里,就好象停了一群鹰。当两个月过去,饲料吃完的那一天,它们开始下蛋了,每个蛋都有盈盈一握,十来个便装满一篮子。顾城挎着篮子去卖蛋的情景,多么叫人高兴。就此,他们进入了一个衣食无忧,并且少有积余的阶段,他们还了一点银行贷款,修补了屋顶的大洞,扩建了阳台。站在阳台上,望着太阳和月亮落下森林,再唱着一些旧歌。雨后的景色最是惊人,巨大的彩虹一直落到脚底。然后,院子里三棵果树开始结果了,碗大的杏子一个一个砸在地上,等着顾城拾到篮子里去。
顾城有时候非常嫌恶他的身体,他说,身体是多么麻烦和累赘的一件事啊!它一会儿饿了,一会儿渴了,要你去弄吃的,弄喝的。他说他有个时期特别恨他的身体,因为它总是饿了还饿。我想那大概已是一个发育的时期。可是我已经说过,顾城在某种程度上还是个唯物主义者,他承认并且还称得上是尊重现实的需要。他不拒绝运用某些谋生的手段,比如到大学讲课,比如接受某些交流基金的邀请。当我们在伯林见面时,他便是来此参加一项文化交流计划。有一年时间。这一年的收入可供他们归还银行的贷款,再进一步修缉房子。顾城也不拒绝以实用性语言来进行日常生活的交流,他还很善于运用语言的这一使用功能,将许多只可意会的事情表达得相当完善。据说,他的讲课很受学生的欢迎,听课的人总是济济一堂。他画的图画有两种,一种是写实性的酷似的肖像,他为岛上居民画像,然后收费;另一种是奇异的纲笔画。他、谢烨、小木耳,都以特别的线条表现,植物与自然,也以特别的线条表现。那些流畅怪异的线条在纸上布下一个井然有序的世界,又象是一张地图,规划了肉眼看不见的存在状态。但顾城不愿意负担额外的现实劳动,房子的贷款始终压在他的心头,还清贷款的这一日就象是一个未来的节日。他还不愿意学英语,一句话也不说。他是岛上唯一个不说英语的人,这给岛上居民留下神秘的印象。我想,他是觉得,有一种使用性的语言就足够了。不说英语的顾城在岛上走来走去,脸上带着温和的微笑,人们就猜测:看哪,这个人在想什么呢?他和他的儿子木耳无法对话,木耳一口英语,一个汉字不说,他们见面也是相互微笑,一个字不说。我就又想:顾城到这个岛上来,是不是为了省去说话的麻烦?等房子贷款还清,荒地长出庄稼,他便可以再不出岛,安心在岛上,在森林里,过着像“我们写东西”那样的生活:“像虫子,在松果里找路”,他这一只钻果子的虫子,他钻啊钻进果皮,又钻进厚实的果瓤,再去钻那坚硬的核,最后,他也钻进了,然后“种子掉在地上,遍地都是松果。
在伯林去找顾城,我走了很长的路。我们都住著名的库登大街,我是这一端,他是那一端,我沿着库登大街走啊,走,走过了许多昂贵的商店和繁华的街区。我没料到的是库登大街的尽头竟会是那样僻静,有着古朴的小铺,那条小小的街开满了鲜花,好象乡间的小镇。我找到他的门牌,寻找他的门铃。在一排长长的外文姓名中间,他的“顾”字的拼音显得特别简单,好象不是一个名字,而只是一个音节,这音节象征着顾城。然后我按了门铃。他们的房间空空荡荡,行李打开放在床边地上,好象随时都要开拔。进门就问我要不要吃面条,炉子上有一锅汤,随时可下面条。顾城戴着他那顶牧羊人似的布帽,表情怅惘地走来走去,窗外是午后的灿烂的阳光。顾城说他想家了,想回岛上去。交谈计划只过去了三个月,剩下的九个月真是漫长得吓人。想家的心情他长久以来从未有过,现在有了多么叫人高兴。他想他在山里凿石头,这一块大石他要凿下来抬回去,垫他们的台阶。他凿啊凿的,像一个古老的石匠,忽然之间,石头上冒出了火花。他抬起头,发现原来天黑了,黑色的鸟群在落日染成的红色的树林上飞翔,转眼,月亮升起,巨大的一轮。顾城收拾起东西,就回家了。
顾城写作背景图 海子和顾城人物素材积累(二)
汤显祖是明代杰出的戏曲作家。汤氏祖籍临川县云山乡,后迁居汤家山(今抚州市)。出身书香门第,早有才名,12岁的诗作即已显出才华。14岁补县诸生,21岁中举。这时,他不仅于古文诗词颇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医药卜筮诸书。26岁时刊印第一部诗集《红泉逸草》,次年又刊印诗集《雍藻》(未传),第三部诗集名《问棘邮草》。28岁时作第一部传奇《紫箫记》,得到友人的合作,但未完稿,10年后改写为《紫钗记》。34岁中进士,在南京先后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礼部祠祭司主事。1591年(明朝万历十九年)他目睹当时官僚腐败愤而上《论辅臣科臣疏》,弹劾大学士申时行并抨击朝政,触怒了皇帝而被贬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县知县,一任五年,政绩斐然,却因压制豪强,触怒权贵而招致上司的非议和地方势力的反对,终于1598年(万历二十六年)愤而弃官归里。家居期间,心情颇矛盾,一方面希望有“起报知遇”之日,一方面却又指望“朝廷有威风之臣,郡邑无饿虎之吏,吟咏昇平,每年添一卷诗足矣”。后逐渐打消仕进之念,潜心于戏剧及诗词创作。
在汤显祖多方面的成就中,以戏曲创作为最,其戏剧作品《还魂记》(一名《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其中《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这些剧作不但为中国历代人民所喜爱,而且已传播到英、日、德、俄等很多国家,被视为世界戏剧艺术的珍品。此外,汤氏的专著《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也是中国戏曲史上论述戏剧表演的一篇重要文献,对导演学起了拓荒开路的作用。汤显祖同时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其诗作有《玉茗堂全集》四卷、《红泉逸草》1卷,《问棘邮草》2卷。
顾城写作背景图 海子和顾城人物素材积累(三)
小编语:顾城,朦胧诗主要代表人物,今天是顾城去世20周年的纪念日,他已死于异国他乡。听从那里来的人讲,他的孤坟在一座岛上无人光顾,永远孤零零的,可悲而又荒凉。
顾城,生于1956年,祖籍上海,在北京长大,颇有诗名,为“朦胧诗”代表诗人之一。著有诗集《黑眼睛》、《顾城新诗自选集》等。1993年10月8日在新西兰希基岛自杀。
他已死于异国他乡。听从那里来的人讲,他的孤坟在一座岛上无人光顾,永远孤零零的,可悲而又荒凉。
说什么都已经晚了。心想他若不是心狠手黑举斧去杀妻子谢烨的话,而是自己一头扎进漆黑的大海(假如他仅是自己选择了自杀),那他——诗人顾城好歹也能留下一个美名,甚至百年流芳。
说什么,又有何意义?但顾城其人确实曾是我的朋友。我们有过多年的交往,这让我还不得不去说些什么。
我和顾城头一次见面是在1979年初。那一天他姐姐顾乡把他带到了《今天》编辑部,地址是东四十四条76号,一座大杂院里的一间简陋平房,便是当时编辑部的所在地。
那天我和北岛等人正在埋头印刷杂志。顾城进屋后像个胆小的孩子躲在他姐姐的身后,他一句话不说,两眼怯生生地盯着我。我心说这里又没人打你,你这是干什么呀?!
他姐姐顾乡说明来意,原来顾城是到这儿给《今天》投稿的。我随即把手伸出,顾城便把一大摞诗稿递在我的手里。我翻了翻后又递给北岛。我们对他的诗什么话也没说,只是留下了。等顾城和他姐姐离开后,我们又忙着印刷。惟有北岛笑着对我说了一句,“看你把人家给吓的!”
后来我们在《今天》杂志诗歌专号那一期,选了顾城的两首诗发表,并给他换了个名字叫古城。
顾城再一次发表诗作是在当时由西城区文化馆办的一份小报上,他曾拿给我看过,是哪几首诗我忘了。从此他开始渐渐小有名气,直到20世纪80年代他成为“朦胧诗”的主要一员。
从性格上来讲,我这个人和顾城是很难交成好朋友的。我当初认为他这人生性怯懦,并且烟酒不沾。只是后来听杨炼讲,才知他也够狠,他在新西兰时曾一口气杀掉上百只鸡,血流成河,绝不是闹着玩的。
到了1992年,我们有机会在荷兰一见,并共同参加了“鹿特丹国际诗歌节”。那届诗歌节以中国诗人为主,我记得还有北岛、杨炼、多多、翟永明和王家新等人参加了,我们还见到了张枣。
顾城总是头戴一顶用牛仔裤裤腿制做的帽子出现在各种场合。我多次说过让他把这破帽子扔了,我觉得晦气,可他却说这帽子是他的烟筒,他有气就能从那里冒跑了。
一天会后我们走在街上,他头上的那顶帽子引来了几个好奇的醉醺醺的黑人酒鬼。那几个酒鬼年轻力壮人高马大,他们一把抢下顾城的帽子,互相扔着,开心地戏耍。而顾城则被吓得抱头鼠窜,扎进了人堆里。我真觉得他太丢人了,上前帮他要回帽子,而后又劝他把那顶招事的破玩艺扔掉算了,但他却难以割舍。
1993年2月我们又在德国一同参加“柏林艺术节”。顾城当时就住在柏林,他是被德国一个基金会邀请去住一年的中国作家。组委会的人希望我能住在顾城那里,这样我的那笔用在饭店的钱就可以省下来帮助顾城。我没意见,顾城也愿意,我就在他家住了几天。可这几天却打乱了顾城平日的生活习惯。听谢烨讲,顾城最烦有客人来他家了。他当着客人的面儿还挺客气,可只要客人一走,他总要不满地唠叨几句。我住在他家他也没办法。那几天每天都有一大堆朋友登门拜访,我总不能把他们都拒之门外吧?再说这些朋友个个跟顾城也熟,顾城和谢烨只能热情款待。
我们喝酒聊天常常到很晚,顾城总是站在角落里默默地看着,他不喝酒也很少言语,倒也没显出不开心的样子。有时,我劝他喝上一口,他便接过杯子抿一抿。我想这也许是顾城一生中在他家里度过的最热闹的日子了。
最热闹之后,等待他的便是最永远的寂寞。因为没过多久,他和谢烨就出事了,俩人死在了新西兰,各自分葬于激流岛。
还有许多事和有关的细节我就不想再说了。我只是遗憾又很无奈。多么活生生的两个人啊,这又是何必呢!
顾城写作背景图 海子和顾城人物素材积累(四)
小编语:这篇关于李嘉诚:柠檬汁人生观的演讲是李嘉诚在汕头大学毕业典礼上的致辞,生命抛来一颗柠檬,你是可以把它转榨为柠檬汁的人。
尊敬的郝平副部长、林海帆教授、尊敬的各位领导、校董、老师们,各位嘉宾、家长们、同学们:
大家好!欢迎各位到临汕头大学,与我们一起共渡同学们这快乐的一刻!各位同学,你们从小学至大学毕业,寒窗努力十六载,今天踏上新的一段,衷心祝愿你们能振翼乘风,成就志向,追求梦想。
你们知道吗,我以为活到这年纪,早看尽太阳底下的事,想不到令人莫名其妙的事还是不少的。近期媒体在热炒年青人应否成为李嘉诚,观点之多,煞有介事的炒作令人费解发笑。对我而言这议题本身挺空洞,每一个人各有不同的独特天赋、经验,并按自己的选择踏上命途,虽然没有人应附人骥尾,盲目模彷他人,但从他人经验悟出心得,也是不错的成长教材。
坦白的对大家说, 我爱当我自己!
但这句话不意味我未曾梦想当一名内科医生,或是科学家,一点痴性,人人可有,不太久之前,我还希望自己是高球高手。人生的价值不仅需要重视结果,奋斗过程,也同样重要。
东坡先生曾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生活所需全部欠缺,我小时候比苏东坡这句话的生活条件更苦,在这艰难阶段中,我还能在品格个性、能力、情感与志趣的探索里找得快乐的滋味。
这遍闹哄哄要不要当李嘉诚的炒作,反而促使我对自己的旅程反思,如果一切有机会从头再来,我的命运会如何不同?人生充满着很多「如果!」,转捩点比比皆是,往往也不由我们控制。如果战争没有摧毁我的童年,如果父亲没有在我童年时去世,如果我有机会继续升学,我的一生将如何改写?我对医学知识如此热诚,我会不会成为一个医生?我对推理与新发现充满兴趣,我会不会成为一个科学家?
这一切永远没有答案,因为命运没有给我另类的选择,我成为今日的我。
人生的过程中尽管不无遗憾,但我学到最价值连城的一课——逆境和挑战只要能激发起生命的力度,我们的成就是可以超乎自己所想像的。
我成长的年代,香港社会艰苦,是残酷而悲凉的。那时候没有什么社会安全网,饥饿与疾病的恐惧是强烈迫人。求学的机会不是每一个人的权利,贫穷常常像一种无期徒刑。今天社会前行,新的富足为大部分人带来相对的缓冲保障,贫穷不一定是缺乏金钱,而是对希望及机遇憧憬破灭的挫败感。很多人害怕可上升的空间越来越窄,一辈子也无法冲破匮乏与弱势的局限。我理解这些恐惧,因我曾经一一身受。没有人愿意贫穷,但出路在哪里?
七十年前这问题每一个晚上都在我心头,当年十四岁时已需要照顾一家人,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没有可以依靠的人脉网路,我很怀疑只凭刻苦耐劳,和一股毅力,是否足以让我渡过难关?我们一家人的命运是否早已注定?纵使我能煳口存活,但我有否出人头地的一天?
我迅速发现没有什么必然的成功方程式,首要专注的是,把能掌控的因素区分出来。若果成功是我的目标,驾驭一些我能力内可控制的事情是扭转逆境十分重要的关键。我要认清楚什么是贫穷的枷锁 — 我一定要有摆脱疾病、愚昧、依赖和惰性的方法。
比方说,当我发觉染上肺结核病,在全无医疗照顾之下,我便下定决心,对饮食只求营养不求喜恶、适当地运动及注重整洁卫生,捍卫健康和活力。此外,我要拒绝愚昧,要持恒地终身追求知识,经常保持好奇心和紧贴时势增长智慧,避免不学无术。在过去七十多年,虽然我每天工作十二小时,下班后我必定学习,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在过去一年,我费很大的力气,努力理解进化论演算法里错综复杂的道理,因为我希望瞭解人工智慧的发展,以及它对未来的意义。
无论在言谈、许诺及设定目标各方面,我都慎思和严守纪律,一定不能给人嚣惰脆弱和倚赖的印象。这个思维模式不但是对成就的投资,更可建立诚信;你的魅力,表现在你的自律、克己和谦逊中。
所有这些元素连接在一起功效非凡:它能渐渐凝聚与塑造一个成功基础,帮助你应付控制范畴以外的环境。当机遇一现,你已整装待发,有本领和勇气踏上前路。纵使没有人能告诉你前路是什么一道风景,生命长河将流往何方,然而,在这过程中,你会领悟到邱吉尔多年的名言:“只要克服困难就是赢得机会。一点点的态度,但却能造成大大的改变。”
生命抛来一颗柠檬,你是可以把它转榨为柠檬汁的人。要描绘自己独特的心灵地图,你才可发现热爱生命的你、有思维、有能力、有承担,建立自我的你;有原则、有理想,追求无我的你。各位同学,再次恭喜你们,我深深相信,今天你以汕大为荣,明天汕大将以你为荣。 谢谢大家。
顾城写作背景图 海子和顾城人物素材积累(五)
他的简历震撼美国总统奥巴马!他的帅气惊艳泰国公主,差点成为泰国驸马!他是继汤姆·克鲁斯之后,第二位获得国际杰出青年的艺人!时光二十年,他以清新笑容席卷全亚洲,创造了一股偶像旋风,他是——林志颖!他说人生如赛车,必须全力以赴!
“中国思想好声音”《开讲啦》毕业季完美收官,“不老的神话”林志颖接棒周播,继续开讲。林志颖一出场,全场观众热血沸腾,当他站上《开讲啦》的舞台时,全场一起大合唱《十七岁的雨季》,仿佛又回到那些青葱岁月。
想去服兵役 想去过一种不一样的生活
经过一年的受训,林志颖不停地排舞、练唱歌,到十七岁的时候正式发片,一夜之间快速走红。可是白天上课,晚上录影的日子非常辛苦。林志颖说:“一拿到兵单以后,我就想去服兵役,我想要去过一种不一样的生活。”训练完三个月以后,林志颖就被放到了文工团去劳军,到那边又是另外一种生活,灯光、音响、环境、麦克风都要小志自己打理。小志说:“搭完台以后,其实已经满头大汗,赶快再换衣服上台表演,又要担任主持人,又要担任伴舞,然后伴完舞再回来当主持人。”
服完兵役后小志感觉:“我变得MAN了,我是男人了,我不一样了。”在这种状态下,他反而是想做一些改变,比如穿西装装成熟。
我要当一个梦想实现家 而不仅仅是一个梦想家
现场的80后、90后观众很多都是听着《十七岁的雨季》长大的,林志颖表示自己也是唱着《十七岁的雨季》长大的。他坦言自己当年是“被选择”进入演艺圈,小时候真正的梦想是当一名赛车手,谈及“梦想”,林志颖说:“我要当一个梦想实现家,而不是一个梦想家,因为梦想不去做,只是妄想。”所以,1997年林志颖正式成为了一名赛车手,而在追逐梦想的途中,挫折从不缺席。林志颖在节目中也讲述了他赛车时曾遭受过一次很大的危险:为了去阻挡别人,导致自己犯了很严重的错误以至于让赛车失控,以大约150多的时速撞到墙上,造成右脚掌断了三根骨头,打了三纵一横四根钢钉。正是这一场惊心动魄的车祸,让林志颖感悟到:“超越自己比超越别人更重要,我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我自己。”
林志颖说,自己虽然是艺人,但不想异于常人。在《开讲啦》节目中他首次透露了和妻子陈若仪的初次相遇,和儿子小kimi一家三口的温馨故事。面对观众的热情,林志颖更是大方现场教学舞蹈,并上演了一场剑棍秀,连主持人撒贝宁都感叹:林志颖真是个练武奇才!同时更不忘拿出经典段子“你再不老,我们就疯了”调侃和林志颖年岁相当的郭德纲老师。
同时拥有演员、歌手、摄影师、赛车手、企业家等多重身份的林志颖,有着一张永远年轻并帅气的笑脸,保持着一颗永远努力并乐观的心!在前行的路上,做一个梦想实现家。
以上内容是关于顾城写作背景图和海子和顾城人物素材积累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