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和庸才 伟人和庸才书籍

国学素材成语故事

伟人和庸才 伟人和庸才书籍

诛仙围观:℉更新时间:08-02 19:34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伟人和庸才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伟人和庸才书籍和伟人和庸才的精彩内容哦。

伟人和庸才 伟人和庸才书籍

伟人和庸才 伟人和庸才书籍(一)

20世纪90年代末,弗朗索洛奇就读于耶鲁大学心理系。临近毕业前,他一直在为确定合适的论文主题而苦恼。一天,他看到大街小巷到处贴满了好莱坞著名影星哈里森福特的电影海报。突然,一个论题从他脑子里冒了出来:伟人何以为伟人?最好的例子,恐怕就是这位名噪一时的好莱坞影星了。

话说哈里森福特,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电影史上排名靠前的30部影片中,他一人就独揽了7部。他曾获奖无数,还被《人物》杂志评为在世的最性感男人。因为主演了动作大片《空军一号》,他还成了有史以来唯一一位得到总统嘉奖的演员。其时,总统克林顿正苦陷性丑闻的非议之中,他一连看了九遍《空军一号》,大加赞赏。因为在片中,福特扮演了一位正派勇敢、洁身自好的总统。这大大美化了这位白宫登徒子的形象。

对于福特,洛奇知道的就只有这些。他成名之前的状况如何?是否得到过贵人的相助?想到这,洛奇当即折回图书馆,查阅了所有有关福特的资料。1964年,福特开始了跑龙套生涯。后来,为生活所迫,干起了木匠的行当制作道具。直到25岁时,才被星探选中,得到了一个只有一句台词的角色。眼看人生就此好转,福特兴奋不已。然而乐极生悲,下班路上,他开车撞上了电线杆,下巴重重地磕在了方向盘上。痊愈后,他的嘴角留下了一道伤疤,如同一条蚯蚓,沿着下巴蜿蜒而下,一直伸到了脖子上。但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自从这次车祸后,福特的人生简直是青云直上:先是被著名导演兼制片人乔治卢卡斯大胆启用,接着,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又诚邀他出演自己的影片福特在全球拥有9.3亿女影迷!

于是,洛奇兴奋地得出一个结论:一切都因福特车祸中留下的那道伤疤而转机。因为,福特在多部影片中,都曾有意无意地提及过它:《圣战奇兵》中,是由于第一次挥鞭子的时候,不小心被鞭子打伤;而在《上班女郎》里,则是因为深夜如厕不幸撞上了马桶是不是可以这么说,哈里森福特的人生分水岭竟是一条疤痕?

在得出这个结论后,洛奇又陷入了另一个困惑中。照理说,面部创伤对一个演员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但恰恰相反,福特的明星梦并没有因此而破灭,却反倒成了其腾起的契机。这不得不让人深思。

历经大半年的潜心钻研和深入求证,洛奇总结出一套理论:面部有疤痕的男人更具魅力。因为人在潜意识里,会认为这是阳刚之气、勇于冒险和英雄气概的象征。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疤痕定律。

当年,洛奇就凭借疤痕定律而被著名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收为关门弟子。接下来,布鲁姆把爱徒的高见寄给了福特。

两天后,师徒俩收到了福特的答复:遭遇苦难时,有些人只知道一味地埋怨,甚至消沉,有的人则处变不惊,随缘自在。其实,苦难就像疤痕,说不定它们正默默地、不为人知地帮着你呢。也就是因为这一点认识上的差别,这个世界才分出了两种人:伟人和庸才。

伟人和庸才 伟人和庸才书籍(二)

哈里王子是英国查尔斯王储和戴安娜王妃生的第二个儿子。小王子一出生,就生活在一种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环境中,享受着人间天堂的神话般生活。

1997年,母亲戴安娜王妃去世后,小王子哈里大病一场。病好后,他的性格竟大为改变,与过去判若两人。他变得任性、暴躁、冲动,甚至吸食大麻、夜不归宿。

祖母伊丽莎白女王忧心忡忡地把小王子叫到身边来。小王子望着祖母那一头银白的头发和温暖的眼神,他泪流满面地对祖母伊丽莎白女王说道,请祖母放心,他要自己拯救自己,让自己的灵魂得到一次彻底的洗礼。

2008年2月24日,小王子哈里来到非洲东南部的内陆国家莱索托首都马塞卢。在这片贫瘠、荒凉的土地上,小王子看到和感受到的不仅是一种荒凉,还有一种人性的善良和淳朴。他到了一处正在施工的建筑工地,找到工地负责人,要求在这里当一名建筑工人。

这处正在热火朝天建设的工地,是中国建筑集团七公司帮助马塞卢援建的马塞卢慈善中心学校。工地负责人对小王子进行一番考核后,就让他到工地食堂的猪圈去喂猪,工钱是每天4美元,和工地上的黑人的工资一样。

这十几头猪不仅吃得惊人,而且还很娇贵。非洲的蚊子、苍蝇又多又凶,为了保证这些猪的健康,小王子要不停地驱赶蚊蝇。晚上,小王子索性住到猪圈里,为这些猪驱赶蚊子。实在太困了,他就地一躺,睡到一边去了。半夜里,他感觉到有人在推他,他睡眼惺忪地睁开眼一看,发现竟是一头猪在拱他,猪头和他的脸挨到一起了。他忍俊不禁地用脚把猪踢开,一侧身,又睡着了。

一段时间后,工长又安排小王子用独轮车运送石料。这可是个力气活,一趟要走上百米。这段路坑坑洼洼、灰尘遮蔽。要是遇到下雨天可就更苦不堪言。小王子推着独轮车,弓着腰,车上面装着重重的建筑材料,一步一拐,慢慢地挪、慢慢地推,才能将石料运到工地上。一天干下来,小王子累的趴在地上,再也爬不起来了。

几个月下来,小王子皮肤晒得黝黑,但是,体格却变得更加强壮,笑容更加灿烂了。更重要的是,经过几个月在工地上,与中国人和非洲人同吃同住同劳动,中国人的热情、友爱和善良,还有非洲人的淳朴、吃苦和憨厚,无不给小王子的心灵上带来极大的震撼,他的灵魂得到一种最圣洁的洗礼,他对过去自己的所作所为从心里发出深深地忏悔。

当英国驻莱索托大使馆的大使找到中国这片建筑工地,发现失踪的小王子竟在这里当上了一名建筑工人,一颗忐忑不安的心终于如释重负。大使的一番话,让在场的所有的人都惊呆了,他们没想到,眼前这个衣着朴素的白人小青年竟是英国的哈里王子。中方经理告诉大使先生,哈里王子在这里表现得很好,是一名合格的建筑工人,由于表现突出,还受到表彰呢。哈里王子听到夸奖,脸上溢出一缕羞涩,他激动地说道,是中国人优良品质、非洲人坚韧耐劳的精神鼓舞了他,在这里,他学到了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温暖和爱,这让他终身受益,回味无穷。

夜幕下的马塞卢,繁星点点,铅华如洗,显得格外恬静。在工地简陋的工棚里,哈里王子铺开纸张,提笔给在天堂里的母亲戴安娜王妃写着一封信:妈妈,我在中国帮助援建马塞卢的建筑工地上,当上了一名打工仔。这里虽然工作很辛苦,但却让人充满感动和温暖,它让我找到一种不曾有过的快乐和幸福。我会和您一样,今后,不管遭受了多大的人生不幸和挫折,都要坚强地走下去,并要尽力地去帮助那些比自己更为不幸的人。我相信,我的人生轨迹正悄悄地发生着巨大变化,它给了我一种崭新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我要自己拯救自己。

自己拯救自己,这是一种真正的心灵救赎和感悟。这种救赎和感悟,只有经历过浴火涅槃后才会得到一种灵魂的洗礼。

伟人和庸才 伟人和庸才书籍(三)

14岁的高占喜,青海农家子弟,一度成为热门话题。因为一次电视活动的策划,他和城市的一个富家少年互换了7天人生,节目打出的议题是:7天之后,高占喜愿意回到农村吗?

7成观众都预测,高占喜难以抵挡住城市的诱惑,不会愿意回去。

第一天,占喜在机场被新爸新妈接进了豪华的宝马车。他害羞地靠在真皮坐椅上,不说话,认真望着窗外闪过的高楼大厦。忽然,他泪水盈眶。

这个之前在山沟里疯跑、开朗活泼的孩子,对城市已经有过多次设想。他的哥哥初中毕业就去了西藏打工,他虽然成绩不错,但是父母也为是否供他继续读书而争吵多次。他曾经在作文里写:我想考上大学,在城里生活。可是他知道,他更可能中途辍学,流浪在城市某条喧嚣的马路上。

这次机缘巧合,他提前进入了城市,小小的心里波澜万千。何况现实的城市,比那个瑰丽的梦,仿佛更精彩。

占喜住进了一栋豪华如天堂的复式公寓,拥有一间无比舒适的大卧室。面对丰盛的晚餐,他无所适从,紧张得5次掉了筷子。接着,新爸新妈一次给了他200元零花钱从前,他一个月只有1元的零花钱。

在气派的理发店理发时,占喜看到镜子里的自己,又充满眼泪。

之后,他完全忘记了看书,迅速适应这种新生活。

白天,他靠在松软的巨大沙发里,茶几上是从未见过的零食,譬如品客薯片,美国芭蕉,灯影牛肉(此前,只吃过哥哥带回来的3个苹果和一颗糖),面前是超大尺寸的液晶电视。他自在地享受这一切,除了脸颊上两抹退不掉的高原红,就像在这里长大。很快,他接触到了网络游戏,在新表弟的指引下,第一次控制鼠标来攻城陷阵,杀敌救友,不亦乐乎。

晚上他请表弟表妹夜宵,扔掉自己不爱吃的臭豆腐,只吃爱吃的凉菜,兴致勃勃。

次日,占喜在超市买了一大堆零食,去逛公园。从过山车上下来,他赞叹道:这个够刺激啊;在吊床上晃荡,他再赞叹:这个够舒服啊。看见游览车,他问明3元钱游一圈,立刻豪爽地掏出零花钱

当占喜尽情享受新生活时,观众们忧心忡忡这个孩子会丧失本性,沉迷于吃喝玩乐吗?

某天,占喜被安排去卖报。报童里有个8岁的男孩,圆脸蛋,稚气未脱,但是卖报非常熟练。他告诉占喜,他的妈妈生病了,他要为妈妈挣钱买药,再辛苦也不怕!那天分别时,占喜用力揽了揽小男孩的肩膀。

归途中,占喜变得少言寡语。他看到城里人行色匆匆,在马路之间穿梭,犹如他在稻田之间穿梭;也看见天桥下的乞丐,衣衫褴褛地等待施舍那天,他对记者说:城里也有穷人,生活也不容易。记者问:那同情他们吗?占喜说,不,每个人都有一双手,幸福要靠自己。乞讨的人,为什么不学学那个8岁的小弟弟?

说话时,他分明又是那个崇尚奋斗、一直努力的高原孩子。但当晚的短信预测,大多观众仍然觉得占喜不愿回乡。

谜底提前揭晓当得知自己的阿大不慎扭伤脚的消息,占喜立刻要求赶回家乡。

为什么急着要走?阿大的脚伤不是大事。难得来一次城里。记者问。

占喜只说了一句:我的麦子熟了。

阿大很早目盲,哥哥在外打工,弟弟尚且年幼,14岁的占喜已经成为家里的主劳力。他难以不被城市吸引,这无可厚非,但同时,他也眷顾自己贫穷的家,艰辛的父母,几亩薄田,和已经成熟的麦子。

城市是他的梦,贫穷的家,却是他深植血液的责任。

临行前,占喜脱下了新爸新妈买的波鞋,穿上了自己的旧布鞋,是阿妈亲手缝制的。他说,还是这个舒服,在田里方便。

回到农村之后,占喜仍然五点半钟去上学,啃小半个馍馍当午饭,学习之余割麦挑水;仍然是补丁长裤配布鞋,刻苦读书不改初衷:只有考上大学,才能真正走出大山,改变命运。

占喜见识了前所未见的繁华都市,享用过从未经历的物质生活,却始终未曾忘记自己是个映着高原红的孩子,未曾忘记担当家的责任我的麦子熟了,当《浮士德》的俗世诱惑变相重演,这是一句最朴实的箴言。

伟人和庸才 伟人和庸才书籍(四)

在德国的时候,丽贝卡的房东是西班牙人斯帕那。分别3年多了,今天丽贝卡仍然时时想念着他。

严格地说,他并不是房东,只是管理员明斯特大学公寓的管理员,负责公寓的日常管理。就因为这,他一家5口人就住在全楼惟一一套四室一厅中,楼里的房客也众口一词地唤他房东。

斯帕那矮而壮实,一头短短的亚麻色头发,有典型的西班牙人的开朗天性,说话嗓门很大。

斯帕那来德国打工已有很长时间了,3个孩子都生在德国,德语说得比西班牙语都好。斯帕那对这一点很无奈,双手一摊说:看来回不去了。是的,回不去了,孩子们都上了学,斯帕那夫妇也度过了人生最好的年华。

斯帕那一直说自己是穷人,他的口头禅是:我的上帝,没钱。即使在一年中为数不多的好日子里,比如他的生日、圣诞节、复活节、元旦等,也要说上好几遍。

上帝好像和斯帕那较上了劲,并不因他的唠叨就给他一点儿惊喜让他中彩票什么的;他也不因上帝毫无反应就停止唠叨。

唠叨归唠叨,斯帕那却不敢也不愿在行动上怠慢:公寓管理员的活很轻松,无非是打扫清洁、侍弄花园之类,斯帕那全让给了妻子,自己另找了工作,每天定时上下班。即使这样,斯帕那还是穷,他们全家整年地待在明斯特,甚至连回西班牙老家的计划也年复一年地拖了下来。他们只能羡慕地看着别人去外地或外国度假,但斯帕那并不因为穷就放弃享受生活。

初夏的一天,丽贝卡发现他在花园的水池边挖坑,就问他干什么。他一脸诡秘地笑着说:别问,你会有个惊喜。他这样回答每个人,他妻子也这样回答,弄得全楼的住户都在猜,竟然有想象力丰富的法国人杰克怀疑他搞到了中世纪的藏宝图在探宝。一时间,楼里充满了猜测的神秘和兴奋。

三天后,水池边出现了一个长3米多、宽2米多的沙坑,里面铺满黄澄澄的沙子。谁也不知道斯帕那挖它派什么用场,斯帕那不作任何说明,仍以诡秘的笑作答。众房客都很泄气,杰克耸着肩说:做些莫名其妙的事,是西班牙人的爱好。

惊喜却真的有: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周末,斯帕那穿着沙滩装躺在那个大沙坑里,耳朵里塞着WALKMAN耳塞在看书。玫瑰花丛边有张小桌子,放了可乐和饼干,斯帕那太太还穿了泳衣,擦了防晒油,虽然德国北部夏日的阳光只能算温暖,远不能说是热烈。

楼里一下轰动了,人们纷纷探出头来。丽贝卡那位终日在实验室里打发时光的先生也动了心:看不出这笨头笨脑的斯帕那,鬼主意还挺多。不过,阳光这么好,我们也出去坐坐吧。

斯帕那提醒了楼里的众人,阳光很好,不要辜负了它。大家纷纷走进花园,或坐或躺在草地上,惬意地沐浴着阳光看书谈天,连几乎从不进花园的日本教授小岛先生也参加进来,还拿了日本清酒和糖果请大家。

英国学生爱德华问斯帕那感觉怎么样,他得意地说:我想在加勒比也就是这样吧。

大家哄地笑了起来。杰克说:如果是一样的话,你何必还要老想着去加勒比晒太阳呢?

斯帕那叹口气:去加勒比度假是我一生惟一的梦想,还不知道上帝让不让我实现它。可是不管怎样,不能因为穷就不好好地享受生活。

他感动了大家,所有的人都觉得他的日子是快乐而幸福的,连大家眼中有些古怪的教授小岛先生也经常说:要过上斯帕那的日子才算

伟人和庸才 伟人和庸才书籍(五)

继12年前驾着他的大船《泰坦尼克号》全球狂收18亿美金的创纪录票房后,他就从公众眼前消失了。12年后,一部里程碑式的电影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巨幕,3D影厅,厚重的3D眼镜,这就是一部电影带给我们观影方式的深刻变革。

《阿凡达》特技镜头史无前例

毫无疑问,卡梅隆是一位特效先驱,而拥有3000个特效镜头的《阿凡达》则是其特效艺术的集大成之作。早在15年前,卡梅隆就已写好了80页的《阿凡达》剧本草稿。并将可能用到的特效技术一一列出,而他所要做的就是等待和帮助这些技术臻于完美,并推动电影产业接受3D格式的电影。

在摄影棚里。演员们穿着做了标记的紧身莱卡服。棚顶的102个摄像头可以对这些标记加以辨识。没有丛林,没有怪兽,没有外星人,演员们在做着没有对手的表演,而在导演卡梅隆的镜头里,演员的现场表演和外星人的镜头可以同步且无间地呈现,产生互动。这种同步镜头技术,正是卡梅隆等待数年的新技术。据称,那3000个特技镜头,他平均每个要看上20遍,以保证每个镜头的完美。就这样,《阿凡达》于2009年12月18日横空出世。卡梅隆本人称《阿凡达》是一部呕心沥血的作品,片中连续20分钟的特效镜头耗尽了他14年的心血。

曾经是个蓝领工人

中学毕业以后,卡梅隆被一所大学的物理系录取,他很快就对大学的课程感到失望,决定走出校园寻找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在外面闯荡的生活中他干过机械修理工,更主要的是给别人开大卡车。1977年。卡梅隆看到了乔治卢卡斯的经典科幻影片《星球大战》,他激动地意识到这就是他想创造的东西。

这使詹姆斯卡梅隆开始确立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并为此忙了起来,从来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他开始到处寻找机会接触电影,接触电影人。1981年,卡梅隆的导演处女作《食人鱼2:繁殖》问世,然而,其拍摄过程充满了曲折。在意大利拍摄期间,卡梅隆备受疾病、饥饿和贫困的折磨,还受到说意大利语的剧组人员的排挤以及制片方的不信任。痛苦的经历使他每晚都做噩梦。一天晚上,他做了一个非常清晰的噩梦:他被一个来自未来的机器杀手追杀。根据这个梦,卡梅隆写就了《终结者》的剧本。他将剧本以1美元的价格卖给一位制片人,换来独立执导该片的条件。1984年,卡梅隆第一部自编自导的影片《终结者》上映,成本只有650万美元,却赢得了3600万美元的国内票房,获得影迷和评论界的一致好评。

脾气古怪的艺术家

也许是对电影过多苛刻的要求,詹姆斯卡梅隆总想要把自己的电影表现得趋于完美,这就使得他在片场获得了暴君的称号。卡梅隆曾在工作室夺过特效师的笔,亲自绘制道具手稿;他曾威胁《泰坦尼克号》的制片人,要是不让他按他的预算和想法拍某场戏就立即自杀;在拍摄《深渊》时,卡梅隆让女主演一直待在水下,以至于差点把她活活淹死,而男主角硬汉子艾德哈里斯由于无法忍受卡梅隆带来的压力,在回家的路上曾忍不住失声痛哭。

但是。也有跟卡梅隆合作过的演员对他追求完美的性格表示赞赏。他们甚至敢于在T恤上印上这样的话:你吓不倒我,因为我在为卡梅隆工作。

烧钱高手赚钱天才

而在好莱坞同行看来,卡梅隆是一个偏执狂和烧钱的机器。1990年,《终结者2》的投资轮番上升。最终达到了一亿美元,创造了当时的最高纪录,超出了它的制作公司Carolco的承受限度,导致这家公司破产。《终结者2》上映后,卡梅隆成立了自己的电影公司光风暴,福克斯公司随即和光风暴签订了为时5年的合同,答应为该公司出品的电影投资并代理发行。但卡梅隆为福克斯拍摄的第一部影片的投资《真实的谎言》即大大超出了公司6000万美元的预算,达到了1亿2千万美元。

在拍摄其经典之作《泰坦尼克号》时,卡梅隆追求完美的个性得到了极致体现。严重超支的预算、投资方的冷言冷语、手下的怨声载道、酷寒的海水,再加上拍摄过程中遇到的难以想象的困难,这一切使卡梅隆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但他仍然坚持着,并喊出了近乎悲壮的豪言壮语:泰坦尼克号可沉,《泰坦尼克号》不可沉!

事实证明,《泰坦尼克号》不仅没有沉没,还载着卡梅隆驶向了事业的巅峰。它在国内票房达到6亿美元。全球票房达18亿美元;同时,它还夺得11,项奥斯卡大奖,平了《宾虚》所创下的纪录。在颁奖晚会上。获得最佳导演奖的卡梅隆近乎疯狂地举起小金人,大声说出片中的著名台词:我是世界之王!

事隔10多年后,《阿凡达》再次出现预算超标问题从最初的2亿美元飙升到5亿美元,成为史上最烧钱的电影。

不过,更重要的是,他不仅是烧钱机器,还是赚钱机器。迄今为止,不算《阿凡达》,卡梅隆已经在北美市场吸金13亿美元,在全球吸金35亿美元,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之王。

以上内容是关于伟人和庸才和伟人和庸才书籍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

标签:伟人和庸才书籍

标题:伟人和庸才 伟人和庸才书籍

链接:http://m.zhaichaow.cn/sucai/gushi/1201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