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简介100字左右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介绍500字左右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诺贝尔奖简介100字左右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介绍500字左右和诺贝尔奖简介100字左右的精彩内容哦。
诺贝尔奖简介100字左右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介绍500字左右(一)
她的名字叫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现为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授。她已是76岁高龄的老人,仍在坚持上班,她每天早上9点准时到达自己的办公室。
在很多人看来,像她这般年龄,早已到了安享晚年的时候。可这位年近耄耋的老人,丝毫没有休息的迹象,而是频繁地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坚持写作和教学,每天工作达十几个小时。
埋头耕耘,终有回报。她以卓越的学术贡献,被授予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获此奖项的女性。
获奖第二天,奥斯特罗姆依旧和往常一样,准时出现在教室里,认真完成了两个小时的授课,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
接着,请求采访的媒体纷至沓来,但都被她婉言拒绝。她只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话:我从来都没有想过得诺贝尔奖,我只是想做更多的研究。
就算诺贝尔奖来临,也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这才是人世间最波澜壮阔的心静如水!
诺贝尔奖简介100字左右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介绍500字左右(二)
大家都知道,美国著名的科学家爱迪生(1847-1931)一生中有许多发明,可是爱迪生并没有获得诺贝尔奖;特斯拉(1856-1943)一生中获得了112项美国专利,也是科学发明的佼佼者,可他也没有获得诺贝尔奖,令人感到奇怪。
原来,在爱迪生与特斯拉之间进行着一场战争。爱迪生为了使自己心爱的直流电占领市场,不惜妖魔化交流电。他甚至于1903年亲自电死过一头大象,还雇人把这一过程拍了下来,广为播放,向人们宣传交流电的危害。而特斯拉则为了给自己的交流电争得更多的用户,毫不示弱地来了个针锋相对、以牙还牙。
1912年,诺贝尔奖委员会评选出爱迪生和特斯拉为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这时,两人已经成了死对头。特斯拉公开表示拒绝共同领奖,爱迪生也拒绝领奖。最终,191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了发明家达伦。
但是,交流电的好处并不因为爱迪生的诋毁而被忽视。不久之后,甚至连爱迪生自己的电器公司都决定改用交流电,并去掉了公司名称前面的爱迪生,最终变成了著名的通用电气。
爱迪生为什么如此固执呢?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他数学不行。爱迪生只上过3个月的学,他所做的发明全是凭自己的经验和勤奋。但是,交流电和直流电非常不同,要想真正理解交流电的工作原理,必须精通高等数学,这恰恰是爱迪生的弱项,于是他始终都未能真正理解交流电的好处究竟在哪里。
据说在爱迪生死后,美国媒体都不吝笔墨赞美他的功绩,只有他的对手特斯拉提出了不一样的观点。他(爱迪生)用的方法的效率非常低,经常做一些事倍功半的事情。特斯拉说,他如果知道一些起码的理论和计算方法,就能省掉90%的力气。他无视初等教育和数学知识,完全信任发明家的直觉和建立在经验上的感觉。
聪明的特斯拉日子也不好过。由于性格怪僻,不善经营,特斯拉没有从自己的发明中赚到什么钱,最后死于贫困潦倒之中。
现在看来,他们争什么呢?无论是交流电还是直流电,都在各自的位置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诺贝尔奖简介100字左右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介绍500字左右(三)
小时候的欧阳夏丹是个疯狂的电视迷,只要是对着荧屏,哪怕不吃不喝也不在意。渐渐地,小女孩心里有了属于自己的秘密上电视,当主持。为此,家人都不在时,她还常常翻箱倒柜偷偷穿上妈妈的碎花连衣裙假扮报幕员。
16岁那年,欧阳夏丹正在上高二。不幸的是,爸爸因为患癌症住进了医院。那时候,家里经济十分困难,爸爸住院花了大量的医药费,可妈妈和姐姐还是顶着一切压力,坚持不影响她的学业。有时,欧阳夏丹去医院探望爸爸,发现妈妈竟把一个面包当一餐饭。尽管最后,爸爸还是离开了自己,但妈妈的坚强却深深感染了欧阳夏丹。
一年后,北京广播学院史无前例地去桂林招生。她过五关斩六将,脱颖而出,成了广西地区几千名考生中唯一被录取的。
不过,还来不及享受幸运与成功的喜悦,欧阳夏丹又遭遇了一次特别的洗礼。那天,北广播音系照例举行迎新晚会,这样的活动,当然是喜庆的。谁知,当欧阳夏丹和别的新生迈进大礼堂时,头顶上的灯在瞬间全部熄灭了,更奇怪的是,漆黑一片却四周寂静,简直让人毛骨悚然。紧接着,所有的灯又全部亮起,白晃晃地照着。很快,到处是欢笑声,叫嚣声,锣鼓声,乱七八糟的。如此一惊一乍,欧阳夏丹不明所以,心有余悸,有的新生还呜呜直哭。这时,有人上台来安抚人心:我们并不是有意刁难你们,而是想让你们知道,就算进了北广也没什么了不起。大学四年,还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而想做主持人,就更要明白,反对的声音随时随地都有,能够在对立的环境中站足3分钟,以后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才不会怯场!
这个特别的夜晚,这次意外的整蛊,让欧阳夏丹不由想起了早逝的爸爸,想起了家里的遭遇。虽然幸运地上了大学,可自己不也是从对立的环境中熬过来的吗?夜深人静时,她暗暗告诉自己:将来的观众远比眼前的师哥师姐刁钻、挑剔,各方面都做好准备才是硬道理。
以后的日子里,欧阳夏丹时刻不忘训练自己。为了解放天性,从动物园回来后,她当着众人的面,模仿老虎、狮子的叫声和动作,把性格中拘谨的成分一点点剔除;为了练普通话,每个清晨,她早早地去跑去校园里的核桃林大声朗诵,不分寒暑,桃、佻、叨、盗一个字一个音地咬准、吐清;而为了练习形象和表情,一有时间,她就坐在电视机前,揣摩、学习那些名嘴的风格。此外,她还广泛地阅读名人传记,涉猎各种学科,不断充实自己。
一晃四年过去,毕业时,总分排名第一的欧阳夏丹有两个不错的选择:要么回家乡电视台,要么保送读研究生。为了发展,她同意和学校签订继续攻研的协议,但就在这时,命运之神又给她设了另一副棋盘上海电视台相中了她,并有意招贤。后来,欧阳夏丹向学院交了违约金,去了大上海。
如果说人生是一个竞技场,那么,放在欧阳夏丹台面上的似乎多数是好牌。只是,再好的牌,在翻开之前,人心都是悬着的。虽说有了一个高起点的平台,欧阳夏丹却未能马上在台上亮相。当时,上海电视台的新闻部、文艺部、专题部,都不缺主持人,欧阳夏丹被发配到了行政办公室。既然不缺人,又把我招进来,这是什么意思啊?欧阳夏丹心生怨气了,可想到对立的环境无处不在,她又坦然了。那时,她主要的任务是管理人事档案,工作不累却很繁杂,每天朝九晚五,把员工的档案抱出来,一份份、一页页地检查,核对后把填错的、填漏的,填满或改正。因为对档案表格的长宽有严格的要求,欧阳夏丹还要拿着剪刀、尺子、糨糊,把一摞一摞的档案弄得整整齐齐。
没想到,机会很快来了。一天,文艺中心的负责人问欧阳夏丹:全球华人的新秀歌唱大赛缺一个女主持,你来试试吧。好啊,我也挺喜欢做文艺!欧阳夏丹一听,不假思索地答应了。说这话的她,梳着两个小辫、穿着T恤,一副小女生模样。可大赛那天,她化好妆,穿上礼服,准备走向舞台时,晚会的负责人还在东张西望,导演竟然问旁人:咦,怎么换人了都不跟我说一声?
之后的经历就很简单了:从上海到北京,从APEC上海年会到国庆阅兵庆典,从《上海早晨》到《共同关注》,欧阳夏丹的主持生涯不知不觉中过了十余年。在经历了岁月的种种磨砺后,她终于成了荧屏上一朵绚烂的花,一个人见人爱的名主持。
在一次访谈中,欧阳夏丹笑着说:人生就是一场自己面对的纷争,如果你只关注对立的一面、潦倒的一面,你就很容易被它击败。相反,如果你不这样想,你能在对立的环境中站足3分钟,一切都会好起来!她的笑,依然那么灿烂,还是像那个大一新生。是啊,站足3分钟,就没什么大不了!
诺贝尔奖简介100字左右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介绍500字左右(四)
小女孩出生在美国纽约一个富有家庭,父母见她生得丑,不愿意理她。小女孩自小得不到多少来自父母亲的关爱,加上长得丑,她很自卑,性格越来越内向,见人就害怕。
16岁那年,父亲在一次破产拍卖会上,买下了一家报社。大学毕业后,她进入父亲的报社,担任读者来信版主编,月薪只有25美元。在这里,她遇到了一位年轻律师。两年后,两人结婚了。婚后,她依旧羞怯,常常躲在丈夫后面。在宴会上,她总是被主人安排在不显眼的位置上,甚至连自己的家人也对她视而不见。
没几年,父亲就将报社大权交给她的丈夫。父亲把她赶回家相夫教子。后来,因报社经营不善,丈夫患上严重的精神抑郁症,不久就开枪自杀身亡。当时她已经46岁了,丈夫突然间没了,她感到天快塌下来了。
没人看好这个柔弱胆怯的女人,几乎所有人都预言报社必将被出售。可是,她稍稍迟疑一下,还是果断地接过权杖。
她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换人。她要彻底改变报社传统老旧的风格,极力引进新潮、自由的新闻元素。为此,她不惜重金从各处网罗新闻精英,给他们绝对空间以自由发挥。不久,保守派们纷纷离去,报社的政治立场也发生根本的变化,越来越倾向于自由派立场。
1972年6月,五名男子因私自闯入水门饭店民主党全国总部而被捕。惮于压力,许多媒体都只是对此事轻轻带过,但她却命令报社记者进行深入调查,终于发现共和党政府试图在民主党总部安装窃听器,破坏民主党的竞选活动。
丑闻曝光后,总统生气了,司法部长更是暴跳如雷,扬言要她人头落地。她毫无畏惧,继续为自由与正义而孤军奋战。最后,她的正直与勇气,唤醒了美国各大新闻媒体,强大的舆论力量终于将位高权重的总统逼下台去,这就是震惊世界的水门事件。这一年,她的报社获得普利策奖,在美国确立了大报地位。
这就是著名的《华盛顿邮报》,它的主人叫凯瑟琳格雷厄姆。
凯瑟琳上任时,报社总收入只有840万美元,旗下子公司只有《新闻周刊》和两家电视台。到1993年她退休时,邮报已发展成为包括报纸、杂志、电视台、有线电视和教育服务企业在内的庞大新闻集团,总收入达到14亿美元,在财富500家大公司中排行第271位。
谁也料不到,这个羞涩、腼腆、胆小的丑女人,不但挽救了濒临倒闭的《华盛顿邮报》,而且还以一份报纸扳倒了总统,成为美国新闻史上的传奇人物。
事实证明,每个人都拥有无限的潜力,许多时候,我们欠缺的只是一种自我挖掘的精神。
诺贝尔奖简介100字左右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介绍500字左右(五)
40岁那年,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托马斯卡莱尔终于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本书稿,这本书稿穷尽了他前半生的全部心血,他迫不及待地将书稿交给了自己的好友、已颇具盛名的哲学家和经济学家穆勒,请他担当书稿的第一读者。
穆勒不敢辜负朋友的重托,他推掉所有的事务,将自己关在雅静的书房,花了整整4天的时间,将全书仔细而完整地阅读了一遍。随着阅读的深入,穆勒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这是一本了不起的著作。当他读完最后一页,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将书稿放在椅子上,走出书房,来到花坛,思考该如何用自己的影响力,使得这本伟大的著作能尽快引起外界的关注。
然而,灾难就在这一刻发生了。当穆勒离开书房后,一阵风吹来,将椅子上的书稿吹落了一地,前来送甜点的女佣看到散落在地上的书稿,以为是被主人丢弃的废纸,便将它们捡拾干净,并顺手将它们投在了火炉里!
1835年3月15日穆勒一生都无法忘记的日子。怀着巨大的痛苦和内疚,穆勒来到卡莱尔家中,将这个难以启齿的坏消息告诉了卡莱尔,卡莱尔一下子惊呆了,许久,两个人都沉默不语。卡莱尔后来回忆当时的情形道:我还清晰地记得那一天,穆勒面色惨白,如同一个鬼魂,他的惶恐如此强烈,使我觉得我必须反过来安慰他。
最终,从震惊中清醒过来的卡莱尔对愧疚难当的好友说道:好了,我的朋友,你不必那么痛苦。我已经决定了,从现在起,我将重写这本书。
穆勒脚步沉重地走了,望着穆勒的背影,卡莱尔对妻子说道:多么可怜的穆勒。看着他痛苦不堪的神情,我实在是不忍心。我不希望让这件已经发生的事情压垮了他和我,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我现在就开始重写这本书。
然而,重写谈何容易。对一位作家而言,将一部已经完成的著作靠记忆重写一遍,比另起炉灶新写一篇更为吃力和痛苦。卡莱尔顶住巨大的精神煎熬,以罕见的毅力,终于在数月后将书稿重新完成。
在得知卡莱尔重新完成书稿后,穆勒内心的喜悦超过了任何一个人,他终于可以从痛苦和愧疚中解脱出来了。他向好友发问道:我完全能够想象这项工作的艰巨性,我想知道的是,你的动力究竟来自哪里?
我的朋友,卡莱尔微笑着回答道,我们没有能力去阻止已经发生的事情,但我们却有能力去改变已经发生的事情对我们现在生活的影响。
接受已经发生的,改变可以改变的。正是这种睿智的人生态度,最终成就了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
以上内容是关于诺贝尔奖简介100字左右和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介绍500字左右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