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幽王烽火戏诸侯300字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主要内容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周幽王烽火戏诸侯300字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主要内容和周幽王烽火戏诸侯300字的精彩内容哦。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300字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主要内容(一)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300字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主要内容(二)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责任。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孝顺的好孩子。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300字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主要内容(三)
曾子的妻子到市场上去,她的儿子要跟着一起去,一边走,一边哭。妈妈对他说:“你回去,等我回来以后,杀猪给你吃。”妻子从市场回来了,曾子要捉猪来杀,他的妻子拦住他说:“那不过是跟小孩子说着玩的。”曾子说:“决不可以跟小孩子说着玩。小孩本来不懂事,要照父母的样子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做妈妈的骗孩子,孩子不相信妈妈的话,那是不可能把孩子教好的。”曾子于是把猪给杀了。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300字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主要内容(四)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
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300字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主要内容(五)
绿树掩映中,翠微山烈士墓庄严而又整洁。这里安葬着181位革命先烈,日夜守护他们的是81岁的老战士王奎。
王奎原是青田人,但他在温州度过了大半生。眼前的老人头发花白,面容清瘦,但依然保持着一股军人的硬朗之气。他用简单几句话概括了自己的一生经历:1948年参军,曾在淮海战役、浙南战争中立过二三等功,受伤残疾;1954年来温某福利企业工作至退休。1993年,得知翠微山烈士墓缺少守陵人时,他就和老伴主动申请搬到山上守陵。“虽然这些烈士我并不认识,但我们都是当兵人,都经历了那个战争年代,就像战友一样亲。”看着冷冰冰的水泥陵墓,老王涌上心头的是一种说不出来的亲切感。
就是这样一种特殊的情感,使老王在山上一住就是13年。当年带上山看门的小黑狗如今已经又胖又老了,山下的城市早已经经历了拆迁和重建,但老王和老伴一直住在这间小平房内,坚持着单调而枯燥的守陵工作。无论刮风下雨,不管是否有人拜祭,他和老伴每天总要仔细清扫一次陵墓。看见脏的地方,他们就打来清水一遍遍擦洗干净;发现细小的裂缝,他们连忙找来水泥亲自动手修补;遇到先烈的后人前来拜祭,他们也主动前去慰问并送上茶水。
“这些都是革命烈士,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现在一定要让他们安息。”老伴孙阿香动情地说。他们坦言告诉记者,守陵每个月可以享受150元补贴,但就是没有钱,他们也愿意做这个工作。在他们看来,守陵不仅仅是一个工作,更是一种神圣的责任。
以上内容是关于周幽王烽火戏诸侯300字和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主要内容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