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睿山活佛图片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比睿山活佛图片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和比睿山活佛图片的精彩内容哦。
比睿山活佛图片(一)
一个和尚在险峻的山径匆匆而行。山径处于林木葱郁的深山中,有着高大的杉树和枞树。和尚手持灯笼。灯笼朦朦胧胧地映现出黑夜中的山径。
浮现在灯笼光中的和尚,从上到下,一身雪白的装束,宛如死者入殓前的样子。
和尚翻山越岭,登险径,潜深谷,一往无前。不论是霪雨之夜,狂风之夜,还是霰雪的寒夜
这个和尚在进行名为千日回峰的修行。在日本的佛教修行中,这是公认的最为严酷的修行。千日回峰是指在比睿山养性的十二年中,得花七年的时间做此修炼。每天深夜一点半时,离寺往深山中,到太阳升起时分,还要不停地行走。规定每天得走三十公里。
第一年、第二年和第三年,各为一百天。第四年和第五年,各为两百天。总计是七百天的时间,在山中专心地行走。
大概是从第三年起,这个和尚已完全适应在山径行走了。从山峰至山谷,又从山谷往山峰,可以快步如飞地来来往往,宛如一名飞腿快探。
起初,和尚是孤零零地在山中行走,他感到孤寂难耐。后来,他与生活在这山里的野狗成了朋友。一只黑狗和一只白狗,欢快地跟随着他。他还感受到山径两侧的花草以及树林的生命活力近在身旁。和尚已经不再是孤单一人。不过,这山里的居民,并不尽是惹人喜爱的生物。其中也不乏野猪、蝮蛇之类可怕的东西。野猪或蛇出现的话,和尚赶紧逃避。他不使用佩带的短刀,而是拔腿就逃。因为严禁杀生,不准杀任何生命。
在和尚所住的寺庙低洼地区,聚集着众多的信徒。这天,是和尚结束山中七百天修行的日子。但也是更为可怕的修行开始之日。等待着和尚的,是不知能否活着出来的入堂。聚集在此的信徒们,无不为和尚担忧。
入堂这项修行,是关在佛堂里,不断地诵经九天。九天中,要不饮不食不睡,连横倒躺一下都不允许。
岁数不小了,能行吗?
已经瘦得不成样了呀。
信徒们在窃窃私语。
其时,和尚五十二岁。千日回峰这项修行,在此山中已经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但参加修行的和尚都很年轻。年过五十的和尚做此项修行,在如此长的历史上还不曾有过。
吰吰钟声在深谷间回响。和尚在这入堂的信号钟声里,顺着陡直的石阶登向佛堂。他的身影是那么瘦小。
在山里的七百天修行中,和尚每天只吃两顿。每顿的伙食是:一碗面条,半块豆腐,两只盐水土豆。而且,自入堂的七天前起,伙食已改为每天一次,每次一碗流质而已。
和尚沉静地步入小小的佛堂。笨重的堂门发出咔咔的响声,合上了。和尚朝着堂上的不动尊佛像,开始诵经。
从第四天起,和尚渐渐衰弱,四肢发凉。腕部和腿部出现紫斑。他自感身上有尸臭在飘逸。佛堂里,香烛燃出的气味在弥漫。为了消除身上的尸臭味,和尚焚上气味更浓郁的线香。堂内的强烈气味令人眩晕。
第五天,和尚开始意识模糊,出现在山中行走的幻觉。他的脸色苍白得像蜡人一样。
就这样化成木乃伊,该多么幸福啊。第八天,和尚产生这样的心愿。他已孱弱到皮包骨的程度了,但依然诵经不止。
我能活着出去。第九天,和尚改变了主意。喜悦之情使他精神振奋。
吰吰的钟鸣声响彻深谷,这是和尚出堂的信号声。信徒们兴奋得高声欢呼。和尚顺着佛堂的石阶,安静缓慢地走下来。信徒们敛容屏息地望着和尚的身影。完成了这修行的和尚,被信徒们尊为活佛予以奉迎。
然而,千日回峰这项修行尚未结束。第六年,还要在比睿山中行走,进而到京都的寺庙朝圣。这修行要反复进行一百天。
第七年是到京都的大街小巷行脚。站在各街头祈祷,祈愿众生和平幸福。这要反复修行两百天。至此,千日回峰的修行才算完成。
这位和尚竟然两度修行千日回峰并两度成功。
僧位至大阿阇梨的酒井雄哉,就是完成这项最为严酷修行的和尚。在《等外人成了活佛》这本书里,有详细的介绍。
人活在世上,会有许多悲辛困苦的事。我也曾因不堪困苦的事,到比睿山去领受过落瀑击顶的洗礼。为此,我有缘与酒井大阿阇梨相遇。
这位完成了至难修行的和尚,脸上总是浮现着和蔼安详的笑容,那是一种涵容温情、暖融人心的笑容。
比睿山活佛图片(二)
一位非洲贫困农村的家庭妇女,三十多岁、仅有小学一年级学历、抚养着五个孩子并忍受着身患艾滋病丈夫的家庭暴力,她还能有多少人生追求,多少人生梦想和学业成就?然而特莱艾特伦恩特(TereraiTrent)颠覆了世上所有童话大师最灿烂的灵感和最狂野的梦想。《纽约时报》报道,2009年12月,44岁的她在美国西密执安大学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
特莱艾的梦想再简单不过,就是受教育的渴望。1965年生于津巴布韦一个小村落的她只上了一年小学便被父亲打发回家。毕竟家里还有未来能为父母挣钱养老的哥哥需要上学,又何必在终有一日扫地出门的女孩身上花学费呢?
辍学的特莱艾却偷偷地让哥哥教她。在她做功课的石头上,特莱艾用一张小纸写下了自己的四个梦想出国留学、读完学士、硕士和博士。然后,她按照非洲人的传统将写着这四个梦想的纸条放进一个瓦罐里,埋在家门口的这块大石旁。
年仅11岁。父亲便把特莱艾嫁给了在整个婚姻中不断打她的丈夫。此时此刻。人生机会的缺失让这位渴望受教育的女孩正跻身发展中国家因为贫困辍学而提前荒废的7500万中的一员。
时光流逝,一晃十几年,她已经是五个孩子的母亲,年过三十依然贫困。正当梦想将被深埋非洲大地之时,她等来了改变命运的时刻。一个国际援助组织的志愿者团队路过她居住的村庄。在与村妇女交谈中,特莱艾向带头的一位志愿者乔拉克女士说出自己的四个梦想。
有幸。乔拉克女士并没有对这位小学一年级文化程度的家庭妇女和这四个荒谬透顶的梦想轻描淡写地例行公事,而是告诉女主人公一句鼓舞人生的话只要你有梦想,你就能实现。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特莱艾从为国际援助组织工作开始。攒下工资攻读函授课程,从小学课程一直补到高中。1998年在国际援助组织的帮助下。她被美国俄克拉何马州立大学录取进本科学习。怀揣录取通知书迈出国门,对今天绝大多数中国留学生来说是易如反掌的事情,对这位非洲女性而言却异常艰难。
梦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很快,留学梦变成了噩梦,非洲的贫困生活变成了美国式的贫穷。微薄的助学金,上学的孩子加上无所事事的丈夫,一家人被迫挤在冰冷、残破的车式房子里。很快,特莱艾开始要到家门前的垃圾桶里找邻居丢弃的食物。丈夫用拳打脚踢发泄着不满,孩子总是饥寒交迫。
她不得不打几份工,利用一切时间学习,缺少睡眠,还要忍受家庭暴力。虽然心知自己身上承载着非洲妇女和众多帮助过她的人们的期望,但特莱艾还是差点就坚持不下去了。所幸,她的善良和才智打动了身边的人们,正当俄克拉何马州立大学因为她交不起学费要开除她时。一位学校官员亲自干预并发动老师学生伸出援助之手。这位官员说:我看到她身上有一股巨大的才能。
当地的慈善组织定期捐出食品,国际援助组织提供房租补助,一位好心的沃尔玛超市员工总是用心地将刚刚过期的水果定点放在超市外边留给特莱艾。就这样,她实现了自己的两个梦想留学美国和完成学士学位。
而故事的女主人公在美国西密执安州立大学开始学业时,不得不重新面对之前因家庭暴力而被美国移民局解递出境的丈夫。这时的丈夫已因艾滋病到生命的最后时分。在近一年的时间里,特菜艾边上学,边照顾孩子,边关照从非洲被接回美国的丈夫直到他去世。
非洲大陆艾滋病的现状激发了她完成了关于非洲艾滋病预防的博士论文,并已经开始为改变她命运的国际援助组织担当项目评估专家。而且,她在改变自身命运的过程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爱情。她与俄克拉何马州立大学认识的一位病理学家马克特伦恩特结为夫妻。
就这样,用毅力和智慧抗拒着生命中的一个个高度不可能,特莱艾实现了自己的全部梦想。2009年11月至今她成了美国媒体聚焦的人物。来到美国最著名的日间谈话节目奥普拉秀向世人讲述自己的故事,相信这个时刻,她将感动非洲,感动世界。
比睿山活佛图片(三)
他们依然在坚持,哪怕在草台班子里也要撑下去。也许有一天,他们的名字会家喻户晓,但更多的最终必然归于尘埃。
在老家的草台班子上看到一个参加过央视星光大道的演员,这让我多少有些意外。刚一出场,惯于煽情的主持人便举着他与主持人毕福剑的大幅彩照,向大家强调,他可是得过周冠军的。观众却有些不买账,闹哄哄的,得过周冠军的多了去了,那又怎么样?
音乐响起,他开始唱,唱得质朴而深情,甚至用上了山西方言,将就唱成了啁。他的嗓音洪亮,情感又饱满细腻得让人仿佛看到了痴情汉子紧锁的眉头,怅惘的目光。说真的,他唱得不错。只是台下依然有人在说笑,有人在起哄,若无其事地吃东西。他大概已经司空见惯,又唱了一段淮剧《板桥应试》,一板一眼中唱出了郑板桥的超然与清高。
演出完毕,谢幕之后,观众朝外走,他们又忙碌起来,收拾整理东西,听说他们就睡在后台,明天还得赶下一个村镇。他们有一辆破旧的卡车,上面装着全部家当,包括锅碗瓢盆和衣服被褥,那是他们生活的根本与保障。
回家的路上,想想那位星光大道的周冠军,他唱得多好啊,但他的生活却和他扮演的那些角色有着如此的落差。
这倒让我记起了山西大同的另一名得过央视青年歌手大奖赛冠军的王凤云,那时我在大同当兵,王凤云到部队演出,唱民歌,唱晋剧,甚至唱南方的越剧、黄梅戏,她那特有的女声,实实地迷死个人!但她也就在大同一带有名,并不能在全国打响。说是没人捧,没有后台,缺少包装。有一次我探亲回家,坐的是硬座,一抬头,看到有个缩在角落里、裹了件黄色军大衣的身影觉得面熟,仔细一看,可不就是她,满脸的憔悴与沧桑,全然不似舞台上的光彩与美艳。我没敢打扰,怕她难堪。
这么多年来,我不知王凤云是不是还在歌唱,也许正如那位星光大道周冠军一样,在草台班子里演唱?我不得而知。然而他们依然在坚持,哪怕在草台班子里也要支撑下去,为心中的梦想歌唱,为喜爱他们的观众歌唱,为天生对歌唱本身的痴迷而歌唱。也许有一天,他们的名字会家喻户晓,但更多的却是飞絮一般,最终归于尘埃。但无论如何,我敬重他们,与那些靠什么潜规则走红的演员相比,在观众的心目中,他们永远是最高贵的,他们的歌声在民间最受欢迎。
比睿山活佛图片(四)
那年艾克仁32岁,一个国营大厂的团委书记,有一个志同道合的妻子,父母在市府机关。他的根基和理想都是鲜红色的,有着饱满的激情和非凡的业绩。正是这种火热与自信,让他在大鸣大放中也做了一回旗手尖兵。不久,运动转向,他一下子成了黑五类,顷刻之间被打倒了。
坚定的信念和倔强的性情让他绝不低头认罪,一连数月的游斗和审讯中,他一直是在唾骂和群殴中抗拒挣扎着,顽固不化。于是,对他的最后惩罚就不是下放农村,而是去劳改农场,刑期20年。
绝望是一步一步走近他的。先是妻子与他划清了界限,站在革命群众的行列对他狠揭猛批,曾经的恩爱成了上当受骗。接着是父母也被打倒,他入狱不久,父母双双自杀,死在一个偏僻的山村。他一直幻想着云开雾散雨过天晴,但洪水已淹没了他的一切,理想,业绩,爱情,家庭那天,他第一次哭了。
还不止于此。在监狱,由于他还是难以低下他清醒的头颅,成了严管对象,干最粗重的活儿。与他同舍同列的犯人,大都是一般刑事犯,素质低劣性情野蛮,没人理解他的信念,只把他当做神经质的怪物,而他在狱中争斗方面是绝对的弱者,就成了被捉弄和殴打的对象。这才是生命最底线的惨遇,和这些犯人没理可讲,往往是被打得死去活来,管教查问之后,倒是他有了一大堆反改造的严重罪错,百口难辩。就和与兽为伍一样,他的所有才智与委屈都没用了,一切都崩塌了,只剩下一个问题:还能不能活下去?
这是一种连悔恨都无处有的绝望,一种清醒而无奈的死刑。生活的困苦是最后一击,没人看望他,一封家信也没有,每天出工都是跛着出去爬着回来,本来就限量了的食物,他也很难吃够本份,饥饿,让他的心发出最后一声哀鸣:死!
他决定自杀。为了自杀成功,他极力让自己正常起来,不再闹情绪,拼力劳动,争取一点儿宽松。他终于把一枚铁钉磨成了非常锋利的小刀,割断手腕的血管是不成问题的。那天,他准备好了一切,决定在当晚行动。午饭后,忽然间,一处小小的风景吸引了他。是围墙一角的上方,墙外的一棵槐树,露出墙头的一枝顶梢,却有一串密密麻麻的盛开的槐花,太阳恰好照射在这灵动如笑的花串上,洁白,神秘,顽皮。他的心莫名地震撼了,眼泪也似无由地流出来了
慢慢他明白了他为何而震撼他特别喜爱槐花,他的家园前后都是槐树,他成长的留影大都有槐花的背景,于是,这串槐花不仅仅是偶然,也不仅仅是亲切
入狱以来,他以为一切全变了,全是地狱了,但这突然之间,他发现世上还有树和花,而且,这花还是从前的样子,一点儿没变!于是,他一下子觉得人世的嬗变仍只是一种意外,一种短暂,一种理念的转换。
于是他在想:告别人间,纵有一万条理由,面对这棵槐树也是无理的,槐花带给他一丝喜悦,还有一种牵挂。
于是他在想,能不能和这槐树来一次密约,让自己也成为一棵树,一棵墙外,一棵墙里,陪伴着,相爱着,一起对付风吹雨打霜寒冰冻,只要墙外那棵树还在,自己就还在,一起等,等季节,等年头,等一种不屈不折的成长,等一种不停不息的壮大。
他觉得这是可以的。世上还有一个美好的支点,信念就不会倒下!
于是,他放弃了自杀的念头,立起了一种新的信念:只要天空和大地还在,就和槐树一起活下去!
一个支点就是一切。他完全变了,就像树一样,麻木中包藏的生命的坚忍。最胆怯的体力劳动,他不怕了,拼力去干,累,痛,想想树,就轻了,可以忍受了,收工看一眼槐树,默诉中就获取回报了。能劳动了,脸上就有强者之色了,身体就有强者之力了,老犯人走,新犯人来,他也是一个没人敢小瞧的主儿了。
春天,有新芽的问候,夏天,有花的娇笑,秋天,有风枝的招摇,冬天,有披雪的圣洁,他就在这种四季的默望与对话中强大起来,他的生命从树的角度获取了另一种新天地:有天有地就够了,活着,就是美好!槐树超越墙头越来越高,他的信念也越来越坚定。
18年后,他的刑期快完时被平反释放了,这时,他已是犯人大组长,五大三粗的威猛汉子。管教送他出大铁门时,他带管教去看那棵树。槐树已是参天大树了,他抱住槐树,哭,笑,亲吻,诉说管教这才明白,是什么力量让他在当年的极度绝望中一下子转变了,管教说,这棵树将成为以后犯人们的感化树!
20年后的今天,70岁的艾克仁仍在商海中拼搏,幸福美满的家庭,被文人们载入史册的传奇人生,仍和那棵槐树一起发展壮大。他常对儿女们说:世上还有一个美好的支点,信念就不会倒下!
比睿山活佛图片(五)
2000年,上海女孩达贝妮考进了上海交通大学。按说应该是件高兴的事,可达贝妮却怎么都高兴不起来,学校把她分配到了人文学院的文化事业管理专业,而她最大的理想是念理工科,读机械系。入学后没过多久,达贝妮又遇到了其他烦恼。
达贝妮是一个一板一眼的人,这和她一个人长大的经历有关。她不喜欢晚上看电视,而寝室的其他三个女生都喜欢晚上看看电视,在和同寝室的人的磕磕碰碰中,达贝妮萌生了要搬出去的想法,可她想到的是自己买一处房子。
没有通过传统的房屋中介,达贝妮选择了网络。即使在那个年代,网络也还是新生事物,提供房源的网站也不多。通过易趣网,达贝妮找到了学校附近的一处房子,50平方米,因为地处比较偏僻的闵行区,房价12万元,首付4万元。达贝妮用上大学时妈妈给的4万元生活费付了首付款。她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处房产。
2000年时的上海,楼市刚开始升温,每平方米的平均房价还不到3000元,买一套50万元以上的房子,还可以拿到一个上海蓝印户口。
房子到手后,达贝妮花了两个月的时间进行了一番精心的装修,小女生对自己的房子非常得意,于是放到网上炫耀,这不打紧,竟然有人找上门来了。
当时达贝妮还没有想过要卖房子,只是试探性地问对方能出多少钱,25万元。其实我这房子当初买来是12万元,我就觉得一下子能赚十几万元,我干吗不卖呢!达贝妮卖出了自己的第一套房子。
一买一卖,不到三个月,却有了十几万元的进账,这是达贝妮万万没有想到的。尝到甜头的达贝妮尝试性地买了第二套房子,装修之后挂到网上,又是十几万元的进账。
渐渐地,达贝妮觉得赚钱太慢。这个时候,一位房产中介向达贝妮推荐了一个更赚钱的方法,买卖上海的老洋房。中介推荐说,只要能买到地段好的洋房,在装修上下点工夫,一套房子就能赚上好几百万,那可是买一套就少一套的稀缺资源。
达贝妮动心了,开始到处找老房子。第一套上海花园老洋房,达贝妮花了170万元买下。为了这套洋房,达贝妮可没少花工夫,光是装修费就花了80万元。买老洋房的基本上都是外国人,他们对中国文化特别感兴趣,喜欢那些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老木头制成的家具,像法租界留下的那种雕花家具。为了装修这套花园洋房,达贝妮累倒了,一个人躺在医院里挂盐水。
装修好后,达贝妮把房子放到中介挂牌,1000万元。一位外国人看中了,850万元成交,这一次,达贝妮赚了600万元。买房、装修、卖房,达贝妮赚得盆满钵满。但2003年时,她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卖掉手里所有的房子。达贝妮觉得当时的楼市差不多接近一个拐点了,她提前退出了楼市。这个时候,达贝妮的第一桶金已经有四千多万了。退出楼市后,达贝妮又把目光转向了英国的股指期货。
一位在英国留学的女同学向达贝妮说起自己在纳斯达克购买股票的经历,引起了达贝妮的兴趣。一番了解后,达贝妮发现炒股指期货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股指期货就是以小搏大,比如说我买它上涨多少,如果准了的话,我的钱就极有可能是10倍翻成了50倍,甚至是100倍。这一次,达贝妮拿出了2000万元,通过互联网炒买英国的股指期货。
这次,达贝妮想做一个实体。她想向所有人证明一件事,她不仅有投资眼光,还能具体地把一个公司做起来。凑巧的是,一位朋友来找达贝妮,邀请她一起做一个有关视频的网站。
与其大家都做视频网站,倒不如做一个有差异化的事业,搜索引擎这个可能比较有机会。抱着这样的想法,达贝妮开始了自己的创业。
搜索引擎技术性很强。达贝妮学的是文化事业管理专业,很多人质疑,她懂吗?虽说她是以理科生身份考进了上海交大,但创办一个互联网公司却不是光有理科基础就行了的。达贝妮没有工作经验,更不要说带领一个团队。她需要在短时间内把网站做起来,达贝妮能办到吗?
达贝妮用了一招让自己以最快的速度打进互联网圈子。她跑到北京参加了一个互联网大会,把所有参会CEO的名片全部给收集了,然后再把电话一个一个地打过去要求拜访这些CEO.看到一个女孩这么谦虚,大部分人都没有拒绝她的拜访。
一圈下来,达贝妮不但学到了做网站的经验,还为自己积累了很多客户资源,这是后话,暂且不提。就这样,达贝妮凭借自己的资金优势,加上她的理科背景,招兵买马组建团队,经过两年多的前期开发,她的Pcpie网站终于在2007年3月份热热闹闹地上线了。网站一上线就引来了风险投资的关注。
网站技术做得再好,有收入才是最硬的道理,网站需要广告来支撑。达贝妮开始自己四处奔波拉广告。互联网上的广告除了做产品之外,还有很大的一块是网站之间做广告,达贝妮想到了一个人,她知道,优客李林组合中的歌手李骥也在上海创办了一家网站,一个曾经的著名歌手的网站广告本身就有很强的广告效应。
达贝妮决定去见李骥。第一次见面,她就让见多识广的李骥感到吃惊,怎么来了一个女艺人,李骥不敢相信达贝妮是一家公司的老总。
第一次见面,达贝妮就直接提出了让李骥在自己网站上做广告的想法。我跟他讲,如果我们有这个合作机会的话,我也可以帮他推广一下他的网站。尽管李骥对这位美女老总心存疑惑,但仍答应可以试试看。
回到公司,达贝妮让市场部的人去签合同,结果市场部的人空手而回。明明谈妥了的事情,怎么会突然变卦?达贝妮决定去找李骥讨个说法。
事实上,李骥回到公司后,就把准备在Pcpie网站投放广告的事跟市场部的人说了,但市场部认为Pcpie是一家新网站,投放广告的决定太仓促了。
被拒绝后,达贝妮没有放弃,她提出要给李骥免费做广告。这让李骥大吃一惊,不过,通过一个月的试用,李骥最终选择了在Pcpie网站上正式投放广告,达贝妮终于拉到了网站的第一单广告。
现在,达贝妮的Pcpie视频搜索网站的月用户量已经有一千多万了。尽管她的经历看起来可能不符合一般成功者的轨迹,可是超出我们经验的道路也未必不能到达目的地。达贝妮的经历告诉我们,财富的秘密其实就在于创新,在这个什么都可以创新的时代,只要有创新的心态,一切就皆有可能。
以上内容是关于比睿山活佛图片和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