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成长故事100篇 名人成长故事200字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名人成长故事100篇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名人成长故事200字和名人成长故事100篇的精彩内容哦。
名人成长故事100篇 名人成长故事200字(一)
林肯的故事
1832年,林肯失业了,他下定决心要当政治家。可是他竞选失败了。在一年里遭受两次打击,这对他来说无疑是痛苦的。接着,林肯着手自己开办企业,可一年不到,这家企业又倒闭了。在以后的17年间,他不得不为偿还企业倒闭时所欠的债务而到处奔波。林肯没有放弃,他也没有说:“要是失败会怎样?”1846年,他又一次参加竞选国会议员,他又一次参加竞选国会议员,最后终于当选了。
李白的故事
李白小时在四川象耳山读书,很不用功,并想中途废学。有一天,他在山下小溪旁遇见一位白发老婆婆在那里磨铁杵。李白问干什么,老婆婆回答说:“把铁杵磨成针。”李白不相信,嗤一声笑了,对她说:“铁杵岂能磨成针?”“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老婆婆向他讲了这个道理。李白顿时领梧。从此,他便发奋用功,终於懂得了“功到自然成”的道理。
屈原的故事
屈原洞中苦读。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
陆游的故事
陆游书巢勤学。南宋诗人陆游他从小就刻苦勤奋、敏而好学。他的房子里,桌子上摆的是书,柜中装的是书,床上堆的也是书,被称作书巢。他勤于创作,一生留下了九千多首诗,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大文学家。
林肯
1809年2月12日,亚伯拉罕·林肯出生在一个农民的家庭。小时候,家里很穷,他没机会上学,每天跟着父亲在西部荒原上开垦、劳动。他自己说:“我一生中进学校的时候,加在一起总共不到一年。”但林肯勤奋好学,一有机会就向别人请教。没钱买纸、笔,他放牛、砍柴、挖地时怀里也总揣着一本书,休息的时候,一边啃着粗硬冰凉的面包,一边津津有味地看书。晚上,他在小油类下常读书读到深夜。
长大后,林肯离开家乡独自一人外出谋生。他什么活儿都干,打过短工,当过水手、店员、乡村邮递员、土地测量员,还干过伐木、劈木头的重力气活儿。不管干什么,他都非常认真负责,诚实而且守信用。
他十几岁时当过村了里杂货店的店员。有一次,一个顾客多付了几分钱,他为了退这几分钱跑了十几里路。还有一次,他发现少给了顾客二两茶叶,就跑了几里路把茶叶送到那人家中。他诚实、好学、谦虚,每到一处,都受到周围人的喜爱。
1834年,25岁的林肯当选为伊利诺斯州议员,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1836年,他又通过考试当上了律师。
当律师以后,由于他精通法律,口才很好,在当地很有声望。很多人都来找他帮着打官司。但是他为了当事人辩护有一个条件,就是当事人必须是正义的一方。许多穷人没有钱付给他劳务费,但是只要告诉林肯:“我是正义的,请你帮我讨回公道。”林肯就会免费为他辩护。
一次,一个很有钱的人请林肯为他辩护。林肯听了那个客户的陈述,发现那个人是在诬陷好人,于是就说:“很抱歉,我不能替您辩护,因为您的行为是非正义的。”
那个人说:“林肯先生,我就是想请您帮我打这场不正义的官司,只要我胜诉,您要多少酬劳都可以。”
林肯严肃地说:“只要使用一点点法庭辩护的技巧,您的案子很容易胜诉,但是案子本身是不公平的。假如我接了您的案子,当我站在法官面前讲话的时候,我会对自己说:‘林肯,你在撒谎。’谎话只有在丢掉良心的时候,才能大声地说出口。我不能丢掉良心,也不可能讲出谎话。所以,请您另请高明,我没有能力为您效劳。”
那个人听了,什么也没说,默默地离开了林肯的办公室。
http://wenwen.sogou.com/z/q748715467.htm?si=1
很多,可以选一个短的。
罗斯福的故事
一个小男孩几乎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孩子,因为患脊髓灰质炎而留下了瘸腿和参差不齐且突出的牙齿。他很少与同学们游戏或玩耍,老师叫他回答问题时,他也总是低着头一言不发。
在一个平常的春天,小男孩的父亲从邻居家讨了一些树苗,他想把它们栽在房前。他叫他的孩子们每人栽一棵。父亲对孩子们说,谁栽的树苗长得最好,就给谁买一件最喜欢的礼物。小男孩也想得到父亲的礼物。但看到兄妹们蹦蹦跳跳提水浇树的身影,不知怎么地,萌生出一种阴冷的想法:希望自己栽的那棵树早点死去。因此浇过一两次水后,再也没去搭理它。
几天后,小男孩再去看他种的那棵树时,惊奇地发现它不仅没有枯萎,而且还长出了几片新叶子,与兄妹们种的树相比,显得更嫩绿、更有生气。父亲兑现了他的诺言,为小男孩买了一件他最喜欢的礼物,并对他说,从他栽的树来看,他长大后一定能成为一名出色的植物学家。
从那以后,小男孩慢慢变得乐观向上起来。
一天晚上,小男孩躺在床上睡不着,看着窗外那明亮皎洁的月光,忽然想起生物老师曾说过的话:植物一般都在晚上生长,何不去看看自己种的那颗小树。当他轻手轻脚来到院子里时,却看见父亲用勺子在向自己栽种的那棵树下泼洒着什么。顿时,一切他都明白了,原来父亲一直在偷偷地为自己栽种的那颗小树施肥!他返回房间,任凭泪水肆意地奔流......
几十年过去了,那瘸腿的小男孩虽然没有成为一名植物学家,但他却成为了美国总统,他的名字叫富兰克林·罗斯福。
爱是生命中最好的养料,哪怕只是一勺清水,也能使生命之树茁壮成长。也许那树是那样的平凡、不起眼;也许那树是如此的瘦小,甚至还有些枯萎,但只要有这养料的浇灌,它就能长得枝繁叶茂,甚至长成参天大树。
名人成长故事100篇 名人成长故事200字(二)
今天,我看了少年立志造桥的茅以升爷爷的故事,我很感动,他小小年纪,就一立志学会造桥,为乡亲们造最结实的桥。勤奋好学的茅以升,十五岁时考进了唐山路矿学堂。在那里学习的五年中,仅笔记他就记了九百多万字。在学习中,他得出了一条经验,看一遍不如背一遍,背一遍不如写一遍;人的四肢、头脑就会越用越灵,相反,长时间不用就会长锈。由于他的勤奋学习,终于成了一名桥梁专家,造出了我国钱塘江上的大铁桥。我要向他学习勤奋学习的态度。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长大为祖国的建设做出贡献。
我读过许多名人的故事,但有一个总让我印象深刻。
那是一个关于孔子的故事。说的是,孔子30岁时,已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但他并不自满,仍觉得自己的学问并不渊博,于是,便从家乡曲阜赶到了洛阳,去拜访老子。一路上风餐露宿,日夜兼程,但从未放弃,终于走到洛阳见到了期盼已久的老子,急忙拜他为师。老子见他很有诚意,便收他为徒,孔子也在老子身边随时请教。
读了这篇故事,我感受很深,孔子为了拜师,不远千里,不辞辛苦,可见他毫不骄做傲自满、孜孜不倦的求学态度,而老子呢,也为孔子的一片至诚之心所打动,倾囊相授,毫无保留,也为后人所乐道。
是啊,我们应该象孔子那样谦虚好学,为了学习更多的知识,宁愿受苦受累也不在惜,只有这样,才能在学业上取得丰硕的成果。
我不会~~~但还是要微笑~~~:)
名人成长故事100篇 名人成长故事200字(三)
范晔
范晔(398—445)字蔚宗,小字搏。顺阳(今山西)人。南朝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宋左光禄大夫范泰之子。曾任秘书丞、新蔡太守和尚书吏部郎。官场多磨,后因事被杀。《宋书》本传称他:“博涉经史,善为文章,能隶书,晓音律。”任宣城太守时,曾博采魏晋以来各家关于东汉史实的著作,删繁补略,撰成《后汉书》纪传九十卷(十志未及完成),为我国史学名著。北宋时,人们把晋司马彪《续汉书》八志三十卷与之合刊,成今天《后汉书》。范晔所写纪传,笔势纵放,词句绮丽凝炼,颇具骈文句法,其中一些人物形象也刻画得真切感人。名篇有《班超传》、《张衡传》、《范滂传》等。尤擅长论赞,如《皇后纪论》、《二十八将传论》、《宦者传论》皆为名篇。又于纪传中收录大量政论、辞赋、使该书兼具一代文章总集的性质。另其《狱中与诸甥侄书》一文,自述写作甘苦,提出文章“以意为主,以文传意”的主张,反对“事尽于形,情急于藻,义牵其旨,韵移其意”的形式主义。他是南朝时较早注意声律、文笔问题,具有进步文学主张的作家之一。
名人成长故事100篇 名人成长故事200字(四)
牛顿
被誉为近代科学的开创者牛顿,在科学上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三大成就——光的分析、万有引力定律和微积分学,对现代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牛顿为什么能在科学上获得巨大成就?他怎样由一个平常的人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不禁要联想到他刻苦学习和勤奋工作的几个故事。
“我一定要超过他!”
一谈到牛顿,人们可能认为他小时候一定是个“神童”、“天才”、有着非凡的智力。其实不然,牛顿童年身体瘦弱,头脑并不聪明。在家乡读书的时候,很不用功,在班里的学习成绩属于次等。但他的兴趣却是广泛的,游戏的本领也比一般儿童高。平时他爱好制作机械模型一类的玩艺儿,如风车、水车、日晷等等。他精心制作的一只水钟,计时较准确,得到了人们的赞许。
有时,他玩的方法也很奇特。一天,他作了一盏灯笼挂在风筝尾巴上。当夜幕降临时,点燃的灯笼借风筝上升的力升入空中。发光的灯笼在空中流动,人们大惊,以为是出现了彗星。尽管如此,因为他学习成绩不好,还是经常受到歧视。
当时,封建社会的英国等级制度很严重,中小学里学习好的学生,可以歧视学习差的同学。有一次课间游戏,大家正玩得兴高采烈的时候,一个学习好的学生借故踢了牛顿一脚,并骂他笨蛋。牛顿的心灵受到这种刺激,愤怒极了。他想,我俩都是学生,我为什么受他的欺侮?我一定要超过他!从此,牛顿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早起晚睡,抓紧分秒、勤学勤思。
经过刻苦钻研,牛顿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不久就超过了曾欺侮过他的那个同学,名列班级前茅。
名人成长故事100篇 名人成长故事200字(五)
林纾小时候家里很穷,却爱书如命,买不起书,就只好向别人借来自己抄,按约定的时间归还。他曾在墙上画了一具棺材,旁边写着“读书则生,不则入棺”,把这八个字作为座右铭来鼓励、鞭策自己。这句名言的意思是他活着就要读书,如果不读书,还不如死去。他常常是起五更睡半夜地摘抄、苦读。他每天晚上坐在母亲做针线的清油灯前捧着书孜孜不倦地苦读,一定要读完一卷书才肯睡。由于家穷,加上读书的劳累,他18岁时,患了肺病,连续十年经常咳血,但他卧在病床上还坚持刻苦攻读。到22岁时,他已读了古书2000多卷,30岁时,他读的书已达1万多卷了。
1475年3月6日,米开朗琪罗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卡普雷塞出生。他的父亲是地方法官,脾气暴躁,母亲在他六岁时去世。米开朗琪罗幼时寄养在一个石匠家中,石匠妻子的乳汁哺育了这位未来的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从小迷恋绘画,在学校里总是画素描,为此他经常遭受家人的毒打,因为他的父亲认为从事艺术是可耻的。他坚持自己的选择,后来进入雕塑学校。当时的意大利正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和中心,在崇尚希腊古典文化的风气下,他潜心学习模仿古希腊艺术,这对米开朗琪罗的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列夫.托尔斯泰1828年8月28日出生在俄国图拉省的贵族庄园雅斯纳雅?波良纳。他的母亲去世时,托尔斯泰还不足两岁。九岁时,他的父亲又离开人世。父亲的死让他“第一次懂得悲苦的现实,心魂中充满了绝望”。托尔斯泰的两位姑母成了他的监护人,姑母虔诚而富有爱心,这些卑微的心灵帮助他认识到爱以及爱所带来的快乐,对托尔斯泰的一生影响巨大
李琛献爱心又一个背后的故事
8月28日中午,秋高气爽,位于海淀区花园北路北医附小园内的北京全池博爱康复教育中心的师生们迎来了一个特殊的日子———欢送两名由李琛资助的聋哑孩子去河南上大学;李琛将亲自护送两个孩子到河南郑州,并交接给河南中州大学的院方,扶持他们走入另一精彩人生的旅途……
欢送会现场,李琛为两个孩子准备了书包、日记本等等学习用品,并交待孩子们要好好学习。
2000年5月,李琛慕名来到 “全池博爱康复中心”,看着在这里治疗的孩子们,同为残疾人的李琛心头无限感触。在与院长全铁伟、中心主任池美芬聊过之后方知,这夫妇二人同为科班毕业于特殊教育专业,为了自己的研究课题,更为了让所有的聋哑人恢复健康,创办了这个康复中心并克服了种种困难走到了今天。李琛深深的被他们夫妇所感动,当即决定资助6万元来帮助这些残疾的孩子们,李琛资助了10名聋哑孩子,这一资助就是五年的时间,其中就有如今即将上大学的黄日洙、李永涛。
国际上公认的康复最佳年龄是0—6岁,黄日洙来中心治疗时是98年6月初,当时10岁;李永涛是98年5月底来中心的,当时8岁;来时都是完全的聋哑孩子,并且都已过了康复最佳年龄。他们在全铁伟夫妇潜心研究的课题下得到最好的治疗,并且有了今天的康复结果,是通过第一阶段10个月,能够听懂、说清楚,与正常人交流;第二阶段(99年初至2003年初),完成小学教育;第三阶段(2003年至2005年5月)完成初、高中教育,参加国家统考的高考,最终以全国排名前十的优异成绩考入河南中洲大学。令人感到惊讶的是李永涛今年只有15岁,父母下岗,全家唯一的经济支柱是母亲在路边摆的小摊,父亲在两年以前不幸犯上舌头癌,唯一的办法就是将舌头切除,从此,父亲也成为了残疾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年仅15岁的聋哑孩子李永涛用李琛的鼓励作为自己的动力,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取得今天如此优异的成绩来回报李琛对他们的捐助。
他们是不幸的,可他们又是幸运的,不仅选择了好的治疗中心,同时也得到了李琛的爱心资助,,才会有今天双双步入大学,而且同普通孩子一样正常学习、生活,不仅令我们惊喜,这也令国际医学界所关注。李琛依然会继续资助康复中心其他正在接受治疗的孩子们,而黄日洙、李永涛以及那些有残疾的孩子们希望社会有更多的人来关心他们、帮助他们,使他们得到好的治疗,能够有接受正常教育的机会,顺利的步入社会,并且融入社会。
8月29日,李琛一大早就把两个孩子送到了中州大学北校区,学校召开了欢迎会,孩子的母亲激动的握着李琛的手,表示感谢,并泪流满面。
在欢迎会后,李琛还到了孩子们的宿舍,看看两个孩子的生活学习用品是否足够。
李琛说自己从小到大就一直受到残联及周围人们的帮助,自己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与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密不可分,他深深地感受到残疾人的成长需要全社会的帮助。
李琛由衷地呼吁,奉献爱心靠某一个人或某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希望全社会的每个人都来奉献我们每一颗爱心,正如“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最好的例子: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的丛飞
德兰修女,陶行知。
李连杰的1基金
以上内容是关于名人成长故事100篇和名人成长故事200字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