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柔并济的名人小故事 刚柔并济的名人事例

国学素材成语故事

刚柔并济的名人小故事 刚柔并济的名人事例

逆天狂少围观:℉更新时间:08-01 06:18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刚柔并济的名人小故事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刚柔并济的名人事例和刚柔并济的名人小故事的精彩内容哦。

刚柔并济的名人小故事 刚柔并济的名人事例

刚柔并济的名人小故事 刚柔并济的名人事例(一)

1.1791年,法拉第出生在伦敦市郊一个贫困铁匠的家里。他父亲收入菲薄,常生病,子女又多,所以法拉第小时候连饭都吃不饱,有时他一个星期只能吃到一个面包,当然更谈不上去上学了。

他特别喜欢电学和力学方面的书。法拉第没钱买书、买簿子,就利用印刷厂的废纸订成笔记本,摘录各种资料,有时还自己配上插图。

2.一个偶然的机会,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丹斯来到印刷厂校对他的著作,无意中发现法拉第的“手抄本”。当他知道这是一位装订学徒记的笔记时,大吃一惊,于是丹斯送给法拉第皇家学院的听讲券。

法拉第以极为兴奋的心情,来到皇家学院旁听。作报告的正是当时赫赫有名的英国著名化学家戴维。法拉第瞪大眼睛,非常用心地听戴维讲课。回家后,他把听讲笔记整理成册,作为自学用的《化学课本》。

3.后来,法拉第把自己精心装订的《化学课本》寄给戴维教授,并附了一封信,表示:“极愿逃出商界而入于科学界,因为据我的想象,科学能使人高尚而可亲”。

4.收到信后,戴维深为感动。他非常欣赏法拉第的才干,决定把他招为助手。法拉第非常勤奋,很快掌握了实验技术,成为戴维的得力助手。

5.半年以后,戴维要到欧洲大陆作一次科学研究旅行,访问欧洲各国的著名科学家,参观各国的化学实验室。戴维决定带法拉第出国。就这样,法拉第跟着戴维在欧洲旅行了一年半,会见了安培等著名科学家,长了不少见识,还学会了法语。

6.回国以后,法拉第开始独立进行科学研究。不久,他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1834年,他发现了电解定律,震动了科学界。这一定律,被命名为“法拉第电解定律”。

7.法拉第依靠刻苦自学,从一个连小学都没念过的装订图书学徒工,跨入了世界第一流科学家的行列。恩格斯曾称赞法拉第是“到现在为止最大的电学家”。

8.1867年8月25日,法拉第坐在他的书房里看书时逝世,终年76岁。由于他对电化学的巨大贡献,人们用他的姓——“法拉第”,作为电量的单位;用他的姓的缩写——“法拉”作为电容的单位。

1***牛顿,是英国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自然哲学家。1642年12月25日生于英格兰林肯郡格兰瑟姆附近的沃尔索普村,1727年3月20日在伦敦病逝。

2.牛顿1661年入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1665年获文学士学位。随后两年在家乡躲避瘟疫。这两年里,他制定了一生大多数重要科学创造的蓝图。1667年回剑桥后当选为三一学院院委,次年获硕士学位。1669年任卢卡斯教授直到1701年。1696年任皇家造币厂监督,并移居伦敦。1703年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1706年受女王安娜封爵。他晚年潜心于自然哲学与神学。

3.牛顿在科学上最卓越的贡献是微积分和经典力学的创建。

爱因斯坦是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1879年3月14日生于德国的乌尔姆,1955年4月18日卒于美国的普林斯顿。

4.***爱因斯坦1900年毕业于瑞士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毕业后即失业。在朋友的帮助下,才在瑞士联邦专利局找到工作。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博士学位。1909年任苏黎世大学理论物理学副教授,1911年任布拉格大学教授,两年后任德国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所长、柏林大学教授,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1932年受希特勒迫害离开德国,1933年10月定居美国。爱因斯坦在物理学的许多领域都有贡献,比如研究毛细现象、阐明布朗运动、建立狭义相对论并推广为广义相对论、提出光的量子概念,并以量子理论完满地解释光电效应、辐射过程、固体比热,发展了量子统计。并于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阿基米德是古希腊伟大的数学家、力学家。约公元前287年出生于西西里岛的叙古拉,公元前212年卒于同地。

5.****阿基米德早年在当时的文化中心亚历山大跟随欧几里得的学生学习,关于他的生平没有详细的记载,但关于他的许多故事却广为流传。他确立了杠杆定律,并称“给我一个支点,我将移动地球”;发现了流体静力学的基本原理—阿基米德原理,并用来鉴别皇冠的真假;曾设计了许多战争机械,对抗敌人的进攻……

后人对阿基米德给予很高的评价,常把他和牛顿、高斯并称为有史以来贡献最大的数学家。

刚柔并济的名人小故事 刚柔并济的名人事例(二)

世界文豪高尔基对书感情独深,爱书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间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书籍,其它的任何东西他都不考虑。为了抢救书籍,他险些被烧死。他说:“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助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365666263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他出生在沙俄时代的一个木匠家庭,4岁丧父,寄养在外祖母家。因为家庭极为寒,他只读过两年小学。10岁时就走入冷酷的“人间”。他当过学徒,搬运工人,守认人,面包师。还两度到俄国南方流浪,受尽苦难生活的折磨。但他十分喜欢读书,在任何情况下,他都要利用一切机会,扑在书上如饥似渴地读着。如他自己所说:“我扑在书,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他为了读书,受尽了屈辱。10岁时在鞋店当学徒,没有钱买书,就到处借书读。那时的学龄前徒,实际上是奴仆:上街买东西,生炉子,擦地板,洗菜带孩子……每天从早晨干到半认。在劳累一天之后,用自制的小灯,坚持读书。老板娘禁止高尔基读书,还到阁楼上搜书,搜到书就撕碎。因为读书,还挨过老板娘的毒打。高尔基为了看书,什么都能忍受,甚至甘愿忍受拷打。他说过:“假如有人向我提议说:‘你去广场上用棍棒打你一顿!’我想,就是这种条件,我也可以接受的。”由于高尔基一生如饥似渴地读书,勤奋不懈地努力,他写下了大量有影响的作品:《海燕》、《鹰之歌》、《母亲》、《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童年》、《人间》、《我的大学》。除此之外,还写了剧本和大量的政论、特写、文艺评论等。


高尔基读书时,随时记笔记,常常一直看到后半夜,时2113间长了,有时不免打起瞌睡来。一觉醒来,又懊悔不已。有一天,他抬头5261苦思的时候,目光停留在房梁上,顿时眼睛一亮。随即找来一根绳子,绳子的一头拴在房梁上,下4102边这头就跟自己的头发拴在一起。这样,每当他累了困了想打瞌1653睡时,只要头一低,绳子就会猛地拽一下他的头发,一疼就会惊醒而赶走睡意。专从这以后,他每天晚上读书时,都用这种办法,发奋苦属读。{希望楼主喜欢}


高尔基读书时bai,随时记笔记,常常一直看到后半夜,时间长了,有时不免打起瞌睡来。一觉醒来,du又懊悔不已。有一天,他抬头苦思的时候,目光停留在房梁上,顿时眼睛一亮。随即找来一根绳子,绳子的一头zhi拴在房梁上,下边这头就跟自己的头发拴在一起。这样,每当他累了困了想打瞌睡时,只dao要头一低,绳子就会猛地拽一下他的头发,一疼就会惊醒而赶走睡专意。从这以后,他每天晚上读书时,都用这属种办法,发奋苦读。{希望楼主喜欢}


他为了读书,受尽了屈辱。lo岁时在鞋店当学徒,没有钱买书,就到处借书读。那时的学龄前徒,实际上是奴仆:上街买东西,生炉子,擦地板,洗菜带孩子……每天从早晨干到半夜。在劳累一天之后,用自制的小灯,坚持读书。 老板娘禁止高尔基读书,还到阁楼上搜书,搜到书就撕碎。因为读书,还挨过老板娘的毒打。高尔基为了看书,什么都能忍受,甚至甘愿忍受拷打。他说过:“假如有人向我提议说:‘你去广场上用棍棒打你一顿!’我想,就是这种条件,我也可以接受的。”


1方法

刚柔并济的名人小故事 刚柔并济的名人事例(三)

宰相肚里能撑船三国时期的蜀国,在诸葛亮去世后任用蒋琬主持朝政。他的属下有个叫杨戏的,性格孤僻,讷于言语。蒋琬与他说话,他也是只应不答。有人看不惯,在蒋琬面前嘀咕说:“杨戏这人对您如此怠慢,太不象话了!”蒋琬坦然一笑,说:“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气秉性。让杨戏当面说赞扬我的话,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让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我的不是,他会觉得我下不来台。所以,他只好不做声了。其实,这正是他为人的可贵之处。”后来,有人赞蒋琬“宰相肚里能撑船”。

负荆请罪

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这话被廉颇听到,就有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

仁义胡同

明朝年间,山东济阳人董笃行在京城做官。一天,他接到家信,说家里盖房为地基而与邻居发生争吵,希望他能借权望来出面解决此事。董笃行看后马上修书一封,道:“千里捎书只为墙,不禁使我笑断肠;你仁我义结近邻,让出两尺又何妨。”家人读后,觉得董笃行有道理,便主动在建房时让出几尺。而邻居见董家如此,也有所感悟,同样效法。结果两家共让出八尺宽的地方,房子盖成后,就有了一条胡同,世称“仁义胡同”。

唐代娄师德教育他弟弟为官待人要宽容。他弟弟说:“有人往我脸上吐唾沫,我自己把它擦去。”娄师德说:“这还不行。你把它擦去,还是违背发火人要侮辱你的意愿。我看还不如让唾沫自然干掉为好。”

刚柔并济的名人小故事 刚柔并济的名人事例(四)

一、战胜残疾的巴雷尼——坚持

巴雷尼小时候因病成了残疾,母亲的心就像刀绞一样,但她还是强忍住自己的悲痛。她想,孩子现在最需要的是鼓励和帮助,而不是妈妈的眼泪.母亲来到巴雷尼的病床前,拉着他的手说:“孩子,妈妈相信你是个有志气的人,希望你能用自己的双腿,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好巴雷尼,你能够答应妈妈吗?”

母亲的话,像铁锤一样撞击着巴雷尼的心扉,他“哇”地一声,扑到母亲怀里大哭起来。

从那以后,妈妈只要一有空,就给巴雷尼练习走路,做体操,常常累得满头大汗。有一次妈妈得了重感冒,她想,做母亲的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尽管发着高烧,她还是下床按计划帮助巴雷尼练习走路。黄豆般的汗水从妈妈脸上淌下来,她用干毛巾擦擦,咬紧牙,硬是帮巴雷尼完成了当天的锻炼计划。

体育锻炼弥补了由于残疾给巴雷尼带来的不便。母亲的榜样作用,更是深深教育了巴雷尼,他终于经受住了命运给他的严酷打击。他刻苦学习,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大学毕业后,巴雷尼以全部精力,致力于耳科神经学的研究。最后,终于登上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领奖台。

二、开普勒

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从童年开始便多灾多难,在母腹中只呆了七个月就早早来到了人间。后来,天花又把他变成了麻子,猩红热又弄坏了他的眼睛。但他凭着顽强、坚毅的品德发愤读书,学习成绩遥遥领先于他的同伴。

后来因父亲欠债使他失去了读书的机会,他就边自学边研究天文学。在以后的生活中,他又经历了多病、良师去世、妻子去世等一连串的打击,但他仍未停下天文学研究,终于在59岁时发现了天体运行的三大定律。他把一切不幸都化作了推动自己前进的动力,以惊人的毅力,摘取了科学的桂冠,成为“天空的立者”。

三、爱迪生

在爱迪生发明灯泡的时候他失败了很多次 ,当他用到一千多种材料做灯丝的时候,助手对他说:“你已经失败了一千多次了,成功已经变得渺茫,还是放弃吧!”但爱迪生却说:“到现在我的收获还不错,起码我发现有一千多种材料不能做灯丝。”最后,他经过六千多次的实验终于成功了。

我可以试想,如果爱迪生在助手劝他停止实验的时候放弃了,我们现在会怎么样呢?可能我们还要点只有豆粒般大小的油灯在夜里照明。其实爱迪生的每次试验失败都可以看作是挫折。这么一算,爱迪生发明电灯也就是遇上了六千多次的挫折,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目啊!

四、张海迪

1955年秋天在济南出生。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到的人生。她无法上学,便在在家自学完中学课程、15岁时,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教书先生。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自学多门外语,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

五、奥斯特洛夫斯基

命运对奥斯特洛夫斯基是残酷的:他念过三年小学,青春消逝在疾驰的战马与枪林弹雨中。16岁时,他腹部与头部严重负伤,右眼失明。20岁时,又因关节硬化而卧床不起。面对着命运的严峻挑战,他深切地感到:“在生活中没比掉队更可怕的事情了。”

奥斯特洛夫斯基与命运进行了英勇的抗争:他不想躺在残废荣誉军人的功劳簿上向祖国和人民伸手,他用沸腾的精力读完了函授大学的全部课程,如饥似渴地阅读俄罗斯与世界文学名著。书籍召唤他前进,书籍陪伴他披荆斩棘。


童第周

童第周小时候的好奇心十分强,看到不懂的问题往往要向父亲问个为什么。父亲每次都不厌其烦地耐心给他讲解。

一天,童第周看到屋檐下的石阶上整整齐齐地排列着一行小坑坑,他觉得十分奇怪,琢磨半天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便去问父亲:“父亲,那屋檐下石板上的小坑是谁敲出来的?是做什么用的呀?”父亲看到儿子这么好奇,高兴地说:“这不是人凿的,这是檐头水滴下来敲的。”小童第周更奇怪了,水还能把坚硬的石头敲出坑?父亲耐心地解释说:“一滴水当然敲不出坑,但是天长日久,点点滴滴不断地敲,不但能敲出坑,还能敲出一个洞呢!古人不是常说‘滴水穿石’嘛!就是这个道理。”父亲的一席话,在小童第周的心里激起了一阵阵涟漪,他坐在屋檐下的石阶上,望着父亲,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由于农活比较多,童第周对学习有些失去兴趣,不想读书了。父亲耐心地开导童第周说:“你还记得“滴水穿石“的故事吗?小小的檐水只要常年坚持不懈,能把坚硬的石头敲穿。难道一个人的恒心不如檐水吗?学知识也要靠一点一滴积累,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成功。”为了更好地鼓励童第周,父亲书写了“滴水穿石”四个大字赠给他,并充满期望地说:“你要把它作为座右铭,永志不忘。”

.航天精英钱学森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是与钱学森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出生于上海,1934年毕业于上海

交大。1935年赴美留学,1938年在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著名专家冯?卡门指导下获博士学位。1943年,他与马林纳合作完成的研究报告《远程火箭的评论与初步分析》,为美国40年代研制成功地对地导弹和探空火箭奠定了理论基础。其设计思想被用于“女兵下士”探空火箭和“二等兵A”导弹的实际设计中,所获经验直接导致了美国“中士”地对地导弹的研制成功,并成为后来美国采用复合推进剂火箭发动机的‘北极星”、“民兵”、“海神”导弹和反弹道导弹的先驱。

此后,钱学森又在超高速及跨音速空气动力学、薄壳稳定理论方面对航空工程理论有许多开创性的贡献。他和卡门一起提出的高速音速流动理论,为飞行器克服音障和热障提供了依据,以他和卡门名字命名的卡门一钱学森公式成为空气动力计算上的权威公式,并被用于高亚音速飞机的气动设计。由于他对火箭技术理论卓有建树,并于1949年提出核火箭的功能设想,因而在当时被公认为火箭技术方面的权威学者。

1955年,钱学森冲破美国当局的层层阻挠回到了祖国,投身于创建中国航天事业当中。1956年2月17日,他向国务院提交了一份《建立我国国防工业意见书》,最先为我国火箭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同年10月,他又受命组建我国第一个火箭研究院——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第一任院长。接着,他长期担任航天研制的技术领导。在他的参与下,1960年11月我国发射成功第一枚仿制火箭,1964年6月29日我国第一枚自行设计的中近程火箭飞行试验取得成功。1965年钱学森建议制订人造卫星研制计划并列人国家任务,最终使我国第一颗卫星于1970年到太空邀游。在50年代初,钱学森把控制论发展为一门技术科学——工程控制论,为飞行器的制导理论提供了基础。他还创立了系统工程理论,并广泛应用。由于钱学森在中国航天科技方面的卓越成就,1989年6月,国际理工研究所向他颁发了小罗克韦尔奖章;1991年10月,我国政府授予他“杰出贡献科学家”的称号。


诸葛亮勤奋好学

诸葛亮少年时代,从学于水镜先生司马徽,诸葛亮学习刻苦,勤于用脑,不但司马徽赏识,连司马徽的妻子对他也很器重,喜欢这个勤奋好学,善于用脑子的少年。那时,还没有钟表,记时用日晷,遇到阴雨天没有太阳。时间就不好掌握了。为了记时,司马徽训练公鸡按时鸣叫,办法就是定时喂食。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诸葛亮想让先生把讲课的时间延长一些,但先生总是以鸡鸣叫为准,于是诸葛亮想:若把公鸡鸣叫的时间延长,先生讲课的时间也就延长了。于是他上学时就带些粮食装在口袋里,估计鸡快叫的时候,就喂它一点粮食,鸡一吃饱就不叫了。


童第周

童第周小时候的好奇心十分强,看到不懂的问题往往要向父亲问个为什么。父亲每次都不厌其烦地耐心给他讲解。

一天,童第周看到屋檐下的石阶上整整齐齐地排列着一行小坑坑,他觉得十分奇怪,琢磨半天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便去问父亲:“父亲,那屋檐下石板上的小坑是谁敲出来的?是做什么用的呀?”父亲看到儿子这么好奇,高兴地说:“这不是人凿的,这是檐头水滴下来敲的。”小童第周更奇怪了,水还能把坚硬的石头敲出坑?父亲耐心地解释说:“一滴水当然敲不出坑,但是天长日久,点点滴滴不断地敲,不但能敲出坑,还能敲出一个洞呢!古人不是常说‘滴水穿石’嘛!就是这个道理。”父亲的一席话,在小童第周的心里激起了一阵阵涟漪,他坐在屋檐下的石阶上,望着父亲,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由于农活比较多,童第周对学习有些失去兴趣,不想读书了。父亲耐心地开导童第周说:“你还记得“滴水穿石“的故事吗?小小的檐水只要常年坚持不懈,能把坚硬的石头敲穿。难道一个人的恒心不如檐水吗?学知识也要靠一点一滴积累,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成功。”为了更好地鼓励童第周,父亲书写了“滴水穿石”四个大字赠给他,并充满期望地说:“你要把它作为座右铭,永志不忘。”

刚柔并济的名人小故事 刚柔并济的名人事例(五)

刘翔在猩红的塑胶跑道上凭借一个短短的十二秒九一,一举将几百年来压在亚裔同胞身上的欧美堡垒给颠覆。

郭德纲拒绝春晚,在德云社演绎市井小民幽默,反而红透中国相声界,使郭氏幽默深入人心

李宇春超女舞台上的纵情演绎,引领中性风融入生活

毛遂通过自荐,让晋文公了解到自己的纵横捭阖之才,得以展示自我,千里马不至被埋没

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成就了其交响乐之父的美誉

陶渊明远离官场,归隐山林,一首首清新隽永的小诗如流水般汩汩而出,自此,历史上少了一个平庸的官吏,多了一个伟大的诗人。

以上都是名人表现自我展示自我 事例,表现自我即为名人做了什么。展示自我意为名人这么做的结果。只要用心,任何名人都可当成素材

以上内容是关于刚柔并济的名人小故事和刚柔并济的名人事例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

标签:刚柔并济的名人事例

标题:刚柔并济的名人小故事 刚柔并济的名人事例

链接:http://m.zhaichaow.cn/sucai/gushi/1197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