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高尚的名人故事 品德高尚的名人故事简短

国学素材成语故事

有关高尚的名人故事 品德高尚的名人故事简短

武乱山河围观:℉更新时间:07-31 09:43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有关高尚的名人故事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品德高尚的名人故事简短和有关高尚的名人故事的精彩内容哦。

有关高尚的名人故事 品德高尚的名人故事简短

有关高尚的名人故事 品德高尚的名人故事简短(一)

林肯的家教

威廉·贝内特/文 小伍/译

林肯是美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总统,深受人爱戴,两度被选为美国总统。从平民到总统,林肯的成功离不开他他的继母黛丝的教导。

生母南希去世以后,继母黛丝进入了林肯一家的生活。由于家境困难。林肯12岁时候不得不中止学业,去做了一个伐木工人。那个时候伐木工人的工资很低,伐一立方米的木材只有1.2美元报酬。当时伐木全是手工劳作,一个人要干两天才能伐到一立方米。伐到的木材,工人们就在木头的尾部用墨水写上自己的名字的第一个字母,表示这根木头是自己所伐的,然后再去向老板要钱。林肯的全名是亚伯拉罕·林肯。所以他就在自己伐到的木材上写上一个“A”字。但是有一天他发现自己辛苦砍伐的10多根木头被人写上了“H”,这显然是有人盗用了林肯的劳动成果。

林肯生气极了,回家对继母黛丝说:“一定是那个叫亨得尔的家伙干的,我去他们家找他理论去。”

继母看着林肯说:“孩子,你先别急,听我给你讲个故事。”

“故事?和这件事有关吗?”林肯奇怪地说。

“是的。听完了你就明白了。”于是黛丝平静地讲了起来:

从前有一片大森林,那里有一个善良的人,名叫斑卜,他以打猎为生,经常在密林中安装捕兽套子。由于他安装的地方是野兽们经常出没的路线,所以几乎每天都有收获。有一天他又去收套子,却发现套子上只有动物脱落的毛,动物已经被人取走了,斑卜很生气,但又不知是谁干的,他想留个条子,可是不会写字。于是他就在错上画了一张很生气的脸,放大套子上。第二天他又去收套子,发现套子上有一片大树叶,树叶上面画着一个圈,圈子里有房子,房子旁边还有一只狂吠的狗。斑卜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他想:为什么别人拿走了我的动物带要画图呢。他觉得应该和这个人见面说理,于是他就画了正午的太阳,还有两个人站在捕兽套边。第三天中午他又来到了这里,看到有一个浑身插满了野鸡毛的印第安人用手势告诉班卜这里是我们的地盘,你不可以在这里装套子。斑卜也打手势说:这是我装的套子,你不能拿走我的猎物。两个人的模样都很古怪,相互看得直乐,斑卜想,与其多个敌人,还不好多一个朋友,于是他就大方地将捕兽套送给那个印第安人了。

“这样大家就相安无事了,后来有一天斑卜打猎时遇到了狼群追赶,被迫跳下了悬崖,等到他醒来的时候,他发现自己正躺在印第安人的怅篷里,伤口上还有印第安人给他上的药。此后他就成了印第安人的好朋友,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共同打猎。”

黛丝讲完了故事,微笑着看着林肯说:“你说斑卜做的对吗?”

“他做的很好,这样就少了敌人,多了朋友了。”

“那么你宁愿要朋友还是要敌人呢?”

“当然是朋友了。”林肯毫不犹豫地说。

“对呀,孩子,你要学会宽容别人,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路越走越宽广,要不然,你在社会上就会到处树敌,很难成功的。”

“我知道了,母亲。”林肯很懂事地点点头。

林肯在竞选总统前夕,他在参议院演说时,遭到一个参议院的羞辱,那参议员说:“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讲之前,我希望你记住自己是个鞋匠的儿子。”

“我非常感谢你使我记起了我的父亲,他已经过世了,我一定记住你的忠告,我知道我做总统无法像我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好。”

参议院陷入了一片沉默。

他转过头来对那个傲慢的议员说:“据我所知,我的父亲以前也为你的家人做过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改正它。虽然我不是伟大的鞋匠,但我从小就跟我的父亲学会了做鞋子的技术。”然后,他又对所有的参议员说:“对参议院的任何人都一样,如果你们穿的那双鞋是我父亲做的,而他们需要修理或改善,我一定尽可能的帮忙。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的手艺是无人能比的。”

说到这里,所有的嘲笑化作了真诚的掌声。

有人批评林肯总统对待政敌的态度:“你为什么试图让他们变成朋友呢?你应该想办法打击他们,消灭他们才对。”

“我们难道不是在消灭政敌吗?当我们成为朋友时,政敌就不存在了。”林肯总统温和地说。这就是林肯总统消灭政敌的方法,将敌人变成朋友。

据说在林肯的总统办公室里还挂着这样的条幅:“宽容比批评更能改变人。”而这种宽容的精神,正是源自继母黛丝的教导。

宽容心语

林肯的继母黛丝细心地教导林肯要宽容,让他明白了宽容比批评更能改变人这个深刻的道理。林肯的成功当然不能仅归功于他的宽容,但是谁能说宽容不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呢?宽容,可以化敌为友,而多一条朋友就多一条路,如果我们始终抱有一颗宽容的心,广交朋友,那通行天下也就可以畅通无阻了。

有关高尚的名人故事 品德高尚的名人故事简短(二)

假如你看过金·凯瑞的电影,你一定会很好奇地想,他的嘴巴怎么可以张那么大?他的脸怎么可以歪成那个样子?事实上那是他连续练习15年的结果。

所以,每一个成功的人士,都有一个成功的榜样。

在那个时候金·凯瑞下定决心一定要成功,当时,他运用了潜意识的力量。有一天,他拿出一张空白支票,上面写着:“这个支票要付给金·凯瑞1000万美金,在1995年年底,要拥有1000万美金的现金。”他开了一张支票,后来就把这张空白支票携带在自己身上。每天有空的时候,就把这张1000万美金的支票拿出来看——“金·凯瑞得到1000万美金,在1995年年底”,“金·凯瑞得到1000万美金,在1995年年底”……每天这样看。很巧的是,在1995年,金·凯瑞从事电影的第二年,他得到一个契约,高达2000万美金一部片子,超过他原来的期望。

金·凯瑞的父亲过世后,他来到父亲的墓地,把那张空白支票摆在他父亲的旁边,他说:“父亲,我终于成功了!”

有关高尚的名人故事 品德高尚的名人故事简短(三)

梅花经历严冬之寒,才能傲立枝头;蚌熬过磨砺之苦,才能孕育珍珠;人经过历练之苦,终成大器......是啊,艰难困苦贱汝而成。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孙悟空不正是如此吗?拜到仙人门下,如若不是经历几番寒苦,怎会有一身神通;如若不是经历丹炉之苦,怎会有一双火眼金睛;如若不是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怎会修成正果?正因为孙悟空经历了磨难,才行取得真经、修成正果,才会成功。

明太祖朱元璋不也是经历磨难,才创造了繁荣、昌盛的大明盛世,取得成功的么?面对元朝的昏庸无能,连口饭都吃不到的朱元璋--一块无人发现的冷玉,加入了反元革命--也就是加入了雕刻行,朱元璋这块美玉在战斗中一点一点地被发掘,最终成了一块美玉,建立起了大明王朝,玉的雕刻和人的经历不正是一样的么?都是先苦后甜,经历无数次的磨难,成了美玉、完人了啊!所以,我说,经历磨难,才能成功,可不经历磨难,锻炼,再好的玉石,也终成了烂石。宋朝有个神童,三岁就能作诗,七岁便会背四书五经,大家都对他刮目相看,可到后来呢?这个神童骄傲、自满,从此不再读书,最终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家,这是为什么呢?不正是因为他没有经历磨难,不虚心学习,一味地骄傲、自满的缘故。天也最终也只成了一个平平庸庸的小人而已,所以,我说,只有经历磨难,才能成功。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这句话正映正(这两个应为错字)了现实中的富二代、三代,他们一个个挥霍金钱如土,把自己父亲、爷爷平生的心血都挥霍一空,实是一个个败家子,可也有一些富二代继承了家产并能将其继续壮大,原因不就是他们经历了磨难吗?他们生活朴素、衣食简陋,体验了常人无法体验、感受到的苦,这正是他们能将家业发扬光大的原因啊!所以,我说,只有经历磨难,才能成功。

“风雨过后,总会有彩虹”。每每这首歌在我耳畔回响的时候,我就会记起一句话:只有经历磨难,才会成功!

有关高尚的名人故事 品德高尚的名人故事简短(四)

卫国大夫孔圉聪明好学,更难得的是他是个非常谦虚的人。在孔圉死后,卫国国君为了让后代的人都能学习和发扬他好学的精神,因此特别赐给他一个"文公"的称号。后人就尊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也是卫国人,但是他却不认为孔圉配得上那样高的评价。有一次,他问孔子说:“孔圉的学问及才华虽然很高,但是比他更杰出的人还很多,凭什么赐给孔圉‘文公’的称号?”孔子听了微笑说:“孔圉非常勤奋好学,脑筋聪明又灵活,而且如果有任何不懂的事情,就算对方地位或学问不如他,他都会大方而谦虚的请教,一点都不因此感到羞耻,这就是他难得的地方,因此赐给他‘文公’的称号并不会不恰当”。经过孔子这样的解释,子贡终于服气了。

不把向学问、地位等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当成可耻的事。形容谦虚、好学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孔子不耻下问,向老子请教。


孔子学问渊博,可是仍虚心向别人求教。有一次,他到太庙去祭祖。他一进太庙,就觉得新奇,向别人问这问那。有人笑道:“孔子学问出众,为什么还要问?”孔子听了说:“每事必问,有什么不好?”他的弟子问他:“孔圉死后,为什么叫他孔文子?”孔子道:“聪明好学,不耻下问,才配叫‘文’。”弟子们想:“老师常向别人求教,也并不以为耻辱呀!”

俄国学者、诗人罗蒙诺索夫徒步两千公里到莫斯科求学,因为不是贵族子弟而被拒之学校门外。后来他装成外城贵族的儿子混进斯拉夫——希腊——拉丁学院学习。因为不懂拉丁文,老师让他坐在最后一排。班上的大都是十三四岁的孩子,他们笑他:“二十来岁的大傻瓜来学拉丁文!”但罗蒙诺索夫对老师的冷淡、同学的讥笑佯作不知,只是专心听讲,虚心求教,学习拉丁文造句。后来,他以卓越的才能和优良的拉丁文水平被派往德国学习。终于由一个打鱼的青年成为一位著名的科学家。这些成功者的成就,与他们的虚心求教、不耻下问是分不开的。

有关高尚的名人故事 品德高尚的名人故事简短(五)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00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00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00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00诸葛亮,古今中外,闻名遐迩。提起他的名字,就是民族智慧的象征,鞠躬尽瘁的典范。

00诸葛亮的一生,表现了忠诚、勤勉、开明、智慧。其中我最佩服他的忠诚与智慧。

00忠诚,是诸葛亮最大的特点。为了报答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和言听计从的信任,他在刘备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走夏口时全心辅佐这位危主,毫无二心。竟使刘备以“天命不可以不答,祖业不可以久替,四海不可以无主”为由,在公元221年称帝,史称“蜀汉”。在刘禅登基后,他更是忠到了愚忠的地步。他将刘禅能做的和不能做的都做了,这并非夺权,而是在尽一个“相父”的忠。而且他的儿子诸葛瞻与孙子诸葛尚亦不辱先祖之英名,面对强敌临危不惧,愤然冲入敌阵,直至战死。三代忠烈,皆为“忠”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00诸葛亮的成就使他几乎成了智慧的代名词。

00他年少便有“逸群之才、英霸之气”,虽隐居于卧龙岗却洞悉天下之事,做出了流传后事的“隆中对”。在群雄并起之时,他慧眼识主佐刘备,在刘备兵不满千,将止关、张、赵之时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三把火烧出了刘备的霸业。他舌战群儒,才压东吴九郡八十一州,联吴抗曹。谈笑之间,八十三万曹军灰飞烟灭。争汉中,安邦定国;平南蛮,扩大疆土,都无不闪耀着其智慧的光芒。诸葛亮无愧于一个军事战略家,虽一生戎马倥偬,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他神机妙算、奇策泉涌,智谋纵横、出神入化,谋略盖世、料事如神,机警过人,思维敏捷,不愧是羽扇纶巾智多星。

00诸葛亮的一生,既壮烈,也有遗憾。而他能扎根在我的心中,是因为他的宏才大略和他那一颗无比正直、善良、诚实的心,这也正是我崇拜他的原因。我永远记住他,永远为我们民族曾出现过这样一位伟大的智者,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道德家而自豪。

以上内容是关于有关高尚的名人故事和品德高尚的名人故事简短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

标签:品德高尚的名人故事简短

标题:有关高尚的名人故事 品德高尚的名人故事简短

链接:http://m.zhaichaow.cn/sucai/gushi/1195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