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汝丑女无敌 丑女无敌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李欣汝丑女无敌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丑女无敌和李欣汝丑女无敌的精彩内容哦。
李欣汝丑女无敌 丑女无敌(一)
钢丝头、大龅牙、老土臃肿又表情愚蠢的林无敌,俨然变成新一代超级无敌“山寨寨主”。任凭板砖无数,《丑女无敌》都稳坐全国收视率第一的宝座。不过很少有人知道,这个著名丑女,竟然曾经是红楼选秀中林黛玉的最佳扮演者。从古典贵族大美女到人见人雷的丑女标本,林无敌的扮演者李欣汝算是经历了一次过山车旅行,高低起伏,惊喜无限。
逃跑的林黛玉
作为古典舞蹈系的学生,李欣汝从来没觉得自己是个美女。“长得凑合吧,充其量是清秀。”她大大咧咧地说,从小到大的男生总当她是“爷们儿”。结果就这么个“爷们儿”跑去参加“红楼梦中人”的全国选秀,竟然被导演一眼看中,专门打电话喊她去参加全国复活赛演林黛玉。
演林黛玉?李欣汝觉得自己脑门上三条黑线。那阵子,她逢人就问,你觉得我像林黛玉吗?毕竟要去公开竞争这样一个全国人民都很爱的古典美女,压力不小埃是奶奶一句话让她作了决定:“汝汝你这么爱哭,还不去试试?”李欣汝心想:好歹我哭起来挺黛玉的,那就去试一下吧。
这一入复活赛,颇有点“一入豪门深似海”的感觉。李欣汝还记得第一次上妆时化妆师诧异的眼神:“你是要演林黛玉?”郁闷的她夜里一个人站在镜子前,默念一百遍:其实你是个美女是个美女。好在上了妆的她还挺上镜的,竟然获得超过40万的观众投票,直接进入八强。
凡参加选秀的年轻男女,总会像在上演着少年残酷物语,淘汰的压力、互相竞争的微妙,是是非非,纷纷扰扰……因为不是通过海选的“正规选拔”,李欣汝终于成为是非旋涡里的女主角。“她长得挺一般的,肯定是有后台。”“长成这样都敢去演林黛玉。”猜疑、排挤、流言,外加挑剔的目光,李欣汝觉得自己似乎成了闯进天鹅群里的丑小鸭。是导演组和拥护者让她有了坚持下去的信心。“那么多人都相信我能演好这个角色,拼一下了。”
李欣汝不是最美的黛玉人选,却绝对是最用心的一个。越到后面,入戏越深。18岁的年纪禁不住混淆了自我和角色,人越发地忧郁压抑,像黛玉起来。大家欣赏李欣汝深入的表演,她最终以黑马之姿杀进了最后的总决赛:两选一的PK中。
人人都为她高兴,李欣汝却抑郁了:“开始我是很喜欢黛玉才决定来演她的,结果越演越觉得她的压抑和悲凉,我甚至讨厌起这个样子的黛玉来。”“宁愿做一个普通女生,也不想去做这样痛苦的大美女。”为这样的理由,她当着全国人民的面主动放弃资格,离开了“红楼梦中人”的舞台。
这么一炮走红的机会,竟然轻易就放弃了。李欣汝却觉得自己很值,“我体验了做美女的巨大压力,并且还在比赛里交到了几个姐妹淘,收获很大埃”
真性情丑女
李欣汝毕业后还是决定当演员,这个职业似乎比舞蹈老师更让她上瘾。有天她无意中瞄到了一个被群发的剧本《丑女无敌》,讲一个丑女孩的故事,还要求演员增肥变丑,是个大家都不愿意接的烫手山芋。李欣汝细细读过,却喜欢上了这个奇异的角色。“选秀的时候,我经常被人评头论足说,你哪里哪里长得像林黛玉,似乎外形是件多么重要的事。我总在想,有林黛玉的外表,就代表她的内心吗?林无敌的故事很真诚,就像王菲的那首歌唱的:如果你不是你,温柔的你长了三头六臂,拥抱你,甜不甜蜜?或许林无敌能回答这个问题吧。”
于是她在大家吃惊的眼神里去试镜,到最后一次化丑妆出来,连她自己都吓了一大跳,“太丑了。”导演问她,你确定要演这个角色吗?林无敌看着镜子里丑陋的自己,用力点头。
真正进了剧组李欣汝才发现,原来变丑女要付出这么大的代价。首先要增肥,身高1米65才95斤的她不得不在一个月内暴饮暴食,长了30斤肉。但长肉的代价挺大的,每次拍夜戏,她跑来跑去的时候就会觉得心脏负荷太大,有种要背过气去的感觉。然后是每天的化妆,涂很厚的古装戏里武将用的那种黑粉底,戴上专门定制的超丑超厚大牙套,嘴巴戴上这种牙套基本是合不拢的,并且会磨破嘴唇。还有为了遮饰大眼睛而戴上的特殊隐形眼镜,能把瞳孔缩小,白眼球放大,每次摘下来,李欣汝都觉得晕晕的。又脏又乱的头发,破旧土气的衣服那就更不用说了……
李欣汝却觉得演起来很快乐。“这次跟演黛玉的感觉反差特别大,黛玉是压抑内敛地收着,林无敌却因为是丑女而拥有了更多的自由,可以更奔放地去感受生活。”李欣汝甚至故意穿着戏装行头去逛街,一路接受着路人诧异奇怪的眼神,隐约有种恶作剧的快感。“其实我是在做一个实验。有些人会嫌弃我的样子,态度很差;但也有很多人对我友善,热心给我帮助。其实做个美女挺可怜的,大家都会因为你的美貌而假意讨好你,你很难知道身边的人谁对你好谁对你不好。丑女才能遇见最真实的状态,虽然有时候很残酷,但能看到生活的真相。”
李欣汝觉得变成丑女的自己更加舒适,更加真性情。就像小S说的:美女放个P大家都会很尴尬,但我放个P大家都觉得很有趣。开记者会的时候,她会大大咧咧地跟记者们说:我现在有100多斤哦,不信可以上来摸我腰上的肉。要是换做以前扮林黛玉,她可能只能在那里扮冷艳了。
她甚至任性地不想再减肥回去,“有时候我真希望做一辈子林无敌这样的丑女,可以活在真实的生活中,让大家真正因为她这个人而不是外貌来喜欢她。”
小肥妹的“战斗”
《丑女无敌》播出后,李欣汝火了。大家先是被流鼻血、脏乱差、落后三十年的老土装束、高劈腿、摔个四仰八叉的丑女林无敌乐得不行,随着剧情的发展,大家开始喜欢这个认真、执著、忠诚,虽然很轴却轴得可爱的女孩子,甚至觉得她是上帝派来的天使。
李欣汝觉得自己成功了:“所谓美貌都是肤浅的相对的东西。正是要有林无敌这种女生,才告诉所有人内心美丽才是王道。大家喜欢她,希望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女生做自己的姐妹和朋友,于是对美丽也有了新的定义。”
卸下丑妆以自己的真面目示人,李欣汝别扭了许多。跟着妈妈去见她的朋友,一群阿姨都夸她是个美女,又乖巧又可爱等等一大通赞美。虽然自己从小就习惯了这样的话,却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林无敌,“如果我是林无敌的模样,你们还会这样夸我吗?”
李欣汝丑女无敌 丑女无敌(二)
非传统美女姚晨,无关柔媚娇嗔,却简单而真实,似一汪清水,淡泊甘洌,滋润人心。从野蛮女友郭芙蓉,到游击队长翠平,再到职嘲白骨精”杜拉拉,姚晨在银幕上点起的一把火已势成燎原,银幕下的她却心如止水地过着小日子—住的是小房,开的是旧车,爱的是纯真年代的“旧人”。那张媲美朱莉娅·罗伯茨的大嘴,最初常为人诟病,久之却成了标志之美,她一笑,如粼粼水波映着红日,看得人心里也潋滟起来。
水往低处流
说姚晨如水,因为她懂得顺势而为,不拘泥,会变通。“我从小就养成了一个习惯:一条路走不通,就换一条路。钻牛角尖从来不是我的风格。”正是这种性格,让姚晨透过命运的准星,锁定了人生的靶心。
从小,姚晨就生得窈窕、修长,身材比例极佳。1993年,北京舞蹈学院在福建招生,凭借良好的先天条件,没学过一天舞蹈的她竟被录取了。
14岁的小女孩,千里迢迢从老家来到了北京,一开学却傻了眼。同学们个个有舞蹈基础,老师一点就通,她却是白纸一张,一切要从零学起。“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练习,我就像一个站在职业舞蹈演员当中的业余舞者,那感觉如同炼狱。”回忆当时情状,姚晨仍心有余悸。
为了摆脱“业余”的地位,姚晨没少下工夫,整天泡在排练厅,汗流了好几桶,晚上总做同样的噩梦—眼看要上台表演了,却怎么都学不会一个简单动作—每每哭着醒来,心里难受极了。
这样磕磕绊绊跳到第四年,姚晨终于“头发甩甩,承认失败”,自己确实不是舞蹈演员这块料。那么到底路在何方?迷惘之际,贵人出现—台词老师牛娜,一眼认定姚晨适合学表演,将来准有出息,于是极力劝说她参加北京电影学院的招生考试。姚晨心想,北影招的都是俊男靓女,自己估计没戏,放下包袱,权当练兵了。到了考场,她既没跳舞也没唱歌,出人意料地选择了“恶搞”,在一分钟内变换几十种表情,考官们乐得炸了锅,竟然齐刷刷给她开了绿灯。
考上北影当然是件喜事,但身为福州歌舞团的委培生而不留在团里工作,姚晨需要缴纳10万元违约金。这对姚家来说并非小数目,而且必须在一夜之间筹得,因为第二天高考报名就截止了。爸爸拍着胸脯,特牛气地对女儿说:“不用怕,包在老姚身上!天塌下来我先拖过来当被子盖1那一晚,爸爸跑遍了福州,四处借钱,跑到凌晨五六点时,还差三万多,他心力交瘁,差点腿一软跪在大街上。第二天,他抱来了一大包钱,零零散散的,还有毛票。那么爱干净的人,白衬衫都发黑了,头上好像也有灰。姚晨就上前给他拍了一下,谁知根本不是灰,是白发,爸爸一夜白了头。这一幕如此刻骨铭心,让姚晨不敢懈担
以至柔而胜至强
带着父母的期望,恩师的鼓励,和终于脱离舞蹈“噩梦”的畅快,姚晨在北影做起了拼命三郎。天天晚上拉着几个同学在排练室里开小灶,怕保安查岗,不敢开灯,就通宵摸黑排练,困了就睡在教室里。老师们也偏爱她,期末演大戏,总让姚晨挑大梁,演女一号,武则天、麦克白夫人之类的。那般如鱼得水,让她走在路上都忍不住蹦几下。
大二开始,同学们纷纷走出校园,寻找演出机会。姚晨也马不停蹄地找导演试镜,却没想连连碰壁。导演们的评价通常分为两种,有的人说:“你长得好怪啊!能让你演什么呢?”另一种说法比较隐晦且善意:“你长得很有特点,将来的发展一定很好。”但他们都没录用,令她备受打击。
是索菲亚·罗兰的经历鼓舞了姚晨,这位艳光四射的意大利巨星也有一张惊世大嘴,她曾自信满满地对要求她整容的导演说:“我知道我的长相与众不同,但我为什么一定要和其他女星长得一样呢?”做演员,长得越有特点不就越具优势嘛!
北影毕业后,姚晨做了时髦的“毕婚族”,跟大学同班男友凌潇肃领了结婚证。两个年轻人打算先成家后立业,携手闯荡江湖。幸福之余,姚晨也成了不幸的“失业一族”。那年夏天,北京奇热无比。有一天,地面温度高达三十八九度,她接到一个试镜电话,兴奋不已,特意穿了高跟鞋,挤地铁倒轻轨,汗水把精致的妆容冲成了一道道泥沟,好容易赶到剧组。坐了一个小时的冷板凳,剧组的人才姗姗来到,不冷不热地扔下一句话:“把照片放下吧”。那一刻,她的心比深冬还冰。
接下来的一年,姚晨试镜无数,“有好几次感觉有戏,到头来总是杳无音信。”看着昔日同窗都渐有名气,她却找不到任何演出机会,仿佛一夜间回到了大二的状态,整天到处晃荡,苍蝇一样盯着每一个剧组。“我也有急的时候,可必须懂得安慰自己。很多人都习惯了和别人比,上学时比成绩,毕业后比成功。其实每个人的生活都有一年四季,何必非拿自家的冬天和别人家的春天比呢。”
一次,大学室友来家里做客,看到姚晨用质量不好的便宜油炒菜,油凝固在瓶底,倒都倒不出来,同学惊讶地说:“这种油怎么还能吃?我请你到外面吃吧。”姚晨很是尴尬。日子虽然清贫,姚晨脸上却没有丝毫委靡,依旧每天乐呵呵地买菜做饭,看书遛狗。她甚至还盘算着,如果一直接不到活儿,就回老家开个馄饨店,或者去爸爸所在的铁路段当列车员。她说自己不属于坚强型的人,但绝对坚韧,就像大树虽坚强却易折,小草却能在风雨之后一次次站起来。老子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姚晨赞赏“水”样的特质。
形态多端,本色不改
就在姚晨开始为馄饨店奔忙之时,尚敬导演来电话了,他正筹拍《武林外传》,一下就想到了姚晨。这是姚晨生命中第二个贵人,是他挖掘出了姚晨身上的喜剧天分和搞笑才能,领她驶上了成功的快车道。结果,《武林外传》火了,动不动就“排山倒海”的郭芙蓉火了,人们一下爱上了这个大眼睛大嘴巴,总是风风火火、笑料百出的姑娘,还奉上了“女版周星驰”的美誉。
李欣汝丑女无敌 丑女无敌(三)
做人艺的演员,其实是挺幸运的。人艺的前辈都很真实、很平常,该什么样就什么样,出门不用戴眼镜遮上眼睛,不装着也不掖着。我想像他们一样,自在坦然地活着。
除了舞台上演戏,慢慢有了电影电视剧的角色,人们习惯将你的角色和生活中的你联系起来。而我觉得,要想演好下一个角色,就得从上一个角色中退出,回到自己。要做到艺术角色的归零。当然,要说角色对我不产生影响,那是不可能的。演弘一法师在灵隐寺剃度那场戏,头发一点点落下时,我流了泪,不仅是在体会弘一的心境,也是在体会我自己。站在弘一大师出家的地方,我也曾问过自己:我会这样吗?现在,让我回答,我说不会。因为我始终是个演员。
广告与公益
作为演员,生活在今天这个时代,是碰到好时候了。当年我们的父辈,专于一艺,只能做一件事情,而现在,我们能干八件事情。我也是在这样的机遇中,进入了商业层面,挣钱比父辈多多了。因为你是知名演员了,人家需要用你的形象来推广品牌,还有一些社会公益活动,你只要花点精力,出席活动,这事儿就成了,你有了舞台之外的社会功能。这是事情好的一面。
我第一次接广告,拍的是日本的NEC电器,他们看了电视剧《英雄无悔》,就选择了我。第一次去银行取十万元钱,我心里怦怦直跳,见钱眼开,又不禁心虚,怕有人打劫。
拍广告多了,也会激发你的艺术思维,我自己就常被创意精彩的广告感染。现在我还对我早期拍的红酒广告记忆犹新,那是一个故事广告,通过一瓶红酒传达对爱的思念。
有段时间,很多人批评我也商业化了。有一个观众还把我的一个广告形象从报纸上剪贴下来寄给我,在旁边写上:不要脸,哈巴狗,人家让你说什么你就说什么。我当然很震动,观众希望我维护自己的形象。这以后,我选广告就很谨慎,信息化时代,太多地方希望你做吆喝的形象,但我已经知道深浅了。一件事你参与进来,就要为它负责任。这责负不了,就别揽。
至于做公益活动,我坦白地说,做公益对演员来说,有名又有利。看刘心武在“百家讲坛”讲《红楼梦》,讲贾宝玉正邪二气,他说任何一个生命体都有正邪二气。我想自己也如是,虽然现在外面对我的赞誉很多,爱心大使啦、好演员啦,那怎么解释我身上的邪气?那我只能说,我表现出来的是所谓的善良与美好,我隐藏着丑陋与罪恶。我能藏着不被人看见,那是我的修养。我不是不会骂人,也不是不会偷盗,我也会伤害人,可是我能控制祝我也有隐私,对作为一个人所面对的人生课题,包括人性丑恶的一面,我怎么能不知晓?
最后的告别
有一年我去南非,在野生动物园,车子遇到几十头象排着队在草原上走。又看到一头老象距离远远地跟在后面,在车道上迎面而来。一窗之隔,它的眼睛低垂着从车边走过了,四条腿着地,每踏一步我都有震感。我知道,老象在离去的时候,就是这样离开象群慢慢走,最后连遗骸都找不着。还有老子,骑着青牛,出关而逝。最后的告别都应是这样的,慢慢歇息—属于你的会议结束了,属于你的酒席也散了,该放弃的就放弃……
作为演员,我们离不开掌声,我们感恩于这些喝彩,让你还有动力继续吃苦受累,但是也绝不能只为喝彩做事。人生最终还是:“满船空载月明归。”不属于你的,希求不来;属于你的赞美,你退了,人家茶余饭后也许会聊聊你。戏剧艺术是我的月,名利是几颗星,不过如此。
李欣汝丑女无敌 丑女无敌(四)
7岁开始写作,9岁出版散文集,11岁成为畅销书作家,12岁在两家有影响的报纸开设专栏;她曾被誉为“神童作家”、“天才美少女作家”,是中国少年作家学会首任主席;她拥有青春靓丽的形象、机敏犀利的谈吐,近年来成了包括中央电视台、美国《时代》周刊甚至著名时尚期刊等媒体竞相追捧的宠儿。面对这些,18岁的襄樊女孩蒋方舟神色淡定,她说:我不过是一只早熟的苹果……
邪童正史
一次学校组织春游,下午三点就放学。方舟说:“我想再玩一会儿。”妈妈问:“那你今天写不写?”她答:“我保证写。一边玩一边写。”于是拿了圆珠笔和一个小便笺本走了。便笺本的特点是写一张掉一张,两三个小时后,方舟抓着一大把便笺纸回来了,写了近两千字。妈妈看了又感动又内疚,觉得自己对孩子太狠了。
方舟的妈妈原来也是颇有名气的作家,一次有家杂志约她写篇网恋小说,她半开玩笑地对女儿说:“我对恋爱没感觉了,要不你帮我写吧?”当时,方舟正站在梯子上找书,接过妈妈递过的纸笔,坐在高高的梯子上就写起来,半小时完成了小小说《平庸的人》。妈妈暗自赞叹:“一般人肯定看不出这是四年级小朋友写的。”
从7岁到11岁,方舟写满了21个大大小孝厚厚薄薄的本子,最厚的写了5万字,最小的就是那个便笺本。这些文字都是信手拈来,在床上、地上、茶几上、膝盖上,全部手写。
小学三年级起,方舟没休过一个假期。她通常是暑假写新书,寒假修改。寒假时间短,她只是坐火车回老家吃年夜饭时休息一下,其余时间都在写作。上高中后的寒假,她连回老家吃年夜饭都不肯了,“寒假只有20天,坐火车来回两天,吃饭一天,回来要慢慢进入情节,酝酿感情,又是一天。我一共耽误了四天……”百般劝说无效,只得依了她。爸妈还是要回老家的,临走前在她身边摆满食物。方舟坐在床上连写了三天,除了上厕所,几乎没下过床,她笑称自己是“空巢老人”。
初中时,方舟在《南方都市报》和《新京报》开设专栏“邪童正史”,以另类的眼光、锋芒毕露的才气以及大胆惊人的话语风格,歪解历史。尤其是每篇的结尾“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插科打诨,调侃古人,往往令人绝倒。有时候,方舟要在一天内交出四篇稿子,每天翻阅的史书,堆起来有一人高。而她全天都要上课,还有晚自习。
早熟的苹果好卖
“人一结婚,不出5年,男的就不敢仔细地完整地看自己的老婆了,即使看了,也不会仔细看第二遍。我找男朋友的标准,要富贵如比哥(比尔·盖茨),潇洒如马哥(周润发),浪漫如李哥(李奥纳多)……”(《正在发育》)11岁的蒋方舟毫不避讳“生猛”话题,一时舆论大哗。她被说成是一个“早熟”、“说大人话的小孩”,甚至有人预言:“早熟的苹果不甜”,“早开的花早谢”。方舟则从容应对:早熟的苹果好卖。
蒋方舟的偶像张爱玲,曾以一篇《天才梦》惊世骇俗。蒋方舟亦坚信自己是天才,她说:“一万个人里,只有一个天才。剩下的人,要想引起别人注意,就只有靠吆喝,靠谄媚,靠装病态……只有确立我的天才,才能满脸安详和傲慢,拒绝叫卖,拒绝装病,拒绝讨好……”只是,天才之花亦需要汗水浇灌。她说:“我很像一个小商贩,我贩卖的是稀奇古怪的小趣味。小商贩只有不停工作才不会被老婆骂,我只有不断写书才不会被人遗忘。”
在生活中,方舟也处处泼洒着锐利、俏皮和机智的珠玉。比如走在路上,一些男女说着话从身边经过,她说:“我发现了,一男一女在一起,如果尽说些过去的事,那就是刚结婚;如果尽说些将来的事,那就是要结婚;如果尽说些别人的事,那就是结婚多年了。”《西游记》看完,她总结:“孙悟空的常用语是‘妖精/唐僧的常用语是‘悟空,你在哪里—’猪八戒的常用语是‘姐姐—’沙和尚的常用语是‘二哥,大哥说得对!大哥二哥,师傅说得对/—几句话就把人物个性全部概括了。”
最清醒的孩子
方舟刚刚参加了高考,她很理智:“对高考,我想打败它;我不想逃避,也没有地方逃。我是个女孩子,不能去干别的。高考对我是最有利的。”选择了走一条“名门正派”的路,但她“内心还是属于邪教的”,还有一些不磨灭的棱角。
方舟上的是武汉著名的高中—华中师大一附中。数学是她的弱项,最初只能考50多分,连年级前1000名都进不了。当了半年的拼命三郎,她奇迹般地提高到了143分,一下子考了全年级第8名。
学习语文,方舟更有一套。语文课本发下来,她会抢在老师讲课之前通读一遍,然后找人讨论。有的课文只是一首短诗,或者一句引用,如果她认为有价值,就会把这个作家的作品全部找来看过。方舟说:“考语文很简单,你一定要搞明白那个出题的人在想什么……聪明人从来不会被考试玩弄。”
高考的压力本来就够大了,方舟却在高中接连推出了两部长篇小说《骑彩虹者》和《第一女生》。写的是学校生活,依旧是文思遄飞,语言幽默机智,情节妙趣横生。
方舟的自控能力超常,喜欢制定精确细致的工作时间表,并严格执行。她天天都上网,却不上瘾,上网处理完事情,大约一小时,马上退出。宿舍的女孩大都恋爱了,只有她坚持独来独往。她说自己像学校里的训导主任,坚决反对“早恋”—“人心就像砚台一样,是有一个个眼儿的,活眼最好,泪眼混浊一些,次之。我讨厌禁闭在爱中的人,他们的心眼都被封堵住了,不是被口香糖,而是被拔丝封住了,看上去是透明清亮的,要闯进去却一身黏腥。”她还特意买了一个“百草堂”牛皮腕饰,样子十分粗犷,上面刻着一个“杀”字。她说是用来挡霉运,其实是用来挡桃花运的。
李欣汝丑女无敌 丑女无敌(五)
1967年夏天某个黄昏,戴安娜安静地坐在冰冷的台阶上,紧紧抓着锻铁雕花的楼梯扶手,看父亲把沉重的皮箱扔进汽车后备箱,穿棉布长裙的母亲,她脚下的漆皮高跟鞋在石子路上踢踏出清脆的响声后,车门关上,她童年的所有美好快乐,就像气泡般,在母亲离开时的瞬间爆裂消散了。
戴安娜没有流泪,父母决定达成分居协议的这一年,她还只有6岁。被遗弃、背叛和漠视的耻辱和伤心,让幼小的戴安娜没齿难忘。母亲离开后,父亲变得喜怒无常,她害怕又厌倦,就常常偷偷带着弟弟去郊外的桑君汉墓地。从未谋面的哥哥约翰,他那刻着“爱心永志”的墓碑,似乎时刻在提醒戴安娜:对于斯宾赛家族,你这个女孩是多余的。如果你是一个男孩,母亲也就不会弃你而去。
她用沉默的孤独,来回应父亲孤独的沉默,她故意穿得跟假小子似的,故意用泥巴把脸蛋涂得脏兮兮的在父亲身边招遥但是每当家中来了客人,父亲就会吩咐保姆,为戴安娜穿上洁白的公主裙和红色小皮靴,她不喜欢但是不反抗,还蹬着三轮车在过道上招遥
然后是戴安娜16岁那年,她被姐姐带着去见了一个王子,那个王子叫查尔斯,当时是姐姐的男友。戴安娜将格子衬衫扎在灯芯绒长裤里,外面罩着姐姐的皮衣,足登长靴。她这个不三不四的样子把查尔斯逗得大笑不止。
那一次经历让本来就自卑内向的戴安娜很是懊恼羞愧,这可能也是一年后她坚持去汉普郡一个富人家做保姆的主要原因。她负责照看一个两岁大的孩子。同样在这家做保姆的荷兰姑娘马里恩·丽霍斯特,成了戴安娜一生中最为真诚朴实的朋友。她向丽霍斯特敞开心扉,两人像亲姐妹一样,相互关心,当然常常也背着主人说他们的坏话。
戴安娜跟丽霍斯特说她阴郁的童年,她的许多年不曾相见的母亲,她的10个月大就夭折的哥哥。她总是郁郁寡欢,但是当她跟丽霍斯特提到16岁那年和查尔斯的见面时,却会羞涩地雀跃和兴奋,戴安娜说:“那是我生命中第一次约会。”
来自显赫家族却做一周拿16英镑工资的保姆,并没有让丽霍斯特觉得奇怪,这个比戴安娜大3岁的女人后来面对记者采访时总是说:“没有什么比让戴安娜做保姆更让她觉得幸福安稳。”戴安娜的理想是学烹饪,成为一个技艺高超的厨师,为此她总是很早起床洗完一大盆的衣服,然后跑到丽霍斯特的厨房,嚷嚷着要跟她学烹饪,她想有朝一日,能为她威严的祖父、孤独的父亲还有最疼爱她的祖母做出最可口的食物。或者某一天,她的烹饪技艺能上报纸杂志,然后母亲就会闻讯而来探望她。
17岁的戴安娜,将她自己最真实最朴素的理想说给了朋友丽霍斯特,尽管她们只相处了短短3个月,但是丽霍斯特却固执地认为:她眼前那个一头短发,总是将衬衫扎进牛仔裤,笑起来就会脸红的像男孩一样的姑娘,才是真正的戴安娜。
1981年7月30日,丽霍斯特在报纸上看到了那个笑容倾城、美丽绝伦的戴安娜王妃。依然还在汉普郡做保姆的她,一眼就认出了她的朋友。丽霍斯特泪流满面,她一点都不为戴安娜感到高兴骄傲。这个只会洗衣做饭的保姆,她根本就不能从王妃闪烁的眸子和珠宝里,看到她17岁那年的雀跃和快乐。
当这个万众敬仰的妃子为王室诞下两个男孩后,当她在那场著名的车祸中香消玉殒,当她离去整整10年后,举国上下依然都还在悲伤地悼念着她的今天,已经49岁,依然做着卑微的保姆的丽霍斯特总是会说:“如果时间真能轮回到17岁,我想戴安娜更愿意做一个沉静的保姆,或者是一个雀跃的厨师。”
以上内容是关于李欣汝丑女无敌和丑女无敌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