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的古代名人故事 信阳在古代有什么名人

国学素材成语故事

信阳的古代名人故事 信阳在古代有什么名人

武道惊鸿围观:℉更新时间:07-30 09:41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信阳的古代名人故事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信阳在古代有什么名人和信阳的古代名人故事的精彩内容哦。

信阳的古代名人故事 信阳在古代有什么名人

信阳的古代名人故事 信阳在古代有什么名人(一)

信阳出土的世界上最陈的酒阳独具特色的淮上文化风情。

孔子周游列国终点、子路问津、司马光砸缸、亡羊补牢的故事都发生在这里。

譬如亡羊补牢。战国时期,楚国的楚襄王(即顷襄王)是一个昏庸的国君。他父亲楚怀王是被秦国骗去而终于病死在秦国的,他即位后,对于强暴的秦国,还是毫不警惕,只知整天玩乐。大臣庄辛实在看不过去,预感楚国必定灭亡,便向楚襄王作了诚恳的谏劝,并恳请楚襄王让其躲避到赵国去。

庄辛到赵国住了五个月,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楚兵败散,楚襄王流亡到信阳长台关一带。城阳,就是现在信阳长台关下楚王城,著名的“亡羊补牢”典故就发生在这里。当时,楚王城里人心惶惶,楚国危在旦夕。楚襄王这才想起庄辛所说的一番话,果有先见之明,于是派人赶到赵国,把庄辛请回来。《战国策·楚四》:“庄辛至,襄王曰:‘寡人不能用先生之言,今事至于此,为之奈何?’庄辛对曰:‘臣闻鄙语曰: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臣闻昔汤武以百里昌,桀纣以天下亡。今楚国虽小,绝长续短,犹以千里,岂特百里哉……君王之事因是左州侯右夏侯,辇从鄢陵君与寿陵君,饭封禄之粟而戴方府之金,与之驰骋乎云梦之中,而不以天下国家为事,不知夫穰侯(魏冉)方受命乎秦王,填黾塞之内而投已乎黾塞之外。’襄王闻之,颜色大变,身体战栗。于是乃执而授之阳陵君,与淮北之地也。”黾塞,就是现在的信阳三关(武胜关、平靖关、九里关)。楚襄王终于听取了庄辛的劝告。授命为阳陵君的庄辛,凭借三关和淮河天险,力挽败局,不仅挡住了秦兵的北进,而且还收复了上蔡、陈之地。这才使楚襄王有可能在陈重新建都,使楚国的历史延长了五十五年。

信阳也是中华姓氏之根,汉姓100大姓中,黄、赖、罗、蒋等13个姓氏都源于此(如黄姓起源于潢川、罗姓起源于罗山、赖姓起源于息县、蒋姓起源于淮滨,陈姓、王姓、潘姓、孙姓、沈姓均起源于固始)。信阳地处江淮之间,是历代中原人南迁的始发地和集散地,唐朝时期光州固始籍将军陈元光率乡勇南下闽粤平定蛮苗叛乱,于当地厉行法治、开垦荒地、兴修水利,之后从家乡派遣大量百姓南下定居,故信阳享有“中原第一侨乡”之美称。


我们伟大祖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世界茶树的故乡。据史书记载,我国茶叶生产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之前就已开始。茶树原产于我国西南高原,随着气候以及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等方面的发展变迁,而传到祖国各地以至外国。陈椽教授所著《茶叶通史》中就这样记载着:“西周初年,云南茶树传入四川,后往北迁移至陕西,以秦岭山脉为屏障,抵御寒流,故陕南气候温和,茶树在此生根。因气候条件限制,茶树不能再向北推进,只能沿汉水传入东周政治中心的河南(东周建都河南洛阳)。茶树又在气候温和的河南南部大别山信阳生根。”1987年,考古学家在信阳地区固始县出土的古墓中发掘有茶叶,考证距今已有2300多年,可见信阳种茶历史之悠久。

唐代,全国茶叶生产发展开始进入兴盛时期,公元760—780年间,茶圣陆羽编写的世界第一部茶书《茶经》,把全国盛产茶叶的13个省42个州郡,划分为八大茶区,信阳归淮南茶区。并指出:“淮南茶光州(今光山县)上……”。旧信阳县志记载:“本山产茶甚古,唐地理志载,义阳(今信阳县)土贡品有茶。”北宋时节苏东坡谓:“淮南茶信阳第一。”西南山农家种茶者多本山茶,色味香俱美,品不在浙闽以下。信阳对茶树生长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里年平均气温为15.1℃,一般年份界于14.5℃至15.5℃之间。3月间下旬开始,日均温达10℃,可持续220多天,直到11月下旬才下降。有效积温达4864℃,80%的年份为4683℃。4至11月的月平均气温为20.7℃,最热的7月份均温为27.7℃,最冷的1月份月均温为1.6℃。信阳的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134.7mm,而且多集中在茶季。4—11月的光照时数为1592.5小时(占全年总时数的73%),太阳辐射量为89.25千卡/cm2,有效辐射量为43.74千卡/cm2。这些自然条件,都是茶树生长生育所需要的适宜范围。信阳山区的土壤,多为黄、黑砂壤土,深厚疏松,腐殖质含量较多,肥力较高,ph值在4—6.5之间。历来茶农多选择在海拔300至800米的高山区种茶。这里山势起伏多变,森林密布,植被丰富,雨量充沛,云雾弥漫,空气湿润(相对湿度75%以上)。太阳迟来早去,光照不强,日夜温差较大。茶树芽叶生长缓慢,持嫩性强,肥厚多毫,有效物质积累较多。正如群众常说的,“云雾高山有好茶”。尤其是信阳处于北纬31º43¹至32º37¹高纬度地区,年平均气温较低,很有利于氨基酸、咖啡碱等含氮化合物的合成与积累,这正是炒制优质绿茶所不能缺少的。历来为多人向往的五云(车云、集云、云雾、天云、连云)、两潭(黑龙潭、白龙潭)、一寨(何家寨),就具备这样得天独厚的典型生态环境,生产出来的信阳毛尖,内含有效物质丰富,香高味爽。据中国茶科所对车云、集云、黑龙潭等几个名山的春茶一级毛尖茶样的生化分析,氨基酸含量为3.62 —4.34%,咖啡碱4.06—4.73%,儿茶素117.71—146.38mg/g,茶多酚20.02—21.87%。茶水浸出物,一般为43%左右,高的达46.5%,高出国家标准≥39%。所以,信阳毛尖香高味浓又鲜爽,多次冲泡,香味犹存,魅力诱人。


位于豫之南的信阳,是一个山清水秀,地杰人灵的地方。我热爱我的家乡。纵古论今,这里出过诸多的名人。

1、息夫人,春秋时期息国国君的夫人,出生于陈国(今河南淮阳县)的妫姓世家,又名息妫,因容颜绝代又称为"桃花夫人"。她忧国忧民,贞洁自爱。至今,息县一带还流传着"挂灯劝息侯"和"三年不语"的故事。

2、孙叔敖,名敖字孙叔,一字艾猎。春秋时楚国期思邑(今淮滨县期思乡)人。楚庄王时任令尹。开凿"芍陂",大兴水利,大大促进了楚国的农业发展。

3、司马光,河南光山县人。宋朝宰相,小有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流传于世。其耗费30年心血,编纂完成了横跨1362年历史的巨著《资治通鉴》,影响巨大。

4、何景明(1483-1521),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明代信阳州人。其为官清廉,秉公直言,热爱家乡。明代文坛"前七子"、"四大家"的首领,"后七子"的开山人物。哈哈~小赞一下~他是偶先人哦~

5、宋士杰,明成化信阳州(今信阳市)人。其爱打抱不平为民告状申冤的事迹,赢得了世人普遍的赞扬和广泛的传颂。宋士杰行侠仗义,是一直被广泛传颂着的人物。

6、丁振铎(1842~1914),字声伯,号巡卿,罗山县周党黄湖人。其人刚正不阿,关心国家。光绪帝任命其为理资政院事,委以禁烟大臣兼弼德院顾问大臣等职。

信阳的古代名人故事 信阳在古代有什么名人(二)

《贝多芬传》贝多芬,身高5英尺4英寸,与当时欧洲另一位显赫的征服者拿破仑等高。贝多芬自幼不幸,他的父亲是一个残暴的酒鬼,他剥夺了小贝多芬学习、休息和娱乐的时间,而只是一味地强迫幼小的儿子没完没了地练习钢琴和小提琴,期望他将来成为自己的摇钱树。

1787年,贝多芬前往维也纳拜他仰慕已久的偶像莫扎特为师。莫扎特听了他的即兴演奏之后感到十分惊奇,当场对其他人说:请注意,这位少年将震动世界。可惜,在维也纳的学习时光很快就中断了,原因是他母亲患重病,并很快地离开了人世,失去了心目中唯一的亲人的贝多芬悲痛欲绝,过度悲痛使他接二连三地得了几场大病,其中一次是出天花,永远地毁了他的容貌。

1792年11月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不久,痛苦叩响了他的生命之门,从1796年开始,贝多芬的耳朵日夜作响,听觉越来越衰退。起初,他独自一人守着这可怕的秘密。1801年,他爱上了一位名叫朱丽埃塔的姑娘,但由于自己的残疾(此时他已耳聋)以及朱丽埃塔的自私、虚荣,两年后她嫁给了一个伯爵。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都反映在他这一时期(幻想奏鸣曲)、<克勒策奏鸣曲)等作品中。席卷欧洲的革命波及了维也纳,贝多芬的情绪开始高涨,这时的作品有《英雄交响曲》、《热情奏鸣曲》。

1806年5月贝多芬与布伦瑞克小姐订婚,爱情的美好产生了一系列伟大的作品。不幸的是,爱情又一次把他遗弃了,未婚妻和另外的人结婚了。不过这时贝多芬正处于创作的极盛时期,对一切都无所顾虑。他受到了世人瞩目,与光荣接踵而来的是最悲惨的时期:经济困窘,亲朋好友一个个死亡离散,耳朵也已全聋,和人们的交流只能在纸上进行。面对生活苦难,似乎没有什么能使贝多芬屈服,他以自己的创作风格扭转了维也纳当时轻浮的作风。

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在风雪交加的日子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贝多芬是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世界不曾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

他是这样一个人,罗曼·罗兰在传记的最后这样概括了他的一生:

什么胜利可和这场胜利相比?波拿巴的哪一场战争,奥斯特利茨哪一天的阳光,曾经达到这种超人的努力的光荣?曾经获得这种心灵从未获得的凯旋?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的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的:

“用痛苦换来的欢乐。”

罗曼·罗兰将这样一个人的传记放在他立意要写的《名人传》的首位。

《米开朗基罗传》:该传记分上下编,上编“战斗”,下编“舍弃”和尾声“死”。

1475年3月6日,米开朗基罗出生于卡森蒂诺地方的卡普雷赛,父亲是法官。母亲在他六岁时便死去,米开朗基罗被寄养在一个石匠的妻子家里。十三岁时,他进入多梅尼科.吉兰达约的画室。据说由于他的成绩优秀,使他的老师为之嫉妒。一年后他们分手了,米开朗基罗转入一所雕塑学校。不久,由于宗教信仰的冲突,他离开了那里,先后到过威尼斯、罗马等名城,雕塑水平不断地得到了提高。

1505年3月,米开朗基罗被教皇尤利乌斯二世征召去替他造陵墓。不久,又让他去画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此后几年,他一直受着历任教皇的差遣,携带着痛苦去创作他并不满意的作品。1527年米开朗基罗卷入了一场革命的漩涡,差一点丧命。革命结束后,教皇克雷芒又将他从隐避地找了出来,米开朗基罗不得不重新为他所抗拒的人劳作。1537年9月克雷芒教皇驾崩,米开朗基罗原以为从此能安安静静地做自己的事了。但他刚到罗马,又被他的新主人——保罗三世抓住了。似乎命运注定他只能在无休止的干涉中替别人干活。

1564年2月12日,米开朗基罗站了一整天来创作《哀悼基督》。14日他开始发烧,18日下午5时,这位杰出的雕塑家兼画家终于永远地离开了人间。

《托尔斯泰传》:托尔斯泰两岁丧母,九岁丧父,青少年时代的托尔斯泰,不仅常为思想苦恼,还为自己丑陋的相貌感到绝望。

1851年,托尔斯泰来到高加索,群山环抱的清明环境使他纷乱的大脑清醒过来。第二年,他创作出了《童年》、《少年》、《青年》和《一个地主的早晨》等优秀作品。俄土战争期间,托尔斯泰曾亲临战场,常常处于危险之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仍然写出了《塞瓦斯托波尔纪事》那样令人激赏的作品。这一时期的托尔斯泰是比较充实而快乐的。

1862年托尔斯泰结婚了,幸福的家庭生活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创作出了震动19世纪整个小说界的巨著:《战争与和平》与《安娜·卡列尼娜》。但是,托尔斯泰是苦恼的:他本人拥有地位和财富,但他时常为自己的富裕的生活感到羞愧难安;他同情下层民众,又对他们缺乏信心。因此,他厌倦自己的生活,决心和自己的社会决裂,他又得不到人们的支持。在精神上,他一直是孤独的。八十二岁的时候,他选择了出走,并病死于一个小火车站.

信阳的古代名人故事 信阳在古代有什么名人(三)

1.

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2.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3.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4.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5.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6.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7.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8.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9.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搜一下:关于乡情的名人事例

信阳的古代名人故事 信阳在古代有什么名人(四)

王亚南睡三脚床:

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天天如此,从未间断。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

王亚南绑在柱子上读书:

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资本论》最早的中文翻译者王亚南,1933年乘船去欧洲。客轮行至红海,突然巨浪滔天,船摇晃得使人无法站稳。这时,戴着眼镜的王亚南,手上拿着一本书,走进餐厅,恳求服务员说:“请你把我绑在这根柱子上吧!”服务员以为他是怕自己被浪头甩到海里去,就照他的话,将王亚南牢牢地绑在柱子上。绑好后,王亚南翻开书,聚精会神地读起来。船上的外国人看见了,无不向他投来惊异的目光,连声赞叹说:“啊!中国人,真了不起!”

鲁迅嚼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读书刻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施洋搓脚夜读:

二?七大罢工著名的工人领袖施洋,幼年家道贫寒,买不起灯油。村里有一座叫隆兴观的古庙,庙里点有一盏长明灯,他就在古庙里读书。冬季寒冷,脚冻得难受。起初他不时地站起来跺脚,后来觉得这样浪费时间,便削了一根圆滑的木棍,放在脚底下,一边读书一边来回用脚搓木棍,搓暖了脚,他又能安心读书了。

信阳的古代名人故事 信阳在古代有什么名人(五)

《贝多芬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330333034》读后感

人们在贝多芬那青春洋溢的脸-卜看到了未来的天才的目光:从那日光,人们又可以窥探到他未来的悲剧的命运。之后的岁月里,性格过于自由暴躁的贝多芬也不止-?次的遭到了爱情的否绝。在遭受这些肉体痛苦之时,贝多芬又必须承受着另--种痛苦。不但如此,他的身体也“背叛”了他,先后得了肺病、关节炎、黄热病、结膜炎等等。身子一天不如…-天。町他从未放弃过音乐。要知道面对这么大的困难!

生命的沸腾掀起了音乐的终曲,贝多芬不肯相信他面临的是无可救药的灾难;他渴望痊愈,渴望幸福,他对付未来充满着希望!那么想想我们这么丰衣足食的生活,为何心里不装满阳光,非要悲观行事呢?也许现在你的成绩是很差,但那不代表今后的岁月中你依然是“蠢才”。要相信自己的实力,这一点贝多芬比我做得好很多。

贝多芬与命运抗争最终成为名人,贝多芬在写给弟弟们的信中写过:“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了艺术之外也是道德。道德,对人们来说是多么重要。它可以挽救一条活生生的生命,当然也可以教育我们助人为乐”!

米开朗琪罗

罗曼。罗兰先生所著的巨人三传之一《米开朗基罗传》,是傅雷先生所译。书中除了传记原文以外,还附有米氏相关作品彩色插图一百五十余幅。读罢此书,心中感慨万千。

在书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活的生命,一个真实的米开朗琪罗。他平易,但又超凡脱俗。他无以伦比的艺术天赋和创造力全部献给了艺术,他追求艺术真善美之表现力的执着与忠诚更是感人。米开朗琪罗是无愧于那个时代,无愧于巨人的称号的。

米开朗琪罗生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那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他是一个精神的贵族。他是个天才。他有一种骇人的生命,猛烈地爆发,使他太弱的肉体与灵魂有所不能承担。

在创造的不断冲动中,他除了夜以继日的工作,除此以外什么都不想。他在继续不断的兴奋中生活。

他一生致力于艺术的创造,试图把真善美保存到永恒。

他狂野,他不羁,他高贵。他欣赏自己,赞赏自己,他不答应别人把他当艺术家来看。他认为,天才这个词都不配于他。

他的父亲也劝告他不要劳作过度,但是劝告并不起作用。他从不肯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更合人性些。他只以极少的面包与酒来支持他的生命。

大师留存下来的作品,无论是建筑、雕塑还是绘画,任何一件都已成为不朽,它们与他一样名垂千古。

米开朗基罗生于一四七五年三月六日,安息于一五六四年二月十八日下午五时。享年90岁。

他的一生就在不息的艺术冲动与创造中渡过。无数的失败,无数的成功,他走完了自已充满坎坷的一生。最终他用自已的精神和生命为人类留下了无限宝贵的财富。

托尔斯泰

“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这就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笔下的列夫·托尔斯泰。整篇文章用了先抑后扬的写法,先把他丑陋的外貌,平庸的长相展现在读者前,后又把他那尖锐的眼睛挥洒得淋漓尽致,把一个伟大的文学家的一生写得震撼人心。

一个出生贵族的大作家,却长着一张田野村夫的脸孔,并没有独特的一面。或许他是粗鲁的,但他的灵魂是高贵的。他那眼睛,他那犀利的目光,似乎能将世界的一切事物尽收眼底,这就是列夫·托尔斯泰。直到现在,我才真真正正地了解到列夫·托尔斯泰,了解到一个作家对腐朽生活的批评和厌倦。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的灵魂被震撼了,特别是读到列夫·托尔斯泰的犀利目光时,我仿佛也被这目光击中了一样,敏锐深刻,而且能够激发我的创作灵感,与之前读描写托尔斯泰丑陋外貌的感觉大有不同。

虽然开头的种种描写片段让我感到非常吃惊,茨威格把他的长相,性格描写得让人无法接受,似乎托尔斯泰是一只吃人的狮子。但后来他的各种优点各种感情,全都包含在那双“有一只眼珠”的眼睛体现出来。托尔斯泰给我的感觉就是,他的心灵美根本与他的外表没有一丝联系。托尔斯泰就是与俄国人民共同的命运,坚决站在农民的立场,否定富裕腐朽的生活,即使他本身也是出自一个很富有的家庭。

或许外表丑陋但是心灵高尚的列夫·托尔斯泰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让我们见到了作家不同的一面,那种内心的震撼,让我感受到了许多……

以上内容是关于信阳的古代名人故事和信阳在古代有什么名人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

标签:信阳在古代有什么名人

标题:信阳的古代名人故事 信阳在古代有什么名人

链接:http://m.zhaichaow.cn/sucai/gushi/1193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