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时名人的故事简要 长征中的经典人物故事简介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长征时名人的故事简要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长征中的经典人物故事简介和长征时名人的故事简要的精彩内容哦。
长征时名人的故事简要 长征中的经典人物故事简介(一)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们在老将军廖鼎琳朴素的家中,听他一连三个多小时细说当年的战斗故事。
长征中在炮兵营当警卫员的廖鼎琳打仗不多,却见证了一次次战斗的惨烈。“湘江战斗那个惨啊,清水河流成红水河。”后来,从党史资料中廖鼎琳知道了关于那场战斗的数字——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从长征开始时的8.6万余人,锐减为3万余人。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的时候,湘江战役纪念碑前,伫立着一位身着灰布中山装、眼圈潮红的老人。“当地的电视台正在那里拍摄,发现了父亲,猜他可能是个老红军,想要采访。”那次陪同廖鼎琳回江西的女儿回忆道,“父亲摆摆手,没有接受采访,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久久不愿离开。”
“那个时候装备比红军初创时期要好一些!”廖鼎琳说,第一次反“围剿”的时候,用的都是土炮,有种“松树炮”是把松树干挖空装上火药和石砂制成的。打完仗不能撤,还要捡子弹壳,捡回去填药再用,不过“填的药不好使,打不了多远”。战士的子弹袋里大部分是空子弹,“只有几发是真的”。但湘江之战时我们的装备与敌人相比还是相距太大啊!
“一天中不是打仗就是走路。”廖鼎琳当警卫员少吃了一些苦——被子可以放在首长的马背上,上山走累了还可以拉着马尾巴走。但他还是掉了一回队。那是在过了金沙江后不久,“不知啥病,吃不下东西,还拉肚子”。身后的收容队不断打枪警示:
“敌人来了,快跑!”在战友小马的搀扶下,廖鼎琳鼓励自己向前走、不要停下。
强渡大渡河,廖鼎琳所在的炮兵营立下了大功。红1团17名勇士组成渡河突击队进行强渡的同时,岸上轻重武器火力掩护,炮兵营营长赵章成操纵迫击炮,弹弹击中对岸敌人碉堡。营长因此得到了“神炮手”的美名。
一军团是中央红军的先头部队。“你们比后面的部队苦吧?”记者问道。老人说:“这个你们就不知道了,走在前面的部队粮食吃完了还能挖野菜,后面的部队连野菜都难找啊!”
廖鼎琳说,过草地红军战士都饱尝了饥饿的滋味。刚进入藏区的时候,还能搞到牛羊,大块大块的肉放在从敌人那里缴获来的大桶锅里煮,虽然“没有盐、没味道”,也不失为难得的大餐。草地里就没那么幸福了,那时青稞只有八九分成熟,部队要求每个人背一捆柴火和7天的干粮。“开始一两天,烧开水煮青稞吃。后来没柴火了就吃生的,到最后,生的青稞也没有了,就吃点野葱野蒜充饥。”廖鼎琳说,当他们到达班佑后看到零零星星的“牛屎房子”,激动得欢呼起来——有人家的地方,就有希望筹到粮食了。
部队到达陕北,廖鼎琳进入抗大学习军事、文化,随后走上了抗日前线。长征路上懵懵懂懂的小战士,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员
好多人死啦
长征时名人的故事简要 长征中的经典人物故事简介(二)
历史名人
吴道子:唐代著名画家。被后人奉为"画圣"。其画线条遒劲雄放,变化丰富,一变古来沿袭的高古游丝描的细笔,发展了线描的艺术方法,故表现出来的物象富有运动感、节奏感,被人们称为"吴带当风"。
吴承恩:明朝小说家。著有《西游记》传世。
吴勉:贵州黎平侗族英雄
吴起:战国时著名军事家。卫国人。初为鲁将,继为魏将,后奔楚国,任令尹,主持变法,后被杀。
吴广:秦末农民起义领袖。公元前209年与陈胜发动戍卒九百人起义,建立张楚政权。后为部将田臧假借陈胜命令杀害。
吴沃尧:清代著名小说家。著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吴炳(?-约1647),明末戏曲作家。字石渠,号粲花主人。江苏宜兴人,有传奇《绿牡丹》等五种,合称《粲花别墅五种》。
吴历(1632-1718),清初画家。字渔山,号墨井道人、桃溪居士。苏州常熟人。与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恽寿平合称“清六家”。亦工诗,著有《墨井诗钞》、《三巴集》、《桃溪集》及《墨井画跋》等。
吴修(1764-1827),清浙江海盐人,字子修,号思亭。诸生。官布政使司经历。精于鉴别古今字画金石。陆续刊刻有《湖山吟中啸集》、《思亭近稿》、《居易小草》、《吉祥居存稿》。另有《青霞馆论画诗》、《续疑年录》、《曝书亭诗集笺注》、《纪元甲子表》及《居易居文集》。刻有所集清人六百余家尺牍。
吴其浚(1789-1847),清植物学家。字瀹斋,别号雩娄农。河南固始人。嘉庆进士。著有《植物名实图考长编》22卷和《植物名实图考》38卷。
吴昌硕(1844-1927),近代书画家、篆刻家。初名俊、俊卿,字仓硕、昌石,别号缶庐、苦铁。浙江安吉人。清末诸生。工书法,擅写石鼓文,尤精篆刻。与同道创立西泠印社,并任社长。有《缶庐集》、《缶庐印存》等作。
其它吴姓名人有三国魏文学家吴质,南朝梁文学家吴均,唐史学家吴兢,宋音韵训诂学家吴棫,南宋词人吴文英、名将吴玠、吴璘,元画家吴镇,明末医学家吴又可,清文学家吴绮、书画篆刻家吴煕载,清末金石学家吴大澄、小说家吴趼人等,近当代有戏曲理论家吴梅、生物化学家吴忠、教育家吴玉章、史学家吴晗、物理学家吴有训、医学家吴阶平、新闻学家吴冷西、作家吴组缃、剧作家吴祖光、画家吴作人、围棋名手吴清源、泉州泉港区不会开车的巡警吴伟兵等名号。
还有吴三桂
我来回答谢谢大家帮忙了要故事~~ 我不是要名字,是要小故事,谢谢哦
长征时名人的故事简要 长征中的经典人物故事简介(三)
简介:
台湾知名艺人。1992年2月以17岁之龄出道,甫出道即在亚洲迅速窜红,有“小旋风”之称。林志颖集职业赛车手、歌手、演员、企业家、摩托艇手(新的挑战)、台湾网络协会身兼数职的要员、美国/内地/台湾众多官方形象及公益代言人等等多重身份于一身,跨界之大、涉及领域之多,令人惊叹。
个人喜好
最尊敬/崇拜的人:父亲
爱好/嗜好:摄影、上网、玩游戏、健身、漫画、KTV、音乐动画
喜欢的运动/健身方式:赛车、滑板、棒球、野战、游泳、高尔夫球、保龄球、潜水、滑雪、骑自行车、滑浪板、水上摩托艇、网球等
喜欢的宠物/动物:狗
喜欢的歌手:王杰,Michael Jackson
最喜欢的水果:香蕉、西瓜
最喜欢的饮料:牛奶、白开水
喜欢的演员:刘德华、张曼玉
座右铭:“人因梦想而伟大!”“人生可以有后悔,但不可以有遗憾!”
口头禅:“不知道耶”、“还好啦”、“不要这么说” 、“没有啦”、“没那么夸张”、“蛮……”
荣誉成绩
音乐类奖项
颁奖礼:
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
所获荣誉名称: 最受欢迎男新人奖
获奖时间:1992年 (10届)
求学经历
忠孝国小——怀生国中——华冈艺校(主修表演 副修摄影)
星路历程
1993年登上香港红磡体育馆演唱,保有最年轻歌手在红勘开演唱会之纪录。在1992-1994年间,密集发行专辑、广告代言与拍摄电影。然于当红之际,宥于兵役,其以直接面对不拖延之心态,暂别舞台,于1994年11月16日入伍。兵役期间,因其父与经纪人夏春涌对合约认知上之出入,遂于1995年解约。
期间与林心如传出绯闻,后二人正式交往,但以分手收场,现在二人是很好的朋友。
1996年11月16日退伍,成立吉米工作室,自行打理演艺事业,唱片由“丰华唱片”代理发行。
1997年投入赛车运动,甫参与龙潭TIS赛车场“超级跑车赛”,即拿到第三名,1997-2001年间,先后受普利司通(Bridgestone)与埃索(ESSO)机油赞助参与赛事,其在ESSO Jimmy Racing Team之期间,多次创下BMW M3在TIS赛道之单圈纪录,并在2000年之年终房车菁英赛获得第四名,2001年获得“超级房车赛”四站冠军之大满贯。
1998年将戏剧经纪约签给知名经纪人夏玉顺,拍摄第一部电视剧“绝代双骄”,饰演小鱼儿;后陆续拍摄三台八点档戏剧“天地传说—宝莲灯”、“绝世双骄”。
2001年参与中国央视大戏“天龙八部”,饰演段誉,为其戏剧上之重大突破,可谓其代表作。
2002年获白宫反毒大使奖状。
2006年,推出睽违6年之专辑唱片“挡不住我”,并于年底接拍三立偶像剧“放羊的星星”。
现除为演艺人员外,亦于珠海与友人陈维良经营“珠海平坐赛车运动咨询有限公司”,并为中国三菱蓝瑟万宇车队之车手。
关于岳飞的简介和启示
长大后,林肯离开家乡独自一人外出谋生。他什么活儿都干,打过短工,当过水手、店员、乡村邮递员、土地测量员,还干过伐木、劈木头的重力气活儿。不管干什么,他都非常认真负责,诚实而且守信用。
介绍一下,再写出名人优点,让大家学习
长征时名人的故事简要 长征中的经典人物故事简介(四)
唐高宗死后,皇后武则天独揽大权,直至登基做了女皇帝。则天女皇用严刑酷法,对那些为非作歹的贪官污吏进行制裁。当时,有人密告文昌右丞相周兴企图谋反。于是,武则天派酷吏来俊臣去审理此案。
来俊臣派人请来周兴,不动声色地先假意与周兴聊天,并请他一起喝酒。酒宴上,来俊臣问周兴说:“现在有些囚犯不服罪,你说用什么方法让他们认罪,用什么方法制裁他们才好呢?”
这周兴也算是一个酷吏了,他整人的法子五花八门。这次来俊臣把他请来,迹讥管客攮九归循害末他还蒙在鼓里,一点也不了解真相,因此他洋洋得意地呷着美酒,同时自作聪明地向来俊臣介绍了一种自己惯常使用的整人办法。他说:“这简单得很,我有一个好办法,包管让囚犯一个个服服贴贴。”
来俊臣不动声色地说:“什么办法,请仔细介绍,我也照此办理。”
周兴说:“拿一个大坛子来,周围堆上火炭烧烤,待烤得滚烫时,令犯人进到大坛子里去,看谁还敢不招供他的罪行?”
来俊臣听罢,立即派人搬来一个大坛子,按周兴所说的办法在坛子周围点上炭火。不一会,坛子烧得滚烫。来俊臣站起身来对周兴说道:“现在皇宫内部传出命令,要我来审问老兄你的罪行,我想还是先请老兄进入这个大瓮里去再说吧,也好亲自体会体会你自己的杰作呀。”
来俊臣的话音刚落,周兴早已吓得魂不附体,连忙跪下,使劲地叩头谢罪。
看起来,那些作恶多端变着法子整人的人,也有遭到“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下场的那一天。
长征时名人的故事简要 长征中的经典人物故事简介(五)
贝多芬小故事
热情奏鸣曲
兴德勒有一次向贝多芬问起《d小调奏鸣曲》(作品31之2)和《f小调奏鸣曲》(作品57号)的内容时,贝多芬的回答是:“请读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因此前者被称为《暴风雨奏鸣曲》,而后者则由汉堡乐谱出版商克兰茨(1789—1870)加上了《热情奏鸣曲》的标题。(另一说,“热情”的标题是由德国钢琴家、小提琴家、作曲家和指挥家赖内刻(1824—1910)所加,这似乎是没有根据的。)“热情”的标题没有贝多芬的认可,但用于这部英雄豪迈、气势磅礴的作品,是相当恰切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有一次在莫斯科听到俄国作曲家和指挥家多勃洛文(1894—1953)演奏这首奏鸣曲后,说道:“我不知道还有比《热情奏鸣曲》更好的东西,我愿每天都听一听。这是绝妙的、前所未有的音乐。我总带着也许是幼稚的夸耀想:人们能够创造怎样的奇迹啊!”1870年十月三十日,巴黎在普法战争中已经被普鲁士军队包围三个多月了。设在凡尔赛的普鲁士国王威廉的大本营里,铁血宰相俾斯麦正同法国资产阶级政府首脑梯也尔谈判停战条件。这天晚上,曾任德国驻意大利大使的格台尔,在凡尔寒的一架破旧不堪的钢琴上,为俾斯麦演奏了《热情奏鸣曲》。俾斯麦听了最后一个乐章后说:“这是整个一代人斗争的嚎哭。”他是从一个嗜血成性的野心家立场来领会贝多芬的“热情”的。他曾说过:“要是我能常听这个曲子,我的勇气将不会枯竭”,因为“贝多芬最适合我的神经”。贝多芬在1801年六月二十九日说过:“我的艺术用以改善可怜的人们的命运。”贝多芬如果地下有知,听说他的音乐为俾斯麦利用,他一定是死不暝目的。
1.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者,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2.王羲之吃墨
被后人称为“书圣”的王羲之,小的时候是一个呆头呆脑的孩子,每天都带着自己心爱的小鹅悠悠逛逛。王羲之每天刻苦练字,却被老师卫夫人称作是死字。王羲之很是苦恼,在小鹅的启发下,王羲之在书房写成了金光灿灿的“之”字,但却误将馒头沾墨汁吃到了嘴里,从此留下了王羲之吃墨的故事。
3.柳公权戒骄成名
柳公权从小就显示出在书法方面的过人天赋,他写的字远近闻名。他也因此有些骄傲。不过,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没有手的老人,竟然发现老人用脚写的字比用他手写的还好。从此,他时时把“戒骄”记在心中,勤奋练字,虚心学习,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4.少年包拯学断案
包拯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5.唐伯虎潜心学画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绘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这几个够吗?
文森特·凡高:只卖出一幅画的巨匠
这是一个酷热的日子。太阳照耀着法国奥弗苏瓦兹附近的麦田,一群黑乌鸦忽上忽下地在空中游荡,而向日葵则在夏日的高温中盛开着。然而这生动的场景中却在举行一个葬礼。该教区的牧师没有到场。前来哀悼者没有几个,其中仅有一位似乎真情地在为死者悲伤。西奥·凡高,死者的弟弟在送葬的路上哭个不停,因为他与行为怪异的、在自己的美术作品 上只署名“文森特”的死者有着长期的、情结复杂的关系。他仰慕死者的作品,忍受死者生前的古怪情绪,曾经从经济和生活上资助并照料死者。
就在几天前,文森特·凡高离家走入了这片他曾多次以色彩浓重和随意的手法幻景般地展现在画布上的麦田,然后用一把手枪向自己的胸膛射出一发子弹。他两天后死在弟弟的怀抱之中,时年37岁。凡高生前一直在贫困、疾病、孤独和不时发作的癫狂精神状态中挣扎。但是他并不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他曾经出售过自己的一幅画。
童年——文森特·凡高
文森特·凡高于1853年3月30日出生在荷兰靠近比利时的小镇格鲁特辛德尔特,他一头红发,脸上长满雀斑,是家里6个孩子中的老大。
小时候,凡高是名有才华的但与众不同的学生。11岁时,他被送进10英里外的一所寄宿学校,结果在那里深感孤独。凡高在学校学习语言并开始练习素描,他的画显示出熟练的技巧,以至于多年后美术史家为它们的真伪而起了纷争,一些人不相信这些画会出自一个少年之手。不过凡高却在1868年 3月,他15岁生日到来之前离开了该校。凡高开始厌倦学校生活。他后来又把比他小4岁的西奥也带离了学校。
谋生——文森特·凡高
幸好凡高的这个大家庭笃信家族的凝聚力,他的伯父森特,一位富有的美术品经销商,帮助他在一家颇具声誉的、名叫古比尔的美术品公司找到一份工作。凡高开始为许多画家销售他们创作的各种版画。
同时,凡高在爱情上遭受到首次令他心碎的挫折。他疯狂地爱上了房东19岁的女儿伊格妮·罗伊尔并向她求婚。当她告诉凡高她已秘密与人订婚时他却更加热烈地追求她。而罗伊尔的冷淡使凡高陷入了严重的沮丧之中,他甚至告诉西奥自己对作画的热爱都消失了。他有了新的迷恋——像父亲一样当一名牧师。
凡高在随后的四年把时间都花费在了研究和宣讲福音的教义上。由于未能进入极具声望的阿姆斯特丹神学会,他转而上了比利时的一所学校,但在3个月后又辍学了。此时的凡高成了一位非职业福音传教士,他开始为一群贫困的矿工服务。他与工人们一起生活——在麦秸上睡觉,以土豆为食,穿破烂的衣服。许多人都视他为精神错乱者。父亲告试他不要坠入狂热的境地,弟弟也劝他学门手艺,而凡高却以断绝与家人的一切联系达一年之久作为回应(虽然他仍接受弟弟通过父亲悄悄汇给他的生活费用)。
各种渠道的救助纷纷涌向处于困境的凡高。“我常常目睹故乡的图画而思念万千。”他在给西奥的信中写道。随着宗教信仰被置之一旁,凡高决心成为一位画家。
画家——文森特·凡高
不久,凡高的创作就从铅笔画进入到水彩画,又进入到油画。不过他的进展多次被心灵的磨难所干扰。他先是迷恋上他的表姐,这位女子刚刚丧夫。然而她却告诉凡高她决不会接受他的爱情。凡高于是执着地追随她回到阿姆斯特丹并闯入她的屋子,将自己的手放在煤油灯的火舌上,声称她如果不出现就不把手移开。
随后出现在凡高心目中的是一位名叫茜恩的妓女。这名风尘女子常酗酒,患有梅毒,并正怀着第二个孩子。当凡高告诉西奥他想娶茜恩时,深感震惊的家人觉得应考虑给凡高指定一个法定监护人来约束他疯狂的念头。然而茜恩很快就重新成了站街女郎,这个令人难堪的问题也就随之消失了。凡高的下一个罗曼史发生在他父母所住的城镇纽恩,对象是邻居家的一个相貌平平,智力迟钝,叫玛戈特的纺纱女子。凡高对她颇有怜悯心,向她求婚。这位女子的家人顾及到未来的生活前景,以她的名义拒绝了凡高。伤心的玛戈特服毒自杀,抢救过来后被送进了精神病治疗所。
以上内容是关于长征时名人的故事简要和长征中的经典人物故事简介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