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与书的故事有哪些 名人与书的故事

国学素材成语故事

名人与书的故事有哪些 名人与书的故事

大天骄围观:℉更新时间:07-29 15:43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名人与书的故事有哪些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名人与书的故事和名人与书的故事有哪些的精彩内容哦。

名人与书的故事有哪些 名人与书的故事

名人与书的故事有哪些 名人与书的故事(一)

名人读书的故事1、凿壁偷光

汉朝元帝时的匡衡,从小喜好读书。可是家里很穷,连饭都吃不饱,哪有钱上学读书呢?他只好白天干活,晚上自己学习。家里没有钱买灯油,怎么办呢?匡衡没有向困难屈服,想出了一个办法:在墙壁上凿了个小洞,借邻居家照射过来的微弱灯光看书学习。他勤奋刻苦,学到了许多知识,后来做了宰相。

比喻:在艰苦的条件下设法坚持学习的精神。

名人读书的故事2、悬梁刺股

汉朝的孙敬刻苦好学,每天一早就起来就读书,直至深夜。因为疲劳瞌睡,常会不知不觉打起盹来。他就把绳子的一头悬在屋梁上,一头系着头发。这样,一打盹,头皮就会被扯痛。后来,他终于成为儒学大师。

战国时的苏秦因为游说秦国失败,家里人不理他,就发愤自学。每当瞌睡时,就拿锥子刺自己的股(大腿),直至鲜血淋漓。后来他成为有名的学问家。

后人将两人的事迹合在一起,用“悬梁刺股”形容刻苦自学。

名人读书的故事3、李白的故事

李白小时候很贪玩,经常逃学。一次,他从学堂跑出来,到河边玩,看到一位老婆婆正拿着一根铁棒在石头上磨来磨去,李白很惊讶,就问老婆婆磨铁棒做什么。老婆婆说:“我在磨针。”李白又问“这么粗的铁棒何时能磨成针呢?”老婆婆说:“只要有恒心,铁棒一定能磨成针。”李白听完很惭愧,从此刻苦学习,终于成为伟大的诗人。

名人读书的故事4、映雪夜读

孙康,晋代京兆(今河南洛阳)人,官至御史大夫。

孙康幼时酷爱学习,常常感到时间不够用。他想夜以继日攻读,可家中贫穷,没钱购买灯油。一到天黑,便没有办法读书。特别到了冬天,长夜漫漫,他有时辗转很久,难以入睡。实在没有办法,只好白天多看书,晚上睡在床上默诵。

一天夜里,他一觉醒来,忽然发现从窗外透进几丝白光。开门一看,原来下了一场大雪。屋顶白了,地上白了,树上也白了。整个大地披上一层银装,闪闪发光,使他眼花缭乱。他站在院子里欣赏银装素裹的雪后美景,忽然心中一动:映着雪光,可否读书呢?他急急忙忙跑回到屋里,拿出书来对着雪地的反光一看,果然字迹清楚,比一盏昏黄的小油灯要亮堂得多呢!

从此孙康不再为没有灯油而发愁。整个冬天,他夜以继日地读书,不怕寒冷,也不感到疲倦,常常一直读到鸡叫。即使是北风呼号,滴水成冰,他也从来没中断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孙康砥砺求进,学有大成,终于成为一位很有名望的学者。


我不会~~~但还是要微笑~~~:)

名人与书的故事有哪些 名人与书的故事(二)

人生所有的欢乐是创造的欢乐:爱情、天才、行动——全靠创造这一团烈火进射出来的。

——罗曼·罗兰

真正的快乐是内在的,它只有在人类的心灵里才能发现。

——布雷默

所谓内心的快乐,是一个人过着健全的、正常的、和谐的生活所感到的快乐。

——罗曼·罗兰

快乐没有本来就是坏的,但是有些快乐的产生者却带来了比快乐大许多倍的烦扰。

——伊壁鸠鲁

没有一回的快乐是无烦扰的。

——福 莱

牙齿痛的人,想世界上有一种人最快乐,那就是牙齿不痛的人。

——萧伯纳

世界上没有比快乐更能使人美丽的化妆品。

——布雷顿

只有信念使快乐真实。

——蒙 田

人生最大的快乐不在于占有什么,而在于追求什么的过程。

——本 生

不应该迫求一切种类的快乐,应该只追求高尚的快乐。

——德谟克利特

做好事是人生中唯一确实快乐的行动。

——西德尼


业精于勤荒于嬉,出自韩愈的《劝学解》。意思是说学业由于勤奋而精通,但它却荒废在嬉笑声中,事情由于反复思考而成功,但他却能毁灭于随随便便。古往今来,多少成就事业的人来自于业精于勤荒于嬉。有个很好的典故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战国时期的苏秦,开始虽有雄心壮志,但由于学识浅薄,跑了许多地方都得不到重用。后来他下决心发奋读书,有时读书读到深夜,实在疲倦、快到打盹的时候,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去,刺得鲜血直流。他用这种“锥刺股”的特殊方法,驱逐睡意,振作精神,坚持学习。后来终于成了著名的政治家。

名人与书的故事有哪些 名人与书的故事(三)

本杰明.富蓝克林 出生平民的富兰克林总是串在大街小巷,他卖过报纸,烤过面包,刷过油漆,后来他成了一位全才,是外交家,出版家,发明家,他最大的成就莫过于将天空中的雷电捕获到莱顿瓶中。

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早年参加过美国南北战争,但是他立刻又退出了,因为他无法忍受自己杀任何人,后来他开始了写作生涯,他写的讽刺类小说闻名遐迩,专门指责无义的富人,为民请命,成为了著名的作家。

周树人,出生于中国小康家庭,后来因家庭变故被迫外出,首先他去了被人鄙视的西洋化学校,后来去日本留学,受了日本“爱国”幻灯片的影响,决定弃医从文,他写的小说《阿q正传》,惟妙惟肖,颇具现实讽刺意义,还领导了中国文学革命,并成功使白话成为中国的官方文字。以笔名鲁迅闻名中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奇才。

高尔基,原名马克西莫维奇出生于俄国贫苦农家的普通少年,开始由祖母抚养,后来自己外出谋生,来到俄国城市,接触了大学生还有布尔什维克者,他卖过面包,和几人合住一个狭小的屋子,受过挫折,曾经也想过自杀,还险些葬身火灾,靠自己学会了识字还有写作,他结合自己的经历写了很多作品。写实的手法和富有激情的文采,代表了俄国第一代社会主义文学家的风格,破天荒的开辟出了文学的新天地。


1. 香港巨富李嘉诚的两个儿子李泽钜和李泽楷都以优异的成绩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毕业,想在父亲的公司里施展宏图,干一番事业,但李嘉诚果断的拒绝了:“我的公司不需要你们!还是你们自己去打江山,让实践证明你们是否合格到我公司来任职。”于是,兄弟俩去了加拿大,一个搞地产开发,一个去了投资银行,他们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把公司和银行办得有声有色,成了加拿大商界出类拔萃的人物。李嘉诚的“冷酷无情”,把孩子逼上自立、自强之路,陶冶了他们勇敢坚毅、不屈不挠的人格和品性。

2. 美国总统罗斯福十分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独立人格。他有句名言:“在儿子面前,我不是总统只是父亲。”他反对孩子们依靠父母过寄生生活。他让孩子们凭自己的本事自食其力。大儿子詹姆斯20岁去欧洲旅行,临行前买了一匹好马,然后打电报向父亲求援。父亲回电话说:“你和你的马游泳回来吧!”儿子只好卖掉了马,作为路费回家。“二战”打响后,罗斯福的四个儿子都上了前线。父亲病故了,他们还都坚守在自己各自的军舰上,用这种特殊的方式为父亲送行。

3、李四光粉碎“中国贫油论”

李四光,卓越的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立人。20世纪初,美国美孚石油公司,曾在我国西部打井找油,结果毫无所获。于是以美国布莱克威尔教授为首的一批西方学者,就断言中国地下无油,中国是一个“贫油的国家”。

年轻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偏偏不信这个邪:美孚的失败不能断定中国地下无油。他说:我就不信,油,难道只生在西方的地下?在这种强烈的自信心的支配下,他开始了30年的找油生涯。他运用地质沉降理论,相继发现了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江汉油田。他当时还预见西北也有石油。今天正在开发的新疆大油田,也完全证实了他的预言。 李四光靠自信、自强彻底粉碎了“中国贫油论”。

名人与书的故事有哪些 名人与书的故事(四)

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

匡衡:凿壁借光。 囊萤映雪。

陈胜:年轻的时候就不满足于做一个佣耕者,有远大抱负,“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后领导了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文天祥:组织力量抗元,失败被俘,面对元朝的威逼利诱,拒不投降,最终英勇就义。

朱自清:宁死也不接受美国的救济粮。

布鲁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科学家。勇敢的捍卫和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面对火刑,毫不退缩,为真理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是捍卫真理的殉道者。

孔圉(孔文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戴震:善疑多问,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终成清代的大学问家。

牛顿:见到苹果落地,偏要问个究竟,最终创立了“万有引力”说,支配了人类思想。

司马迁:经受宫刑和牢狱之灾的磨难,却没有自暴自弃,写出了名垂千古的历史巨著《史记》。

苏步青不放过一个错标点——严谨治学,一丝不苟。

李白铁杵磨针——坚持不懈,勤奋不已,学习自成。

李政道兴趣广泛——学有所长,广泛涉猎,辨证统一


1.读书的名言:读书名言

1、选择作者如同选择朋友。 -W.狄龙

2、任何时间皆可读书,不需桌椅器具,不需约定时间地点。 -J.艾肯

3、先读最好的书,否则你根本没有机会去读了。 -H.D梭罗

4、要多读书,但不要读太多的书。 -B.富兰克林

5、书虫将自己裹在言辞之网中,只能看见别人思想反应出来的事物的朦胧影象。 -W.哈兹里特

6、有些人为思想而读书-罕见;有些人为写作而读书-常见;有些人为搜集谈资而读书,这些人占读书人的大多数。 -C.C.科尔顿

7、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

8、书是唯一不死的东西——丘特

9、书籍使人们成为宇宙的主人 ——巴甫连柯

10、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卡莱尔

11、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12、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科洛廖夫

13、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 ——库法耶夫

14、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15、]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雨果

16、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弥尔顿

17、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18、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赫尔岑

19、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爱默生

20、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培根

2.名人读书故事

鲁迅嚼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是当国王还是读书?

著名历史学家麦考莱曾给一个小女孩写信说,如果有人要我当最伟大的国王,一辈子住在宫殿里,有花园、佳肴、美酒、大马车、华丽的衣服和成百的仆人,条件是不允许我读书,那么我决不当国王。

我宁愿做一个穷人,住在藏书很多的阁楼里,也不愿当一个不能读书的国王。

王亚南睡三脚床

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

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天天如此,从未间断。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

他由于少年时勤奋刻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②名人读书法

恩格斯的读书法

恩格斯的读书方法之一是重视读原著,一般不轻易使用第二手、第三手材料。

1884年8月6日,德国社会民主党人格奥尔格?享利希?福尔马尔给恩格斯写了一封,说有一位女士对社会主义感兴趣并打算研究社会科学,但不知进哪一所高等学校才。恩格斯复信道,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大学里每一门科学尤其是经济学被糟蹋得很厉害,关键是要自学,并掌握有效的自学方法。

恩格斯在信中说:“从真正古典的书籍学起,而不是从那些最要不得的德国经济学简述读物或这些读物的作者的讲稿学起。”“最主要的是,认真学习从重农学派到斯密和李嘉图及其他学派的古典经济学,还有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的著作,以及马克思著作,同时要不断的努力得出自己的见解。”也就是说,要系统地读原著,因为“研究原著本身,不会让一些简述读物和别的第二手资料引入迷途。”

从其阅读过的书目来看,他虽然也读过大量的通俗小册子,报刊等,但花功夫最大,读得最多的还是那些经典原著。他认为,系统读原著是从事研究的一种正确的读书方法。这样,可以了解一个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不仅可以全面系统地掌握基本原理,而且可以掌握其发展过程,了解这一理论的全貌。

杰克?伦敦的“饿狼式”读书法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经过苦难磨练,十分珍视读书机会。他遇到一本书时,不是用小巧橇子偷偷撬开它的锁,然后盗取点滴内容,而是像一头饿狼,把牙齿没进书的咽喉,凶暴的吮尽它的血,吞掉它的肉,咬碎它的骨头!直到那本书的所有纤维和筋肉成为他的一部分。

杨振宁的“渗透”读书法

杨振宁教授认为:既然知识是互相渗透和扩展的,掌握知识的方法也应该与此相适应。

当我们专心学习一门课程或潜心钻研一个课题时,如果有意识地把智慧的触角伸向邻近的知识领域,必然别有一番意境。在那些熟悉的知识链条中的一环,则很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新发现。

对于那些相关专业的书籍,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不妨拿来读一读,暂弄不懂也没关系,一些有价值的启示,也许正产生于半通之中。采用渗透性学习方法,会使我们的视野开阔,思路活跃,大力提高学习的效率。

毛姆的“乐趣”读书法

英国作家毛姆提出“为乐趣而读书”的主张,他说:“我也不劝你一定要读完一本再读一本。就我自己而言,我发觉同时读五、六本书反而更合理。因为,我们无法每一天都有保持不变的心情,而且,即使在一天之内也不见得会对一本书具有同样的热情。”

爱因斯坦的“总、分、合”三步读书法

所谓总,就是先对全书形成总体印象。在浏览前言、后记、编后等总述性东西的基础上,认真地阅读目录,概括了解全书的结构、体系、线索内容和要点等。

所谓分,就是在“总”体了解基础上,逐页却不是逐字地掠读全文。在掠读中,要特别注意书中的重点、要点以及与自己需要密切相关的内容。

所谓合,就是在掠读全书后,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统化,使观点与材料有机结合。经过认真思考、综合,弄清全书的内在联系,以达到总结、深化、提高的目的。

余秋雨的“畏友”读书法

散文家余秋雨提出:“应该着力寻找高于自己的‘畏友’,使阅读成为一种既亲切又需花费不少脑力的进取性活动。尽量减少与自己已有水平基本相同的阅读层面,乐于接受好书对自己的塑造。我们的书架里可能有各种不同等级的书,适于选作精读对象的,不应是那些我们可以俯视、平视的书,而应该是我们需要仰视的书。


甘宁 原来是一个恶霸 后来读起书来(兵书)成了孙权手下的大将

周处 原本是个坏人 后来认识了自己的错误 改邪归正 成了一个学者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位总统。他是孩子的时候,砍掉他父亲的两棵樱桃树。 他父亲回来了,非常生气。他暗自思量,“如果我查明谁砍了我的树,我要狠狠揍他一顿。” 他父亲到处询问。当他问儿子时,华盛顿开始哭了起来。 “我砍了你的树!”华盛顿和盘托出。 父亲抱起他的儿子说:“我好聪明的孩子,我宁愿失去一百棵树,也不愿听你说谎。”


写一些名人故事:

苏步青出生在贫苦的农民的家里,从小就在地里劳动:放牛、割草、犁田,什么都干。那时他想,这辈子准没有读书的机会了。

恰好,村里一户有钱人请了家庭教师,教他的公子读书。苏步青有空,就在窗外听听,随手写写画画。想不到这一来,那位公子没学好,苏步青却学到不少知识。他的叔叔见他这么想学习,便拿出钱,说服步青爸爸,把他送到百里之外的一所高小去读书了。

在高小的第一个学期,他考了个倒数第一名,陈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热忱地鼓励他。这使苏步表大受感动,决心发愤图强。真下了决心,情况就不一样了,从第二学期起一直到大学毕业,他每学期都考第一。

苏步青是抓紧时间、勤奋学习的典范。他从小学起,就抓紧读了好多好书。进初中后,他的第一篇作文交上去,教师一看,那写作方法,很像是古代著名的《左传》的写法,便怀疑这是不是苏步青自己写的。上课时,老师要考考他,随便点了《左传》上的一篇文章,要他说说写的是什么。不料,他立即一字不错地把那篇文章背给老师听。这使老师和同学们大吃一惊。原来,他读《左传》读得能够背出来了!这是“零布头”帮了他的忙啊。苏步青晚年,事情更多了,可他还是写出了许多数学著作和其他文章。他自己说,这也是抓“零布头”抓出来的呀。

名人与书的故事有哪些 名人与书的故事(五)

慈善就在身边,就在眼前,就在一转念间,就在举手投足中,慈善不应该是富人良心发现时的施舍和恩赐,而应该是每个人从内心深处发出的对他人的同情与关爱。 我们没有钱,没有势,并不说明就没有帮助别人的能力,俗话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谊重。慈善事业的最终目的不在于给予了多少,而在于有没有一颗同情和善良的心。现在开始我们尽己所能“日行一善”。

1.捡起脚下别人扔的纸片,扔到垃圾箱里去。

2.向与你擦身而过的人微笑。

3.扶老太太过马路(当然,你要确定她想过去,而且别穿一身劫匪似的黑风衣)。

4.在公交车上让座(让给心仪的漂亮MM不算)。

5.看到不远处有人要过马路,把车在斑马线前停下来(别管后面车辆的喇叭声,没素质的是他们)。

6.看到讨钱的乞丐,给他吃的。看到讨饭的老人,给他钱。

7.坚持一天不说一口粗话。

8.把单位会议室里坏的坐椅顺手修一修吧(当然,也要综合考虑自己的技术,别多修出好几个零件来)。

9.请一个你不熟的同事吃顿饭,不要理由。

10.天色晚了,看到路边摊的老阿婆还有一些香蕉没卖完,把剩下的全部买下来,让她早点回家。

11.遇到问路的人,如果你不知道,帮他问。

12.遇到迷路的,直接带到,太远的话就送上车,实在不知道地方的送到派出所或交警。

13.放走误飞进你家中的小动物(放走的要是活的,少根毛都不行)。

14.把邻居的孩子们叫到一起来,给他们讲故事。

16.给一个孤身在家的亲戚打电话,跟他(她)聊天。

17.如果你有合适的交通工具,允许任何人搭顺风车(没后座的自行车就算啦)。

18.打听一些别人的愿望,偶尔地,给身边的人一些惊喜(就是把你追女朋友的心思分摊一些给别人)。

19.寄钱给需要帮助的人,不用多,也不要透露出自己的任何信息。

20.上网时看到好帖,回帖,而且回得声情并茂,回得让大家怀疑你是“托”或作者的“马甲”。

21.在跟别人合作项目时,多做一些工作,不要跟人讲。

22.在同事们进办公室前,去做那个开门拿报纸的人。

23.赞美一个在母亲怀中的孩子,说他(她)很可爱。

24.帮老大伯扛自行车上天桥(如果人家坚持说要锻炼身体你就别逞强了)。

25.下赢街头的象棋残局,不拿赢得的赌注。

26.了解施救常识,哪怕你一辈子都没机会用上。

27.清扫宿舍楼梯,不只是自己这一层。

28.手写一封信给久未联系的朋友,问他最近的生活。

29.撕掉一张别人已不可能兑现的欠条。

30.大风天,扶起倒在地上的自行车,即使你的车并没有被压在下面。

31.结伴郊游归来,清点相机里拍到的所有人(路人和宠物就算啦),给他们一一寄照片。

32.随口回答了某人的问题后,第二天专门给他(她)E—MAIL一份详细资料过去,告诉他(她)昨天你的回答太草率了。

33.在火车上,把MP3的一只耳机分给正在无聊的同座(当然首先要确定你MP3里面的歌无不良内容)。

34.听到同事在开会上的发言有明显错误,马上发条短信告诉他(她)。

35.只是用旧的东西要扔掉,单独用个袋子包起来再扔,不要跟其他生活垃圾混在一起。

36.好像有一件别人嘱托要做的事忘记了,一个个打电话给有可能托付你的人,直到想起来为止。

37.看到在街头哭泣的孩子,过去安抚他,不管多莫名其妙的事情,耐心地听他讲完经过。

38.捡到小额的钱,找不到失主,如果嫌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麻烦的话,就找个募捐箱,捐出去。

39.不经意间看到别人的秘密,停止,也永远不说出来。

40.在大家起哄取笑一个人的时候,不笑,或者善意地拍拍那人的肩膀。

41.多做一些家务,对家人要比对外人更好。

42.在餐馆里喝了酒,把自己的声音放低。

43.离开餐馆前,帮小妹收拾一下餐桌上的残局。

44.排队办事时,知道自己的事比较复杂,让后面有急事的人先上。

46.看到有人在街头做公益事业,如果正好有空,主动加入他们。

47.举报一处环境污染。

48.帮不认识的人提行李,他(她)要问你名字就说叫雷锋。

49.发现在你家屋檐下避雨的人,借把伞给他(她)。

50.遇到大热天中午或大冷天晚上摆地摊的,别还价,家境哪怕好一点的不会在这时候摆摊。

51.遇到学生出来打工,勤工俭学的,看他(她)卖什么你就适当买点吧。

52.排队买票,给身后的十名乘客一起买,完了再找他们收钱(这个风险性比较大,最好先跟他们讲好)。

53.给摆摊的小贩送碗热水。

54.每天顺手把邻居订的牛奶带上楼给他(检查一下没有滴洒漏再送)。

55.公共厕所没纸了,正好自己有带,完事后留一张放在干净的地方。

56.给无盖的窨井插个醒目标志。

57.在身边的人都闯红灯而过的时候,独自守候着绿灯。

58.晚上经过单位时,买些夜宵带给加班的同事。

59.买洋快餐时,把用剩的优惠券送给身边需要的人(一定要确定对方正好有需要,不然那人突然从包来拿出一沓来你会尴尬死)。

60.当其他三个人还在研究晚上玩什么时,你已经跑出去买了两副扑克回来。

61.如果你英语好,主动跟在路上碰到的老外搭讪,问他(她)需要什么帮助。

62.看到公告栏歪了,把它扶正。

63.身体还行的话,去参与无偿献血。身体更行的话,还有一些其他东西可以献。

64.主动了解贫困学生的信息,偷偷地帮助一两个。

65.泳池里看到初学者,教他怎么游得更好(自己要是三脚猫就不要误导人家啦)。

66.记着朋友的生日,到那天发短信或贺卡祝福(逼人家请客的事就免啦,不然自毁功德啊)。

67.网上下棋时,帮一个负分的“菜鸟”转正。

68.过一天没有电的生活,帮社会“节能”。

69.用PS把朋友网上相册里的照片做得更美,再传给他(她)。

70.需要熬夜的时候开一下QQ,给每一个在线的QQ好友发个信息——“很晚了,早点睡身体好”,然后马上下线。

71.走路遇到蚂蚁搬家时,尽量避开不踩到。

72.任何时候经过学校和医院时,不按喇叭。

73.召集人,把小巷中间的绊脚石一起搬掉。74.被同事的仙人掌刺到后,提醒每一个打算拿起来把玩的人小心。

75.不知道谁的车没锁,或是车钥匙落车上了,通知保安帮他(她)看好。

76.雨天,在一个摩托车安全帽旁放上纸条——“您的摩托车帽刚掉地上进水了,不要马上戴上去”。

77.即便知道公园的后门怎么走,还是带孩子从正门买票进去。

78.给同一个圈子里的好友整理出一本通讯录。

79.把你挑好的衣服让给另一位也想买的顾客,尽管该款式只有这最后一件了。

80.鼓起勇气提醒把衣服扣子扣错或是拉链没拉的路人(注意方式)。

81.在街头卖艺者表演结束时带头鼓掌。

82.买一束芬芳的鲜花,放在有路人经过的家门口,被人拿走就拿走吧。

83.遇到无家可归的人,跟他说话,看能不能帮点什么。

84.陪公园里的老人下棋。

85.看到公布在媒体上的私人救助号码,如果不能帮上什么大忙的话也可以给这个号码充充话费。

86.听闻媒体报道的灾情险情,如果方便的话去现场看一看有什么能够帮得上忙的。

87.用朋友而不是家长的口气,阻止爬树,或正准备拿弹弓打路灯的孩子。

88.参加临终关怀之类的自愿者活动。

89.仔细考虑别人的请求,实在不行也要和颜悦色地拒绝。

90.结伴旅行中,如果需要有人看包,该牺牲就牺牲一下吧。

91.随身带一些常备药和创可贴等,不只是为自己。

92.准备一个本子,记下自己对人许下的每一个承诺,不时检查一下完成的情况。没完成的,跟人家道个歉。

93.把自己擅长的技能(如修电脑、写春联什么的)跟社区报告,以后大家有事可以来找(注意,是报告不是广告,收费的可不成)。

94.遇到别人打错电话,用你尽量和蔼的语气跟对方说没关系。

95.在邻居孩子要上学前买本字典送他,上中学前买本词典送他,这会是一件让人记得很久的好礼物。

96.看到路上有西瓜皮或香蕉皮,一定要想办法清理掉,再不济也要踢到没人走到的路边。

97.喂食流浪的小动物,偶尔做些放生的事。

98.既然接受任务,就做些挑战极限的事,比如在一个晚上写完这100种善事。

99.在报刊亭上看到这篇文章,觉得好的,就把这期报纸买下来。

100.约更多的人,跟你一起“日行一善”。

以上内容是关于名人与书的故事有哪些和名人与书的故事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

标签:名人与书的故事

标题:名人与书的故事有哪些 名人与书的故事

链接:http://m.zhaichaow.cn/sucai/gushi/1191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