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名人小故事50字 爱国名人小故事50字左右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爱国名人小故事50字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爱国名人小故事50字左右和爱国名人小故事50字的精彩内容哦。
爱国名人小故事50字 爱国名人小故事50字左右(一)
篇一:华罗庚毅然回国
大数学家华罗庚,在“七·七”事变后,从生活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抗日烽火到处燃烧的祖国,不为金钱和学位,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50年,他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第一流数学家,并被美国伊里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但他毅然带领全家回到刚解放的祖国。
篇二:钱学森爱国故事
1955年初冬,刚刚冲破美国当局阻挠回到祖国的钱学森,来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参观。院长陈赓大将问他:“中国人能不能搞导弹?”钱学森说:“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难道中国人比外国人矮一截?!” 就这一句话,决定了钱学森从事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生涯。40多年过去了,如今钱学森已90高龄。他以其对中国火箭导弹技术、航天技术乃至整个国防高科技事业的奠基性贡献,为我军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写下了精彩绚丽的篇章。
篇三: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1910年春天,12岁的周恩来进银冈书院读书,一次,校长在课堂上问大家为什么读书时,周恩来慷慨答道:"为了中华之崛起!"这一誓言,此后贯彻在他的一生中,他为中华民族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篇四:爱国英雄杨靖宇
杨靖宇21岁参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残忍的日军剖开他的遗体,当看到他的胃里只有野草和棉絮时,这些被杨靖宇带领的抗日联军弄得焦头烂额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长白山密林中,支撑着杨靖宇与敌人战斗的力量是对祖国的一腔热爱之情.
篇五:爱国英雄张自忠
张自忠,国民革命军33集团军总司令,率部多次于日军血战,曾取得过喜封口,临沂,随枣的战役的胜利.后在枣宜会战中殉国.
1、 钱学森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当时任加利福尼亚工学院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负责人的钱学森深为祖国的新生而高兴。他打算回国,用自己的专长为新中国服务。但那时候在美国的中国科学家归国不易,而钱学森的专长又直接与国防有关,美国千方百计要将他留下不让他回国,他历尽艰辛才终于回到祖国怀抱。
2、吉鸿昌
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鸿昌将军被蒋介石逼迫下野,到国外“考察实业”。船到美国,吉鸿昌就接二连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里的头等旅馆不接待中国人,却对日本人却奉若神明。有一次,吉鸿昌要往国内邮寄衣物,邮局职员竟说世界上已经不存在中国了,吉鸿昌异常愤怒,刚要发作,陪同的使馆参赞劝道:“你为什么不说自己是日本人呢?只要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礼遇。”吉鸿昌当即怒斥:“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吗,可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为抗议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歧视,维护民族尊严,他找来一块木牌,用英文仔细地在上面写上:“我是中国人!”
3、华罗庚
大数学家华罗庚,在“七?七”事变后,从生活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抗日烽火到处燃烧的祖国,不为金钱和学位,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50年,他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第一流数学家,并被美国伊里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但他毅然带领全家回到刚解放的祖国。
4、茅以升
在我国老一辈科学家中,有许多人都是留学国外又回国服务的。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在1916年20岁时,到美国留学,成为康奈尔大学桥梁专业的研究生,很快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硕士学位。为了获得实践的机会,他晚上上课,攻读博士学位,白天到一家桥梁公司实习,亲手绘图、切削钢件、打铆钉、油漆,终于成了一个既懂理论又有技术的人才。美国人很佩服他,一份份聘书从各地寄来,请他担任工程师。
但是,茅以升没有接受聘请,而是决定回国了。美国有些人劝他:“科学是没有祖国的,是超越国界的。科学家的贡献是属于全人类的。中国条件差,你留在美国贡献会更大。”茅以升回答:“科学虽然没有祖国,但是科学家是有祖国的。我是一个中国人,我的祖国更需要我。我要回去为祖国服务!”
1919年,茅以升带着一身本领回到国内,开始了为国造桥的事业。现在浙江省钱塘江上那座雄伟壮观的大桥,就是茅以升设计并主持建造的。
5、董存瑞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爱国名人小故事50字 爱国名人小故事50字左右(二)
华罗庚的故事 同学们都知道,华罗庚是一位靠自学成才的世界一流的数学家。他仅有初中文凭,因一篇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得到数学家熊庆来的赏识,从此华罗庚北上清华园,开始了他的数学生涯。 1936年,经熊庆来教授推荐,华罗庚前往英国,留学剑桥。20世纪声名显赫的数学家哈代,早就听说华罗庚很有才气,他说:“你可以在两年之内获得博士学位。”可是华罗庚却说:“我不想获得博士学位,我只要求做一个访问者。”“我来剑桥是求学问的,不是为了学位。”两年中,他集中精力研究堆垒素数论,并就华林问题、他利问题、奇数哥德巴赫问题发表18篇论文,得出了著名的“华氏定理”,向全世界显示了中国数学家出众的智慧与能力。 1946年,华罗庚应邀去美国讲学,并被伊利诺大学高薪聘为终身教授,他的家属也随同到美国定居,有洋房和汽车,生活十分优裕。当时,不少人认为华罗庚是不会回来了。 新中国的诞生,牵动着热爱祖国的华罗庚的心。1950年,他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优裕生活,回到了祖国,而且还给留美的中国学生写了一封公开信,动员大家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他在信中坦露出了一颗爱中华的赤子之心:“朋友们!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虽然数学没有国界,但数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 华罗庚从海外归来,受到党和人民的热烈欢迎,他回到清华园,被委任为数学系主任,不久又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从此,开始了他数学研究真正的黄金时期。
阿基米德
叙拉古的亥厄洛王叫金匠造一顶纯金的皇冠,因怀疑里面掺有银,便请阿基米德鉴定。当他进入浴盆洗澡时,水漫溢到盆外,于是悟得不同质料的物体,虽然重量相同,但因体积不同,排去的水也必不相等。根据这一道理,就可以判断皇冠是否掺假。
高斯念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在老师教完加法后,因为老师想要休 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题目要同学们算算看,题目是: 1+2+3+ ..... +97+98+99+100 = 老师心里正想,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课 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时,却被 高斯叫住了!! 原来呀,高斯已经算 出来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吗? 高斯告诉大家他是如何 算出的:把 1加 至 100 与 100 加至 1 排成两排相加,也就是说: 1+2+3+4+ ..... +96+97+98+99+100 100+99+98+97+96+ ..... +4+3+2+1 =101+101+101+ ..... +101+101+101+101 共有一百个 101相加,但算式重复了两次,所以把10100 除以 2便得到答案等于<5050>从此以后高斯小学的学习过程早已经超越了其它的同学,也 因此奠定了他以后的数学基础,更让他成为——数学天才!5050>
爱国名人小故事50字 爱国名人小故事50字左右(三)
1、贝多芬
贝多芬在维也纳居住时,李希诺夫斯基公爵夫妇多方照顾,贝多芬从内心十分感谢。可是过了不多久,贝多芬发现他并不把自己当作真正的朋友,而是作为一件家宝看待,觉得人格上遭受了莫大污辱。
一次,公爵庄园里来了客人,客人是当时占领维也纳的拿破仑军队的军官。公爵想在客人面前炫耀一下自己的"家宝",便叫人去请贝多芬来为他们演奏,被贝多芬拒绝了。
公爵觉得下不了台,便亲自来请,并说了很多话,表白自己往日对贝多芬的恩典。贝多芬听了,一句话也不说,就冒着大雨走了。一回到家,他把公爵送给他的胸像摔得稀烂,并给他写了一封信,信上说:
"公爵,你之为你,是由于偶然的出身,我之为我,是靠自己。公爵现在有,将来也有的是,而贝多芬却只有 个。"
2、爱迪生
美国科学家爱迪生说过: "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秘密,并以此为人类造福。我们在世的短暂一生中,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比这种服务更好的了。"
的确,爱迪生的一生就是把"为人类造福"作为自己的应尽义务,并为之奋斗的一生。爱迪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学,完全是靠自学成才的。他差不多每天工作十六、七个小时,他三十岁时,发明了留声机,三十二岁时,发明了"世界之光"--电灯。
爱迪生每发明一件东西,都要经过艰苦奋斗的过程。就拿发明电灯说吧,他差不多花了两年时间,每天工作二十小时,有时甚至连续二十六小时地工作,累了便在实验室里略躺一会儿。制造电灯的关键,是要找到一种适合的材料,爱迪生先后试了一千六百多种材料,最后才选定用竹子烧成的炭丝作灯丝。
爱迪生把毕生的精力,都贡献给了科学,他一生有一千多项发明,他的义务是为人类造福,可谓真正履行到家了。
3、列宁
列宁小时候,就是一个诚实的孩子。有一次,他到姑妈家去作客,大家在捉迷藏游戏时,列宁不小心把一个姑妈特别喜欢的大玻璃瓶碰碎了。
姑妈知道后,问孩子们是谁打碎的。孩子们谁也不承认,列宁也不好意思承认,说是猫把瓶子打碎的。姑妈看了列宁-眼,说:"要做一个好孩子,首先要诚实。"说中,再没追究这事。
回家后,晚上列宁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深深为自己在姑妈家说谎而自责。这时,妈妈来看他,他一边哭一边把打碎玻璃瓶的事实经过告诉妈妈。妈妈见他诚实可爱,没有责备他,答应写信把这件事告诉姑妈,并安慰他说,姑妈也一定会原谅的。听了妈妈的话,列宁才安心地去睡了。
4、墨子打仗
在楚惠王统治时期,有一个叫公输般的工匠,他制造了一座云梯献给楚惠王,并且告诉他,借助这座云梯可以打败宋国。楚惠王一想到一座座即将被攻下的城池,兴奋极了,重重地赏赐了公输般。
墨子听说这件事后很担心,他想:万一真的打起仗来,不知道会有多少百姓要遭殃。于是,墨子动身前往楚国,希望能劝说楚王取消攻打计划。
可是,墨子家里很穷,他只能靠着双脚一步步地往前走。头顶的太阳火辣辣的,烤得他汗流浃背,因为走路时间太长,脚上长满了水泡。就这样,走了十天十夜,墨子终于赶在楚国发兵之前到达了楚国。
墨子很快被带到楚惠王的宫殿里 ,他恭敬地向楚惠王问好 ,然后和楚惠王聊起天来 。墨子说:“大王,我最近碰到一件很奇怪的事情。有一个大富翁,他不用自己家的车马,而去偷隔壁人家的破车;不穿自己漂亮昂贵的丝绸衣服,反而去偷别人的粗布衣;不吃自己家的山珍海味,却去偷别人喂猪的馊饭。您说,这个人是不是有毛病?”“确实有毛病!”楚惠王说。
墨子又说:“现在楚国有五千里土地,而宋国只有小小五百里;楚国上下到处都是漂亮昂贵的丝绸,宋国连粗布都很少;楚国是年年丰收的鱼米之乡,宋国一直饥荒不断。尽管如此,我听说大王还要去攻打宋国,这是为什么呢?”
楚惠王有点不好意思了,他说:“你讲的这些都很有道理。”然后又说,“但是,公输般千辛万苦为我造好了打仗用的云梯,如果我不试试,很不甘心啊。”
墨子又问:“如果真的发生战争,大王您认为楚国一定能赢吗?”
楚惠王回答说:“那是当然。”
墨子说:“既然这样,大王,请允许我和公输般给您表演一次,看看云梯到底有多厉害。”
楚惠王本来就爱看热闹,他很爽快地答应了。
表演开始了。墨子和公输般用带子当做城,用小竹片当作云梯。一开始,公输般一点也不把墨子放在眼里。不一会儿,他就神气不起来了。他的每一种战术,都被墨子轻松击败了。最后,他只好承认自己输了。
墨子装作很惊讶的样子说:“您这么快就承认失败了?我还有无数种坚守城门的好方法没用呢。”
楚惠王看到公输般的云梯并没有那么神奇,失望极了,觉得很没面子,便立刻宣布停止出兵。就这样,聪明的墨子凭着智慧和勇气,阻止了一场战争,也为宋国人换来了平静的生活。
5、歌德
歌德二十几岁成名,三十岁出头就当了国务大臣 ,一生过着贵族生活 。比他小十岁的席勒 ,一生坎坷。虽然席勒在二-卜多岁也蜚声文坛,但穷困与疾病一直伴随着他。尽管如此,歌德与席勒却保持着真诚的友谊。
席勒的友谊和勤奋使歌德从富贵享乐中惊起,又拿起笔来写作,包括《浮土德》在内的许多名作的问世,都与席勒的影响分不开 。歌德满怀深情地向席勒说 :" 你给了我第二次青春,使我作为诗人复活了--我早巳不再是诗人。"席勒也在朋友的鼓励下,抱病完成了最后一部伟大作品《威廉,退尔》。这部作品的素材,都是歌德提供的。
他们一起出版过《女神》杂志,合办过文艺刊物《霍伦》,共同出版过诗集《克赛尼恩》。他们常常是一个人沟思,起草,另一个人修改润色,然后发表。互助的力量,使他们的文艺作品进发出夺自的光辉。
席勒病故后,歌德悲痛万分,他说: "如今我失去了明友,所以我的存在也丧失了一半"。二十七年后,歌德也完成了尘世的历程,安然长睡在席勒身边。
司马迁:
天汉二年,司马迁因为“李陵事件”触怒了汉武帝,遭受宫刑。在狱中司马迁发奋图强,自强不息,忍受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痛苦,继续编写《史记》。司马迁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
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王阳明,小的时候就说要做圣人,然后他道边疆去考察,学习儒学,悟道,最后平叛,写书,成为圣贤加入孔庙祭祀
爱国名人小故事50字 爱国名人小故事50字左右(四)
* “相对论”妙解
有一次,群众包围了从德国移居美国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住 宅,要他用“最简单的话”解释清楚他的“相对论”。当时,据说全世界只有几个高明的科学家看得懂他关于“相对论”的著作。
爱因斯坦走出住宅,对大家说:“比方这么说——你同你最亲的人坐在火炉边,一个钟头过去了,你觉得好像只过了5分钟!反过来,你一个人孤孤单单地坐在热气逼人的火炉边,只过了5分钟,但你却像坐了一个小时。——唔,这就是相对论!”
* 大纸篓
爱因斯坦被带到普林斯顿大学他的办公室那天,有人问他需要什么工具。“我看,一张书桌或台子,一把椅子和一些纸张铅笔就行了。啊,对了,还要一个大废纸篓。”他说。
“为什么要大的?”
“好让我把所有的错误都扔进去。”
* 意识
爱因斯坦的二儿子爱德华问:“爸爸,你究竟为什么成了著名人物呢?”
爱因斯坦听后,先是哈哈大笑,然后意味深长地说:“你瞧,甲壳虫在一个球面上爬行,可它意识不到它所走的路是弯的,而我却能意识到。”
* 理论的成败与国籍
20世纪30年代,爱因斯坦有一次在巴黎大学演讲时说:“如果我的相对论证实了,德国会宣布我是个德国人,法国会称我是世界公民。但是,如果我的理论被证明是错的,那么,法国会强调我是个德国人,而德国会说我是个犹太人。”
* 干吗要这么些人?
1930年,德国出版了一本批判相对论的书,书名叫做《一百位教授出面证明爱因斯坦错了》。
爱因斯坦闻讯后,仅仅耸耸肩道:“100位?干吗要这么些人?只要能证明我真的错了,哪怕是一个人出面也足够了。”
中国老人还是外国老人的?
孔融让梨
孔融还是四岁的时候,有一次,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父亲叫孔融他们七兄弟从最小的小弟开始自己挑,小弟首先挑走了一个最大的,而孔融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剩下的大梨就给哥哥们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说:“因为我是哥哥,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
匡衡凿壁偷光
西汉时期,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
范仲淹断齑划粥
范仲淹从小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省吃俭用。终于,他的勤奋好学感动了寺院长老,长老送他到南都学舍学习。范仲淹依然坚持简朴的生活习惯,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馈赠,以磨砺自己的意志。经过刻苦攻读,他终于成为了伟大的文学家。
岳飞学艺
民族英雄岳飞生逢乱世,自幼家贫,在乡邻的资助下,拜陕西名师周桐习武学艺,期间,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萌发了学艺报国的志向,克服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寒暑冬夏,苦练不缀,在名师周桐的悉心指导下,终于练成了岳家抢,并率领王贵,汤显等伙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国的爱国洪流中。
徐霞客志在天下
有一天,江边发生了一件怪事,很多人在打捞落水的石狮,却怎么也找不着。这时,一个叫徐霞客的小孩说,只要溯江而上,就能找到石狮。果然石狮找到了,大家都赞誉这个聪颖的小孩。原来他就是长大后成为伟大地理学家、旅行家的徐霞客。
华盛顿砍树
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位总统。他是孩子的时候,砍掉他父亲的两棵樱桃树。 他父亲回来了,非常生气。他暗自思量,“如果我查明谁砍了我的树,我要狠狠揍他一顿。” 他父亲到处询问。当他问儿子时,华盛顿开始哭了起来。 “我砍了你的树!”华盛顿和盘托出。 父亲抱起他的儿子说:“我好聪明的孩子,我宁愿失去一百棵树,也不愿听你说谎。”
列宁小时候
列宁小时候是一个认真学习的孩子。 列宁在学校里,每门功课都学得很好。老师讲课,他用心听。老师留的作业,他认真做。 列宁做完学校里的功课,还读许多课外书。他常常把书里的故事讲给别人听。他爱书里那些勤劳勇敢的人,拿他们做自己的榜样。 列宁十分爱护书。他从来不把书弄脏,也不把书到处乱扔。 列宁小时候就是这样学习的。
爱国名人小故事50字 爱国名人小故事50字左右(五)
50字太少了回答不了
一九四五年秋天,红军进入了草地。由于三个小同志得了肠胃病的关系,所以指导员就让炊事班长照顾他们。
三个病号一天只走了二十里路,到了宿营地,班长就到处挖草根,和着青稞面给他们做饭。不到半个月,青稞面全吃光了。饥饿威胁着他们。虽然班长到处找野草、挖树根,可光吃这些怎么能吃饱呢?班长眼看着他们瘦了下去,整夜整夜的合不拢眼。
有一天,班长在河边洗衣服,忽然看见了一条鱼跃出水面,他急忙找出一根缝衣针,弯成了个钩,让三个同志吃上了新鲜的鱼,喝上了鱼汤。可有一位小同志注意到在他们吃鱼的时候,班长从来不吃东西。后来,这位小同志发现班长在吃他们吃剩下的食物,眼泪就禁不住流了下来。
眼看就要走出草地了,班长却饿晕过去了,三个小同志急忙去钓鱼,做汤,可班长还是为了他们而牺牲了。
一年仅18岁红军战士,为抢救陷入泥沼的文件箱,被沼泽吞噬。当他渐渐沉下去的时候,手里还紧紧攥着一块白洋,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党费。
以上内容是关于爱国名人小故事50字和爱国名人小故事50字左右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