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动漫名人故事 动漫名人故事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日本动漫名人故事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动漫名人故事和日本动漫名人故事的精彩内容哦。
日本动漫名人故事 动漫名人故事(一)
个人简介
【名字】岸本齐史
【性别】男
【生日】1974年11月8日
【籍贯】冈山县
【血型】A
【星座】天蝎座
【兴趣】爱吃泡面,不爱吃青菜,喜欢看电影、喜欢印象画派的莫奈
【经历】
岸本齐史是双生子中的哥哥(其弟岸本圣史,作品《666》、《天诛》等)早
年深受《七龙珠》、《北斗神拳》、《哆啦A梦》影响,崇拜鸟山明、大友克洋、
西尾铁也(有趣的是火影的TV制作人员中他榜上有名)。1995年(大学二年级)
以〈机器人〉(KARAKURI)获得JUMP的“HOTSTEP”奖,毕业于九州产业大学。
曾经立志创作武侠漫画,但因〈浪客剑心〉和〈无限之住人〉的推出而放弃转
向忍者漫画。在《火影忍者》前曾在JUMP增刊号上推出单篇作品,出现使用妖
术的鸣人(漩涡鸣人)。1999年在JUMP43号上正式推出长篇连载《火影忍者》至今。
【主要作品】
《火影忍者》
【代表作】
《NARUTO》(火影忍者)、《KARAKURI》(机器人)
【作者年表】
1974年 与双胞胎的弟弟圣史出生于日本冈山县胜田郡,早产儿。
1979年 幼稚园入学
1981年小学入学,受到鸟山明的“怪博士与机器娃娃”和“七龙珠”极大的影响
1987年 国中入学参加棒球队
1990年 高中入学下定决心要走职业漫画家之路
1991年 初次执笔化漫画,因为家人观看后反应平淡,没有投稿。
1993年 进入九州的美术大学就读
1995年 以作品《KARAKURI》得到JUMP的“HOP☆STEP奖”
1997年 大学毕业,同年夏天,在赤丸JUMP刊载初次的短篇作品"NARUTO"
1999年 于周刊少年JUMP正式连载NARUTO,弟弟岸本圣史目前连载作品《666》
《SATAN》
2003年 岸本老师结婚了 (请参考单行本 第21卷 就会看见助手为了祝贺他结
婚画的插图)
【出道情况】
第一次投稿在《周刊少年JUMP》上的漫画是叫《机器人》,并靠着此篇得奖。
目前于集英社《周刊少年JUMP》上连载超人气漫画《火影忍者》的岸本齐史
出生于日本冈山县,和孪生弟弟岸本圣史相同,岸本齐史自小便对绘画拥有浓厚
的兴趣。照岸本老师本人的说法,已达到了执着的地步。升入高中后,岸本齐史
开始收集集英社出版的《JUMP》漫画,并由此萌生了做漫画家的想法。他所绘制
的第一部漫画便是以少年忍者为主角的短篇故事。高中3年内,受到弟弟和周围
环境的影响,岸本几乎未曾绘制完一部完整的漫画故事。之后,他凭一部短篇
《机器人》获得集英社HOP STEP大奖,并从此踏上了漫画家的道路。就画风而
言,岸本齐史的画风比弟弟岸本圣史的画风更为洒脱,对激斗场面的把握也非
常到位。崇拜着鸟山明、荒木飞吕彦的热血高中生已成长为带给读者无穷乐趣,
并拥有众多FANS的著名漫画家。他的长篇连载作品也已成为《周刊少年JUMP》
每期必登的作品之一。今后,想信他还会为我们带来更多精彩之作。
青山冈昌-人物介绍
青山冈昌
真实姓名: 青山 冈昌(Gosho Aoyama)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63年6月21日
国 家: 日本
血 型: B型
星 座: 双子座
省 份: 鸟取县-大荣市
喜欢的食物: 咖哩饭、蛋卷米饭等等,好像也挺喜欢乌龙茶
不喜欢的食物: 葡萄干、纳豆、荞麦面等等
喜爱的漫画家: 安达充、江川达也
喜欢的颜色: 青紫
兴 趣: 职业棒球、足球、电影欣赏、etc
不擅长: 跟柯南一样最不擅长唱歌
口头禅: BALO(日文发音)
毕业院校: 由良育英高校、日大芸術学部
特 长: 剑道(从小学4年级至高二都是剑道部成员)
《名侦探柯南》
根据01年2月出售的科学系列丛书来看,一周的日程表安排是,推敲故事用3日半。补笔用3日。还有在空闲时间进行核对。原稿一张所要花费的时间是,绘制用2小时,补笔用1小时,加工大概用1小时。 柯南故事的构想时间是,仅用2周为了喜欢侦探的朋友们,而立刻汇集到一起等等。从赤川次朗作《三毛猫之家》中得到启发,“那个(猫之家)如果是孩子的话”也说着像这样的构思。 在柯南的作画中,主要使用MILLI笔(水性PICMA笔)。用重叠线来显出强弱等等。(原作10卷的时候,好像用的是G笔)色彩,现今主要用GG和彩色墨水。YAIBA的单行本,常使用蜡笔。 工作场所的BGM以J-POP为主。各角色联袂演出好像是山下达郎、大咙咏一等人最喜欢的。还有就是听到收藏家的《UFO CLUV》后,柯南的爱情喜剧方面的构想才广阔起来。
顺便说一下,青山先生的爱情喜剧的原点是《男女7人夏之物语》。 思考柯南的推理方面所需时间是,快的话数秒、如果花点时间的话也就需要1天左右。系列大体由一人来思考、有时也有和编辑一起思考的时候。
青山冈昌-主要作品
《名侦探柯南》
《YAIBA》(城市风云儿)
《魔术快斗》
《四号三垒》
《青山刚昌短篇集》
宫崎骏目录
宫崎骏(宫崎 骏,Hayao Miyazaki)是日本著名动画片导演,1941年1月5日生于东京。
宫崎骏可以说是日本动画界的一个传奇,可以说没有他的话日本的动画事业会大大的逊色。他是第一位将动画上升到人文高度的思想者,同时也是日本三代动画家中,承前启后的精神支柱。宫崎在打破手冢巨人阴影的同时,用自己坚毅的性格和永不妥协的奋斗又为后代动画家做出了榜样。
宫崎峻的动画片是能够和迪斯尼、梦工厂共分天下的一支重要的东方力量。宫崎峻的每部作品,题材虽然不同,但却将梦想、环保、人生、生存这些令人反思的讯息,融合其中。他这份执著,不单令全球人产生共鸣,更受到全世界所重视,连美国动画王国迪士尼,都要斟介宫崎骏的动画电影发行版权(亚洲地区除外)。
宫崎峻在全球动画界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迪斯尼称其为“动画界的黑泽明”,获奖无数。
【个人简介】
早年经历
宫崎骏出生于1941年的东京。他们家原本住在东京都文京区,后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因战时疏散,举家迁往宇都宫市和鹿沼市。他所在的家族经营一个飞机工厂,属于军工企业,所以战争后期物质匮乏中也能保持颇为温饱的生活。不过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宫崎却意外地对家族的特权产生了怀疑。
幼年时代的宫崎喜欢看书,看漫画。在中学时代,打算成为漫画家,进而开始积极练习漫画。高中3年级的时候,他邂逅了第一个恋爱的对象:东映动画的日本第一部长篇彩色电影《白蛇传》里面的白娘子。
之后宫崎骏进入学习院大学政治经济部*。大学里面没有漫画社,所以进入了与之最为接近的儿童文学研究会,传说社员只有宫崎一个人。这期间创作了大量的漫画,也曾向贷本漫画出版社投稿,不过似乎没有完结了的作品。当时风起云涌的安保运动中宫崎仅仅是一个旁观者,仅仅在最后时刻作为无党派人士参加了一下。
这时宫崎作了影响一生的就业决定:去东映动画。
鸟山明生于1955年4月5日,日本爱知县,漫画家,游戏角色设计者,
著名漫画《阿拉蕾》、《七龙珠》作者。
[编辑本段]成就辉煌
鸟山明是公认的当今日本漫画界首席代表。他的成名之作《阿拉蕾(Dr. Slump)》和代表作《七龙珠(Dragon Ball)》在全世界都极受欢迎,广受赞誉。至1995年7月,《Dr. Slump》共售出28,110,000多份拷贝,而《Dragon Ball》更是创造了109,300,000多的销售记录。
1974年鸟山明从县立工业高中设计科毕业,进了一家广告设计公司,从事设计工作。由于他经常迟到,只干了3年就辞职了。有一天,他在茶馆里看到《少年JUMP》周刊,被漫画征稿的奖金吸引住了,满心欢喜地把应征稿送去,却落选了。他没有灰心,又画了一幅送去。就这样,不断地投稿,终于在1978年他的《岛上漫游》在《少年JUMP》上刊出了。这是他第一次崭露头角。
在休息了两年半之后,鸟山明又在1997年11月推出了一部作品,名叫《吸血鬼柏夫COWA》。描述一个人与妖怪共存的世界,主要面向低龄读者。1998年7月,鸟山明再次推出12章篇幅的新作《卡吉卡》,这部系列较大程度地受到《龙珠》的影响。再后来, 在《猫魔人》中,又受龙珠影响,出现了大量的龙珠人物,如贝吉塔,魔人布欧和孙悟空(卡卡罗特)。还有一些原创人物,如猫魔人,库利萨(弗利萨的儿子)。
主要漫画作品
《七龙珠》(《Dragon ball》) 《龙珠Z》(《Dragon ball Z》) 《ESCAPE》
《阿拉蕾·IQ博士·怪博士和机器娃娃》(《Dr.Slump》)
DUB&PETER1》) 《储蓄战士CASHMAN》(《CASHMAN》) 《恶魔少年》(《Go go Accliam》) 《乌山明○作剧场1》(短篇集) 《乌山明○作剧场2》(短篇集) 《乌山明○作剧场3》(短篇集)《猫魔人》(《ネコマジン》《KAJIKA》
富坚义博(Yoshihiro Togashi)
日本漫画大师!少年漫画界第二号人物!(仅次于鸟山明)1987年发表的“FLY STREET”获得了第34届手冢奖。其后,在1988年他的『意外的生日礼物』开始在《少年JUMP》上连载,继『恶魔家庭』之后,1990年富坚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幽游白书』掀起了空前的热潮,它的TV动画版以及关联商品成为当时最热门的话题。在“幽游白书”连载终了后,经过半年的充电时间,著名的『LEVEL E』诞生。现在,其最新作『HUNTER×HUNTER』(全职猎人)正在连载之中,再次证明了富坚的鬼才称号!
·出生年月:1966-4-27 ·出生地:山行县新庄市 ·星座:金牛座 ·血型:A ·身高:168CM
·家庭成员:妻子(漫画家武内直子)及一个儿子
·爱好:棒球,摇滚乐,养蛇,电玩(偏爱RPG),收集各式各样的物品
·喜欢的食物:咖喱饭
作品年表
1987年 意外的生日礼物
1988年 奥卡尔特侦探团
恐怖天使
ジュラのミヅキ
1989年 奥卡尔特侦探团
人狼并不恐怖
FLY STREET
恶魔家庭
1990年 幽游白书
恶魔家庭
1991年 幽游白书
1992年 幽游白书
TWO SHOTS
老师比我小
1993年 幽游白书
1994年 幽游白书
1995年 LEVEL E
1996年 LEVEL E
1997年 LEVEL E
1998年至今 HUNTER×HUNTER(猎人)
在“周刊少年JUMP”活跃的作家,原则上是每周连载一次,因而少有休息的时候。但是富坚却被允许每月连载一次,这实在是十分罕见的例外。即使最近连载的“HUNTER ×HUNTER”(猎人)也几乎处于隔周连载的状况。但最近似乎富坚态度有所改变,连他的妻子武内直子也说:“如果有可能的话,想开始连载作画。”也许从中也能看到富坚对作画进度把握的改变吧。
宫崎骏好。
CLAMP
多位女性漫画家组成的创作团体。有大川七濑牵头组建,1995年开始以CLAMP的笔名从事同人志活动,成员一度多达11人,至《圣传》制作中期精减至4人。
1989年正式进入商业志创作,在月刊《WINGS》上连载的出道作《圣传》以其巧妙的构思和华丽的画风而大获好评。《圣转》连载期间,同时开始了《东京巴比伦》和《X》的连载以及其他一些中短篇作品的创作,其后始终保持着多个连载共同进行的工作模式。《东京巴比伦》以其深刻揭露社会问题的内容,为CLAMP赢来很高的声誉,同时也得到了高年龄层读者的认可;《X》则是CLAMP架构最庞大、画风最华丽、连载时间最长的一部作品。
从1996年开始,画风开始向清新的风格转变,具体表现为线条简化、上色清淡和贴网减少,这在《魔卡少女樱》、《WISH》等作品中都有所体现。在1997年推出的作品《CLOVER》中,CLAMP将电影的表现方式与漫画相结合,将唯美的手法运用到了极致。
近年来开始向更多方向发展,作品在少女、少年、青年、耽美等领域等有所涉及。CLAMP的作品影响了其后的很多漫画作者,我国亦有很多模仿其画风和创作手法的漫画人。
成员:大川七濑、摩可那阿巴巴、猫井三宫和五十岚皋
出道:1989年发表《圣传》
获奖:2001年《魔卡少女樱》获第32届星云赏
主要作品:《圣传》、《东京巴比伦》、《CLAMP学园侦探团》、《白姬抄》、《REX恐龙物语》、《魔法骑士》、《少女情怀总是诗》、《Wish》、《CLOVER》、《新·春香传》、《美幸梦游仙境》、《魔卡少女樱》、《天使领域》、《喜欢,所以喜欢》、《X》、《Chobits》、《合法禁药》等 大川七濑:1967年5月2日生,金牛座, A型血,不折不如的大阪美女。十分老成厚道,不容易与之讨价还价,说话十分快捷。现今留长发(?),有恋爱对象,但不那么认真,东京大学早稻田文学系的高材生,是CLAMP的创始人。主管每一部CLAMP作品的故事企划,版面设计和外交公关事宜及游戏设计,是CLAMP中最有经济头脑的家伙。
MOKONA APAPA:外号秋月,1968年6月16日生于京都,双子座,A型血。她是东京某美术设计学院的“落后生”。但是请注意!CLAMP所有作品都是她画的(…给你十秒惊叹时间)!是她,开创了漫画华丽分格艺术设计,也就是说,是CLAMP的灵魂人物,没了她,CLAMP只能沿街讨饭了。说句实话,作为CLAMP的现任主笔,长相不得不让人认为“不要以貌取人”是对的,她也未能逃过日本漫画界的惯例:画得越好,长得越丑。不大善于言语,有个坏习惯,吃东西不分东南西北,上夜街。
猫井三宫:1969年1月21日生于京都,宝瓶座,O型血,是CLAMP中最为温柔可爱的“单身贵族”,姿色足以倾国。所有CLAMP的Q版故事都是猫井设计的,1996年猫井出版了《WISH》单行本(角川书店出版、发行)。她的专长是贴网点,像《圣传》中人物华丽的衣饰、《x战记》中令人眩目的背景,都是她辛辛劳苦一张一张剪贴上去的,现在已经是日本漫画界的奇才之一了。本人十分善良,社会经验不多。喜的是她现在准备用高难度立体感作效果,忧的是家人反对她干这行。
五十岚飒姬:1969年2月8日生于京都,宝瓶座,A型血。但她实在不像是CLAMP中年纪最轻的,倒像是阿姨级人物十足书呆子形象,大眼镜,没说过一句话(?)。据猫井说,她是个神经过敏的女子(?夸张)。她是气氛助理,像各种集中线、背景线、效果线,以及部分大场面镜头设计都是由她来完成的,她还负责部分彩页的上色。
圣理沙:她也曾是CLAMP的主笔,主要作品是《COMBETIONS》一类。但自从MOKONA当主笔后,她便好像消声匿迹了,具体情况不明。
秋山玉代:大川少年时的好友,于1993年正式从CLAMP毕业,独自闯天下。初创《天宫界》时都是她一人画的,十分辛苦,在大阪画完首本后搬到东京,配备了两名助手,又接来了很会做菜的小弟,情况才开始好转。在创作上由于有CLAMP的帮助,所以风格与自己的作品又有别于CLAMP。现在秋山正活跃于角川书店的少女漫画月刊中。代表作品:《天宫界CLUSTER》、《魍魉姬传》、《银河宇宙女王HYPER·琉》
CLAMP的相关作品
CLOVER
圣传
人型电脑天使心(日文版)
XXXHolic
东京巴比伦
小鸠Exam
人型电脑天使心
小鸠Drop
日本动漫名人故事 动漫名人故事(二)
1、柳传志
时间观念反映着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和生活态度。柳传志以“自律”在业界享有盛名。他就是以“管理自己”的方式“感召他人”。
守信首先表现在他的守时上,柳传志本人在守时方面的表现让人惊叹。在20多年无数次的大小会议中,他迟到的次数大概不超过五次。
有一次他到中国人民大学去演讲,为了不迟到,他特意早到半个小时,在会场外坐在车里等待,开会前10分钟从车里出来,到会场时一分不差。
2007年上半年,温州商界邀请柳传志前往“交流”。当时,暴雨侵袭温州,柳传志搭乘的飞机迫降在上海,工作人员建议第二天早晨再乘机飞往温州。
柳传志不同意,担心第二天飞机再延误无法准时参会,叫人找来“公务车”连夜赶路,终于在第二天早六点左右赶到了温州。当柳传志红着眼睛出现在会场,温州的那位知名企业家激动得热泪盈眶。
2、徐溥
明代大学士徐溥自幼天资聪明,读书刻苦。少年时代的徐溥性格沉稳,举止老成,他在私塾读书时,从来都不苟言笑。
一次塾师发现他常从口袋中掏出一个小本本看,以为是小孩子的玩物,等走近才发现,原来是他自己手抄的一本儒家经典语录,由此对他十分赞赏。
徐溥还效仿古人,不断地检点自己的言行,在书桌上放了两个瓶子,分别贮藏黑豆和黄豆。每当心中产生一个善念,或是说出一句善言,做了一件善事,便往瓶子中投一粒黄豆。
相反,若是言行有什么过失,便投一粒黑豆。开始时,黑豆多,黄豆少,他就不断地深刻反省并激励自己;渐渐黄豆和黑豆数量持平,他就再接再厉,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
久而久之,瓶中黄豆越积越多,相较之下黑豆渐渐显得微不足道。直到他后来为官,一直都还保留着这一习惯。
凭着这种持久的约束和激励,他不断地修炼自我,完善自己的品德,后来终于成为德高望重的一代名臣。
3、鲁迅刻“早”字励志板凳
鲁迅自幼聪颖勤奋,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的一所著名的私塾,鲁迅十二岁时到三味书屋跟随寿镜吾老师学习,在那里攻读诗书近五年。
鲁迅的坐位,在书房的东北角,使他用的是一张硬木书桌。现在这张木桌还放在鲁迅纪念馆里。鲁迅十三岁时,他的祖父因科场案被逮捕入狱,父亲长期患病。
家里越来越穷,他经常到当铺卖掉家里值钱的东西,然后再在药店给父亲买药。有一次,父亲病重,鲁迅一大早就去当铺和药店,回来时老师已经开始上课了。
老师看到他迟到了,就生气地说:“十几岁的学生,还睡懒觉,上课迟到。下次再迟到就别来了。”鲁迅听了,点点头,没有为自己作任何辩解,低着头默默回到自己的坐位上。
第二天,他早早来到学校,在书桌右上角用刀刻了一个“早”字,心里暗暗地许下诺言:以后一定要早起,不能再迟到了。
以后的日子里,父亲的病更重了,鲁迅更频繁地到当铺去卖东西,然后到药店去买药,家里很多活都落在了鲁迅的肩上。
他每天天不亮就早早起床,料理好家里的事情,然后再到当铺和药店,之后又急急忙忙地跑到私塾去上课。虽然家里的负担很重,可是他再也没有迟到过。
在那些艰苦的日子里,每当他气喘吁吁地准时跑进私塾,看到课桌上的“早”字,他都会觉得开心,心想:“我又一次战胜了困难,又一次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我一定加倍努力,做一个信守诺言的人。”后来父亲去世了,鲁迅继续在三味书屋读书,私塾里的寿镜吾老师,是一位方正、质朴和博学的人。
老师的为人和治学精神,那个曾经为鲁迅留下深刻的记忆的三味书屋和那个刻着“早”字的课桌,一直激励着鲁迅在人生路上的继续前进。
鲁迅十七岁时从三味书屋毕业,十八岁那年考入免费的江南水师学堂;后来又公费到日本留学,学习西医。1906年鲁迅又放弃了医学,开始从事文学创作。
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学校教过课,成为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倡导者。鲁迅是中国文坛的一位巨人,他的著作全部收入《鲁迅全集》,被译成五十多种文字广泛地在世界上传播。
4、许衡
许衡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天文历法学家。一年夏天,许衡与很多人一起逃难。在经过河阳时,由于长途跋涉,加之天气炎热,所有人都感到饥渴难耐。
这时,有人突然发现道路附近刚好有一棵大大的梨树,梨树上结满了清甜的梨子。于是,大家都你争我抢地爬上树去摘梨来吃,唯独只有许衡一人,端正坐于树下不为所动。
众人觉得奇怪,有人便问许衡:“你为何不去摘个梨来解解渴呢?”许衡回答说:“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问的人不禁笑了。
说:“现在时局如此之乱,大家都各自逃难,眼前的这棵梨树的主人早就不在这里了,主人不在,你又何必介意?”许衡说:“梨树失去了主人,难道我的心也没有主人吗?”许衡始终没有摘梨。
5、梁漱溟
梁漱溟先生13岁时,家中曾请了一位饱学之士为他讲《庄子》,但刚学了开头,老师便病倒了。一个月后老师病好了,梁漱溟也把《庄子》学完了,原来梁漱溟立志成才,学习自觉性极强。
没人上课,就自己规定自己每天读十页书,抄十页书,背十页书,从不间断也不拖欠。就凭着这种自觉学习的精神,他不到二十岁就发表了多篇研究古印度哲学的很有创见的文章。
21岁时,他报考北京大学,总分不够,未能录取,北大校长蔡元培见过他的文章,也听说过他那种自觉学习的精神,就说:“当学生没资格,就来当教授吧!”
而且真的聘请他为北大教授。梁漱溟到北大任教后,不久就写出了轰动中外学术界的《中西文化及其哲学》。
梁漱溟能有蔡元培这位伯乐,固然是一种机遇,但归根结底,他的机遇来源于那种少年立志,自觉学习的精神。
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工草书隶书,也善画画儿。他七八岁时始学书法,师承父亲。有一次,王羲之看献之正聚精会神地练习书法,便悄悄走到背后,突然伸手去抽献之手中的毛笔,献之握笔很牢,没被抽掉。父亲很高兴,夸赞道:“此儿后当复有大名。”小献之听后心中沾沾自喜。还有一次,羲之的一位朋友让献之在扇子上写字,献之挥笔便写,突然笔落扇上,把字污染了,小献之灵机一动,一只小牛栩栩如生于扇面上。再加上众人对献之书法绘画赞不绝口,小献之滋长了骄傲情绪。献之的父母看此情景,若有所思……
一天,小献之问母亲郗氏:“我只要再写上三年就行了吧?”妈妈摇摇头。“五年总行了吧?”妈妈又摇摇头。献之急了,冲着妈妈说:“那您说究竟要多长时间?”“你要记住,写完院里这18缸水,你的字才会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会站得直立得稳。”献之一回头,原来父亲站在了他的背后。王献之心中不服,啥都没说,一咬牙又练了5年,把一大堆写好的字给父亲看,希望听到几句表扬的话。谁知,王羲之一张张掀过,一个劲地摇头。掀到一个“大”字,父亲现出了较满意的表情,随手在“大”字下填了一个点,然后把字稿全部退还给献之。
小献之心中仍然不服,又将全部习字抱给母亲看,并说:“我又练了5 年,并且是完全按照父亲的字样练的。您仔细看看,我和父亲的字还有什么不同?”母亲果然认真地看了3天,最后指着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个点儿,叹了口气说:“吾儿磨尽三缸水,惟有一点似羲之。”
献之听后泄气了,有气无力地说:“难啊!这样下去,啥时候才能有好结果呢?”母亲见他的骄气已经消尽了,就鼓励他说:“孩子,只要功夫深,就没有过不去的河、翻不过的山。你只要像这几年一样坚持不懈地练下去,就一定会达到目的的!”
献之听完后深受感动,又锲而不舍地练下去。功夫不负有心人,献之练字用尽了18大缸水,在书法上突飞猛进。后来,王献之的字也到了力透纸背、炉火纯青的程度,他的字和王羲之的字并列,被人们称为“二王”。
梁漱溟先生13岁时,家中曾请了一位饱学之士为他讲《庄子》,但刚学了开头,老师便病倒了。一个月后老师病好了,梁漱溟也把《庄子》学完了,原来梁漱溟立志成才,学习自觉性极强,没人上课,就自己规定自己每天读十页书,抄十页书,背十页书,从不间断也不拖欠。就凭着这种自觉学习的精神,他不到二十岁就发表了多篇研究古印度哲学的很有创见的文章。21岁时,他报考北京大学,总分不够,未能录取,北大校长蔡元培见过他的文章,也听说过他那种自觉学习的精神,就说:“当学生没资格,就来当教授吧!”而且真的聘请他为北大教授。梁漱溟到北大任教后,不久就写出了轰动中外学术界的《中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能有蔡元培这位伯乐,固然是一种机遇,但归根结底,他的机遇来源于那种少年立志,自觉学习的精神。
希望采纳
自觉?
大家要记住,我们学佛念经要用心来念,我们学佛、修心、念经靠的是自觉,用自身的能力和自己的感觉来感应佛的力量,那就叫自力与佛力。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做人也好,做事情也好,要明白,我们所有的一切都是暂时的。犹如一些国 家,它以为它能够控 制全世界,就是大错特错了。所以,我们不要去控 制人家,控 制人家就是一种不好的欲 望,要懂得自律,要懂得用佛的思想来克服自己思维上的孽障,用佛的境界来提升自己在人间所拥有的地位和境界,用菩萨的境界来改变自身的境界,这样的话,你的境界跟菩萨一样了,你也能提升到更高的境界。
一个人的能力非常有限。我们修心念经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佛力,是菩萨的力量来帮助我们自己。像这次日本的地 震,造成了这么多的灾 难,然后就是辐射会让更多的人死去,或者生癌症。这不是人自己种的因,才得来的这个果吗?所以,我们在种因的时候,一定要明白,一定会有果出来的,做任何事情都要考虑到因果。
台长跟大家讲,在这次的日本地 震中,有三座庙完好无损,庙里的和尚也没事情,难道这不是佛菩萨在保佑吗?所以,我们要懂得,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单靠自己的力量,没有佛菩萨给你的佛力,你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我们现在念经修心,不就是在解决自身的问题吗?我们念经了,靠着佛法的力量,来解决生死问题,来解决生活问题,来解决你命运中各种各样的疑难杂症,实际上这已经是靠着佛菩萨的力量在人间和命运做斗 争。
虽然说命运很难了脱,但是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力量就是专心念经、修心、修行,再加上佛菩萨的力量,我们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我们做人也好,做事情也好,一定要懂得,一个人单靠自己的力量是很微薄的。大家这次也看见了,在日本的大地 震和海啸当中,人是多么的微弱,船舶、桥梁就像一个个玩具一样被推 翻、摧毁,人经常是作茧自缚,因为人总以为自己是最了不起的。实际上人没有什么了不起,再伟大的人也就是这么一生,几十年,人有什么了不起的,人实际上在这个世界上,在这个宇宙中是非常渺小的。
所以,台长跟大家讲,一切的法 力都是仗着自身来了生死。很多人,比如练气 功的,打太极拳的,或者经常慢跑的,以为他自己的能力能够了脱生死,觉得他的身 体会好,会长命百岁,殊不知,他的命是由天定的。
而我们念佛法 门是靠佛菩萨的力量来了脱生死。你靠佛菩萨的力量来了脱生死,那是多么有智慧的人啊。
就像我们做一件事情,自己解决不了的时候,你是不是要求人呢?当你求别人的时候,你的事情能够解决掉,但也并不是所有的事情,你都能够自己解决的。所以,就算你自己修心,如果你不念经,做了一辈子的善事,你也就是一生、两生再投人,当你第三次投人的时候,没准你在哪一世当中会迷失方向,你就不会再修心、再念经,这样的话,你就会有很多麻烦,下辈子没准就变成畜 生了。
大家一定要明白这些道理。我们不管今生怎么修行,我们来生都是来造大业者,为什么呢?你今生就算修得再好,你难道会感觉到你来生会好吗?你会好,但是是人天福 报,不能免除你造大业。
什么叫造大业?因为你这辈子做高 官了,你这辈子有钱了,对不起,下辈子你还会做好事吗?很多高 官、很多有钱人,这辈子不但没有做多少善事,反而造业,因为一百人当中,有九十个人都会这么做。一百个富人中,有九十多个人都会造业,而且造业造得比穷人更多、更大。所以,我们会在命中令自己造很多的业。我们怎样命令自己不造业呢?
我们要懂得,宁可舍命,也不要造杀、盗、淫等恶业,我们虽然不出家,但是我们也不能胡 作 非 为。如果造了杀、盗、淫等恶业,这条命就变成邪命了,变成恶命了,那你下辈子还能不能投人呢?
我们做人,一定要懂得,将来我们死后会去哪里?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是为了什么?犹如很多小朋友读书,天天读,晚睡早起,他们经常在问爸爸妈妈:“你们要我读书好是为了什么啊?”妈妈就会解释说:“好好读书是为了考上中学,考上中学是为了进入大学。”“进入大学又怎样呢?”“因为大学毕业了,你就可以有份好 工 作,你就可以赚 钱,可以养家糊口,可以娶位好太太,买栋好房子。”
这就是你所造的因,到了未来可挣得的果。犹如我们现在每天念经,你们要问台长,“台长啊,我念经是为了什么?”台长会告诉你,是为了你以后好啊。那我以后好了,死掉以后怎么办呢?那你死掉以后可以上天啊。道理是一样的。
人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目的,就像我们现在学佛念经,学 法 门只不过是一个手段,一个方法,并不是代 表它的根本。我们学佛念经的根本是什么?就是要了生死,所以要在人间先做菩萨。试想一下,台长给这么多的人看图腾的时候,经常看到一些老妈妈、老伯伯已经在天上了,台长说这个人非常好,他们的子女马上就说:“对对对,他从来不骂人,从来不说人家坏话,是一个很善良的人。”
想想看,为什么善良的人能够到天界,而那些恶 言恶 语、脾气大的人,台长经常看到他们在地府呢?更有甚者,还有些人在地狱呢?这就是善恶分明、赏罚分明,道理是一样的。
所以,我们要永不造业,我们哪怕舍去性命,也不要去杀、妄、淫、盗、酒。我们要永远记住,坚决不做坏事,与恶 习不要同流合污。
听众朋友们,一个人还活在世界上,虽然还没死,但是他的因也不会因为他没死而有所改变;也不会因为你有钱,这个因就会改变;也不会因为你没有做坏事,你的善因会改变。当一个人活在世界上的时候,他的所有的因果都继续存在着,不会因为你的荣华富贵,不会因为你的高 官权 势而让你所造的因有所降低。
所以,我们不但这辈子不能造业,而且我们永远不能造业。如何控 制自己不造业呢?我们要知道自己断掉迷惑和求证真知的难处。在人间,要断除迷惑真的很难,我们天天在要名要利。
台长昨天在博客上看到一位网友写
了一句,“劝他们信佛,他们怎么就跟我谈钱啊。”也就是说,
,他就不一定出得来。我们要明白,这个世界永远要断惑。断惑就是断除迷惑,如果一个人不知道自己做了很多迷惑的事情,他是不能断惑的,求真就很难了。因为真圌实的东西不会在贪嗔痴里面,不会在迷惑当中。
念佛的人要懂得,断除迷惑比登天还要难。我们在人间要求证真信,就是真正地相信,要明白真正的东西在哪里,而且我们要发愿,要决定去求佛加持。很多人一辈子只知道求菩萨加持,却不知道念经。如果你这辈子多念经,多信佛,多做善事,多做功德,一辈子勤勤恳恳,只做好事,不做坏事,实际上你就充满了智慧,你在人间就是菩萨了,这是你自己给自己的加持。就是说你的境界已经达到人间菩萨的高度了。所以,当你有人间菩萨的意念和愿力的时候,你就可以往生西方极 乐 世 界或者四圣道,脱离六道轮回。
要记住,我们要真信,平时念经要非常认真,犹如家里出 事 了,出去求救一样的心,用这样的心来念经,很多事情都会顺利的。
大家要知道,多救人、多度众生就是在弘扬佛法。我们做事情要尽职、尽本分,我们的愿望才能圆 满。救一个人也是这样的,你跟他讲信佛念经,人家刚想通了,要开始念经了,你却好大喜功,去救另外一个人,你没有尽职、尽愿力,把事情做得圆 满,实际上,这就是有漏,你的功德就会漏掉很多。所以我们要懂得好好地尽职、尽份去帮助人家,我们行、住、坐、卧,要利 用一切时间、一切方法念经,出声、默念都是可以的。
大家要记住,睡觉时不可以赤身裸 体,一定要穿内 衣,在地狱里的人,都是赤身裸 体的,赤身裸 体不能够作为人间真正的人。我们要清清楚楚地知道,对佛菩萨要恭敬,
对心中的佛 经要敬畏。什么叫敬畏?就是要尊敬和畏惧,绝对不可以放纵。很多女孩子穿着超短裙到庙里去,是不可以的,这是心存不恭敬,怎么可以求到菩萨的庇荫呢?我们睡觉都不可以不 穿衣服,何况我们拜佛呢?我们要心存恭敬,要觉得佛菩萨就在我们身边,对恶念我们要吓得都不敢有念头。
念经时,我们要在心里字字句句念得清清楚楚,口里念得清清楚楚,那么你的妄念就会慢慢地消除。没有妄念地念经,也可以说是默念。人如果一念经,就有声音,听自己念经的声音,也会慢慢地平静下来,这就叫都摄六根。自己的耳朵也能听到自己心里的声音。大家要记住,我们学佛念经要用心来念,我们学佛、修心、念经靠的是自觉,用自身的能力和自己的感觉来感应佛的力量,那就叫自力与佛力。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做人也好,做事情也好,要明白,我们所有的一切都是暂时的。犹如一些国圌家,它以为它能够控 制全世界,就是大错特错了。所以,我们不要去控 制人家,控 制人家就是一种不好的欲 望,要懂得自律,要懂得用佛的思想来克服自己思维上的孽障,用佛的境界来提升自己在人间所拥有的地位和境界,
用菩萨的境界来改变自身的境界,这样的话,你的境界跟菩萨一样了,你也能提升到更高的境界。
台长经常跟大家讲,学佛要学境界。就是说你提升了自己的境界后,你把一切都看穿了,就是放下执着。举个例子,你在山坡下,你只能看见你眼前的一条路;当你在半山坡的时候,你能够看见眼前的十几条公路,然而,当你站到山顶上的时候,你就会觉得这个世界是多么的渺小。这时,你所看到的人和你身处在山坡下看到的人的模样是不一样的。
在山顶上看山下面的人就像蚂蚁一样,有时候还看不见,所以,站得高提升境界来看这些人间凡事,能把它看的小,不去追求它,你的境界就会提高,你就是学佛的境界了。
日本动漫名人故事 动漫名人故事(三)
肯的台阶
一个1周岁的小男孩,被年轻的妈妈牵着小手来到公园的广场前,要上有十几个阶梯的台阶了。小男孩却挣脱开妈妈的手,他要自己爬上去。他用胖胖的小手向上爬,他的妈妈也没有抱他上去的意思。当爬上两个台阶时,他就感到台阶很高,回头瞅一眼妈妈,妈妈没有伸手去扶他的意思,只是眼睛里充满了慈爱和鼓励。小男孩又抬头向上瞅了瞅,他放弃了让妈妈抱的想法,还是手脚并用小心地向上爬。他爬得很吃力,小屁股抬得老高,小脸蛋也累得通红,那身娃娃服也被弄得都是土,小手也脏乎乎的,但他最终爬上去了。年轻的妈妈这才上前拍拍儿子身上的土,在那通红的小脸蛋上亲了一口。
这个小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第16届总统的林肯。他的母亲便是南希?汉克斯。
1宋朝司马光出生于官宦世家。从小机智过人,勤奋好学。刚满二十岁即考上进士。他为官清廉,公务之余常利用时间读书,立志写一部通志,作为人们的借鉴。为了把握时间读书,他特意制作一个圆木枕头,枕头的妙用是睡觉时身子只要一翻动,它就会滚动,人也就惊醒了,可以继续研究学问,因此称「警枕」。每当司马光需休息时,便枕着「警枕」,如此学习的结果,终于成为一位学问渊博的人
2牛顿研究学问非常专心。有一次,朋友请客,席间,他想起家中有瓶好酒,于是叮嘱朋友稍等,自己回家取酒。这位朋友左等右等,就是不见牛顿回来,只好去看个究竟。原来牛顿在回家的路上,想起一项实验的做法,到家后,就一头栽进实验室,做起实验,把取酒招待朋友的事忘的一乾二净。又有一次,他饿了,煮鸡蛋吃,却一边想问题,一边把鸡蛋放进锅子中,等问题解决了,想吃鸡蛋时,揭开锅盖,捞起的竟是自己的怀表。
古人勤奋学习的故事——匡衡
有个叫匡衡的人,家里贫穷,买不起蜡烛,夜间无法读书。匡衡邻居家每天晚上都点起蜡烛,他想到邻居家去读书,可是遭到拒绝。后来,匡衡想出一个好办法,他在墙上凿了一个小洞,邻居家里的光就透过来了,他把书对着光,读了起来。匡衡读的书愈来愈多,可是他没钱买书。有一天,他发现一个才主家,家里堆了很多书,他就去帮才主家干活,不要钱,才主很奇怪,问他:你为什么白白干活呀!”匡衡也不隐瞒,就说:“我帮你干活,不想得到工钱,只想借你家的书看看,不知你答应不?”才主非常高兴,就把家里的书借给他看,匡衡成了一个有学的人。
牛顿勤奋学习
牛顿爱好制作机械模型。他制作的一只水钟,计时较准确,得到人们的赞许。他玩的方法也很奇特。一天,他作了一盏灯笼挂在风筝尾巴上。当夜幕降临时,点燃的灯笼借风筝力升入空中。人们大惊,以为是出现了彗星。尽管如此,因为他学习成绩不好,还是经常受到歧视。有一次课间,一个学习好的学生借故踢了牛顿一脚,并骂他笨蛋。牛顿愤怒极了。他想,我为什么受他的欺侮?我一定要超过他!从此,牛顿发奋读书。过刻苦钻研,牛顿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不久就超过了曾欺侮过他的那个同学,名列前茅。
陆羽弃佛从文。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鲁迅有一个重要的秘诀,就是珍惜时间。鲁迅十二岁在读私塾的时候,父亲正患着重病,两个弟弟年纪尚幼,鲁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帮母亲做家务;为免影响学业,他必须作好时间安排。 此后,鲁迅几乎每天都在挤时间。他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鲁迅读书的兴趣十分广泛,喜欢写作,他对于民间艺术,特别是传说、绘画,也深切爱好;正因为他广泛涉猎,所以时间对他来说非常重要。他一生多病,但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才肯罢休。
日本动漫名人故事 动漫名人故事(四)
汉朝时,少年时的匡衡,非常勤奋好学。由于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内心非常痛苦。
他的邻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气,对邻居说:“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否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邻居一向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恶毒地挖苦说:“既然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邻居家的烛光就从这洞中透过来了。他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
匡衡读完这些书,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想继续看多一些书的愿望更加迫切了。
附近有个大户人家,有很多藏书。一天,匡衡卷着铺盖出现在大户人家门前。他对主人说:“请您收留我,我给您家里白干活不报酬。只是让我阅读您家的全部书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了他借书的要求。
匡衡就是这样勤奋学习的,后来他做了汉元帝的丞相,成为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
日本动漫名人故事 动漫名人故事(五)
1910年11月12日,华罗庚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他家境贫穷,决心努力学习。上中学时,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著名的难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余二,五五数之余三,七七数之余二,问物几何?”大家正在思考时,华罗庚站起来说:“23”他的回答使老师惊喜不已,并得到老师的表扬。从此,他喜欢上了数学。
华罗庚上完初中一年级后,因家境贫困而失学了,只好替父母站柜台,但他仍然坚持自学数学。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他的《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论文,被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发现,邀请他来清华大学;华罗庚被聘为大学教师,这在清华大学的历史上是破天荒的事情。
1936年夏,已经是杰出数学家的华罗庚,作为访问学者在英国剑桥大学工作两年。而此时抗日的消息传遍英国,他怀着强烈的爱国热忱,风尘仆仆地回到祖国,为西南联合大学讲课。
华罗庚十分注意数学方法在工农业生产中的直接应用。他经常深入工厂进行指导,进行数学应用普及工作,并编写了科普读物。
华罗庚也为青年树立了自学成才的光辉榜样,他是一位自学成才、没有大学毕业文凭的数学家。他说:“不怕困难,刻苦学习,是我学好数学最主要的经验”,“所谓天才就是靠坚持不断的努力。”
华罗庚还是一位数学教育家,他培养了像王元、陈景润、陆启铿、杨乐、张广厚等一大批卓越数学家。为了培养青年一代,他为中学生编写了一些课外读物。
陈景润一个家喻户晓的数学家,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创立了著名的“陈氏定理”,所以有许多人亲切地称他为“数学王子”。但有谁会想到,他的成就源于一个故事。 1937年,勤奋的陈景润考上了福州英华书院,此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主任留英博士沈元教授回福建奔丧,不想因战事被滞留家乡。几所大学得知消息,都想邀请沈教授前进去讲学,他谢绝了邀请。由于他是英华的校友,为了报达母校,他来到了这所中学为同学们讲授数学课。 一天,沈元老师在数学课上给大家讲了一故事:“200年前有个法国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6=3+3,8=5+3,10=5+5,12=5+7,28=5+23,100=11+89。每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数之和。因为这个结论没有得到证明,所以还是一个猜想。大数学欧拉说过:虽然我不能证明它,但是我确信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它像一个美丽的光环,在我们不远的前方闪耀着眩目的光辉。……”陈景润瞪着眼睛,听得入神。 从此,陈景润对这个奇妙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余时间他最爱到图书馆,不仅读了中学辅导书,这些大学的数理化课程教材他也如饥似渴地阅读。因此获得了“书呆子”的雅号。 兴趣是第一老师。正是这样的数学故事,引发了陈景润的兴趣,引发了他的勤奋,从而引发了一位伟大的数学家。
以上内容是关于日本动漫名人故事和动漫名人故事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