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纳成功的故事300字 阿贝尔的故事400字

国学素材成语故事

贝尔纳成功的故事300字 阿贝尔的故事400字

龙神决围观:℉更新时间:07-28 05:23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贝尔纳成功的故事300字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阿贝尔的故事400字和贝尔纳成功的故事300字的精彩内容哦。

贝尔纳成功的故事300字 阿贝尔的故事400字

贝尔纳成功的故事300字 阿贝尔的故事400字(一)

贝尔纳是法国着名的作家,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和剧本,在法国影剧史上占有特别的地位。

有一次,法国一家报纸进行了一次有奖智力竞赛,其中有这样一个题目:

如果法国最大的博物馆卢浮宫失火了,情况只允许抢救出一幅画,你会抢哪一幅?

结果在该报收到的成千上万回答中,贝尔纳以最佳答案获得该题的奖金。

他的回答是:“我抢离出口最近的那幅画。”

点评:成功的最佳目标不是最有价值的那个,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那个。

贝尔纳成功的故事300字 阿贝尔的故事400字(二)

詹妮拥有惊人的美貌,这个40多岁的女人依然楚楚动人。然而詹妮要再婚的消息一经传开,立即遭到众多亲友的反对,因为她要嫁给一个25岁的男人。

就在詹妮几乎要放弃的时候,她25岁的儿子坚决地握住她的双手说:“亲爱的母亲,就算是全世界的人反对您,我也会勇敢地站在您这边。”詹妮义无返顾地披上了婚纱。但这桩婚姻并没有维持多久。

10多年过去了,詹妮的儿子已经凭借卓越的才能跻身政坛,60岁的詹妮又要再次迎来婚礼。这次的决定同样遭到众人的反对,尤其是儿子的那些反对派们。

詹妮犹豫了,这次与上次不同,儿子打小就怀有雄心壮志,并且具备实现远大理想的能力。她不想因为自己耽误儿子的前程。然而,令她意想不到的是,儿子又一次握住了她的手:如果让我在我的仕途与您的幸福之间做选择,我心甘情愿地选择后者。

这一次,新郎比儿子还年轻。能够两次接受母亲的婚姻,也许很多人都做得到。而面对沉重的压力,两次接受和自己年龄差不多的继父,这需要多么豁达的胸怀。这个体谅母亲、爱护母亲的儿子就是英国前首相丘吉尔。

贝尔纳成功的故事300字 阿贝尔的故事400字(三)

唐太宗大治天下,盛极一时,除了依靠他手下的一大批谋臣武将外,也与他贤淑温良的妻子长孙皇后的辅佐是分不开的。

长孙皇孙皇后知书达礼、贤淑温柔、正直善良。对于年老赋闲的太上皇李渊,她十分恭敬而细致地侍奉,每日早晚必去请安,时时提醒太上皇身旁的宫女怎样调节他的生活起居,像一个普通的儿媳那样力尽着孝道。对后宫的妃嫔,长孙皇后也非常宽容和顺,她并不一心争得专宠,反而常规劝李世民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妃嫔,正因如此,唐太宗的后宫很少出现争风吃醋的韵事,这在历代都是极少有的。长孙皇后凭着自己的端庄品性,无言地影响和感化了整个后宫的气氛,唐太宗不受后宫是非的干扰,能专心致志料理军国大事,难怪唐太宗对她十分敬服呢!虽然长孙皇后出身显贵之家,又贵为皇后,但她却一直遵奉着节俭简朴的生活方式,衣服用品都不讲求豪奢华美,饮食宴庆也从不铺张,因而也带动了后宫之中的朴实风尚,恰好为唐太宗励精图治的治国政策的施行作出了榜样。

长孙皇后不但气度宽宏,而且还有过人的机智。

一次,唐太宗回宫见到了长孙皇后,犹自义愤填膺地说:“一定要杀掉魏征这个老顽固,才能一泄我心头之恨!”长孙皇后柔声问明了原由,也不说什么,只悄悄地回到内室穿戴上礼服,然后面容庄重地来到唐太宗面前,叩首即拜,口中直称:“恭祝陛下!”她这一举措弄得唐太宗满头雾水,不知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因而吃惊地问:“什么事这样慎重?”长孙皇后一本正经地回答:“臣妾听说只有明主才会有直臣,魏征是个典型的直臣,由此可见陛下是个明君,故臣妾要来恭祝陛下。”唐太宗听了心中一怔,觉得皇后说的甚是在理,于是满天阴云随之而消,魏征也就得以保住了他的地位和性命。

贝尔纳成功的故事300字 阿贝尔的故事400字(四)

1482年,31岁的达·芬奇离开故乡佛罗伦萨,来到米兰。他给当时米兰的最高统治者、米兰大公鲁多维柯斯弗查写了封求职信,希望谋得一个军事工程师的职位。这封求职信就是着名的《致米兰大公书》——尊敬的大公阁下:

来自佛罗伦萨的作战机械发明者达·芬奇,希望可以成为阁下的军事工程师,同时求见阁下,以便面陈机密:

一、我能建造坚固、轻便又耐用的桥梁,可用来野外行军。这种桥梁的装卸非常方便。我也能破坏敌军的桥梁。

二、我能制造出围攻城池的云梯和其他类似设备。

三、我能制造一种易于搬运的大炮。可用来投射小石块,犹如下冰雹一般,可以给敌军造成重大损失和混乱。

四、我能制造出装有大炮的铁甲车,可用来冲破敌军密集的队伍,为我军的进攻开辟道路。

五、我能设计出各种地道,无论是直的还是弯的,必要时还可以设计出在河流下面挖地道的方法。

六、倘若您要在海上作战,我能设计出多种适宜进攻的兵船,这些兵船的防护力很好,能够抵御敌军的炮火攻击。

此外,我还擅长建造其他民用设施,同时擅长绘画和雕塑。

如果有人认为上述任何一项我办不到的话,我愿在您的花园,或您指定的其他任何地点进行试验。

向阁下问安!

达·芬奇

米兰大公收到此信后不久,就召见了达·芬奇。在短暂的面试后,正式聘用达·芬奇为军事工程师,待遇十分优厚。

达·芬奇这封短短的求职信为何能够产生这样好的效果?分析起来,不难发现,主要是他的求职信有以下两个优点:

一、针对对方需要。

米兰大公当时的处境可谓强敌环伺,他要击败意大利的敌对城邦和消除来自北欧和西亚的威胁,就不能不大力发展军事制造业,因此急需这方面的人才。达·芬奇深切地了解他的需要,于是有针对性地设计了求职信。

达·芬奇是个多才多艺的人,在绘画、歌唱、医学、哲学和其他领域都拥有卓越的才能,但在这封求职信中,他只详细描述了自己向达·芬奇学写求职信在军事工程方面的技能。通过这些细致的介绍,他生动而含蓄地告诉米兰大公:“我清楚您的处境,我会帮助您打赢战争!”而对自己的其他能力,达·芬奇则在信中一笔带过。

这封详略得当、针对性很强的求职信,无疑给米兰大公留下了深刻印象,信中所述的种种军事技能,对于他来说,也堪称雪中送炭,因此他毫不犹豫地给了达·芬奇面试的机会。

二、语气充满自信。

在求职信中,达·芬奇一连使用了六个“我能”,一项一项,有条不紊地列举自己军事工程方面的才能,语气坚定,而且他敢于在信中声称:“如果有人认为上述任何一项我办不到的话,我愿在您的花园,或您指定的其他任何地点进行试验。”这是何等的自信!这份自信当然来自于对自己实力的清醒认识,而且显然也感染了见多识广的大公,既激起了他的求贤若渴之意,也引发了他的好奇之心。大公很可能会这样想:此人既然敢口出豪言,想来有些真才实学,给他个面试机会又何妨?

贝尔纳成功的故事300字 阿贝尔的故事400字(五)

一次在取汽车钥匙时,李嘉诚不慎丢落一枚2元硬币。硬币滚到车底。当时他估计若汽车开动,硬币会掉到坑渠里。李嘉诚及时蹲下身欲拾取。此时旁边一名印度籍值班见到,立即代他拾起。李嘉诚收回该硬币后,竟给他100元酬谢。

李嘉诚对此的解释是:“若我不拾该2元,让它滚到坑渠,该2元便会在世上消失。而100元给了值班,值班便可将之用去。我觉得钱可以用但不可以浪费。” 这件小事说明了李嘉诚的一种理财哲学,也说明了他的思维风格,这就是用社会总净值的增损来判断个人行为合理与否。只要社会总斗争值增加了,自己损失一点也不算什么;相反,如果社会总净值减少了,自己即使收获了一定的财利也是损失。 不要小觑了着眼社会总净值的 思维方式,这是关系到国家富强的大问题。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有这样一个重要论点:人以自利为出发点对社会贡献,要比意图改善社会的人的贡献大。这样的“自利”或者说“自私” 就有几分可爱了。因为如此,“自利”能给别人带来利益,自己的“利”和别人的“利”加起来,社会总净值必然会增加,国家自然富强。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社会。“不患寡”,就是不怕社会积弱; “患不均”,就是怕别人比自己好。别人好了,我要想办法让他不好,虽然这样做我也没利。“内耗”的结果是没有“利”的我和没有“利”的别人组成了一个平均型的“寡”的会。 用社会总净值衡量,也能说明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为什么可恶。制假货造成的资源和人国成本的浪费,最终造成的是社会总净值的减少。如果任其发展,势必削弱国国。一部分藉此先富起来的人和其他被剥夺了财富的人组成的是一个不均型的“寡”的社会。李嘉诚的境界是富国的境界。他的心态既是传统文化的异质,也是不规范的市场经济文化的异质,值得我们好好揣摩。

以上内容是关于贝尔纳成功的故事300字和阿贝尔的故事400字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

标签:阿贝尔的故事400字

标题:贝尔纳成功的故事300字 阿贝尔的故事400字

链接:http://m.zhaichaow.cn/sucai/gushi/1190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