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第一人称仿写名人的故事 仿写人物的真实例子

国学素材成语故事

用第一人称仿写名人的故事 仿写人物的真实例子

我即天下围观:℉更新时间:07-28 04:10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用第一人称仿写名人的故事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仿写人物的真实例子和用第一人称仿写名人的故事的精彩内容哦。

用第一人称仿写名人的故事 仿写人物的真实例子

用第一人称仿写名人的故事 仿写人物的真实例子(一)

鲁迅珍惜时间的故事

鲁迅的成功,有一个重要的秘诀,就是珍惜时间。鲁迅十二岁在绍兴城读私塾的时候,父亲正患着重病,两个弟弟年纪尚幼,鲁迅不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还得帮助母亲做家务;为免影响学业,他必须作好精确的时间安排。

此后,鲁迅几乎每天都在挤时间。他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鲁迅读书的兴趣十分广泛,又喜欢写作,他对于民间艺术,特别是传说、绘画,也深切爱好;正因为他广泛涉猎,多方面学习,所以时间对他来说,实在非常重要。他一生多病,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都不好,但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才肯罢休。

在鲁迅的眼中,时间就如同生命。「美国人说,时间就是金钱。但我想:时间就是性命。倘若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因此,鲁迅最讨厌那些「成天东家跑跑,西家坐坐,说长道短」的人,在他忙于工作的时候,如果有人来找他聊天或闲扯,即使是很要好的朋友,他也会毫不客气地对人家说:「唉,你又来了,就没有别的事好做吗?」

鲁迅名言:

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鲁迅名言

要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鲁迅名言

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鲁迅名言

有地方特色,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被别国所注意。--鲁迅名言

写小说,说到底,就是写人物。小说艺术的精髓就是创造人物的艺术。--鲁迅名言

勇者举刀向强者--鲁迅名言

写不出的时候不硬写--鲁迅名言

希望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这就像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名言

鲁迅档案:

鲁迅〔 1881 年 9 月 25 日~ 1936 年 10 月 19 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 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 1902 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 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不明白啊 = =!

用第一人称仿写名人的故事 仿写人物的真实例子(二)

世界球王贝利在20多年的足球生涯里,参加过了1364场比赛,共踢进了1282个球,并创造了一个队员在一场比赛中射进了8个球的纪录。他超凡的技艺不仅令万千观众心醉,而且常常使球场上的对手拍手称绝。他不仅球艺高超,而且谈吐不凡。当他个人进球满1000个时,有人问他:“您哪个球踢得最好?”贝利笑了,意味深长地说:“下一个。”他的回答含蓄幽默,耐人寻味,像他的球艺一样精彩。

心语:

在迈向成功的道路上,每当实现了一个近期目标,决不应自满,而应迎接新的成功,把原来的成功当作一个新的起点,应有一种归零的心态,才永远有新的目标,才能攀登新的高峰,才能获得成功者的无穷无尽的乐趣。为自己量身打造一个人生计划吧,把你希望的未来的人生规划出一幅蓝图产,照着这个蓝图一步一步把自己推向人生胜利的高峰。一个明确的目标,一份清晰的计划,可令我们的努力得到双倍甚至数倍的回报。

用第一人称仿写名人的故事 仿写人物的真实例子(三)

他是一个真诚善良的人,对慈善事业从来不吝啬时间和精力,对自己的演艺事业永远热爱而执着,有着成年人的稳重隐忍和百折不挠,又有着一颗不随世事沧桑而泯灭的永远飞扬着理想的少年人的心。

2006年6月22日,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成立二十五周年暨第五届“中国儿童慈善活动日”公益活动表彰,中国儿童慈善活动日组委会、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授予钟汉良中国儿童慈善之星称号,名字镌刻在北京八达岭长城的“中国儿童慈善功德碑”上。

2006年9月3日,钟汉良接受了中国红十字基金会颁发的聘书和爱心天使荣誉纪念牌,正式成为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的形象代言人。在当天进行的红十字书库主题活动启动仪式上,他为了号召全社会向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捐献书籍,不遗余力。钟汉良认为应该使这么有意义的活动让更多人知道。

2006年11月,钟汉良作为第一期闪电星感动的嘉宾,为一位患尿毒症的小朋友筹集手术费,制片人尹晓葳念念不忘这次节目的录制:见到小朋友遭受的痛苦,堂堂183的男儿忍不住流下眼泪。他站在宣传卡车上进行爱心宣传,从南京路到静安寺、从五角场到东方明珠……大冬天的,偏偏下雨了,钟汉良穿双薄底帆布球鞋站在雨水里,非常投入。有“粉丝”打车一路跟着他跑,他就下车劝,别冻感冒不要再跟了,打车的钱,不如作爱心捐款吧!《人民日报》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报道,并大为赞扬。

2007年3月11日,在上海举办的新娱乐慈善群星会颁奖礼上,钟汉良获得最具动力闪电之星。

2007年7月,钟汉良加入李连杰的壹基金计划,成为基金永久义工。

2007年8月12日,赛车技术相当那个啥滴钟汉良毅然参加李连杰发起的“壹基金”杯慈善明星赛,筹得善款用于各种自然灾害的紧急支援和救助、辅导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心灵阳光工程"以及符合红十字会的人道主义救援。

2007年12月,莱卡风尚大典,钟汉良获得爱心风尚人物奖,获奖感言话不多,一如他惯常的风格:给人关爱,跟人方便,给人快乐,给人希望,也是一种正面的风尚态度。有人问:您认为爱心与世上有什么关联吗?还是觉得多做善事将会成为时尚?钟汉良说:现在越来越流行健康的人生,戒掉不良的嗜好,做善事、环保也是流行,两者确实有关联,希望这个风气越来越流行,大家都像我一样,随时带着自己的免洗环保餐具。

2008年5月17日,参加现代快报·江苏都市网(www.js.cn)主办的“我们万众一心”大型赈灾义演活动。

2008年5月30日晚20时30分,由贵州省红十字会、贵州人民广播电台主办的慈善晚会在贵阳雅迪尔酒店举行。主办方特邀香港著名艺人陈松伶和钟汉良来到贵阳,参与此次慈善演出。晚会邀请了贵州各界人士参与,并在晚会过程中举行现场募捐,钟汉良和陈松伶也现场向灾区小朋友捐赠了福娃等礼物,表达自己的一份爱心。 据悉,晚会的所有与会艺人均为义演,酒店方也免费提供了场地,所有晚会现场募得款项和物资将全部通过贵州省红十字会,捐赠给四川地震灾区。

2008年6月1日,大型旅游文化活动“相约花溪·我的童年”在共青团贵州省委学少部、贵州省妇女联合会儿童部、共青团贵阳市委、贵阳市妇女联合会的支持下,由贵阳避暑季之花溪之夏系列活动组委会监管、贵州大地之舞城市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主办贵阳市花溪公园、青岩古镇等花溪几大景区正式启动。来自香港的钟汉良、陈松龄、于天龙三位明星嘉宾正式受聘为“相约花溪·爱心慈善大使”,“红领巾生态文明行动”通过开展“每一棵小树都是一个孩子”认领小树活动等红领巾生态文明行动,培养孩子的生态文明意识,打造红领巾生态文明基地。

2008年7月5日晚19时30分,在东方卫视直播的《加油!2008——紧急救灾劝募行动》全国总决赛6进5比赛中钟汉良与郭伟林战队在“决战金字塔”环节最后一秒上演大逆转,成功晋级!


他是一个真诚善良的人

用第一人称仿写名人的故事 仿写人物的真实例子(四)

名人与对联的故事有很多,例如:

1、郑板桥在山东当县令时,有一天来了位告状的老先生。原来有户人家年初的时候,请他到家中教书,那年月没有劳动法,也没签用工合同,双方口头讲定一年酬金八吊钱。没想到,到了年底主人不但分文不给,反说老先生胸无点墨,误人子弟。待要和他理论时,竟被乱拳打出,眼见一年白干,衣食无着,无奈之下老先生只得告官。

郑板桥听罢,决定先考考老先生的文才,就指着大堂上悬挂的灯笼出联:

四面灯,单层纸,辉辉煌煌,照遍东西南北;

老先生对的是:

一年学,八吊钱,辛辛苦苦,历尽春夏秋冬。

郑板桥一听二话没说,马上传唤那家主人,责令其加倍付钱,并留老先生在衙中做事,解决他此后的衣食。

2、祝枝山的故事

传说有一次祝枝山碰见了一个叫徐子建的师爷。这位师爷自命不凡,傲气十足,夸口说没有能难住他的对子。这回相遇,他提出要和祝枝山比对子。祝枝山问:“谁出?谁对?”“当然是你出,我对喽!”师爷满不在乎地说。祝枝山微微一笑,说出上联:

三塔寺前三座塔;

徐子建一听:就这个呀,有什么难的?张口对出:

五台山上五层台。

师爷正催促出个新对子时,祝枝山说 :“还没完,我能加字。”“这有什么?我也能添字。”祝枝山继续说:

三塔寺前三座塔,塔、塔、塔

徐子建想都没想,就说:

五台山上五层台,台……

他说不下去了,总不能说五个 “台”字吧?祝枝山说了句:“‘抬’不动了吧?”哈哈大笑,扬长而去。


名人与对联的故事有很多,例如:

1、郑板桥在山东当县令时,有一天来了位告状的老先生。原来有户人家年初的时候,请他到家中教书,那年月没有劳动法,也没签用工合同,双方口头讲定一年酬金八吊钱。没想到,到了年底主人不但分文不给,反说老先生胸无点墨,误人子弟。待要和他理论时,竟被乱拳打出,眼见一年白干,衣食无着,无奈之下老先生只得告官。

郑板桥听罢,决定先考考老先生的文才,就指着大堂上悬挂的灯笼出联:

四面灯,单层纸,辉辉煌煌,照遍东西南北;

老先生对的是:

一年学,八吊钱,辛辛苦苦,历尽春夏秋冬。

郑板桥一听二话没说,马上传唤那家主人,责令其加倍付钱,并留老先生在衙中做事,解决他此后的衣食。

2、祝枝山的故事

传说有一次祝枝山碰见了一个叫徐子建的师爷。这位师爷自命不凡,傲气十足,夸口说没有能难住他的对子。这回相遇,他提出要和祝枝山比对子。祝枝山问:“谁出?谁对


名人与对联的故事有很多,例如:

1、郑板桥在山东当县令时,有一天来了位告状的老先生。原来有户人家年初的时候,请他到家中教书,那年月没有劳动法,也没签用工合同,双方口头讲定一年酬金八吊钱。没想到,到了年底主人不但分文不给,反说老先生胸无点墨,误人子弟。待要和他理论时,竟被乱拳打出,眼见一年白干,衣食无着,无奈之下老先生只得告官。

郑板桥听罢,决定先考考老先生的文才,就指着大堂上悬挂的灯笼出联:

四面灯,单层纸,辉辉煌煌,照遍东西南北;

老先生对的是:

一年学,八吊钱,辛辛苦苦,历尽春夏秋冬。

郑板桥一听二话没说,马上传唤那家主人,责令其加倍付钱,并留老先生在衙中做事,解决他此后的衣食。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诸葛孔明

用第一人称仿写名人的故事 仿写人物的真实例子(五)

好习惯能帮助人们赢得宝贵的机遇。

苏联发射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的时候,曾经发生过一件既细小又重要的事情。20世纪60年代,苏联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宇航员叫加加林。当时挑选第一个上太空的人选时,有这么一个插曲,几十个宇航员去参观他们要乘坐的飞船,进舱门的时候,只有加加林一个人把鞋脱下来了。他觉得:"这么贵重的一个舱,怎么能穿着鞋进去呢?"就加加林的这一个动作,让主设计师非常感动。他想:只有把这飞船交给一个如此爱惜它的人,我才放心。在他的推荐下,加加林就成了人类第一个飞上太空的宇航员。所以有人开玩笑说,成功从脱鞋开始。原来得到赏识很简单,养成好习惯就可以了。


鲁迅“爱书”

鲁迅先生从少年时代起就养成了爱护图书的好习惯。每次看书,他总是先洗手,一旦发现书脏了,就小心地把它擦干净;他还学会了钉书、补书的本领,备有一套工具,如发现书有破损,便及时细心整理、修补,使之面貌一新。

企业管理的精华

在美国一个农村,住着一个老头,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二儿子都在城里工作,小儿子

和他在一起,父子相 依为命。

突然有一天,一个人找到老头,对他说:“尊敬的老人家,我想把你的小儿子带到城里去

工作?”

老头气愤地说:“不行,绝对不行,你滚出去吧!”

这个人说:“如果我在城里给你的儿子找个对象,可以吗?”

老头摇摇头:“不行,快滚出去吧!”

这个人又说:“如果我给你儿子找的对象,也就是你未来的儿媳妇是洛克菲勒的女儿呢?

老头想了又想,终于让儿子当上洛克菲勒的女婿这件事打动了。

过了几天,这个人找到了美国首富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对他说:“尊敬的洛克菲勒先生,

我想给你的女儿找个 对象?”

洛克菲勒说:“快滚出去吧!”

这个人又说:“如果我给你女儿找的对象,也就是你未来的女婿是世界银行的副总裁,可

以吗?”

洛克菲勒还是同意了。

又过了几天,这个人找到了世界银行总裁,对他说:“尊敬的总裁先生,你应该马上任命

一个副总裁!”

总裁先生头说:“不可能,这里这么多副总裁,我为什么还要任命一个副总裁呢,而且必

须马上?”

这个人说:“如果你任命的这个副总裁是洛克菲勒的女婿,可以吗?”

总裁先生当然同意了。

这虽然是一个小故事,但却是当代企业家配置资源的最佳方式!


战胜残疾的巴雷尼——坚持

巴雷尼小时候因病成了残疾,母亲的心就像刀绞一样,但她还是强忍住自己的悲痛。她想,孩子现在最需要的是鼓励和帮助,而不是妈妈的眼泪。母亲来到巴雷尼的病床前,拉着他的手说:“孩子,妈妈相信你是个有志气的人,希望你能用自己的双腿,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好巴雷尼,你能够答应妈妈吗?”

母亲的话,像铁锤一样撞击着巴雷尼的心扉,他“哇”地一声,扑到母亲怀里大哭起来。

从那以后,妈妈只要一有空,就给巴雷尼练习走路,做体操,常常累得满头大汗。有一次妈妈得了重感冒,她想,做母亲的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尽管发着高烧,她还是下床按计划帮助巴雷尼练习走路。黄豆般的汗水从妈妈脸上淌下来,她用干毛巾擦擦,咬紧牙,硬是帮巴雷尼完成了当天的锻炼计划。

体育锻炼弥补了由于残疾给巴雷尼带来的不便。母亲的榜样作用,更是深深教育了巴雷尼,他终于经受住了命运给他的严酷打击。他刻苦学习,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大学毕业后,巴雷尼以全部精力,致力于耳科神经学的研究。最后,终于登上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领奖台。

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依附的枝头,生命才能达到极致。

一代先师孔子,初时以建立以“仁”治国的完美社会为志。周游列国之后,终于没有成功,然而它却是很好的老师,孔子的弟子遍及天下,他也最终成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由此可见,只有找到自己的枝头,生命的意义才能实现。

一代喜剧大师卓别林,年少时因相貌不佳总是成为别人的笑柄,然而,在他的喜剧生涯中这恰恰成为一种优势,他主演的无声喜剧电影达到了无声胜有声的境界。这不得不说他那“不佳”的容貌促成了他“上佳”的表演。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本是一名外国著名大学的学生,然而当他感觉到大学所教的内容并不适合自己时,便毅然离开学校,从事自己喜爱的电脑设计工作,最终积累了世界上无人能比的巨额财富。

社会在发展,可是道理却没有变,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的枝头,生命才能闪光。

乌鸦敢于拼搏,乐于学习的精神固然值得赞赏,然而它不能认清自己的实力,不能量力而行,注定是要失败的。人不只需要勇于拼搏的精神,更应认清自己,只有二者具备,才有可能成功。

拥有自知与拼搏,光明就在眼前

以上内容是关于用第一人称仿写名人的故事和仿写人物的真实例子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

标签:仿写人物的真实例子

标题:用第一人称仿写名人的故事 仿写人物的真实例子

链接:http://m.zhaichaow.cn/sucai/gushi/1190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