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梁思成的评价及感悟300字 赞美梁思成150字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对梁思成的评价及感悟300字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赞美梁思成150字和对梁思成的评价及感悟300字的精彩内容哦。
对梁思成的评价及感悟300字 赞美梁思成150字(一)
一次,建筑学家梁思成(1901--1972年)做古建筑的维修问题学术报告。演讲开始,他说:“我是个‘无齿之徒’。”
演堂为之愕然,以为是“无耻之徒”。这时,梁思成说:“我的牙齿没有了,后来在美国装上这副假牙,因为上了年纪,所以不是纯白色的,略带点黄,因此看不出是假牙,这就叫做‘整旧如旧’。我们修理古建筑也要这样,不能焕然一新。”
对梁思成的评价及感悟300字 赞美梁思成150字(二)
林肯的故事
1832年,林肯失业了,他下定决心要当政治家。可是他竞选失败了。在一年里遭受两次打击,这对他来说无疑是痛苦的。接着,林肯着手自己开办企业,可一年不到,这家企业又倒闭了。在以后的17年间,他不得不为偿还企业倒闭时所欠的债务而到处奔波。林肯没有放弃,他也没有说:“要是失败会怎样?”1846年,他又一次参加竞选国会议员,他又一次参加竞选国会议员,最后终于当选了。
李白的故事
李白小时在四川象耳山读书,很不用功,并想中途废学。有一天,他在山下小溪旁遇见一位白发老婆婆在那里磨铁杵。李白问干什么,老婆婆回答说:“把铁杵磨成针。”李白不相信,嗤一声笑了,对她说:“铁杵岂能磨成针?”“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老婆婆向他讲了这个道理。李白顿时领梧。从此,他便发奋用功,终於懂得了“功到自然成”的道理。
屈原的故事
屈原洞中苦读。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
陆游的故事
陆游书巢勤学。南宋诗人陆游他从小就刻苦勤奋、敏而好学。他的房子里,桌子上摆的是书,柜中装的是书,床上堆的也是书,被称作书巢。他勤于创作,一生留下了九千多首诗,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大文学家。
林肯
1809年2月12日,亚伯拉罕·林肯出生在一个农民的家庭。小时候,家里很穷,他没机会上学,每天跟着父亲在西部荒原上开垦、劳动。他自己说:“我一生中进学校的时候,加在一起总共不到一年。”但林肯勤奋好学,一有机会就向别人请教。没钱买纸、笔,他放牛、砍柴、挖地时怀里也总揣着一本书,休息的时候,一边啃着粗硬冰凉的面包,一边津津有味地看书。晚上,他在小油类下常读书读到深夜。
长大后,林肯离开家乡独自一人外出谋生。他什么活儿都干,打过短工,当过水手、店员、乡村邮递员、土地测量员,还干过伐木、劈木头的重力气活儿。不管干什么,他都非常认真负责,诚实而且守信用。
他十几岁时当过村了里杂货店的店员。有一次,一个顾客多付了几分钱,他为了退这几分钱跑了十几里路。还有一次,他发现少给了顾客二两茶叶,就跑了几里路把茶叶送到那人家中。他诚实、好学、谦虚,每到一处,都受到周围人的喜爱。
1834年,25岁的林肯当选为伊利诺斯州议员,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1836年,他又通过考试当上了律师。
当律师以后,由于他精通法律,口才很好,在当地很有声望。很多人都来找他帮着打官司。但是他为了当事人辩护有一个条件,就是当事人必须是正义的一方。许多穷人没有钱付给他劳务费,但是只要告诉林肯:“我是正义的,请你帮我讨回公道。”林肯就会免费为他辩护。
一次,一个很有钱的人请林肯为他辩护。林肯听了那个客户的陈述,发现那个人是在诬陷好人,于是就说:“很抱歉,我不能替您辩护,因为您的行为是非正义的。”
那个人说:“林肯先生,我就是想请您帮我打这场不正义的官司,只要我胜诉,您要多少酬劳都可以。”
林肯严肃地说:“只要使用一点点法庭辩护的技巧,您的案子很容易胜诉,但是案子本身是不公平的。假如我接了您的案子,当我站在法官面前讲话的时候,我会对自己说:‘林肯,你在撒谎。’谎话只有在丢掉良心的时候,才能大声地说出口。我不能丢掉良心,也不可能讲出谎话。所以,请您另请高明,我没有能力为您效劳。”
那个人听了,什么也没说,默默地离开了林肯的办公室。
http://wenwen.sogou.com/z/q748715467.htm?si=1
很多,可以选一个短的。
罗斯福的故事
一个小男孩几乎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孩子,因为患脊髓灰质炎而留下了瘸腿和参差不齐且突出的牙齿。他很少与同学们游戏或玩耍,老师叫他回答问题时,他也总是低着头一言不发。
在一个平常的春天,小男孩的父亲从邻居家讨了一些树苗,他想把它们栽在房前。他叫他的孩子们每人栽一棵。父亲对孩子们说,谁栽的树苗长得最好,就给谁买一件最喜欢的礼物。小男孩也想得到父亲的礼物。但看到兄妹们蹦蹦跳跳提水浇树的身影,不知怎么地,萌生出一种阴冷的想法:希望自己栽的那棵树早点死去。因此浇过一两次水后,再也没去搭理它。
几天后,小男孩再去看他种的那棵树时,惊奇地发现它不仅没有枯萎,而且还长出了几片新叶子,与兄妹们种的树相比,显得更嫩绿、更有生气。父亲兑现了他的诺言,为小男孩买了一件他最喜欢的礼物,并对他说,从他栽的树来看,他长大后一定能成为一名出色的植物学家。
从那以后,小男孩慢慢变得乐观向上起来。
一天晚上,小男孩躺在床上睡不着,看着窗外那明亮皎洁的月光,忽然想起生物老师曾说过的话:植物一般都在晚上生长,何不去看看自己种的那颗小树。当他轻手轻脚来到院子里时,却看见父亲用勺子在向自己栽种的那棵树下泼洒着什么。顿时,一切他都明白了,原来父亲一直在偷偷地为自己栽种的那颗小树施肥!他返回房间,任凭泪水肆意地奔流......
几十年过去了,那瘸腿的小男孩虽然没有成为一名植物学家,但他却成为了美国总统,他的名字叫富兰克林·罗斯福。
爱是生命中最好的养料,哪怕只是一勺清水,也能使生命之树茁壮成长。也许那树是那样的平凡、不起眼;也许那树是如此的瘦小,甚至还有些枯萎,但只要有这养料的浇灌,它就能长得枝繁叶茂,甚至长成参天大树。
对梁思成的评价及感悟300字 赞美梁思成150字(三)
1928年,济南“五三”惨案以后,省立山东大学改为国立青岛大学。1930年6月,杨振声先生出任青大校长。
作为教育家,杨校长深知要办好一所大学的为政之要。作为校长,杨先生在任期间一直致力于他的“教育四重法”,为学校日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谓的“四重法”,即重师资、重设备、重质量、重人才。重师资,就是效法北大“各派兼容并包,学术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打破门户之见,广聘专家学者来校任职任教。当时闻一多、梁实秋、黄敬思、游国恩、老舍、沈从文、王淦昌等许许多多专家学者云集山大,盛及一时,令世人瞩目。重质量,就是坚持“学生在好不在多”的培养原则,注重学生的全面塑造。杨校长曾给学生作过这样的“定位”:“不在图书馆,就在科学馆,不在科学馆,就在体育场”,告诫学生要以学为主,并强健体魄。同时,推出的“淘汰制”,作为对学习质量的检验。
重人才,就是重视发现人才和培养人才。杨校长甘做“人梯”,善当“伯乐”,任人唯贤,而从不循私情。在杨校长的精心培养下,山大可谓“后浪推前浪”。重设备,就是重视教学设备的配置。杨校长从实际出发,用节省经费的办法来补充设备。杨校长始终坚持“行政上多花一文是虚耗,基础上多花一文是建设”的理财原则,全力支持学校的设备建设。杨校长还把公家为校长提供的较好住房让给教职员工住,自己出钱另租房屋,这种心系教育的精神,值得今人学习。
对梁思成的评价及感悟300字 赞美梁思成150字(四)
唐骏素有中国“打工皇帝”之称,从微软到盛大,再从盛大到新华都,他完成了职业生涯的“三级跳”。可以说,他的每一次起跳时间、机会都把握得恰到好处,每一次都能跳到一个更高的平台。在一次电视访谈节目中,主持人问到了这位“打工皇帝”的跳槽秘诀。
唐骏意味深长地只说了两个字:厚道。台下坐满了年轻的观众,他们久仰唐骏大名,都希望能够得到他的职场真传,因此对唐骏这样的回答,既不理解也不满意。
唐骏解释:“我在盛大的时候,有一段时期盛大处于低谷。很多中层人员选择跳槽,我却坚决留下与公司共渡难关。”
主持人立刻纠正:“我们是问——你的跳槽秘诀。”
唐骏笑了,说:“这就是秘诀,跳槽要厚道。”见台下的人瞪大了眼睛,他补充道:“不要在公司处于低谷的时候跳,如果这样的话,不仅没有提升自己,反而会贬低自己的价值。因为别人会认为,你在原处待不下去了才通过跳槽来寻求出路。”
对梁思成的评价及感悟300字 赞美梁思成150字(五)
王国维的文化生命中,最深奥的一笔是他的死。
关于他的死,赵万里《王静安先生年谱》有如下记载:“五月初二日夜,阅试卷毕,草遗书怀之。是夜熟眠如常。翌晨(即1927年6月2日)盥洗饮食,赴研究院视事亦如常。忽于友人处假银饼五枚,独行出校门,雇车至颐和园。步行至排云轩西鱼藻轩前,临流独立,尽纸烟一支,园丁曾见之,忽闻有落水声,争往援起,不及二分钟已气绝矣,时正巳正也。”
由此大体可以推测,王国维的死,不仅是一种主动的选择,而且平静得很,如同去赴一位老朋友的约会,没有丝毫激昂的成分。正是这种视死如归的平静,为王国维在文化史的坐标系上圈定了一个独特的位置。他并非死于具体的时事,而极可能是死于对他身处其中的文化精神的失望,对于中国文化中某些无法补救的缺失的绝望。从大的历史观来看,他的死,不仅不拘泥于一些具体时务,更超越了个体生命;他以死来将自己同沦落的文化分割开来——他看到,倘肉体不死,精神必定走向泯灭,所以,只有以肉体的死,换取精神的永生。这正是他的大清醒、大智慧处。当时恐怕只有少数有同感者看穿了这一点。
以上内容是关于对梁思成的评价及感悟300字和赞美梁思成150字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