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衔 头衔称号大全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头衔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头衔称号大全和头衔的精彩内容哦。
头衔 头衔称号大全(一)
作为一个统治者。弗朗茨·约瑟夫在历史上既没有多大的名气,也没有多大的作为,如果说今天还有人知道他,那多半是得益于电影《茜茜公主》,因为他就是茜茜公主的丈夫。然而在他的时代,弗朗茨绝对是一个能够遮天蔽日的人,他出生在欧洲历史上地位最高贵、历史最古老的哈布斯堡家族。在他年仅18岁时,通过继承和承袭,便已然成为奥地利皇帝、匈牙利国王,最终,他成了欧洲最广阔领土的主人。在他去世前几年,他就密嘱他最亲信的属下,开始筹划他的葬礼,一定要办一个最奢华、最尊贵的皇家葬礼,以和他生前的荣耀相映衬。
1916年,弗朗茨离世。一场筹备已久的超级皇家葬礼开始了。几乎所有的达官贵人,社会名流都身着黑、黄两种皇家专属颜色的葬服,排成绵延10里的长队。护送着弗朗茨的灵柩,皇家军乐队演奏着哀伤、凝重的挽歌,通红的火把照亮了半个维也纳城。按照皇家惯例,在进入哈布斯堡墓穴之前,必先经过嘉布遣会修道院。修道院的高大铁门紧闭着,今天,值守铁门的是修道院的红衣主教。
“请开门!”葬礼主持大臣依惯例叫门道。
“是谁路经这里前去哈布斯堡?”红衣主教问道。
“这里是至高无上、无比尊严的弗朗茨·约瑟夫一世陛下,他是尊贵的奥地利皇帝、匈牙利国王、威尼斯国王、波西米亚国王、加里西亚国王、克罗地亚国王、斯洛文尼亚国王……托斯卡纳大公、克拉科夫大公、洛林公爵、萨尔茨堡公爵、布克维纳公爵……尼伯龙根大侯爵、摩拉维亚伯爵……”主持大臣连篇累牍、滔滔不绝地宣读着弗朗茨的37个头衔,这些头衔中的任何一个,即使是最不起眼的一个,在一般人眼里,都是那么显赫,尊贵。
“我们不认识他。”红衣主教回答道:“是谁要去哈布斯堡?”
主持大臣只得再宣读一次,这次,他尽可能使用缩略语。并省去了一些夸耀的词汇。
“我们不认识他。”红衣主教依旧回答道:“是谁要去哈布斯堡?”
这一次。主持大臣急得脸上都要冒汗了,他索性省去了所有的头衔,只是简单地说道:“这里是弗朗茨·约瑟夫,我们的兄弟。四个孩子的仁慈父亲。”
这时,铁门打开了,葬礼队伍被放了进来。
红尘之外,任何的荣华富贵都微不足道,只需一颗普普通通的仁慈之心足堪标识一个人的人性。
头衔 头衔称号大全(二)
1973年我与现已故的香港女首富龚如心曾来往频繁(因为当年华懋集团支持牛奶公司对抗置地公司收购),常听她哭穷。当时我以为她说笑,今天才明白“100万元最有钱,1000万元最风光,2000万元开始感觉自己贫穷,拥有一亿元的人最自卑”的道理。
以1973年香港的生活水平来说,如你拥有100万元,日常生活已无忧、吃的穿的什么都不缺,还不是感觉自己最富有么?到阁下赚到1000万元的时候,可以负担得起买钻饰、名表、名车,更可在亲友间炫耀一番,自然感觉最风光。
不过,当你赚到2000万元的时候,便可能进而想拥有价值亿元的豪宅、新款的游艇,但身家数千万元实在什么也不够买,感觉上穷得要命。到你真正跻身上流社会之后,更会发觉在一众千亿富豪面前,身家刚过亿的你,根本连头也抬不起来,自信心直跌谷底。
1973年的时候,龚如心的身家约40亿港元,相对于她脑海中想收购牛奶公司的计划等,又真的不大够用。龚如心一生俭朴,可能是因为她真的觉得自己很穷。
头衔 头衔称号大全(三)
还没到过剑桥的时候,剑桥大学在我的心里就代表英国,但当我离开她的时候,我觉得她不能代表英国了,因为我见到了史蒂芬·霍金。
在剑桥大学的校园里,导游跟我们说起了史蒂芬·霍金,“可怜的人啊,现在残疾得更严重了,虽然他可以称得上是牛顿的接班人,但他活得很艰难。”
走进剑桥大学之前,我忘了那里有杰出的、完全瘫痪的天体物里学家史蒂芬·霍金,《时间简史》一书的作者。现在,我记起来了。游完了剑桥大学,我赶紧找一个电话亭,往史蒂芬·霍金家里打电话,因为轮椅不能进人电话亭里,我差点把电话线扯断了。接电话的是史蒂芬·霍金的助手,我说我是坐轮椅从印度过来的(可能他以为我是从印度一路推着轮椅过来的),我要写我在英国的游记,我得见霍金——哪怕只有10分钟也可以。他说:“我为你安排半个小时,明天3点半到4点。”
我突然感到浑身无力。如果你从小就残疾,你会很厌烦人家跟你说要勇敢之类的话。好像你有一个勇气账户但你懒得开支票一样。能使你更坚强的唯一一件事只是看到跟你一样残疾的人取得了某种很大的成就,然后你就知道自己可以比以前想象的走得更远。
第二天下午,我见到了史蒂芬·霍金。当我问他关于勇敢的问题时,他通过电脑合成的声音说:“我不勇敢,我没有选择。”
我想说:“实际上你已经做了选择,你身体残疾,却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思考,这难道不就是选择吗?”但我没有说,因为我每跟他说一句话自己都感到内疚,他说话太难了。他要不断地敲击他手上的转换键,从电脑上找出要说的词,他能动的只有他那修长而苍白的手指。他经常筋疲力尽,要闭上眼睛休息。我坐在他的对面,可以感觉到他的痛苦——要用冰冷、僵化的词句来表达他活跃的思维。
我说:“很多人认为残疾人长期不快乐,我自己觉得不是那样的。你经常在内心发笑吗?”
过了大约3分钟。他的电脑声音说:“当别人用可怜的跟光看我时,我觉得很好笑。”
我又问:“当像我这样的人来打扰你工作时,你会不会感到不耐烦?”
他很快就“答”道:“会的。”他笑了,那是他独有的笑,我知道——不是我感情用事或者头脑糊涂,我看到的是一个最美丽的男人。
当你看到他的头左转、右转、突然落下,看到他在发白的蓝衬衫里萎缩的躯体,他那瘫痪的双腿;你看他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它们在说很重要的事情——但你不知道。你会颤抖,因为你看到了从前以为不可能看到的事物。
在你的面前好像是一个四壁已经很薄的灯笼,你一眼就看到里面的灯——那是一个人炽热的心。躯体几乎跟这个人不相干了,只像他的一个影子。从来不相信有灵魂的我这时相信了,我们每个人都有灵魂,躯体只是灵魂的附属。
刚见面的时候我就问他:“你认为身体残疾给人带来的最大的好处是什么?”
他“说”:“我认为身体残疾对人没有一点好处。”
“我想是有的,你可以发现世界上有多少善意。”
“也是。”他的电脑合成的声音没有一点语气语调的变化。
我每让轮椅动一下都看一下表——我要好好利用和他在一起的30分钟——我为我的身体能动感到很高兴。虽然我不能走,甚至不能站,但是,那又有什么关系?
我问他:“您对我和其他人的激励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想到这些对您有没有帮助?”
头衔 头衔称号大全(四)
我对法国现任总统萨科奇和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一向没甚好感。然而,前些天,媒体上发了张照片,我看后不禁会心一笑。萨科奇跟奥巴马就像被人追撵着的兔子,并肩冲了出来,也像追赶铃声冲进教室的小学生,神情煞是紧张。图片说明是,萨科奇与奥巴马出席联合记者招待会之前,在后台相谈甚欢。猛一看表时间到了,于是顾不得风度,顾不得矜持,也顾不得外交礼仪,恰似被人踢疼了屁股的狗狗,“嗖”地一下就蹿了出来。
乍看好笑,再看就有点感动了。
在我们这边,“耍大牌”的人和事儿太多,大人物或者自认为是大人物的人。出席会议或者约见别人,根本不把迟到当作陋习,而是一种派头,小学生似的按部就班守点守时倒是桩没面子的事儿。如此说来。那俩外国总统实在有些可爱了。或许。以后我还会对他们的所作所为不以为然,但他们“守时”的品质。我以为可圈可点。
头衔 头衔称号大全(五)
一
那还是在上两个世纪,有一个小女孩读到了一本关于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的书,里面讲述了他被破城而入的罗马士兵用长矛杀死前,还在沙地上画几何图,甚至头也不抬地说:“请等一等,让我把题解完……”这个故事使小女孩受到极大感动,她发誓要像阿基米德那样献身数学事业。
这个小女孩后来成为法国出色的数学和物理学家,她参与了著名的“费马大定理”的论证。鉴于其非凡的业绩,法国科学院授予她金质奖章。她就是索菲·热尔曼女士。
1806年,拿破仑大军横扫欧洲大陆,当攻陷普鲁士城堡时,前线军官对手下传达了一项命令:一定要保护大数学家高斯教授,任何人不准侵扰和伤害他。
同样都是大军压境,阿基米德和高斯同样都是大数学家,为什么他们的命运和遭遇会截然不同呢?高斯为什么会受到保护呢?原来保护他的人正是索菲·热尔曼。那位下令保护高斯的前线军官正是索菲·热尔曼的男友,是她对男友的那份特殊重托使高斯幸存了下来。
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精神让我们感动。人类正是有了一代又一代献身科学、献身事业的精英,正是他们的奉献精神,一次又一次地感动着我们,让我们变得纯粹起来,变得高尚起来,让我们的这个世界变得美好起来,变得充满希望起来。
二
与美国火箭队续约五年的姚明,身价高达7600万美元,对他来说,一场重要比赛,可能为他赢得数百万元美元的收入。
不久前,姚明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行列,记者为此采访了他:
“现在你是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是真的捐还是作为一个形象代言人?”
“我已经签过意向书了,一旦匹配成功的话,马上就捐。”
“如果你正在举行一场重要的比赛呢?”
“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吗?”
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吗?但愿这句反问,能在那些漠视别人生命的人的心中激起一份觉醒,激起一份良知,激起一份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
三
促使贝林改变人生态度的,是一件小事。那是1999年,一家慈善机构找到他,希望他能够用私人飞机顺路带些捐赠物品到罗马尼亚,其中包括6把轮椅。在罗马尼亚的一家医院里,贝林平生第一次把一位老人扶上了轮椅。坐上轮椅的老人,感动得老泪横流,老人说,他妻子过世了,他又患了中风不能走路,如果没有轮椅他只能永远呆在没有阳光的屋子里。老人越说越激动,紧紧握住贝林的手说,现在坐上了轮椅,他也可以走出院子,和邻居一起闲聊抽烟了。贝林听完老人的话后,百感交集,他想,他只不过把老人扶上了轮椅,就好像把老人扶上了人生幸福的轨道。
这件小事,点燃了贝林从事慈善事业的激情,接下来的几年里,他频频光顾非洲的医院和世界各个贫穷国家。2000年他创立了轮椅基金会。据统计,轮椅基金会已向全球130多个国家捐赠了37万把轮椅。
贝林是一个深知为富之道的人,就像他在自传体《为富之道》一书中所说的那样:起初,我以为钱挣得多就是目标,而事实是,我把梯子靠错了墙,爬到顶了发现错了。但我毕竟是有福的,罗马尼亚之行改变了我的人生态度,让我懂得了奉献的意义和价值。当然,这么做并不是为了得到回报,而是为了享受奉献所带来的快乐。
财富的终极目的不是为了敛聚,而是去实现它价值的最大化,去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并从中享受由此带来的幸福和快乐,这才是真正的为富之道。
以上内容是关于头衔和头衔称号大全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