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包容的故事 包容的哲理小故事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学会包容的故事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包容的哲理小故事和学会包容的故事的精彩内容哦。
一日,天晴气爽,我闲坐窗前品茶赏天。瞧见一位老友不请自来,不待他敲门,我以为他打开大门。
老友眼圈发青,神色黯然,面庞明显瘦削。几天不见,鬓上有几根白发探出头来。一点没有新婚燕尔的喜庆。我很纳闷,也不好多问。。不久他闷不住开口道:“我前妻毛病多,爱唠叨、脾气暴,家里家外没有她管不到的。特别爱花钱,不喜欢干家务。老是趴在我身上撒娇说,老公咱们出去吃吧!偶尔在外面吃一顿,我还能忍受,可她三天两头要出去,弄得我们没少吵架。哎!久而久之我的心里生出了厌烦,提出了离婚,前妻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一次失败的婚姻,让我苦闷。再婚我决定找一个省吃俭用,爱干净又不乱花钱的女人进门。不久我的愿望实现了,朋友给我介绍了一个女孩,各方面都符合我选偶的条件。我非常开心,认为这次婚姻一定能幸福。就这样我带着满心的期待,把女孩娶进了家门。
可是婚后不久我发现妻子太爱干净了,家里收拾的一尘不染不说,我每次回家必须先进浴室洗澡,换上家居服才能吃饭,亲戚朋友如果来我们家一次,妻子就命令我和她一起大扫除,弄得我筋疲力尽。哎!我这才知道,这女人干净大劲了,真够恐怖的。
要是单单只爱干净我也勉强能够忍受,可是妻子看着我的钱包就像猫盯上了老鼠一样,弄得我常常囊中羞涩。而且每天餐桌子上的永远是青菜土豆,偶尔我说,咱们出去吃顿好的吧!天天老吃这些都没胃口了。
妻子头不抬眼不睁地说,出去吃?不花钱呀?我看青菜土豆就挺好,既健康又省钱……
听了她不温不火的话,我真想一摔筷子走人。可是刚结婚不久又离婚,我实在丢不起这个人……现在我常常看着天空发呆,感觉天空乌云幕布压得我喘不上气来。”
我淡淡的说:“每个人都有缺点,两个生活习惯各不相同的人结合在一起,就像两只满身长刺的刺猬一不小心就会扎到对方。生活在一起的两个人只有互相包容对方的缺点,去发现对方的优点,才能生活的幸福。而你的生活之所以压抑,是你只看见了对方的缺点,甚至在心里把她的缺点无限扩大化了,大到蒙住了你眼睛,让你看不到她优点。”
我递给他一杯原味咖啡继续说道:“原味咖啡苦涩难以下咽,但是加了奶和糖马上就变得香醇。生活也是如此,只要你在婚姻里加上爱和包容,就不难体会出幸福的味道。”
老友的眼里,突然闪出很亮的光芒,孩子一样地笑道:“哎!这杯原味咖啡要是在我没离婚之前给我就好了……”
学会包容的故事
索尼公司的一万多名雇员一进公司,学历(人事档案)就被封存起来,公司让他们去公平竞争。在工作中,大家不论学历高低,只比能力大小。结果发现,科技人员中有相当部分的人并不是“科班出身”,从而使得“世界第一”的新产品不断问世且畅销世界。公司董事长盛田昭夫,一度被喻为“经营神童”,他在总结自己的管理经验时,曾写过一本《让学历见鬼去吧》的书,他的创新之举令人佩服。“小日本”之所以厉害,在于它的前瞻性、适应性(用可造之才,“零”成本运行)。中国人不失厉害,是因为知道“实践出真知”;而中国始终厉害不起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本本主义”盛行。有位专家指出,“学习”二字要拆开来讲,一个是“学”,主要是从书本中学,各方面知识的积累,目前社会一般用文凭来衡量;再一个“习”,就是练习、实习、实践的意思,注重经验的积累。这是一种活的知识积累,因为社会就是一所终身学习的大学,实践出真知说的也就是这层意思,一般用水平来度量。文凭仅仅代表学习中“学”的一部分而已,即所掌握的一部分有限知识。
包容的哲理小故事
苏东坡在最落难的时候,在岸边写下“大江东去,浪淘尽”,写了最好的诗句出来。受到皇帝赏识时,他的书法漂亮、工整、华丽,而且得意。因为他是一个才子,才子总是很得意的。但是他从来没有想过,他让很多人受过伤。他得意的时候,很多人恨得要死,别人没有他的才气,当然要恨他。但是他落难写的书法,这么笨、这么拙,歪歪倒倒无所谓,却变成中国书法的极品。
此时苦味出来了,他开始知道生命的苦味,并不是你年轻时得意忘形的样子,而是在这么卑屈、所有的朋友都不敢见你的时候,在河边写出最美的诗句。
他原来是一个翰林大学士,但因为政治,朋友都避得远远的。当时他的朋友马梦得,不怕政治上受连累,帮苏轼夫妇申请了一块荒芜的旧营地使用,所以苏轼就改名叫苏东坡。
苏东坡开始在那里种田、写诗,他忽然觉得:我何必一定要在政治里争这些东西?为什么不在历史上建立一个光明磊落的生命情感?
苏轼变成了苏东坡后,他觉得丑都可以是美。他开始欣赏不同的东西,他那时候跑到黄州的夜市喝点酒,碰到一身刺青的壮汉,那个人把他打在地上说:“什么东西,你敢碰我!你不知道我在这里混得怎样?”他不知道这个人是苏东坡,然后倒在地上的苏东坡,忽然就笑起来,回家写了封信给马梦得说:“自喜渐不为人知。”他是才子,全天下都要认识他,然而他常常不给人好脸色,可是落难之后,他的生命开始有另外一种包容,有另外一种力量。
所以我觉得,苏东坡酸甜苦辣咸百味杂陈最后出来的一个味是“淡”,所有的味觉都过了,你才知道淡的精采,你才知道一碗白稀饭、一块豆腐好像没有味道,可是这个味觉是生命中最深的味觉。
你会发现他在做官的时候,从来没有感觉到清风徐来,但是从他的诗中看到,因为他不做官,才感觉到清风。
我觉得苏东坡应该感谢的是:他不断被下放,每一次的下放就更好一点。因为整个生命被现实的目的性绑住了,所以被下放的时候,才可以回到自我,才能写出这么美的句子来。
他可以感受到:历史上那些争名争利,最后变成一场虚空。可以“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是因为他回到自我。
我相信,美是一个自我的循环。美到最后不管你是富贵,或是贫穷,有自我,才有美可言,如果这个自我是为别人而活着,其实感觉都不会美。
所以这个“淡”是你经历酸、甜、苦、辣、咸以后,才知道淡的可贵。所以他写过一首很有名的诗,“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我回头看我走来的这一生,心很静,也就无所谓了。
以上内容是关于学会包容的故事和包容的哲理小故事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