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人生的7%你会成功吗 决定放弃你的时候很轻松

国学素材成语故事

放弃人生的7%你会成功吗 决定放弃你的时候很轻松

升棺发财围观:℉更新时间:07-25 16:16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放弃人生的7%你会成功吗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决定放弃你的时候很轻松和放弃人生的7%你会成功吗的精彩内容哦。

放弃人生的7%你会成功吗 决定放弃你的时候很轻松

美国保险巨头法兰克?毕吉尔刚从事保险业的时候,事业曾经一帆风顺。出色的推销能力,让他在这个行业里如鱼得水。

当他充满激情、对未来充满抱负、渴望在保险业里大展身手的时候,他却遭遇了自己从业以来的第一个工作“瓶颈”问题,并被它牢牢困住。

他想让自己的业绩得到迅速的提升,于是他开始起早贪黑地出去跑业务,并使出浑身解数说服客户购买他推荐的保险。为了争取到每一个可能成交的业务,他经常要几次三番登门拜访。可令他沮丧的是,一切的努力却收效甚微———虽然他付出了比往常多几倍的汗水,可他的业绩并没有比原来有多大的提高。

那段时间,他异常沮丧,整天郁郁寡欢,对前途丧失了希望,甚至想要放弃这个充满挑战的职业。

一个周末的早晨,从噩梦中醒来的他,仍然有些沮丧和不安。不过很快,他就平静下来。

他开始认真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他在内心里不断问自己:为什么最近自己会那么忧郁?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平日里工作的情景,很快闪现在他的脑海里:许多时候,在他多次登门拜访,百般努力下,客户终于答应下来购买他的保险,但在最后的关头,客户常常反悔,并说:“让我再考虑考虑,下次再谈吧。”这样,他最终不得不沮丧地离开,再花时间去寻找新的业务。

怎么办才能很快地把自己从沮丧中拯救出来呢?他在飞快地思考着。

当他没有想到更好办法的时候,他开始随手翻阅自己一年来的工作笔记,并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希望从中能够找到答案。很快,他就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他脑海里闪现,令他自己都有些震惊。

之后的日子里,他一改往日的工作方法,开始采用新的推销策略进行工作。结果令他大吃一惊,他创造了一个奇迹———在很短的时间内,他把平均每次赚2。70元钱的成绩,迅速提高到了4。27元。当年,他新接进的保险业务,第一次突破百万美元大关,引起业界的轰动。

凭着自己出色的智慧和独特的推销策略,法兰克?毕吉尔迅速成长为保险业内的巨头。

后来,法兰克?毕吉尔向世人公开了自己成功的秘诀。原来,当年他在自己的工作日志中发现了这样一组奇特的数据,从而改变他对工作的认识:在他一年所卖的保险业绩中,有70%是第一次见面成交的,有23%是第二次见面成交的,只有7%,是在第三次见面以后才成交的。而他实际上花费在那7%业务上的时间,几乎占用了他所有工作时间的一半以上。

于是,他采取的新推销策略是,果断放弃那7%的利益,不再为它的诱惑所动。这样,他就可以腾出大量时间用于新业务的拓展。于是,他成功了。

成功有时候就这么简单———果断放弃你人生的那7%!

放弃人生的7%你会成功吗

回国第一天,对中国餐馆里服务员之多大吃一惊,紧接着,开始感慨美国跟中国餐馆服务质量之差别———最能反映其中差别的典型情况是,每当出现退菜,美国“小二”二话都不会说,而在中国往往是僵持半天,吵架收场。

细考其中奥妙,发现中国是老板给服务员发工资,而美国其实是吃饭的顾客给服务员发钱。

当年求学美国,在不少餐厅端了好多年盘子,生活费基本都来源于小费———老板给的底薪通常是法律规定的最低工资,每周两百多美元,而小费每天几乎都能达到这个数目。

那时候,即使上一秒钟刚刚跟女朋友大吵一架郁闷到恨不得砸人,下一秒依然会对顾客体贴周到,哪怕挤也得挤出笑容来。因为当客户吃完这顿饭,他们给的小费的多少常常决定了我当时的生活水平,可以说,他们才是真正的“衣食父母”。

更重要的是,我用不用心服务,服务水平的高低,在每一顿饭后马上就会得到评价和兑现。

也就是说,服务基本上是由顾客来定价的。

而在中国,大多数时候服务员的收入跟顾客没什么关系。

每个月拿1000块还是800块,是老板决定的,工资也是老板发的。好一点的餐馆,老板通常会以一套服务规范来要求员工,但只要你不打碎盘子,只要不是服务太糟糕惹恼了某位顾客跳起来吵架,那么满厅吃饭的人通常跟你的收入毫无关系。

这样的结果,就是从激励机制上看,服务员做好服务的动力相对要小很多———美国餐馆是每一位顾客在吃完饭后马上就会决定给你1美元还是100美元,而中国餐馆里,即使你长期提供着金牌服务,也必须倚赖于老板某天突然想起给你加上一两百薪水。

定价机制的不同,正是餐厅里的秘密。由此带来的是餐厅管理成本的不同。

在美国,每个餐厅只有一个经理,剩下都是服务员,而且每个服务员既领路又端盘子都争相干活希望减少同事数量———每个人若“拥有”更多桌子,就意味着将有更多小费。而在中国,除了一堆总喜欢站在一边闲聊的服务员,还常常要有咨客、领班、部门经理、大堂经理等好多层级。

当然,有人会说美国有小费文化,而中国没有。其实归结于文化,不过是个借口,如果明白了商业模式上的不同,完全可以藉由不同的定价机制来想出解决办法。

已经有人开始在这条路上探索,比如说着名的“海底捞”火锅,在中国的连锁餐饮中罕见地被评价为“服务好到让人肉麻”,以致拥有肯德基和必胜客的百胜集团曾经将区域经理大会开进了这家火锅店,带着两百余经理们登门“参观和学习,提升管理水平”。

“海底捞”如何改变定价机制?不是通过小费,而是一种类似员工持股计划的制度。每位一线员工,无论是扫厕所的阿姨,还是上菜的小二,都能参与店内利润的分红。

也许有老板并不愿意将股权分给员工,没关系,其实还能想出许多“中国特色”的办法。我想到的?对不起,那是商业秘密。记住,关键是转换定价机制,让服务的价格跟服务对象的评价挂钩。

决定放弃你的时候很轻松

传说在公元193年,当时的罗马皇帝柏提那克斯被他的近卫军杀害,而想大捞一把的近卫军士兵对皇位进行拍卖,一个叫狄第乌斯的富翁拍得皇位并给了每名近卫军士兵一笔钱。然而还没坐多久,这位赢家便被从远方赶回的罗马军队赶下了台,并得到了“赢者的诅咒”———被砍头。

在今天的市场经济里,“赢者的诅咒”是说在拍卖中,拍卖会的大赢家———夺标者,变成了最大的输家的事常常发生,赢者好像被“诅咒”了一样。

19世纪50年代,美国拍卖海底油田,当时夺标厂商的开价高达2000万美元,而事后估计油田的市场价值约1000万美元,拍卖的夺标者不但没能实现预期收益,甚至还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日本三菱下属的房地产公司1988年以14亿美元买到了的洛克菲勒中心,最终亏损高达8亿多美元;松下1990年以61亿美元之巨买到的环球电影公司也在5年后贱卖给了希格拉姆公司;索尼还算幸运,收购的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尽管没有贱卖,但由于管理不善,到1994年其账面资产就减值34亿美元。

1996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准备拍卖个人通信服务所使用的频谱,最大投标人NextWave个人通信公司最终胜出,获得经营许可证,总共支付了62亿美元,但是两年后,该公司只能为它无法支付的账单而申请破产,NextWave公司赢得了拍卖,却输掉了市场。经济学家们收集了大量真实的数据,验证了在任何形式的拍卖中“赢者的诅咒”都可能发生。而且当拍卖的买家越多时,发生“赢者的诅咒”的机会也就越大。最大的赢家没能笑到最后,被“诅咒”的夺标者无法获得预期的利润,竞拍后的产品收不回成本,最终亏损累累。

这是一种有趣的现象,心理学家和行为经济学家联合起来,试图搞清这些赢者被诅咒的原因。他们认为,这些赢者之所以被“诅咒”是来源于一种认知错觉,也就是一种精神作用,就如同泡沫产生的原因一样。

在拍卖会上,为了赢得拍卖,你必须积极地出价,其他竞争对手会促使你不断地提高出价,拍卖价格在一浪接一浪的高呼声中水涨船高,随着血压的升高和心跳的加快,“赢者”举起的手变得越来越不理性了,过于自信放大了收益,缩小了风险,最终那个抑制不住自己情绪的“举手者”成了最后的胜利者,与此同时,“赢者的诅咒”出现了———他的投标价格已经远远高于真实价值了,在赢得拍卖的同时,他必将输掉利润。

在主流经济学的大厦中,“理性假设”是最不可动摇的那块基石。人真的是理性的吗?“赢者的诅咒”就说明,人们并不总会理性地理解和判断风险,人们可能会规避微不足道的风险,但有时也会进行一些接近疯狂的赌博。在“人类贪性”的作用下,自以为做着理性的选择,其实完全是“傻瓜”决策,自己还蒙在鼓里。

以上内容是关于放弃人生的7%你会成功吗和决定放弃你的时候很轻松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

标签:决定放弃你的时候很轻松

标题:放弃人生的7%你会成功吗 决定放弃你的时候很轻松

链接:http://m.zhaichaow.cn/sucai/gushi/1183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