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作责任心的故事 确定岗位职责的故事

国学素材成语故事

关于工作责任心的故事 确定岗位职责的故事

捕仙围观:℉更新时间:07-22 14:51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关于工作责任心的故事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确定岗位职责的故事和关于工作责任心的故事的精彩内容哦。

关于工作责任心的故事 确定岗位职责的故事

关于责任心的小故事

1、五岁的汉克和爸爸妈妈哥哥一起到森林干活,突然间下起雨,他们只带了一块雨披。爸爸将雨披给了妈妈,妈妈给了哥哥,哥哥又给了汉克。汉克问道:“为什么爸爸给了妈妈,妈妈给了哥哥,哥哥又给了我呢?”爸爸回答道:“因为爸爸比妈妈强大,妈妈比哥哥强大,哥哥又比你强大呀。我们都会保护比较弱小的人。汉克左右看了看,跑过去将雨披撑开来挡在了一朵风雨中飘摇的娇弱小花上面。

真正的强者不一定是多有力,或者多有钱,而是他对别人多有帮助。责任可以让我们将事做完整,爱可以让我们将事情做好。

2、1920年的一天,美国一位12岁的小男孩正与他的小伙伴玩足球,一不小心,小男孩将足球踢到了邻近一户人家的窗户上,一块玻璃被击碎了。

一位老人立即从屋里跑出来,勃然大怒,大声责问是谁干的,伙伴们纷纷逃跑了,小男孩却走到老人跟前,低着头向老人认错,并请求老人宽恕。然而老人却十分固执,小男孩委屈得哭了,最后老人同意小男孩回家拿钱赔偿

回到家,闯了祸的小男孩怯生生地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父亲。父亲并没有因为其年龄还小而开恩,却是板着脸沉思着一言不发。坐在一旁的母亲总是为儿子说情,开导父亲。过了不知多久,父亲才冷冰冰的说道:“家里虽然有钱,但是他闯的祸,就应该由他几对过失行为负责。”停了一下,父亲还是掏出了钱,严肃地对小男孩说:“这15美元我暂时借给你赔人家,不过,你必须想法还给我。”小男孩从父亲手中接过钱,飞快跑过去赔给了老人

从此,小男孩一边刻苦读书,一边用空闲时间打工挣钱还父亲。由于人小,不能干重活,他就到餐馆帮别人洗盘子刷碗,有是还捡捡破烂。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他终于挣到了15美元,并自豪地交给了他的父亲。父亲欣然拍着他的肩膀说:“一个能为自己过失行为负责的人,将来一定是会有出息的。”

许多年以后,这位男孩成为美利坚合众国的总统,他就是里根,后来,里根在回忆往事时,深有感触得说:那一次闯祸之后,使我懂得了做人的责任

背上的篓子

3、“你应该明白人的一生,既不如人们想像的那么好,也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坏。”

有位中年人觉得自己的日子过得非常沉重,生活压力太大,想要寻求解脱的方法,因此去向一位禅师求教。禅师给了他一个篓子要他背在肩上,指着前方一条坎坷的道路说:“每当你向前走一步,就弯下腰来捡一颗石子放到篓子里,然后看看会有什么感受。”

中年人就照着禅师的指示去做,他背上的篓子装满石头后,禅师问他这一路走来有什么感受。他回答说:“感到越走越沉重。”禅师于是说:“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上时,都背负着一个空篓子。我们每往前走一步就会从这个世界上捡一样东西放进去,因此才会有越来越累的感慨。”中年人又问:“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减轻人生的重负呢?”禅师反问他说:“你是否愿意将名声、财富、家庭、事业、朋友拿出来舍弃呢?”那人答不上来。禅师又说:“每个人的篓子里所装的,都是自己从这个世上寻求来的东西,一旦拥有它,就对它负有责任。”

4、远涉重洋的一封来函 :武汉市鄱阳街的景明大楼建于1917年,是一座6层楼房。 在1997年也就是这座楼度过了漫漫80个春秋的一天,突然收到当年的设计事务所从远隔重洋的英国寄来的一份函件。函件告知:景明大楼为本事务所1917年设计,设计年限为80年,现已到期,如再使用为超期服役,敬请业主注意。

(80年,不要说设计者,就是施工人员恐怕也不在世了吧。竟然还有人为它操心,还在守着一份责任、 一份承诺。)

5、一个少女到东京帝国酒店做服务员,这是她涉世之初的第一份工作。但她万万没有想到上司安排她洗厕所!上司对她工作质量的要求特别高:必须把马桶抹洗得光洁如新!怎么办?是接受这个工作?还是另谋职业?一位先辈看到她的犹豫态度,不声不响地为她做了示范,当他把马桶洗得光洁如新时,他竟然从中舀了一碗水喝了下去!先辈对工作的态度,使她明白了什么是工作,什么是责任心,从此她漂亮地迈出了职业生涯的第一步,并踏上了成功之路。自然,她所清洗的厕所,一向光洁如新,她也不止一次地喝过马桶里的水。几十年一瞬而过,如今她已是日本政府的邮政大臣。她的名字叫野田圣子。

(如果是你,你敢从你洗过的马桶中舀水喝吗?在工作中追求完美,这也是工作责任感的体现。)

6、某公司要裁员,下岗名单公布了,有内勤部的小灿和小燕,规定1个月后离岗。那天,大伙看她俩都小心翼翼地,更不敢多说一句话。因为她俩的眼圈都红红的,这事摊到谁头上都难以接受。

(小灿走了,小燕怎么留下了?是强烈的工作责任意识给了小燕机会。)

7、一位名叫吉埃丝的美国记者,有一天来到日本东京,她在奥达克余百货公司买了1台唱机,准备送给住在东京的婆婆家作为见面礼。售货员彬彬有礼、笑容可掬地特地挑了l台尚未启封的机子给她。然而回到住处,她拆开包装试用时,才发现机子没装内件,根本无法使用。吉埃丝火冒三丈,准备第二天一早即去百货公司交涉,并迅速写了一篇新闻稿“笑脸背后的真面目”。

第二天一早,一辆汽车赶到她的住处,从车上下来的是奥达克余百货公司的总经理和拎着大皮箱的职员。他俩一走进客厅就俯首鞠躬、连连道歉,吉埃丝搞不清楚百货公司是如何找到她的。那位职员打开记事簿,讲述了大致的经过。原来,昨日下午清点商品时,发现将一个空心的货样卖给了一位顾客,此事非同小可,总经理马上召集有关人员商议。当时只有两条线索可循,即顾客的名字和她留下的一张美国快递公司的名片。据此百货公司展开了一场无异于大海捞针的行动。打了32次紧急电话,向东京的各大宾馆查询,没有结果。于是,打电话到美国快递公司的总部,深夜接到回电,得知顾客在美国父母的电话号码,接着,打电话到美国,得到顾客在东京的婆家的电话号码,终于找到了顾客的落脚地。这期间共打了35个紧急电话。职员说完,总经理将1台完好的唱机外加唱片1张、蛋糕1盒奉上,并再次表示歉意后离去。吉埃丝的感动之情可想而知,她立即重写了新闻稿,题目就是“35个紧急电话”。

(如果没有责任意识,就不会有这样大海捞针的行动,就不会有及时改正错误的机会。今天的市场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责任感的竞争!)

关于工作责任心的故事

困境即是赐予

有一天,素有森林之王之称的狮子,来到了天神面前:“我很感谢你赐给我如此雄壮威武的体格、如此强大无比的力气,让我有足够的能力统治这整座森林。”

天神听了,微笑地问:“但是这不是你今天来找我的目的吧!看起来你似乎为了某事而困扰呢!”

狮子轻轻吼了一声,说:“天神真是了解我啊!我今天来的确是有事相求。因为尽管我的能力再好,但是每天鸡鸣的时候,我总是会被鸡鸣声给吓醒。神啊!祈求您,再赐给我一个力量,让我不再被鸡鸣声给吓醒吧!”

天神笑道:“你去找大象吧,它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的。”

狮子兴匆匆地跑到湖边找大象,还没见到大象,就听到大象跺脚所发出的“砰砰”响声。

狮子加速地跑向大象,却看到大象正气呼呼地直跺脚。

狮子问大象:“你干嘛发这么大的脾气?”

大象拼命摇晃着大耳朵,吼着:“有只讨厌的小蚊子,总想钻进我的耳朵里,害我都快痒死了。”

狮子离开了大象,心里暗自想着:“原来体型这么巨大的大象,还会怕那么瘦小的蚊子,那我还有什么好抱怨呢?毕竟鸡鸣也不过一天一次,而蚊子却是无时无刻地骚扰着大象。这样想来,我可比他幸运多了。”

狮子一边走,一边回头看着仍在跺脚的大象,心想:“天神要我来看看大象的情况,应该就是想告诉我,谁都会遇上麻烦事,而它并无法帮助所有人。既然如此,那我只好靠自己了!反正以后只要鸡鸣时,我就当做鸡是在提醒我该起床了,如此一想,鸡鸣声对我还算是有益处呢?”

感悟:一个障碍,就是一个新的已知条件,只要愿意,任何一个障碍,都会成为一个超越自我的契机。在人生的路上,无论我们走得多么顺利,但只要稍微遇上一些不顺的事,就会习惯性地抱怨老天亏待我们,进而祈求老天赐给我们更多的力量,帮助我们度过难关。但实际上,老天是最公平的,就像它对狮子和大象一样,每个困境都有其存在的正面价值。

确定岗位职责的故事

宽容

一只小猪、一只绵羊和一头乳牛,被关在同一个畜栏里。有一次,牧人捉住小猪,它大声号叫,猛烈地抗拒。绵羊和乳牛讨厌它的号叫,便说:「他常常捉我们,我们并不大呼小叫。小猪听了回答道:「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却是要我的命呢!

立场不同、所处环境不同的人,很难了解对方的感受;因此对别人的失意、挫折、伤痛,不宜幸灾乐祸,而应要有关怀、了解的心情。要有宽容的心!

2、靠自己

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这个壳的保护!

小蜗牛:毛虫姊姊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却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毛虫姊姊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啊。

小蜗牛:可是蚯蚓弟弟也没骨头爬不快,也不会变成蝴蝶他什么不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大地会保护他啊。

小蜗牛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

蜗牛妈妈安慰他:「所以我们有壳啊!」

我们不靠天,也不靠地,我们靠自己。


人生不可不知的50个做人道理

内容: 你对职场人生有困惑吗?你觉得自己的挫折或者错误的原因有哪些呢?你的性格是坚强的、和顺的、细腻的,还是不自信的、大大咧咧的、易于冲动的?你交朋友有没有不可逾越的标准线?与人交流。你的举手投足、言行举止是否令人满意?其实成功与否,不完全在于你的学历和你的办事能力。还在于懂得与人交往的人生道理。人生道理。不可不知;遇事不知。后悔也迟!

目录: 第一篇尽快适应社会所必须知道的5个道理

1.社会不会等待你成长

2.适应不可避免的事实

3.不要做自己不懂的事

4.不要轻信权威

5.无须强求公正

第二篇言行成熟得体所必须知道的5个道理

1.心事不可随便说

2.学会应景穿衣

3.开玩笑要注意分寸

4.不谈论别人隐私

5.不要对不了解的事妄下结论

第三篇步人职场之前所必须知道的5个道理

1.慎重选择自己的职业

2.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3.事业是人生的基础

4.懂得金钱的价值

5.不仅仅为了薪水而工作

第四篇走向事业成功所必须知道的5个道理

1.珍视时间的价值

2.习惯既是仆人,又是主人

3.细节有时决定成败

4。失去信用是最大的失败

5.找借口没有任何好处

第五篇成为社交高手所必须知道的5个道理

1.礼节是封推荐信

2.不要随便批评别人

3.不要总是抱怨他人

4.拒绝别人一定要讲究艺术

5.会说话是一种本事

第六篇避开交际陷阱所必须知道的5个道理

1.第一印象,往往并非真相

2.避免卷入派系斗争

3.场面之言,可说不可信

4.不要过早涉足名利场

5.永远给自己留条退路

第七篇打造黄金人脉所必须知道的5个道理

1.避免结交不良之人

2.学会借助他人的力量

3.学会提防小人

4.人情不可透支

5.话别说得太满

第八篇经营幸福人生所必须知道的5个道理

1.尽量不要举债经营

2.不要盲从

3.不要草率成婚

4.赌博永远是错误的“投资”

5.不切实际的梦想很可怕

第九篇摆脱负面情绪所必须知道的5个道理

1.以平静心态面对谣言

2.时间能解决很多问题

3.多向前辈讨教经验

4.过去的不愉快尽量忘掉

5.口头禅会影响你的情绪

第十篇塑造良好心态所必须知道的5个道理

1.不要让性格酿成悲剧

2.永远想着积极的一面

3.发现并发展自己的优点

4.家庭和婚姻需要耐心经营

5.知足者长乐

…… 书摘: 高尔基说:“我们的青年是一种正在不断成长、不断上升的力量,他们的使命是根据历史的逻辑来创造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条件。”的确如高尔基所说,人要不断成长,人的生命就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过程的重要性甚于成功的结果,每个磨砺都是成长的机会!

一位教授在对自己即将毕业的学生说了两句话,第一句是说给马上要走向工作岗位的人,社会和学校不一样。在校园里,只要你考试成绩好,人格上没有大毛病,基本上就会获得老师的欢心,就会获得由分数表现的奖励。在这个意义上,大学基本是一个“贤人政治”或“精英政治”的环境,更像家庭,评价体系基本由老师来定,奖励的是你的智力。

而社会则很不同。社会更多是一个利益交换的场所,是一个市场,是“平民政治”。评价的主要不是你智力优越与否(尽管你的聪明和智慧仍然可以帮助你),而是你能否拿出什么别人想要的东西。这个标准不再由老师确定,而是由众多消费者确定。因此,尽管定价178元,不到10天,3000册英文版《哈利·波特与凤凰令》在北京新华书店已经脱销。而许多学者的著作一辈子也卖不了这么多书,他们甚至只能“养在深闺人未识”。也因此,才有这种“脑体倒挂”的不完美,但它恰恰表明了市场的标准。

因此,我们千万不要把自己十几年来习惯的校园标准原封不动地带进社会,否则你就会发现“楚材晋不用”,只能像李白那样用“天生我材必有用”来安慰自己,更极端的,甚至成为一个与社会、与市场格格不入的人。

尽管社会和市场的手是看不见的,但它讲的却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它不讲期货,讲的都是将之转为现货。你可批评它短视,但它通常还是不会,而且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它把每个进入社会的人都当做平等的,不会考虑你刚毕业,没有经验,如果你失去了一次机会,你就失去了;不像在学校,会让你补考或者到老师那里求个情,改个分数。“大学生有潜力,有后劲”,别人这样说行,你则千万不要说,也不要相信。这种说法不是安慰剂,在某种程度上,实际上就是说你不行,至少现在不行。如果你有什么素质,有什么潜力,有什么后劲,你就得拿出来。你就得变成实打实的东西——也许是一份合同起草,也许是一次成功诉讼。

大学四年,往往是在同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一些事件和人物交往,在同古今中外的大师“会谈”。大学教育,往往会令许多人从骨子里更喜欢那种激动人心的时刻,甚至使人膨胀起来。但这不是,而且也不可能是绝大多数人的生活,而只是学院中想象的生活。我们每个人都

…… 谢谢采纳 o(∩_∩)o~


加油!

以上内容是关于关于工作责任心的故事和确定岗位职责的故事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

标签:确定岗位职责的故事

标题:关于工作责任心的故事 确定岗位职责的故事

链接:http://m.zhaichaow.cn/sucai/gushi/1176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