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哲理小故事及启示 名人哲理小故事

国学素材成语故事

名人哲理小故事及启示 名人哲理小故事

逃离恐怖围观:℉更新时间:07-21 22:37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名人哲理小故事及启示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名人哲理小故事和名人哲理小故事及启示的精彩内容哦。

名人哲理小故事及启示 名人哲理小故事

小故事: 很多年前, 一个爸爸和一个妈妈想休假,所以他们决定晚上去城镇。他们叫来最信任一个人来照看孩子。当保姆来的时候,他们的连个孩子已经在床上睡着了。所以保姆只是看了看孩子是否睡的好,就坐下了。

深夜,保姆觉得无聊就想去楼下看电视。但是她看不了,因为楼下没有电视(因为孩子的父母不希望他们的孩子看太多垃圾)。她就打电话给孩子的父母,问是否可以在他们的卧室看电视,当然孩子的父母同意了。

但保姆又想要最后一个请求。

她问是否可以用毯子或者衣服盖住那小丑雕像,因为那使她感到很害怕。

电话沉默了一会。

(此时爸爸在和保姆通话)

他说:带孩子离开房间……

我们将会叫警察……我们从来没有什么小丑雕像。

那小丑很可能是一个从监狱逃出来的杀人犯。

电话里沉默了一会儿。

(正在跟保姆通话的孩子的父亲)说:带上孩子们,离开房子……我们会通知警察……我们没有一个小丑雕像……

孩子们和保姆被小丑谋杀了。

结果是,小丑是一个从监狱里逃出来的杀人犯。

如果你不在5分钟内转发这个贴子,这个小丑在凌晨3点时将会拿着刀站在你的床前。

名人哲理小故事及启示

我曾读到过两个故事:一天,一个男孩儿看见了一只蜘蛛在两个屋檐下结了一张大网,男孩儿心中很奇怪:从这边的屋檐到那边的屋檐,中间有一丈宽,蜘蛛是怎么过来的?小男孩儿为了解开迷,带着疑问把附近的蜘蛛网都毁了,想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过了几天,他发现蜘蛛在织网时走了不少的弯路,才织成一根丝。两个小时后,蜘蛛终于把网织好了,网精巧而规矩,仿佛得到神助一样。

而另一只蜘蛛更有本领,它使一位国王—布鲁斯起死回生,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布鲁斯统治的国家比较弱小,常常受到他国的侵犯,在一次与侵略者的战斗中,他的军队全军覆没,只有他一人逃了出来。为了不让敌军发现而逃到了一个马槽里。马槽里有一只蜘蛛正在织网。因为石面光滑,蜘蛛不停地失败1,2,3,4……到了失败的第69次时,布鲁斯说:“唉,这只蜘蛛跟我一样,屡次失败,根本就没有成功的时候。”然而奇迹发生了:蜘蛛在第71次时成功了!布鲁斯很惊讶,他想了一会儿之后,猛地冲出了马槽,组织了当地的居民,向敌人发出了接连不断地进攻,终于在一个山谷里消灭了敌人,打响了胜利的号角。

蜘蛛虽然不能像鸟一样飞翔,可是它们照样能把网接在空中,这是因为蜘蛛这种不达目的永不放弃的精神。两只蜘蛛并没有因为多次的失败而变得垂头丧气,反而更加鼓舞了它们的斗志,使它们向奇迹般的胜利走去。

这两则故事给了我极大的启迪:奇迹,是执着者创造的和坚持不懈是一个胜利者必备的品质两条人生哲理,经们将会使我在人生道路上受益匪浅。


期待看到有用的回答!

名人哲理小故事

乔布斯的故事:关于把点连成线

十七岁的时候,我进了大学。当时我很天真,选了一所学费几乎和斯坦福大学一样昂贵的学校,当工人的养父母倾其所有的积蓄为我支付了大学学费。读了六个月后,我却看不出上学有任何意义。我既不知道自己这一生想干什么,也不确定大学能帮我弄明白自己想干什么。所以,我决定退学。当年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心里还有点打鼓,但现在往回看,那却是我有生以来做出的最好的决定之一。从退学那一刻起,我就可以不再选那些我毫无兴趣的必修课,而开始去旁听一些在我看来更有意思的课。

当时,我所在的学校的书法课大概是全国最好的。校园里所有的公告栏和每个抽屉标签上的字都写得非常漂亮。我退学后不用正常上课了,所以我决定选一门书法课,学学怎么写好字。

当时我并不指望书法在以后的生活中能有什么实用价值。但是,十年之后,我们在设计第一台 Macintosh 计算机时,以前学的书法一下子浮现在我眼前。于是,我们把这些东西全都设计进了计算机中。这是第一台有这么漂亮的文字版式的计算机。要不是我当初在大学里偶然选了这么一门课,Macintosh 计算机绝不会有那么多种印刷字体或间距安排合理的字号。要不是退了学,我也不会碰巧选了那门书法课。当然,我在大学里不可能把当时的点向前延伸,连成一条线;但是现在回过头去看,那条线却无比清晰。

你们现在同样不可能从现在这个点上连出通向未来的那一条线。只有当你回头看时,才会发现这些过去的点其实已经画出了那条线。所以,要相信每一个点迟早都会连接到一起。

希望可以帮到你!


童第周小时候好奇心十分强,看到不懂的问题往往要向父亲问个为什么。父亲每次都不厌其烦地耐心给他讲解。一天,童第周看到屋檐下的石阶上整整齐齐地排列着一行小坑坑,他觉得十分奇怪,琢磨半天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便去问父亲:“父亲,那屋檐下石板上的小坑是谁敲出来的?是做什么用的呀?”父亲看到儿子这么好奇,高兴地说:“这不是人凿的,这是檐头水滴下来敲的。”小童第周更奇怪了,水还能把坚硬的石头敲出坑?父亲耐心地解释说:“一滴水当然敲不出坑,但是天长日久,点点滴滴不断地敲,不但能敲出坑,还能敲出一个洞呢!古人不是常说‘滴水穿石’嘛!就是这个道理。”父亲的一席话,在小童第周的心里激起了一阵阵涟漪,他坐在屋檐下的石阶上,望着父亲,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由于农活比较多,童第周对学习有些失去兴趣,不想读书了。父亲耐心地开导童第周说:“你还记得“滴水穿石“的故事吗?小小的檐水只要常年坚持不懈,能把坚硬的石头敲穿。难道一个人的恒心不如檐水吗?学知识也要靠一点一滴积累,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成功。”为了更好地鼓励童第周,父亲书写了“滴水穿石”四个大字赠给他,并充满期望地说:“你要把它作为座右铭,永志不忘。”


陈景润一个家喻户晓的数学家,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创立了着名的“陈氏定理”,所以有许多人亲切地称他为“数学王子”。但有谁会想到,他的成就源于一个故事。

1937年,勤奋的陈景润考上了福州英华书院,此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主任留英博士沈元教授回福建奔丧,不想因战事被滞留家乡。几所大学得知消息,都想邀请沈教授前进去讲学,他谢绝了邀请。由于他是英华的校友,为了报达母校,他来到了这所中学为同学们讲授数学课。 一天,沈元老师在数学课上给大家讲了一故事:“200年前有个法国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6=3+3,8=5+3,10=5+5,12=5+7,28=5+23,100=11+89。每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数之和。因为这个结论没有得到证明,所以还是一个猜想。大数学欧拉说过:虽然我不能证明它,但是我确信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它像一个美丽的光环,在我们不远的前方闪耀着眩目的光辉。……”陈景润瞪着眼睛,听得入神。

因此,陈景润对这个奇妙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余时间他最爱到图书馆,不仅读了中学辅导书,这些大学的数理化课程教材他也如饥似渴地阅读。因此获得了“书呆子”的雅号。

兴趣是第一老师。正是这样的数学故事,引发了陈景润的兴趣,引发了他的勤奋,从而引发了一位伟大的数学家。

文章转自《一品故事网》 http://www.07938.com

原文地址: http://www.07938.com/mingrengushi/shuxuejiagushi/202206/15060.html

以上内容是关于名人哲理小故事及启示和名人哲理小故事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

标签:名人哲理小故事

标题:名人哲理小故事及启示 名人哲理小故事

链接:http://m.zhaichaow.cn/sucai/gushi/1175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