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留平常心的禅宗故事 常怀平常心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不留平常心的禅宗故事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常怀平常心和不留平常心的禅宗故事的精彩内容哦。
有一个学僧到法堂请示禅师道:‘禅师!我常常打坐,时时念经、早起早睡、心无杂念,自忖在您座下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用功了,为什么就是无法开悟?’
禅师拿了一个葫芦、一把粗盐,交给学僧说道:‘你去将葫芦装满水,再把盐倒进去,使它立刻溶化,你就会开悟了!’
学僧依样葫芦,遵示照办,过不多久,跑回来说道:‘葫芦口太小,我把盐块装进去,它不化;伸进筷子,又搅不动,我还是无法开悟。’
禅师拿起葫芦倒掉了一些水,只摇几下,盐块就溶化了,禅师慈祥的说道:‘一天到晚用功,不留一些平常心,就如同装满水的葫芦,摇不动,搅不得,如何化盐,又如何开悟?’
学僧:‘难道不用功可以开悟吗?’
禅师:‘修行如弹琴,弦太紧会断,弦太松弹不出声音,中道平常心才是悟道之本。’
学僧终于领悟。
世间事,不是一味执着就能进步的,读死书而不活用,不能获益。留一点空间,给自己转身;余一些时间,给自己思考,不急不缓,不紧不松,那就是入道之门了。
不留平常心的禅宗故事
一只苍蝇停在大象的背上。
苍蝇见大象对自己的到来没有任何反应,便说:“喂,伙计,我来了好半天了,你一直没有反应,现在我决定走了,你舍得吗?”
“你什么时候来的,我根本不知道,你走了,我也不会觉得失去了什么,请随便!”大象听后,冷冷地说。
人,应该自重,但如果你和这只苍蝇一样,过分自重,于是在别人的眼里,你就是自傲,而自傲的人,则常会遭到他人的耻笑。
自己重不重要,是由别人评价和肯定的,那种自我感觉良好到处吹嘘的人,只会得到别人的冷遇和白眼。
在非洲广袤的大草原上,狮子被尊为万兽之王。
有一天,狮子在自己的领地上巡逻时,遇到一匹正在寻找猎物的狼。
狮子为了要让狼知道自己是万兽之王,就向这匹狼大吼道:“狼,你说一说,在这儿谁是万兽之王?”
狼惊慌地回答:“大……大王,您就是万兽之王啊!”
狮子听后,很满意地继续向前巡逻去了。
过了一会儿,狮子遇到一只在矮树上采水果吃的狒狒。
狮子为了要让狒狒知道自己是万兽之王,又向狒狒大吼道:“狒狒,你来说说看,在这儿谁是万兽之王?”
狒狒很害怕地回答:“大王,当然是您,您就是万兽之王!除了您之外,还能有谁呢?”
狮子听了十分得意,悠哉游哉地继续巡视他所管辖的草原王国。
不久,狮子又遇到一只大象,大象正在大口大口地吃着树上的叶子。
狮子为了要让大象知道自己是万兽之王,便向大象大吼道:“大笨象,在这儿谁是万兽之王?”
一只苍蝇停在大象的背上。
苍蝇见大象对自己的到来没有任何反应,便说:“喂,伙计,我来了好半天了,你一直没有反应,现在我决定走了,你舍得吗?”
“你什么时候来的,我根本不知道,你走了,我也不会觉得失去了什么,请随便!”大象听后,冷冷地说。
人,应该自重,但如果你和这只苍蝇一样,过分自重,于是在别人的眼里,你就是自傲,而自傲的人,则常会遭到他人的耻笑。
自己重不重要,是由别人评价和肯定的,那种自我感觉良好到处吹嘘的人,只会得到别人的冷遇和白眼。
在非洲广袤的大草原上,狮子被尊为万兽之王。
有一天,狮子在自己的领地上巡逻时,遇到一匹正在寻找猎物的狼。
狮子为了要让狼知道自己是万兽之王,就向这匹狼大吼道:“狼,你说一说,在这儿谁是万兽之王?”
狼惊慌地回答:“大……大王,您就是万兽之王啊!”
狮子听后,很满意地继续向前巡逻去了。
过了一会儿,狮子遇到一只在矮树上采水果吃的狒狒。
狮子为了要让狒狒知道自己是万兽之王,又向狒狒大吼道:“狒狒,你来说说看,在这儿谁是万兽之王?”
狒狒很害怕地回答:“大王,当然是您,您就是万兽之王!除了您之外,还能有谁呢?”
狮子听了十分得意,悠哉游哉地继续巡视他所管辖的草原王国。
不久,狮子又遇到一只大象,大象正在大口大口地吃着树上的叶子。
狮子为了要让大象知道自己是万兽之王,便向大象大吼道:“大笨象,在这儿谁是万兽之王?”
常怀平常心
二战期间,一支部队在森林中与敌军相遇,发生激战,最后两名战士与部队失去了联系。他们之所以在激战中还能互相照顾、不分彼此,是因为他们是来自同一个小镇的战友。两人在森林中艰难跋涉,互相鼓励、安慰。
十多天过去了,他们仍未与部队联系上,幸运的是他们打死了一只鹿,依靠鹿肉又艰难地度过了几日。可也许是因战争的缘故,动物四散奔逃或被杀光,这以后他们再也没看到任何动物,仅剩的一点鹿肉,背在年轻战士的身上。
这一天,他们在森林中遇到了敌人,经过激战,两人巧妙地避开了敌人,就在他们自以为安全时,只听到一声枪响,走在前面的年轻战士中了一枪,幸亏只是伤在肩膀上。后面的战友惶恐地跑了过去,他害怕得语无伦次,抱起战友的身体泪流不止,赶忙把自己的衬衣撕下,包扎战友的伤口。
晚上,未受伤的战士一直叨念着母亲,两眼直勾勾的。他们都以为自己的生命即将结束,身边的鹿肉谁也没动。
天知道他们怎么过的那一夜。第二天,部队救出了他们。
事隔30年后,那位受伤的战士安德森说:“我知道是谁开的那一枪,就是我的战友。他去年去世了。在他抱住我时,我碰到他那发热的枪管,但当晚我就宽恕了他。我知道他想独吞我身上的鹿肉活下来,但我也知道他活下来是为了他的母亲。此后30年,我装着根本不知道此事,也从不提及。战争太残酷了,他母亲还是没有等到他回家,我和他一起祭奠了老人家。后来他跪下来,请求我原谅他,我没让他说下去。我们又做了二十几年的朋友,我没有理由不宽恕他。”
放下即宽容。一个人能容忍别人的狂妄无知,却很难容忍对自己的恶意诽谤和致命的伤害,但唯有以德报怨,把伤害留给自己,让世界少一些不幸,回归仁慈友善,才是宽容的至高境界。
以上内容是关于不留平常心的禅宗故事和常怀平常心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