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像与泉井的故事 塑像与泉井的经典故事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塑像与泉井的故事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塑像与泉井的经典故事和塑像与泉井的故事的精彩内容哦。
哲理小品:塑像与泉井
有一个人,想人们永远记住他的伟大,于是用泥土为自己塑造了一座高大的塑像。旁边,塑像取土留下了一个深坑。多年以后,那座高大的塑像在岁月中倒塌,成了一个小土堆,而旁边的那个深坑却成了一口泉井。炎热的夏天,人们蹲在那个小土堆上,喝着从井里取来的甘甜的泉水,说:“这个挖井的人真伟大!”
这是俄罗斯作家谢儿·阿利托夫在一篇文章中写到的一个故事。
故事告诉我们,再高大的塑像,也会在岁月中风化,也会在人们的心中遗弃和淡忘,它代表不了伟大。真正伟大的人,往往是那些源源不断给人们输送甘甜的人。
哲思启示:是为自己塑像,还是为别人造福,区分出卑下与高尚、渺小与伟大。
塑像与泉井的故事
春天,桃花盛开。
蜜蜂飞到花丛里,忙碌地采蜜授粉。桃花都张开笑脸,欢迎蜜蜂的光临,并且把自己最好的花蜜送给蜜蜂,作为对它们授粉的酬谢。
只有一朵桃花,非常自私,舍不得给蜜蜂一点儿花蜜。当蜜蜂飞到它的花蕊中来时,它便大骂大叫:
“去,去,去!你们这些讨厌的家伙,别想从这儿得到一点好处!”同时拼命摇动花枝,把蜜蜂赶跑了。
后来,其他的桃花都结成了硕大的桃子,只有这朵桃花可怜的凋谢了,没有结果。
自私和吝啬不仅失去朋友,也毁掉了自己。
塑像与泉井的经典故事
传说孔子带弟子子路周游列国时,途中发现一块破烂的马蹄铁,就让子路捡起来,不料子路懒得弯腰便假装没听见。孔子没说什么,自己弯腰捡起了马蹄铁,用它在铁匠那儿换来3文钱,又用这钱买了十七八颗樱桃。出了城,二人继续前行,经过的都是茫茫荒野,坐在牛背上的孔子猜到子路渴得厉害,就把藏在袖子里的樱桃悄悄地掉出一颗,子路一见,赶紧捡起来吃。孔子边走边丢,子路也狼狈地弯了十七八次腰。最后,孔子笑着对子路说:要是你刚才弯一次腰,就不会在后来没完没了地弯腰了。小事不干,将来就会在更小的事上操劳。
弯腰,这是一个连小孩子都会做的简单动作,但在生活中却有很多人不会,他们或是懒惰,或是孤傲,或是只顾抬头看天上的风景,而干脆忘记了……于是,他们就失去了许多难得的机会。
其实,一生中会有很多教你弯腰的人。孩提时,父母是教你弯腰的人,他们说:如果你总把事情拖到明天,那么你终将一事无成。上学后,老师便成了教你弯腰的人,他们会对你说:请每天提着篮子出门,将一个个汉字、一个个单词、一个个方程式都捡进去,这些都是珍宝。步入社会,领导又成了教你“弯腰”的人,他们的忠告是:无论山有多高,也只在攀登者的脚下;无论路有多远,也总会走到终点。然而更多的时候,你自己才是真正教你“弯腰”的人,只有自己才可以时时提醒自己:我该怎样做?人生中我捡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虽然你可能会失去现在,但绝对不会失去自我。
只须弯一弯腰,也许你的人生就从此改变。
以上内容是关于塑像与泉井的故事和塑像与泉井的经典故事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