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肯擦皮鞋的故事来自哪里 林肯擦皮鞋来自哪本书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林肯擦皮鞋的故事来自哪里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林肯擦皮鞋来自哪本书和林肯擦皮鞋的故事来自哪里的精彩内容哦。
有一天,美国总统林肯在擦自己的鞋子,一位外交官偶然看见了,于是不怀好意地问道:“总统先生,你经常擦自己的鞋子吗?”这显然话中有话,暗含讽刺,但又让人抓不住把柄还击,真是进退两难。
林肯总统机智聪敏,反应迅速,他不动声色地回答道:“是啊,那么你经常是擦谁的鞋子呢?”
大道理:
林肯面对恶意的言语,反戈一击,来了一个出其不意,让对手自讨苦吃。
林肯擦皮鞋的故事来自哪里
阿智年轻时在工厂工作的那几年,常常乘单位的小车去市外办事。当时,开小车的司机是位老师傅——刘师傅。
这位刘师傅有一个特点:能说、爱唠叨。
他凡是遇上什么事儿看着不顺眼了,就忍不住说道几句;或者对某件事儿、某个人有了感慨,也得即兴“演说一番”;再有就是对某个问题有了高见,也得宣扬、宣扬。
总之,他的话题特别多,而且说起来没完没了,不过他的话题太广、太杂,所以让听者觉得新鲜而不厌烦。
阿智坐刘师傅的车时,就没少听他的高论。
有一次,阿智等人去县里办事,刘师傅开车。车由西向东行驶,当经过一个乡道十字路口(没有信号灯)时,刘师傅的车不仅不减速,反而加速“嗡”地就过去了。同车的小王不解地问道:“刘师傅,为什么到了路口不慢一点儿,反而加速呢?”
“告诉你,开快车不一定不安全,开慢车不一定准安全,该快就得快、该慢就得慢,最不安全的是该快不快、该慢不慢!”刘师傅没有直接回答小王的问话,反而像说绕口令似地讲出了一套道理。
随后,他才说出适才为何加速的理由:“我早看了路口各方向的车辆,虽然有一辆卡车正从南边开过来,但是卡车离路口的距离比咱们远,而且车大,车速比咱们慢,我加速开过去之后,它才能刚刚到路口。反过来,要是不加速,没等咱们过了路口,卡车就过来了。它要是不停下等待,跟咱们的车就得碰上。你说,要是慢了,是不是比快了反倒不安全了。”
听刘师傅这么一解释,大家才悟出他先说的“开快车不一定不安全”的道理。
阿智坐刘师傅的车多了,在路上他开快车的时候确实很多,但是,也确实很安全。
不过,阿智也遇上过一次刘师傅“开慢车”的时候。
那次,他们一行四人乘车走到了太行山东麓的狼牙山一带,有一段路由于出现了山体滑塌现象,碎石占据了大部分路面。刘师傅开车走到了这个地方停下了车,车子左侧是山体和碎石,右侧路面以外是河床,只有窄窄的一点儿路面可以行车,情况很凶险。
由于此路是单行道,退回去是不可能的,只能冒险往前走。
刘师傅开门下去看了看,然后对大家说:“你们都下车!”
待大伙下车后,刘师傅开动了汽车,那车开得叫个慢呀,同时大家也为刘师傅捏着一把汗,因为大家可以看到:右侧的车轮的三分之一已经出了路面,悬空着呢。
等刘师傅的“慢车”开过了这段险路之后,大家看见他满脸都是汗水。此时的天气并不热,他那全是冷汗!
直到这时,阿智他们才明白了刘师傅刚才为什么叫大家都下车,他是为了不让大伙都跟他一起冒险呀!
同时,他们也明白了刘师傅常说的那句话“开车该快就得快、该慢就得慢”,原来其中竟然蕴含着哲理。
林肯擦皮鞋来自哪本书
清朝的名臣林则徐(1785-1850)去广州查禁鸦片之前,曾在湖广总督任上大力查禁鸦片,取得很好的效果。
可是1838年遇到罕见的大旱,田地里收成大减,一时间米价十分昂贵,老百姓购买不起粮食,一个个饿得皮包骨头,路边常常有人迫于生计,乞讨度日。
林则徐看在眼里,忧心如焚,除了拿出自己的薪俸周济饥民外,还动员下属们尽力捐助。然而,两湖的官员们口头上一个劲地说同情百姓的好话,待到真要出钱了,又一个个面呈难色,诉说自家经济的困难,有的干脆说有了上顿没下顿,家无隔宿之粮,结果没有人捐出一文钱来。
林则徐见状,心里明明知道是下属们不愿意捐款,但是嘴上也不言语。回到家里,他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了一个计策。
第二天,他让人在官府衙门前张贴告示,说明某日他要率领众官设坛求雨,因为此事关系着天下无数黎明百姓的生命,在这两天内大家必须沐浴戒荤,表示对苍天的真诚之心。
到了求雨那天,沐浴清心的林则徐,徒步来到广场,走上高坛,俯伏在地,口中念念有词,极为虔诚地祷告起上苍来。大小官员们也鱼贯走上高坛,俯伏在地祭祷。
求雨仪式完毕,林则徐叫侍卫在高坛下铺设了大片芦席。自己带着官员们依次坐在芦席上休息。
当时烈日当空,一丝微风也没有,炎热异常。一贯娇生惯养的官老爷们哪里经受过这样的折磨,坐了没多久,就一个个口渴头晕,面色灰白起来。
林则徐这才说道:“平时我们一直高高在上,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富贵生活,很少有人能来到百姓中间,体验百姓的疾苦。在这大旱之年,我们怎知道‘农夫心内如汤煮’的情景?今天,我愿意跟大家都来尝尝贫苦百姓在烈日下挥汗锄禾的苦滋味。”
大小官员们虽然满心不情愿,但也不得不林则徐跟着一起在田地里劳作起来。
过了大约三炷香功夫,林则徐才说:“看来我们喉咙里都冒火了,茶水可不能不喝啊。”说完,他即刻传唤差役将事先预备好的凉茶桶扛了过来。他自己拿了葫芦瓢先舀了一瓢“咕咚咕咚”地喝了个饱,喝完显得神清气爽,十分舒适。其它官员们早就渴得受不了了,此时也迫不及待地依次喝了。
不一会儿,由于冷热交攻,林则徐首先呕吐出来,接着大家都呕吐了,弄得芦席上一片污秽,狼藉不堪。
林则徐笑道:“既然已经这样了,倒可以顺势测量测量各人的心肠和家庭经济状况了。”
于是,他不顾脏臭,亲自检验各人的呕吐物,并且叫侍卫把所含的成份——记录在案。检查结果,林则徐自己吐出的是粗糙低劣的杂粮野草,而其他大小官员们吐出的不是山珍海味就是鱼肉荤腥,显然他们都没有遵从林则徐的命令,没有诚心戒斋向佛,众官员顿时都羞愧难当,恨不得立即找个缝钻到地下去。
林则徐严肃地望着众官员低下的脑瓜,沉痛地说:“今天我真心诚意地向天求雨,为的就是解除旱情,让百姓活下去。可你们扪心自问,自己到底是不是素食素汤,真心诚意呢?再说,前几天我号召大家慷慨解囊,捐助灾民,你们一个个哭穷,有的还说什么揭不开锅啦,可是今天看看你们吃的都是些什么呀?我说啊,天公所以如此发怒,制造旱灾,完全是因为你们做官当老爷的从不体恤人民的缘故啊!你们难道就不怕天谴么?”
官员们自知理亏,又羞愧又恐惧,生怕林总督要处罚他们,结果纷纷报上捐款济民的数额……
【大道理】:
面对别人的谎言时,与其一味地指责批评,不如将计就计,让谎言无法立足。
以上内容是关于林肯擦皮鞋的故事来自哪里和林肯擦皮鞋来自哪本书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