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哲理的寓言故事简短 有哲理的寓言故事大全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有哲理的寓言故事简短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有哲理的寓言故事大全和有哲理的寓言故事简短的精彩内容哦。
生命的悲剧有一天,我在乡下看到有位老农把一头大水牛栓在一个小小的木桩上.
我就走上前,对老农说:"大伯,它会跑掉的."
老农呵呵一笑,语气十分肯定地说:"它不会跑掉的,从来就是这样的."
我有些迷惑,忍不住又问:"为什么不会呢?这么一个小小的木桩,牛只要稍稍用点力,不就拔出来了吗?"
这时,老农靠近了我,压低声音(好象怕牛听见似的):"小伙子,我告诉你,当这头牛还是小牛的时候,就给栓在这个木桩上了.刚开始,它不是那么老实呆着,有时撒野想从木桩上挣脱,但是,那时它的力气小,折腾了一阵子还是在原地打转,见没法子,它就蔫了.后来,它长大了,却再也没有心思跟这个木桩斗了.有一次,我拿着草料来喂它,故意把草料放在它脖子伸不到的地方,我想它肯定会挣脱木桩去吃草的.可是,它没有,只是叫了两声,就站在原地呆呆地望着草料了.你说,有意思吗?"
我顿悟.
原来,约束这头牛的并不是那个小小的木桩,而是它自己用惯性设置的精神枷锁.
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有的人总是一种定势思维去经营自己的人生,结果,怎么也走不出自己为自己设置的牢狱,终生与成功无缘.
想想看,这个世界,除了自己,还有谁能让你拥有自由?
做别人的尾灯
在一次会议中,我认识了一位年轻有为的企业家李生.早听说李生创业的传奇了,于是我便问起他的创业秘诀是什么.他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那是五年前,李生还在一家台资企业做事.他们的老板不但是个在多国拥有众多公司的大企业家,同时还是个教授,是学者型商人,既有很好的经济头脑,又有很高的学术成就.李生就是冲着这一点,进了他的公司.由于李生勤奋,肯动脑,老板很快就提拔他做了部门经理,专管家具的销售.他也一直做得没什么差错.
有一次,公司进了一套家具,标价是二十万元.可不知为什么,放了四个月都没有一个人问过价.好不容易有一天,一位顾客一进来就看中了这套家具,问了价格后,就一直想压低点,问李生,十八万元卖不卖.李生也很想把这套家具出手,可是老板只给了他一万元钱的浮动权限,偏偏那位顾客也固执,说十八万元不行就不买了.僵持了好久,李生想打电话找老板请示一下,可老板去国外出差了,手机也关了,他不敢擅自做主,这笔生意就这样黄了.
过了两天,老板回来,李生汇报了这件事.老板有些不悦,他说,你没看到现在这套家具已经很难脱手了?你应该知道我的心理,既然四个月没人问,就说明这套家具已经没有什么买点了,应该越早脱手越好.别说十八万元,就是十七万元你也应该卖的,不然,下次连十六万元恐怕都没人要了.
李生有些委屈地低着头,心想,我那有那么大的胆子呀.看见他的样子,老板宽厚地笑笑,说算了,先开车送我,我们一起去吃饭吧.
他们上了车,李生发动了车子,空中有些雾,路上的车子很多,走得有些慢.过了十几分钟,雾越来越大,路况都看不太清了.老板到不着急,一边由着他慢慢蜗牛似地在车流中爬,一边和他说这话.他问李生,在这样的大雾天气开车,你怎么样才能走得更安全?李生说,只要跟着前面车子的尾灯,就没什么事.老板沉默了一会,突然问,如果你是头车,你该跟着谁的尾灯呢?
李生听了,心中一阵震动,是呀,如果自己是头车,又有谁会给自己指路?老板的眼外之意他一下就领悟了:在一般情况下,你可以依靠上司,让上司替你拿主意,也使你不用分担责任.可是特殊情况下,你应该用自己的慧眼,看清前面的路该怎么走,用自己的头脑来分析利弊,选择自己的方向.比尔.盖茨能跟谁?只会跟在别人的尾灯后面的人,永远不会领头的.
这以后,李生工作得更加出色了,没多久,他就发现了一个新的别人没有开拓的创业领域,通过自己的奋斗和敏锐的商业头脑,很快就成功了.他的创业秘诀就只有短短的一句话:做别人的尾灯.
[生命的悲剧]和[做别人的尾灯]这两个故事是有关联的,连在一起看会有更佳的效果.
一个有思想和追求的人必须保持思想的自由,不能对任何前人的思想抱有崇拜或奉为信条的态度(包括古今中外任何"伟人"的思想),我们应该做的是对其进行理性的思考、理解和判断,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从中吸收养分抛弃糟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不断的自我超越.否则将画地为牢,裹足不前.
(1) 有一次,一个老强盗带着徒弟去抢劫银行,被警方追捕.两人狂逃,差点儿连裤子都跑掉了.好不容易甩掉了警察,两人上气不接下气,瘫倒在地上.
良久,惊魂稍定,徒弟说:"师父啊师父,要是这个世界上没有警察,该有多么美好啊!"师父骂道:"放屁!要是没有警察,我们还有饭吃吗?!"徒弟大惑不解.师父"语重心长"地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你想想,如果没有了警察,是不是大家都敢去偷、去抢了?正因为有了这些警察,把那些能人挡住了,我们才有生存空间啊!和他们相比,我们算什么东西?有什么本事啊?我们不就是仅仅凭着一颗贼胆,敢干他们不敢干的事,才混得一口饭吃吗?有了警察,才有我们啊!没有警察,哪里有我们的好日子过啊!"你看成功人士多么风光,但是,你只看到一面,没有看到另外一面,你"只看到贼吃肉,没有看到贼挨打",没有看到他们为成功所流的汗水、泪水,甚至鲜血!即使,你看到了"贼挨打",你也只愿意做"只吃肉不挨打的贼".天下哪里有这样便宜的好事!上面那个老强盗的经验,我们是可以好好借用一下的.
只要有一点点勇气、自信,就足够用来突破生理和心理的障碍.(出自《你就是百万精兵》)
(2) 两个食人族到某公司上班,老板说:"如果你们在公司吃人,立马开除!"三个月下来大家相安无事,突然一天老板把这两个人叫到办公室大骂一顿:"TMD,叫你们不要吃人你们还吃,明天你们不用来上班了!" 两食人族收拾东西离开,出门时一个忍不住骂另一个:"告诉过你多少遍,不要吃干活儿的人,三个月来我们每天吃一个部门经理,什么事都没有,昨天你吃了一个清洁工,今天就被他们发现了!"
(3)小狗汤姆到处找工作,忙碌了好多天,却毫无所获.他垂头丧气地向妈妈诉苦说:"我真是个一无是处的废物,没有一家公司肯要我."
妈妈奇怪地问:"那么,蜜蜂、蜘蛛、百灵鸟和猫呢?"
汤姆说:"蜜蜂当了空姐,蜘蛛在搞网络,百灵鸟是音乐学院毕业的,所以当了歌星,猫是警官学校毕业的,所以当了保安.和他们不一样,我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经历和文凭."
妈妈继续问道:"还有马、绵羊、母牛和母鸡呢?"
汤姆说:"马能拉车,绵羊的毛是纺织服装的原材料,母牛可以产奶,母鸡会下蛋.和他们不一样,我是什么能力也没有."
妈妈想了想,说:"你的确不是一匹拉着战车飞奔的马,也不是一只会下蛋的鸡,可你不是废物,你是一只忠诚的狗.虽然你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本领也不大,可是,一颗诚挚的心就足以弥补你所有的缺陷.记住我的话,儿子,无论经历多少磨难,都要珍惜你那颗金子般的心,让它发出光来."汤姆听了妈妈的话,使劲地点点头.
在历尽艰辛之后,汤姆不仅找到了工作,而且当上了行政部经理.鹦鹉不服气,去找老板理论,说:"汤姆既不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也不懂外语,凭什么给他那么高的职位呢?"
老板冷静地回答说:"很简单,因为他是一只忠诚的狗."
(4)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勒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背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
弥勒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勒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锱珠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其实在用人大师的眼里,没有废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贵宝剑,摘花飞叶即可伤人,关键看如何运用.
(5)曾经有个小国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把皇帝高兴坏了.可是这小国不厚道,同时出一道题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
皇帝想了许多的办法,请来珠宝匠检查,称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样的.怎么办?使者还等着回去汇报呢.泱泱大国,不会连这个小事都不懂吧?
最后,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说他有办法.
皇帝将使者请到大殿,老臣胸有成足地拿着三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这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嘴巴里直接掉出来,而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者默默无语,答案正确.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最有价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说的人.老天给我们两只耳朵一个嘴巴,本来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的.善于倾听,才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质.
(6)父子两住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老父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
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推又拉,用青草诱之,牛一动不动.
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有一个办法了,他左右看看无人,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啦!"牛应声而动.
牛用条件反射的方式活着,而人则以习惯生活.一个成功的人晓得如何培养好的习惯来代替坏的习惯,当好的习惯积累多了,自然会有一个好的人生.
(7)一只乌鸦坐在树上,整天无所事事.一只小兔子看见乌鸦,就问:"我能象你一样整天坐在那里,什么事也不干吗?"乌鸦答道:"当然啦,为什么不呢?"于是,兔子便坐在树下,开始休息.突然,一只狐狸出现了.狐狸跳向兔子……并把它给吃了.
这个故事的寓意是……要想坐在那里什么也不干,你必须坐(做)得非常非常高.
(8)一只小鸟正在飞往南方过冬的途中.天气太冷了,小鸟冻僵了,从天上掉下来,跌在一大片农田里.它躺在田里的时候,一只母牛走了过来,而且拉了一泡屎在它身上.冻僵的小鸟躺在牛屎堆里,发掘牛粪真是太温暖了.牛粪让它慢慢缓过劲儿来了!它躺在那儿,又暖和又开心,不久就开始高兴地唱起歌来了.一只路过的猫听到了小鸟的歌声,走过来查个究竟.顺着声音,猫发现了躲在牛粪中的小鸟,非常敏捷地将它刨了出来,并将它给吃了!
这个故事的寓意是……
1) 不是每个在你身上拉屎的都是你的敌人.
2) 不是每个把你从屎堆中拉出来的都是你的朋友.
3) 而且,当你陷入深深的屎堆当中(身陷困境)的时候,闭上你的鸟嘴!
(9)有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
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障气,高尚的人也腐败了.然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但他们常常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最后想出来一个方**:**流分粥, 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认了.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
同样是七个人,不同的分配制度,就会有不同的风气.所以一个单位如果有不好的工作习气,一定是机制问题,一定是没有完全公平公正公开,没有严格的奖勤罚懒.如何制订这样一个制度,是每个领导需要考虑的问题.
(10)战国时期魏惠王因为齐威王违背了盟约,所以想要发兵攻打齐国.身为国相的惠施为了劝导魏王息兵,请来了国都的一位贤士戴晋人.戴晋人见了魏王问道:"关于蜗牛,君王知道吗?"魏王说:"知道."戴普人说:"蜗牛长着两只触角.左面的角上有一个国家,称为触氏;右面的角上有一个国家,称为蛮氏.为了争夺领地,两国交兵开战,伏尸数万,胜者追了十又五天,才收兵回营."魏王不以为然地笑说:"这不都是虚假之言吗?"戴晋人说:"不是虚假之言,不信的话,我来为你论证一下:以君王看来,四方上下有穷尽吗?"魏王说:"没有穷尽."戴晋人又问:"人的心巡游过无穷无尽的宇宙之后,返回到人世,可不可以说人世渺小到了似有似无?"魏王说:"对."戴晋人紧跟着又问:"人世既然渺小到了可有可无的地步,而魏国只是人世间的一个很小的地方,国都又是魏国之中很小的一块地方,君王又是国都中很小的一个形体,那么,相对于无穷无尽的宇宙而言,跟蜗牛右角上蛮氏国的国王又有什么分别呢?"魏王说:"没有什么分别."
戴晋人离去了.魏王好似被引入了空旷无际的太空,看不到人世,更看不到魏国,体悟到人世和国土的渺小,感受到了征战和扩疆的无聊,认识到交兵争胜,所得不过蜗牛一角之地,实在没有多大意义.于是称赞戴晋人为"大人",认为他有如此眼光,远远超过了圣人.(出自《庄子》)
故事告诉我们,职场的一切得失都是渺小的,没有人会在临死的时候,后悔自己没有多花点时间在办公室工作.追求快乐和平安幸福,才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本文来自: 脚本之家(www.jb51.net)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jb51.net/article/9945.htm
有哲理的寓言故事简短
有一个灵修大师总认为自己的定力深厚,所以对徒弟们的要求十分严格。
有一天突然发生大地震,大家都在仓皇失措地到处跑来跑去,大师却静坐不动,慢慢喝着水,显得悠然自在。
地震过后,他召集了所有的学生,对他们训斥了一番:“你们太不成气候了,各位有没有注意到?刚才大地震时,你们乱成一团,吓得东奔西跑,只有我一个人独坐不动,还若无其事地喝着水。有谁看到我握杯子的手在发抖的?”
“老师,你的手或许真的没有发抖,但是您拿的不是一杯水而是一瓶墨水。”一位弟子回答。
惟有从内心而来的平安才是真正的平安,外边固然可以装一装,但蒙骗不了自己。你最近是否失去了应有的平安?勇敢地面对你所遭遇的问题,当内心越勇敢时,平安就来到,而恐惧也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你好!
只小鸭子希望通过努力学习改变命运 最后就在它成功的那一天 跟其它整天玩耍浪费时间的小鸭子一起送进了屠宰场 它的灵魂上了天堂便质疑上帝 。是知道完整的故事。
打字不易,采纳哦!
记得给问豆啊!
有哲理的寓言故事大全
有个老太婆,大女儿是买伞的,小女儿是开染坊的。
天气晴朗的时候,老太婆为大女儿发愁,怕伞卖不出去。
天阴下雨的时候,老太婆喂小女儿发愁,怕晾晒的布干不了。
于是老太婆每天发愁。
有个人看见了,对老太婆说:
“老婆婆你好福气啊,天气晴朗的时候,小女儿的染坊工作得热火朝天,天阴下雨的时候大女儿的生意又好的不得了。”
老太婆听了,非常高兴。从此以后每天都乐呵呵的。
有一个男孩有著很坏的脾气,于是他的父亲就给了他一袋钉子;并且告诉他,每当他发脾气的时候就钉一根钉子在后院的围栏上。
第一天,这个男孩钉下了37根钉子。慢慢地每天钉下的数量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要比钉下那些钉子来得容易些。
终于有一天这个男孩再也不会失去耐性乱发脾气,他告诉他的父亲这件事,父亲告诉他,现在开始每当他能控制自己的脾气的时候,就拔出一根钉子。
一天天地过去了,最后男孩告诉他的父亲,他终于把所有钉子都拔出来了。
父亲握着他的手来到后院说:你做得很好,我的好孩子。 但是看看那些围栏上的洞,这个围栏将永远不能恢复成从前。 你生气的时候说的话将像这些钉子一样留下疤痕。 如果你拿刀子捅别人一刀,不管你说了多少次对不起,那个伤口将永远存在。
要做到换一个角度看待问题或灾难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它需要睿智与勇气。在大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67岁时,他的实验室在一场大火中化为灰烬,损失超过200万美金。大火最凶的时候,爱迪生的儿子在大火中找到了他的父亲,他的父亲平静地看着火势,白发在寒风中飘动着……一天早上,爱迪生看着一片废墟说道:“灾难自有它的价值。我们以前所有的谬误、过失都被烧了个干净,我们又可以重头再来了。”67岁,眼看着自己几乎是耗费一生的心血付诸东流,面对这要的灾难,换了其他人都会感到命运的无情甚至绝望,而爱迪生有那种勇气,可以昂然面对灾难,他更有那种睿智,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待,他从灾难中看到了其存在的价值,看到了“从头再来”,看到了新的希望。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一群蜜蜂放进一个敞开口的瓶子里,并将瓶底对准阳光。遗憾的是,这些蜜蜂竟没有一个能够飞出来。因为它们不懂得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只想飞向有阳光的地方,以为那样就能出来,却对稍稍黯淡的敞开的瓶口不理不睬,最终全部撞死在了瓶底。
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说:如果拿橘子比喻人生,一种是大而酸的,另一种就是小而甜的。一些人拿到大的会抱怨酸,拿到甜的会抱怨小;而有些人拿到小的就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的就会感谢它是大的。
望采纳,谢谢。
一到睡觉时间,父母想半天,编啊编啊编啊,编得自己都快睡着了,孩子依旧一脸不尽兴。父母最后难免抱怨,真难对付!
你总想着对付,故事当然讲不好;你要真把它当一门学问,里面的讲究可多了去了。
什么才叫睡前故事
很多妈妈会犯的错误是:把睡前故事等同于睡前阅读。
真正的睡前故事,要有妈妈的温暖怀抱相拥,有妈妈的平稳呼吸、心跳相伴,有悦耳的声音出自妈妈口中,动听的故事、儿歌来自妈妈的心底,让故事伴着孩子安然入睡,甚至让孩子在梦里还幻想着和故事中人物游戏的情景。
这些才是睡前故事应该起到的作用,也是妈妈送给孩子最好的睡前礼物。
为什么要讲睡前故事
加强亲子交流 尽管已经讲了很多遍,这里还是再强调一下:睡前故事的强大作用,绝不是让孩子增加知识量,也不是让孩子复述某个情节,而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爱的交流――让故事经由父母讲述,慢慢传递到孩子内心。
孩子的想象力、情绪乃至道德感的发展,都可从故事里得来;它们不像识几个字、懂得多少知识那样可以量化、容易看到成果,它的养分是潜移默化的,虽不易看到,却受用一生。
建立内心图景 孩子在听故事的时候,脑里有23个区域在积极活动,神经元之间会建立新的链接,将听觉接收的信号转化为画面,这被称为“内心图景”,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模式。
由于很难找到其他活动能如此有效地调动孩子的脑部,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听故事时光里,孩子的大脑正在高效地成长和发展。
睡前故事怎样讲
黑暗中进行 仅仅给孩子浅表地看看图、识识字,孩子肯定不耐烦,更别说有睡意。所以,聪明的妈妈会关上灯,或只开一盏小台灯,把自己熟识于心的故事讲给孩子听,孩子才会听得更入神,也更容易进入梦乡。
孩子听故事的时候,大脑会处于一种积极的思考状态。如果妈妈在幽暗的环境中讲故事,孩子会本能地根据妈妈讲的每一个细节,再结合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和体验,在脑海中完成一幅属于自己的画面。
比起识字或去欣赏一幅别人创作好的图画,这会显得更重要、更有意义。
每天只讲一个 通常妈妈会把睡前故事列入孩子的阅读计划,认为既然读书越多越好,听故事也是越多越好,于是每晚给孩子讲2~3个故事甚至更多。这样其实会导致孩子不容易满足,永远期待有新故事,可故事讲得越多,能对孩子起到影响的就越少。
重要的不是量,而是质。如果意义只在于辅助孩子安然入睡,最佳手段就是重复性故事,一个故事重复5~6遍,甚至一周都讲同一个故事。重复的频率要根据孩子年龄做出调整,孩子越小重复率越高。
不要说穿故事的意义 很多时候,故事的意义无法一眼看出,尤其像《格林童话》这类民间故事,是几千年古老智慧的积累,人物和情节都具有隐藏的象征意义。成人由于受社会阅历的影响,有时理解会有偏差,以致误导孩子。
所以,不要添油加醋地告诉孩子故事在讲什么道理,也不要弄巧成拙地挖掘什么意义给孩子看,把故事讲给他们听,让他们自己理解就好了。
如何编睡前故事
根据孩子的睡觉习惯和入睡难易程度,父母可以自己编睡前故事,总的原则有5个:
不宜过于复杂,情节越简单越好,但是要叠加,要重复;
基调相对要温馨,内容要美好、友善、温暖;
语言要舒缓,可以穿插有韵律感的诗歌、儿歌;
不需要法则和意义,不强调科学依据;
不要求与真实生活一样,鼓励适当夸张。
而具体的做法则包括以下4个方面:
本土加原创 现在市面上流行的绘本,有相当一部分是翻译过来的其他国家、其他文化、其他语言的创作。虽然经典故事是人类共通的财富,但是如果你能编些本土的原创故事,其内容精髓更易被孩子吸收。
鼓励孩子点题 女儿小时候,每天睡觉前都会给我出一个主题,她总要求故事中有三只动物,于是我就给她讲过《三只小羊的故事》,后来又有了《三只小兔子》、《三朵小花》、《三只小狐狸》、《三只小鸭子》,她爸爸则讲过《三只海豚》、《三只小鸟》。这些故事大都是临场发挥,简单却很有趣,加上是她自己点的,总能听得津津有味。
有治疗性意义 有时孩子淘气,父母也可以编一个“治疗性故事”。但是一定不要太露骨,让孩子一听就知道是在说他,那他就不爱听了,故事也就没有意义了。
比如我编的《淘气的小熊》,说一只小熊特有主意,老爱自己出去玩,还总不跟妈妈说,结果一次又一次地受伤。我编这个故事,目的并不是让孩子们不出去玩,而是去哪里、做什么都要告诉我,别让我担心着急。而且,根据我两个孩子的情况,我专门留了个开放性的结局,让他俩自己往下编。这样一来不会令教育目的太露骨,二来让他们参与编这样的重要部分,他们会很兴奋,更愿意动脑筋思考,过程中就会被潜移默化。
果然,两个孩子不但很投入、很认真地给故事编了个大团圆结局,之后再去哪里,都会主动通知我一声。
与孩子一起编 我们家给孩子编故事,很多时候孩子会点题、提要求,有时甚至设计剧情,比如决定故事有哪些主人公,它们叫什么名字,是什么颜色的。所以,常常会有些我们成人无法想象的物种出现,例如绿色的小狗,紫色的小兔。
不过正是因为他们自己有参与,所以才会感觉故事特别亲切,听起来更加投入。《三朵小花》就是我跟孩子一起编的,孩子们出的主题,然后大家来挑选颜色,妹妹挑的粉色,哥哥挑的紫色,我挑了红色。
“有三朵小花,一朵红花,一朵紫花,一朵粉花……红花,粉花,紫花,都在晒太阳。”这是个叠加故事,情节不断叠加,语言不断重复,虽然编得非常简单,但非常美好,孩子们都很喜欢。
以上内容是关于有哲理的寓言故事简短和有哲理的寓言故事大全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