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的小故事及感悟 有哲理性的幽默小故事简短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哲理的小故事及感悟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有哲理性的幽默小故事简短和哲理的小故事及感悟的精彩内容哦。
明明很容易找嘛...
寓言——爱情与时间
很久很久以前,一座岛上住着各种感觉:快乐,悲伤,知识和所有其他的包括 爱情。有一天,岛突然宣布说:我要沉没了,请大家各自准备船舶离岛,爱情是唯一拉后的。因为她愿意等待直到最后的时刻。岛要沉了,爱情决定寻求帮助。
富有驾驶着一艘大船经过,爱情说:“富有,你能捎带我吗?”富有回答:“不行,我这里都是金银,没有地方给你”
爱情决定向虚荣求救,虚荣驾驶着一艘漂亮的船,虚荣拒绝说:“不,你是湿的,会把我的船搞脏”忧伤经过了,爱情说:“忧伤,带上我!”“不”忧伤回答,”我太悲伤了,想一个人呆着“快乐也经过了,但他太快乐了,以至于没有听见呼救声。
突然,一个声音传来:”爱情,来,我带你走“这是一位长者。爱情太感激,太高兴了,忘记了问长者的姓名。登陆后,长者迈步就走了,这时爱情才想起来。于是问知识:“谁帮助了我?”“是时间”“时间”,爱情问,”为什么他会帮助我呢?“知识面带着深邃的微笑回答说:“因为只有时间才真正懂得,爱情有多么的伟大!”
《沙漠里的两个朋友》 时间和友谊
有一则阿拉伯的传说:两个朋友在沙漠中旅行,旅途中他们为了一件小事争吵起来,其中一个还打了另一个一记耳光。
??被打的人觉得深受屈辱,一个人走到帐篷外,一言不语地在沙子上写下:“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巴掌。”
??他们继续往前走,一直走到一片绿洲,停下来饮水和洗澡。在河边,那个被打了一巴掌的人差点被淹死,幸好被朋友救起来了。
??被救起之后,他拿了一把小剑在石头上刻下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 他的朋友好奇地问道:“为什么我打了你后,你要写在沙子上,而现在要刻在石头上呢?”
??他笑着回答说:“当被一个朋友伤害时,要写在易忘的地方,风会负责抹去它;相反,如果被帮助,我们要把它刻在心里的深处,那里任何风都不能磨灭它。”
【真正的朋友的伤害也许是无心的,帮助却是真心的,忘记那些无心的伤害,铭记那些对你的真心帮助,你将会发现这世上真心的朋友不断多起来。】
一个小寓言!
这是一个关于时间的经典寓言。在这个寓言中,全世界只有四个人--
四个20岁的青年去银行贷款,银行答应借给他们每人一笔巨款,条件是他们必须在50年内还清本息。
第一个青年想先玩25年,用生命的最后25年努力工作偿还。结果他活到70岁都一事无成,死去时仍然负债累累。他的名字叫“懒惰”。
第二个青年用前25年拼命工作,50岁时他还清了所有的欠款,但是那一天他却累倒了,不久死了。他的遗照旁放着一个小牌,上面写着他的名字“狂热”。
第三个青年在70岁上还清了债务,然后没过几天他去世了,他的死亡通知上写着他的名字“执著”。
第四个青年工作了40年,60岁时他还完了所有的债务。生命的最后十年,他成了一个旅行家,地球上的多数国家他都去过了。70岁死去的时候,他面带微笑,人们至今都记得他的名字叫“从容”。
当年贷款给他们的那家银行叫“生命银行”。
你是这个寓言里的哪一位?
经典管理寓言一则:时间与财富
有一个一无所长的年轻人,感到自己生活得非常无聊。于是,他就去拜访一位哲人,希望哲人能够给他的未来指明一条道路。
哲人问他:“你为什么来找我呢?”
年轻人回答道:“我至今仍一无所有,恳请你给我指明一个方向,使我能够找到人生的价值。”
年轻人苦涩地一笑,说:“那有什么用处呢?它们既不能被当作荣誉,也不能换成一顿美餐……”
哲人肃然打断了他的话题,问道:”难道你不认为它们珍贵吗?那你不妨去问一个刚刚延误乘机的游客,一分钟值多少钱;你再去问一个刚刚死里逃生的‘幸运儿’,一秒钟值多少钱;最后,你去问一个刚刚与金牌失之交臂的运动员,一毫秒值多少钱?”
听了哲人的一番话,年轻人羞愧地低下了头。
哲人继续道:“只要你明白了时间的珍贵,去发现一件自己想做的事情,那你脚下的路便会慢慢明朗起来。”
哲理的小故事及感悟
1、司马迁赞李广①
《传》②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恂恂③如鄙人④,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⑤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⑥”。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字词注释】
①选自《史记》。②传(zhu4n):指《论语》。③恂(x*n)恂:诚恳谨慎的样子。④鄙人:乡野的人。⑤信:同“伸”,这里有取信、使……相信的意思。⑥“桃李”二句:桃李并不说话,但是由于花朵美丽,果实甘香,人们自然会接踵而至,在树下踏出一条路来。蹊(x9):小路。
【诗文翻译】
《论语》讲:“一个在上位的人,他自己行为正直,不下命令,教化也能推行;他自己行为不正,即使下了命令,人们也不会听从。”这正好用来说明李将军。我看李将军诚诚恳恳严肃认真,像一个质朴的乡下人,不善于讲漂亮话。但是当他死的时候,普天下的人,不论是认识他的还是不认识他的,全都沉痛地哀悼他。这是因为他那忠诚朴实的品德,实实在在地展现在士大夫面前啊。谚语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话讲的虽是平常小事,却说明了一个大道理。
2、何岳拾金不昧
原文: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译文:秀才何岳,自号畏斋,曾经在夜晚走路时捡到200余两白银,但是不敢和家人说起这件事,担心家人劝他留下这笔钱。第二天早晨,他携带着银子来到他捡到钱的地方,看到有一个人正在寻找,便上前问他,回答的数目与封存的标记都与他捡到的相符合。那人想从中取出一部分钱作为酬谢,何岳说:“捡到钱而没有人知道,就可以算都是我的东西了,(我连这写都不要),又怎么会贪图这些钱呢?”那人拜谢而走。他又曾经在做官的人家中教书,官吏有事要去京城,将一个箱子寄放在何岳那里,里面有金数百两,(官吏)说:“等到他日我回来再来取。”,去了许多年,没有一点音信,(后来)听说官吏的侄子为了他的事情南下,但并非取箱子。(何岳)得以托官吏的侄子把箱子带回官吏那儿。秀才何岳,只是一个穷书生而已,捡到钱归还,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金钱寄放在他那数年却一点也不动心,凭着一点就可以看出他远过与常人。
意义:拾金不昧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文中叙述了穷秀才何岳两次还金的故事,表现了何岳的高尚品格,至今仍有教育意义。
3、钱金玉舍生取义
原文
钱金玉官松江千总,性刚果,尚廉节。道光壬寅鸦片衅起,钱方假归省亲,闻讯,即束装起行。其亲友尼之曰:“军事方急,祸福不可知。君方在假,上官又未有文檄趣君往,何急急为?”钱不听。既至吴淞,从守西炮台,与部卒同饮食卧起,以力战相勖。及东炮台陷,弹丸咸集于西炮台。钱奋勇督战,喋血数小时,左臂中三弹,曾不少却。其近卒泣陈:“公有老母在,不可死。”笑谢曰:“焉有食国之禄而逃其难者乎?幸勿为吾母虑也!”未几,一弹来,中左乳,遂仆。弥留之际,犹大呼“贼奴误国”不置。
译文
钱金玉做松江县的千总官,性情刚毅果敢,崇尚廉洁的气节。道光壬寅年间(1842年)鸦片战争爆发。钱金玉正在休假回乡探亲,听到消息,立即收拾行装动身。他的亲友阻止他说:“战事正紧急,是祸是福不可知晓,您正在休假,上级官员又没有文件催促您前去,为什么急急忙忙地回去呢?”钱金玉不听,回到吴淞口后,就跟从军队守卫西炮台,和士兵一起吃饭睡觉,一起行动,他们用努力作战的话相互勉励。到了东炮台陷落后,枪弹炮弹全都落到西炮台。钱金玉奋勇指挥战斗,浴血奋战几个小时,左臂中了三弹,却毫不后退。他身边的士兵哭着说:“您有老母亲在,不能死。”钱金玉笑着辞谢说:“哪里有享受国家俸禄却在国家有难时逃避的道理呢?希望你不要为我母亲担心。”不久,一颗枪弹飞来,击中了左胸,他于是倒下了。在临死的时候,他还大呼“卖国贼害了国家”而不停。
4、郑玄谦让无私
原文
郑玄欲注《春秋传》,尚未成。时行,与服子慎遇,宿客舍,先未相识。服在外车上与人说己注《传》意,玄听之良久,多与己同。玄就车与语,曰:“吾久欲注,尚未了。听君向言,多与吾同,今当尽以所注与君。”遂为服氏注。
译文
郑玄想注《春秋传》,还没有完成。有事外出,与服子慎(虔)不期而遇,同住一个客店,起初彼此互不认识。服虔在客店外的车上和别人谈论自己注这部书的想法。郑玄听了很久,觉得服虔的见解多数和自己相同。于是走到车边,对服虔说:“我早就想注《春秋传》,目前还没完成。听了您刚才的话,看法大多与我相同。现在,我应该把自己所作的注全部送给您。”这就是服氏《春秋注》。
5、李绩煮粥侍姊
英公虽贵为仆射,其姊病,必亲为粥,釜燃辄焚其须。姊曰:“仆妾多矣,何为自苦如此!”绩曰:“岂为无人耶!顾今姊年老,绩亦年老,虽欲久为姊粥,复可得乎?”
译文:
唐英公李绩,身为仆射,他的姐姐病了,他还亲自为她烧火煮粥,以致火苗烧了他的胡须和头发。姐姐劝他说:“你的妾那么多,你自己为何要这样辛苦?”李回答说:“难道真的没有人吗?我是想姐姐现在年纪大了,我自己也老了,即使想长久地为姐姐烧火煮粥,又怎么可能呢?”
5、海瑞遗物
原文:
都御史刚峰(海瑞的号)海公,卒于官舍,同乡宦南京者,惟户部苏怀民一人。苏点其宦囊,竹笼中俸金八两,葛布一端,旧衣数件而已。如此都御史,那可多得!王司寇凤洲评之云:“不怕死,不爱钱,不立党。”此九字断尽海公生平,即千万言谀之,能加于此评乎?
(文曰:历来这样的官少之又少,故世人赞之又赞)
译文:都御史海瑞,死在官衙的屋子里。他在南京做官的同乡人,只有户部苏民怀一个人。苏民怀检查清点海瑞做官的俸禄,竹箱中只有八两银子,两丈麻布,几件旧衣服罢了。像这样的都御史怎么会多呢?王凤洲对海瑞评价说:“不怕死,不爱钱,不结党。”这九个字写全了海公的一生,即使千言万语赞扬他,能胜过这评论吗?
6、腹黄大义灭亲
墨者有巨子腹朜(月改黄,读音tun一声),居秦。其子杀人。秦惠王曰:“先生之年长矣,非有它子也。寡人
已令吏弗诛矣。先生以此听寡人也。”腹朜(月改黄)对曰:“墨者之法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此所以禁杀伤
人也。夫禁杀伤人者,天下之大义也。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腹朜(月改黄)不可不行墨者之法。”不许惠王,而遂
杀子。
子,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义,巨子可谓公矣。
翻译:墨家有一个领袖叫腹朜(月改黄),居住在秦国。他的儿子杀了人。秦国的惠王(对他)说:“先生你的
年事已高,又没有别的儿子。寡人已经命令官吏不杀你的儿子了。先生你这件事就听我的吧。”腹朜(月改黄)回答道:
“墨家的法律说:‘杀人的人处死,伤人的人处刑。’这是用来禁止杀人和伤人。而禁止杀人和伤人的法,是天下(人
应该遵守)的大义啊。王您虽为了他开恩而命令官吏不要杀他,腹朜(月改黄)我却不可以不按照墨家的法行事。”腹
朜(月改黄)不听惠王的,还是杀了儿子。
儿子,每个人私人所爱啊,忍受私利而行大义,领袖[腹朜(月改黄)]可说是公道啊。
感:靠一个人的公道,无法真正维持社会的公平。只有靠法律可以公平实施的制度,才能保证社会公平对待每一
个公民。歌颂公道正直的个人需要,找到没有因个人私利可以干涉的司法制度就是必须了。
7、闵仲叔辞侯霸
原文:太原闵仲叔者,世称节士,虽周党之洁清,自以弗及也。党见其含菽饮水,遗以生蒜,受而不食。建武中,应司徒侯霸之辟。既至,霸不及政事,徒劳苦而已。仲叔恨曰:“始蒙嘉命,且喜且惧;今见明公,喜惧皆去。以仲叔为不足问邪,不当辟也。辟而不问,是失人也。”遂辞出,投劾而去。
太原有个叫闵仲叔的人,世人都说他是有气节的人,即使是周党那样廉洁清高的人也自以为不如闵仲叔。周党见到闵仲叔口中含着菽兰来喝水,给他生蒜,闵仲叔接受了却没有吃。建武年中,闵仲叔受司徒侯霸的征召做了官。等到他上任,司徒侯霸不用政事来问他,只是让他做一些出力的活儿罢了。仲叔悔恨地说:“开始受到您的任命时,我又高兴又害怕,现在见到了您,我既没有了兴奋也没了恐惧。如果您觉得仲叔才智不足以来谈论政事,您就不应该征召我来做官。既然征召我来却又不用我,是浪费了。”于是他辞去官职,扔下官印走了。
9、杨震论“四知”
原文:原文:
(杨)震少好学……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10、祁黄羊去私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也?”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11、宋濂不隐真情
原文:
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翼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宋濂曾经在自己的家中与客人饮酒,皇帝派人进行秘密的监视。第二天,皇帝问:在座的宾客是哪些人?吃了什么食物?宋濂一一将事实回答。皇帝笑着说:好啊,你没有欺骗我。皇帝曾经私下召见大臣们,向他们询问朝廷的官员谁好谁坏,宋濂只列举那些好的来回答。他说:那些好的官员能和我友好相处,所以我知道他们。那些不好的官员,我不了解他们。
12、裴佶姑父外廉内贪
原文:
裴佶常话:少时姑夫为朝官,有雅望。佶至宅看其姑,会其朝退,深叹曰:“崔昭何人,众口称美。此必行贿者也。如此安得不乱!”言未竟,阍者报寿州崔使君候谒。姑夫怒呵阍者,将鞭之。良久,束带强出。须臾,命茶甚急,又命酒馔,又令秣马、饭仆。姑曰:“前何倨而后何恭也?”及入门,有得色,揖佶曰:“且憩学院中。”佶未下阶,出怀中一纸,乃昭赠官絁千匹。
13、李林甫口蜜腹剑
李林甫为相,凡才望功业出己右及为上所厚、势位将逼己者,必百计去之;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14、秦桧专横跋扈
原文:
秦丞相,晚岁权尤重。常有数卒,皂衣持梃,立府门外,行路过者,稍顾謦咳,皆呵止之。尝病告一二日,执政独对,既不敢它语,惟盛推秦公勋业而已。明日入堂,忽问曰:“闻昨日奏事甚久?”执政惶恐曰:“某惟诵太师先生勋德旷世所无,语终即退,实无他言。”秦公嘻笑曰:“甚荷!”盖已嗾言事官上章,执政甫归,阁子弹章副本已至矣。其忮刻如此。
15、治国必先富民
原文: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16、治国犹栽树
原文:
(唐)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17、陆贽论审察群情
原文:
(唐)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18、齐威王行赏罚
原文:
齐威王召即墨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昔日赵攻鄄,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务尽崐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19、治国不私故人
原文:
濮州刺史庞相寿坐贪污解任,自陈尝在秦王幕府;上怜之,欲听还旧任。魏征谏曰:“秦府左右,中外甚多,恐人人皆恃恩私,是使为善者惧。”上欣然纳之,谓相寿曰:“我昔为秦王,乃一府之主;今居大位,乃四海之主,不得独私故人。大臣所执如是,朕何敢违!”赐帛遣之。相寿流涕而去。
20、孟子对滕文公
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间与齐,楚,事齐成乎?事楚乎?”孟子对曰:”是谋非吾所能及.无己,则有一焉: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
zc912sw 2008-11-15 17:58:40
1、司马迁赞李广①
《传》②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恂恂③如鄙人④,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⑤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⑥”。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字词注释】
①选自《史记》。②传(zhu4n):指《论语》。③恂(x*n)恂:诚恳谨慎的样子。④鄙人:乡野的人。⑤信:同“伸”,这里有取信、使……相信的意思。⑥“桃李”二句:桃李并不说话,但是由于花朵美丽,果实甘香,人们自然会接踵而至,在树下踏出一条路来。蹊(x9):小路。
【诗文翻译】
《论语》讲:“一个在上位的人,他自己行为正直,不下命令,教化也能推行;他自己行为不正,即使下了命令,人们也不会听从。”这正好用来说明李将军。我看李将军诚诚恳恳严肃认真,像一个质朴的乡下人,不善于讲漂亮话。但是当他死的时候,普天下的人,不论是认识他的还是不认识他的,全都沉痛地哀悼他。这是因为他那忠诚朴实的品德,实实在在地展现在士大夫面前啊。谚语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话讲的虽是平常小事,却说明了一个大道理。
2、何岳拾金不昧
原文: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译文:秀才何岳,自号畏斋,曾经在夜晚走路时捡到200余两白银,但是不敢和家人说起这件事,担心家人劝他留下这笔钱。第二天早晨,他携带着银子来到他捡到钱的地方,看到有一个人正在寻找,便上前问他,回答的数目与封存的标记都与他捡到的相符合。那人想从中取出一部分钱作为酬谢,何岳说:“捡到钱而没有人知道,就可以算都是我的东西了,(我连这写都不要),又怎么会贪图这些钱呢?”那人拜谢而走。他又曾经在做官的人家中教书,官吏有事要去京城,将一个箱子寄放在何岳那里,里面有金数百两,(官吏)说:“等到他日我回来再来取。”,去了许多年,没有一点音信,(后来)听说官吏的侄子为了他的事情南下,但并非取箱子。(何岳)得以托官吏的侄子把箱子带回官吏那儿。秀才何岳,只是一个穷书生而已,捡到钱归还,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金钱寄放在他那数年却一点也不动心,凭着一点就可以看出他远过与常人。
意义:拾金不昧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文中叙述了穷秀才何岳两次还金的故事,表现了何岳的高尚品格,至今仍有教育意义。
3、钱金玉舍生取义
原文
钱金玉官松江千总,性刚果,尚廉节。道光壬寅鸦片衅起,钱方假归省亲,闻讯,即束装起行。其亲友尼之曰:“军事方急,祸福不可知。君方在假,上官又未有文檄趣君往,何急急为?”钱不听。既至吴淞,从守西炮台,与部卒同饮食卧起,以力战相勖。及东炮台陷,弹丸咸集于西炮台。钱奋勇督战,喋血数小时,左臂中三弹,曾不少却。其近卒泣陈:“公有老母在,不可死。”笑谢曰:“焉有食国之禄而逃其难者乎?幸勿为吾母虑也!”未几,一弹来,中左乳,遂仆。弥留之际,犹大呼“贼奴误国”不置。
译文
钱金玉做松江县的千总官,性情刚毅果敢,崇尚廉洁的气节。道光壬寅年间(1842年)鸦片战争爆发。钱金玉正在休假回乡探亲,听到消息,立即收拾行装动身。他的亲友阻止他说:“战事正紧急,是祸是福不可知晓,您正在休假,上级官员又没有文件催促您前去,为什么急急忙忙地回去呢?”钱金玉不听,回到吴淞口后,就跟从军队守卫西炮台,和士兵一起吃饭睡觉,一起行动,他们用努力作战的话相互勉励。到了东炮台陷落后,枪弹炮弹全都落到西炮台。钱金玉奋勇指挥战斗,浴血奋战几个小时,左臂中了三弹,却毫不后退。他身边的士兵哭着说:“您有老母亲在,不能死。”钱金玉笑着辞谢说:“哪里有享受国家俸禄却在国家有难时逃避的道理呢?希望你不要为我母亲担心。”不久,一颗枪弹飞来,击中了左胸,他于是倒下了。在临死的时候,他还大呼“卖国贼害了国家”而不停。
4、郑玄谦让无私
原文
郑玄欲注《春秋传》,尚未成。时行,与服子慎遇,宿客舍,先未相识。服在外车上与人说己注《传》意,玄听之良久,多与己同。玄就车与语,曰:“吾久欲注,尚未了。听君向言,多与吾同,今当尽以所注与君。”遂为服氏注。
译文
郑玄想注《春秋传》,还没有完成。有事外出,与服子慎(虔)不期而遇,同住一个客店,起初彼此互不认识。服虔在客店外的车上和别人谈论自己注这部书的想法。郑玄听了很久,觉得服虔的见解多数和自己相同。于是走到车边,对服虔说:“我早就想注《春秋传》,目前还没完成。听了您刚才的话,看法大多与我相同。现在,我应该把自己所作的注全部送给您。”这就是服氏《春秋注》。
5、李绩煮粥侍姊
英公虽贵为仆射,其姊病,必亲为粥,釜燃辄焚其须。姊曰:“仆妾多矣,何为自苦如此!”绩曰:“岂为无人耶!顾今姊年老,绩亦年老,虽欲久为姊粥,复可得乎?”
译文:
唐英公李绩,身为仆射,他的姐姐病了,他还亲自为她烧火煮粥,以致火苗烧了他的胡须和头发。姐姐劝他说:“你的妾那么多,你自己为何要这样辛苦?”李回答说:“难道真的没有人吗?我是想姐姐现在年纪大了,我自己也老了,即使想长久地为姐姐烧火煮粥,又怎么可能呢?”
5、海瑞遗物
原文:
都御史刚峰(海瑞的号)海公,卒于官舍,同乡宦南京者,惟户部苏怀民一人。苏点其宦囊,竹笼中俸金八两,葛布一端,旧衣数件而已。如此都御史,那可多得!王司寇凤洲评之云:“不怕死,不爱钱,不立党。”此九字断尽海公生平,即千万言谀之,能加于此评乎?
(文曰:历来这样的官少之又少,故世人赞之又赞)
译文:都御史海瑞,死在官衙的屋子里。他在南京做官的同乡人,只有户部苏民怀一个人。苏民怀检查清点海瑞做官的俸禄,竹箱中只有八两银子,两丈麻布,几件旧衣服罢了。像这样的都御史怎么会多呢?王凤洲对海瑞评价说:“不怕死,不爱钱,不结党。”这九个字写全了海公的一生,即使千言万语赞扬他,能胜过这评论吗?
6、腹黄大义灭亲
墨者有巨子腹朜(月改黄,读音tun一声),居秦。其子杀人。秦惠王曰:“先生之年长矣,非有它子也。寡人
已令吏弗诛矣。先生以此听寡人也。”腹朜(月改黄)对曰:“墨者之法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此所以禁杀伤
人也。夫禁杀伤人者,天下之大义也。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腹朜(月改黄)不可不行墨者之法。”不许惠王,而遂
杀子。
子,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义,巨子可谓公矣。
翻译:墨家有一个领袖叫腹朜(月改黄),居住在秦国。他的儿子杀了人。秦国的惠王(对他)说:“先生你的
年事已高,又没有别的儿子。寡人已经命令官吏不杀你的儿子了。先生你这件事就听我的吧。”腹朜(月改黄)回答道:
“墨家的法律说:‘杀人的人处死,伤人的人处刑。’这是用来禁止杀人和伤人。而禁止杀人和伤人的法,是天下(人
应该遵守)的大义啊。王您虽为了他开恩而命令官吏不要杀他,腹朜(月改黄)我却不可以不按照墨家的法行事。”腹
朜(月改黄)不听惠王的,还是杀了儿子。
儿子,每个人私人所爱啊,忍受私利而行大义,领袖[腹朜(月改黄)]可说是公道啊。
感:靠一个人的公道,无法真正维持社会的公平。只有靠法律可以公平实施的制度,才能保证社会公平对待每一
个公民。歌颂公道正直的个人需要,找到没有因个人私利可以干涉的司法制度就是必须了。
7、闵仲叔辞侯霸
原文:太原闵仲叔者,世称节士,虽周党之洁清,自以弗及也。党见其含菽饮水,遗以生蒜,受而不食。建武中,应司徒侯霸之辟。既至,霸不及政事,徒劳苦而已。仲叔恨曰:“始蒙嘉命,且喜且惧;今见明公,喜惧皆去。以仲叔为不足问邪,不当辟也。辟而不问,是失人也。”遂辞出,投劾而去。
太原有个叫闵仲叔的人,世人都说他是有气节的人,即使是周党那样廉洁清高的人也自以为不如闵仲叔。周党见到闵仲叔口中含着菽兰来喝水,给他生蒜,闵仲叔接受了却没有吃。建武年中,闵仲叔受司徒侯霸的征召做了官。等到他上任,司徒侯霸不用政事来问他,只是让他做一些出力的活儿罢了。仲叔悔恨地说:“开始受到您的任命时,我又高兴又害怕,现在见到了您,我既没有了兴奋也没了恐惧。如果您觉得仲叔才智不足以来谈论政事,您就不应该征召我来做官。既然征召我来却又不用我,是浪费了。”于是他辞去官职,扔下官印走了。
9、杨震论“四知”
原文:原文:
(杨)震少好学……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10、祁黄羊去私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也?”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真挚的情感使人感动,夸张的情感令人不适;
寓意:写文章作画要仔细观察,实事求是。缺乏崇实的精神,就不能写出生命力长久的作品。
有哲理性的幽默小故事简短
做一只飞舞的蜻蜒 一只乌龟被海水冲到岸边的一块礁石旁,乌龟好奇地问,你待在这里一动不动。不孤独吗?礁石回答,我已在这里待了几百万年,习惯啦!乌龟吃惊地说,啊?你竟然活了这么长时间,我却只能活一千年,真是不公平! 乌龟碰到一头大象,友好地问,象兄弟,你能活多少年?大象回答七十年吧,你呢?乌龟一听心理平衡了不少,骄傲地说,一千年,不过石头能活几百万年,还真有点不公平。大象甩着长鼻子气得直喘粗气。你还不满足?我多可怜! 大象进食时间水牛,牛老弟。你能活多少年?水牛回答,四、五十年吧,象大哥,你呢?大象一听高兴地说,我比你多活二十年,不过比起乌龟那小王八蛋可差远了,它能活一千年。水牛低着头愤愤不平地吃着闷食。 水牛在河边饮水时问邻居羚羊,羊妹妹,能告诉哥哥。你能活多少年吗?羚羊羞涩地回答,你怎么打听女士年龄?人家才四岁,是妙龄女!水牛一算,四岁是青年,你不过能活一二十年吧?我比你多活三十年,但大象那家伙可比咱们活得长!羚羊听后一脸不悦地走开了。 羚羊的背上“背着”一只飞鸟,羚羊问,小家伙几岁了?飞鸟回答,我已不年轻了,都两岁了,活不了几年啦!羚羊很吃惊。还有比自己“短命”的?它心理也平衡了一些,但一想到水牛又气愤地说,小家伙。我和你都不如水牛幸运,水牛能活五十年,我活二十年,你就可怜喽!飞鸟此时才知道原来自己如此不幸,伤心地飞开了。 乌龟、大象、水牛、羚羊、飞鸟在草地聚会,表面客气,内心却充满了妒忌长袱拜惶之耗瓣同抱括。一只美丽的蜻蜓挥舞着金色翅膀在空中盘旋,飞鸟大声说,蜻蜓姐姐有什么急事那么忙呀?蜻蜓笑着回答,你可千万别叫我姐姐,我只有不到一星期的存活时间,我必须充分利用这短暂的时光,尽快找到伴侣,生下自己的后代,就心满意足了! 蜻蜓说完就飞走了。飞鸟、羚羊、水牛、大象、乌龟都抬起头,用仰视的眼神目送着这只飞舞的蜻蜓。 人,应该学会满足。但满足不等于无追求。像蜻蜓那样尽情地飞舞,就不会枉此—生,更不会心态失衡。
用坚持兑现的梦想 有一个叫布罗迪的英国教师,在整理阁楼上的旧物时,发现了一沓作文本。作文本上是一个幼儿园的31位孩子在50年前写的作文,题目叫《未来我是……》。 布罗迪随手翻了几本,很快便被孩子们千奇百怪的自我设计迷住了。比如,有个叫彼得的小家伙说自己是未来的海军大臣,因为有一次他在海里游泳,喝了三升海水而没被淹死;还有一个说,自己将来必定是法国总统,因为他能背出25个法国城市的名字;最让人称奇的是一个叫戴维的盲童,他认为,将来他肯定是英国内阁大臣,因为英国至今还没有一个盲人进入内阁。总之,31个孩子都在作文中描绘了自己的未来。 布罗迪读着这些作文,突然有一种冲动:何不把这些作文本重新发到他们手中,让他们看看现在的自己是否实现了50年前的梦想。 当地一家报纸得知他的这一想法后,为他刊登了一则启事。没几天,书信便向布罗迪飞来。其中有商人、学者及政府官员,更多的是没有身份的人……他们都很想知道自己儿时的梦想,并希望得到那作文本。布罗迪按地址一一给寄了去。 一年后,布罗迪手里只剩下戴维的作文本没人索要。他想,这人也许死了,毕竟50年了,50年间是什么事都可能发生的。 就在布罗迪准备把这本子送给一家私人收藏馆时,他收到了英国内阁教育大臣布伦克特的一封信。信中说:“那个叫戴维的人就是我,感谢您还为我保存着儿时的梦想。不过我已不需要那本子了,因为从那时起,那个梦想就一直在我脑子里,从未放弃过。五十年过去了,我已经实现了那个梦想。今天,我想通过这封信告诉其他30位同学:只要不让年轻时美丽的梦想随岁月飘逝,成功总有一天会出现在你眼前。” 布伦克特的这封信后来被发表在《太阳报》上。他作为英国第一位盲人大臣,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一个真理。假如谁能把三岁时想当总统的愿望执着地努力奋斗五十年,那么他现在一定已经是总统了。 当年迪斯尼为了实现建立“地球最欢乐之地”的美梦,四处向银行融资,可是被拒绝了302次之多,每家银行都认为他的想法怪异。其实并不然,他有远见,尤其是决心实现梦想。 今天,每年都有上百万游客享受到前所未有的“迪斯尼欢乐”,这全都出于一个人的决心——这就是坚持梦想的人生。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无一例外,它们都告诉我们:要完成既定的梦想就必须坚持,坚持,再坚持。没有锲而不舍坚持到底的精神,就很难收获成功。
以上内容是关于哲理的小故事及感悟和有哲理性的幽默小故事简短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