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故事5-10分钟及感悟 儿童哲理故事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哲理故事5-10分钟及感悟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儿童哲理故事和哲理故事5-10分钟及感悟的精彩内容哦。
儿时,我对小人书特别感兴趣。书中人物的命运强烈地吸引着我,总希望“英雄”千万别牺牲,“坏蛋”早点儿被枪毙。每次看小人书,内心总是很着急:“特务”到底是谁?解放军什么时候才能赶到?
有一次,看着看着,实在无法忍受这种“煎熬”,我干脆翻到最后几页:啊,太精彩啦!一次彻底的大胜利,一个完美的大结局。后来,再看小人书,我无形中养成了一个习惯:先看结局,再“回头”看故事情节,心情一下子放松了许多。
长大后,我的这种习惯一直沿袭着:读小说、看故事总是先翻到最后一章,租来的连续剧也先把最后一集放入DVD机。然后,再从头开始慢慢地欣赏。虽然少了“急切感”、“悬念感”,但获得另一种心境:轻松、愉快。
我还把这种方式移植到工作中。每当定下一个目标或接受一项新任务,我总是先设想结局,尽可能地把结果想象得美好些、再美好些。在付诸行动时,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但一想到那个无与伦比的“美好结局”,就有了无穷的动力。
哲理故事5-10分钟及感悟
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的二儿子冯武国在国外留学,毕业回国后,他就急忙赶到山西汾阳去见父亲。
那天,冯武国身穿西装,脚蹬皮鞋,满面笑容地来到父亲冯玉祥面前。冯玉祥坐着不动,把二儿子从头到脚打量了一番后,说:“你真的学好了吗?”冯武国回答说:“嗯。”冯玉祥一下子站了起来,指着冯武国说:“早呢,你这是耗子坐秤盘———自称自大!”冯武国听后,涨红了脸说:“爸爸,我有什么不是,请您指点。”冯玉祥说:“你看你这身着装,再看看我们的穷苦大众。”停了停,冯玉祥又语重心长地对冯武国说:“儿啊,你要脱下西装、皮鞋,到牛棚里去熏一下,闻闻牛屎味,才能知五谷香呀!”冯武国听后,立即脱下了西装、皮鞋,换上了大青布便装,穿上了布鞋。
后来,冯武国率队抗日,英勇作战,以身殉国,不负冯将军的教诲。
儿童哲理故事
拉布歇雷在圣彼得堡做英国使馆官员的时候,有一天,一位傲慢的贵族前来拜访,他要求马上会见大使。
“请坐,大使马上就来。”拉布歇雷说。
贵族对这种没有客套的接待方式大为恼火,说:“年轻人,你知道我是谁吗?”接着说出许多头衔。
“那么,请你坐两把椅子。”拉布歇雷说。
以上内容是关于哲理故事5-10分钟及感悟和儿童哲理故事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