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梦想画成现实 把梦想写在脸上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把梦想画成现实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把梦想写在脸上和把梦想画成现实的精彩内容哦。
把梦想展现在画布上
文/王熙章
20岁左右的时候,初出茅庐的他指着一幅最美丽的画作呼喊:“哦,上帝啊,如果我也能像这样在画布上实现自己的梦想该多好!”画的主人大声说:“画布上的梦想!你一定要知道,必须经过成千上万次的练习,才有可能将你的梦想展现在画布上。要想达到卓越,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不懈地努力。”
弗朗西斯·培根记下了这句话,后来,他成为上世纪英国唯一的一位享誉国际且具影响力的画家。
许多年前,一个小男孩儿进入了着名的哈罗公校,被插进了一个高于他年龄的班级。那里所有其他的孩子都比他多上了几年学,他的老师常常责备他的迟钝,但他所有的努力都没能使他在班级最后一名的位置上有所提升。最后,这个男孩儿开始学习其他孩子曾学过的初级课本。他把所有玩耍的时间和许多睡觉的时间都用来掌握这些书上的基本原理:他很快就在班级里名列前茅,并最终成为哈罗学校的骄傲。
那个男孩儿就是后来的英国着名语言学家威廉·琼斯爵士,他的雕像直至今天还立于圣保罗大教堂,因为他是欧洲最伟大的东方学学者。
“生意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有一次,美国着名航运公司威力斯的老板科尼利厄斯·范德比尔特被一个朋友追问。“秘诀?根本就没有什么秘诀!”这位航运公司老板回答说,“你所要做的就是专注于你的生意,并且勇往直前。”
后来,那位朋友领悟,如果你想采取范德比尔特的方法,那就了解你的生意,专心致志,缩减开支,直到你的财富可以使你免于遭受商业危机。
伟人的座右铭常常能使我们稍稍了解一些他们的性格和成功的秘密。“工作!工作!工作!”是画家乔舒亚·雷诺兹爵士和戴卫·威尔基爵士以及许多其他留名青史之人的座右铭。伏尔泰的座右铭是“永远工作”.意大利雕刻家迈克尔·安吉洛是一个令人惊奇的工作狂,他甚至穿着衣服睡觉,以便一醒来就能跃起身去工作。他把一块大理石放在自己的卧室里,以便在夜里醒来或失眠的时候可以工作。他最喜欢的一件作品是一个坐在推车里的老人,老人的头上有一个沙漏,雕像上刻的字是“活到老,学到老。”即使在双目失明之后,他仍然让人用轮椅推着他去贝尔威德,亲手检查那些雕像。英国政治家科布登常说的一句话是:“我工作起来就像一匹一刻也不停歇的马一样。”据说,音乐家韩德尔的工作量是普通人的十二倍。
有一次,一个女士向画家透纳询问他成功的秘密。
“我没有秘密,女士,只是努力工作而已。”
“这是一个许多人从来都学不会的秘密,他们之所以不能成功,因为他们无法领悟这个秘密。勤劳就是将世界由丑变美、将诅咒变为祝福的精灵。”
看看巴尔扎克的经历吧。在孤独的顶楼上,他一直在贫穷和饥饿中努力并等待着,但无论是饥饿、债务、贫穷,还是挫折,都不能促使他对自己的目标有一丝一毫的动摇。即使全世界都嘲笑他,他依然能够等待。
“人们通常都希望自己能够心灵手巧,但其实更应该对勤劳心怀感激,”爱迪生说,“诸神将各种幸福定下了高昂的代价,而只有勤劳的人才能买得起。”
努力地把梦想展现在画布上,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成功有时仿如一座隐形的宫殿,你看不到它的瑰丽宏伟,也不知道它座落何方。只有当你走完了所有必经之路后,它才会真实地呈现在你的眼前。
把梦想画成现实
励志故事:把自己逼上绝路
文/卢海娟
我们一贯的做事原则是:别把事做绝,要给自己留条后路。
我却觉得,要做,就把事做绝;要走,就走绝路。在绝路上求得新生,这不仅是一种侥幸,更是一种智慧。
据说老鹰是这个世界上最长寿的鸟类,它可以像人类一样活到七十岁。但是,想活这么久,它必须从四十岁的绝路上走过来。
四十岁,老鹰的爪子开始老化,无法准确地抓捕猎物;它的喙又长又弯,几乎啄到自己的胸脯;它的翅膀更是因为羽毛浓厚而变得沉重起来,甚至于难以飞翔。
老鹰此时面对的是生命的绝地,它必须经历一个漫长的蜕变过程。
此时老鹰会拼却全力飞到山顶,在悬崖上做巢。之后,它开始用自己的喙击打岩石,让苍老僵硬的喙完全脱落。它要耐心地等在那里,直到新的喙慢慢长出。
两个月后,新的喙终于长出来了,老鹰就用这新的喙一根一根拔掉鹰爪上拙钝的指甲。等到新的指甲长出来后,它再把羽毛也一一拔掉……五个月的痛苦涅槃,换来生命里新的韶华。被覆一身崭新羽毛的老鹰开始飞翔了,它终于摆脱了绝境,获得了新生,赢得了三十年的光辉岁月。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不错的,绝路有时恰如一扇门,只要轻轻一推,就会打开,让我们看到别样的风景。
曾经有一位朋友,她有个幸福的家庭,和老公同在同一家公司工作。可是好日子过了几年就走到了尽头——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老公与老板的女儿走到了一处,纠结之后只好离婚,在不大的一个单位,每天看老公与另外的女人卿卿我我,那份尴尬与伤痛自不必说,更可气的是,为了巴结老板,连同事们也有意疏远她。那段日子她心碎、孤寂又绝望,走到哪里都是无法摆脱的黑暗,连睡觉时都会从梦里哭醒。
最惨淡的日子,她整天想的是用哪种方法自杀最能刺激那个负心的人,也让那些势力的同事心怀愧疚。
当然,想到了死,也想到了生,最终,她选择逃离。
因为到了绝路,她知道此时只能靠自己,以前不肯放下的架子也放下了,不肯求的人也求到了。当初觉得做不到的事,在她努力一番之后,竟然一一化解,不久她就离开原单位,去了省城一家更大的公司。
再见到她时,她容光焕发,再也不是那个可怜的怨妇了。走过绝境,她变得从容豁达,处变不惊。心胸开阔了,智慧的大门也打开了,她成了能干的部门经理,并且即将组成新的家庭。提起前夫,她亦释然,说,从前我恨他,现在我感谢他。
是的,没有那个男人的背叛,没有他制造的绝境,她大概一辈子都只能做他敛首含眉的小妇人,一辈子都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光辉灿烂的人生。
有个水手曾给我讲过一个故事。
那是他第一次航海,他们的货轮卸货后,在返航的途中突然遭遇了大风暴,大家异常恐怖,急得团团转。
老船长果断下令:打开所有的货舱,立刻往船里灌水。
水手们都以为老船长吓懵了——往船里灌水,这不是自找绝路吗?但慑于老船长的威严,还是半信半疑照着做了。
那天,风暴猛烈,但随着货舱里的水越来越满,货轮却越来越平稳,直至度过险境。
水手说,那一次,他懂得了什么叫绝处逢生。
事实就是如此,有时候,生路就藏在绝处,绝境不过是一个短暂的盲点。因此,千万不要低估那些无路可走的人!那些无路可走的人,只要还有勇气抬起脚来,并且坚定地落下,就会踩出千万条崭新的路来。在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真正的绝境,有的只是绝望的思维,敢于把自己逼上绝路的人,往往能找到一片异彩纷呈的生命绿洲。
把梦想写在脸上
上帝为每只笨鸟都准备了一根矮树枝
抱着冰冷的女儿,素素的妈妈刘毓精神彻底崩溃。把一个“笨”女儿送进全国知名学府,再让她进入大连知名的律师事务所,母亲付出了多少心血啊!可女儿毕业才一年,就用这样的方式回报母亲的深恩!
不惜一切让女儿智起来
今年50岁的刘毓,是同龄人中为数不多的全日制本科毕业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因教学成就突出,一路获得破格提升,35岁那年就晋升为教授,担任大连某大学工商管理系副主任,是该校当时最年轻的教授和中层干部。爱人梁军是公务员,如今已身居高位。夫妻俩的事业成就让许多人羡慕甚至嫉妒。
1984年,刘毓生下女儿,取名梁素素。她对丈夫说,咱们家的孩子一定要比别人家的优秀。
然而,女儿的表现却让刘毓大跌眼镜:1岁7个月了,别人家的孩子已经想跑的时候,素素还走不稳。
除了走路不行,素素的言语能力也发育迟缓,别人家的孩子已经会喊“阿姨、婆婆”了,素素连“爸爸、妈妈”也不会说。女儿的表现让刘毓很窝火。
真正让刘毓失望是从素素上小学开始,每次考试,那些稍稍需要动些脑筋的试题,素素总是得不到分。
为了让女儿聪明起来,刘毓成了各种脑保健品的忠实拥趸,每天逼着素素吃各种补品。不过,学习成绩没有上去,孩子却早熟起来,小学四年级就有了初潮。最后,还是医生朋友强烈建议,刘毓才停止了对女儿的“健脑工程”.
但她并没有因此停止对女儿“优秀工程”的打造,她把女儿的业余时间安排得满满的,请了各科家教对女儿进行一对一辅导。
请家教的结果很显着,小学五年级第一学期,素素破天荒地考了个班级第一。
素素被老师当作班级里的“黑马”选去参加全区的智力竞赛。竞赛中,素素居然一次抢答器都没有按上,因为她还没听懂题,其他的同学就已经知道答案了。
在后来写的一篇日记里,素素回想起这件事心里感慨万分:我反应慢,在团队活动里总是拖后腿的那一个。可是,妈妈不愿意承认这一点,她总认为她和爸爸都是精英,按照基因遗传,我怎么可能不聪明?所以,父母能干并不一定是好事,我不快乐,她也活在辛苦当中。
书呆子上了名校
1997年夏天,素素好不容易上了初中,刘毓用尽家里所有的积蓄,为素素请来大连市数一数二的各科家教老师。到了最后,素素被训练成只要一看到试题的前半部,就知道这道题的解题思路。所以,每次考试,素素都能取得班级前五名的成绩。
刘毓总算满意了。她在拿到女儿成绩单的那一刻,对素素说:“你的聪明真是被妈妈强行挖掘出来的。”
2000年,素素考入大连第二十四中学。上高中的第一次月考,素素居然门门不及格。为此,班主任老师和刘毓进行了认真严肃的对话。当老师不经意地说有人怀疑素素是通过知道考题的方式考入第二十四中学时,刘毓暴跳如雷:“我可以根据这句话告你诽谤!”说着,她硬是把老师拖到校长室,一番唇枪舌剑,最后素素班主任向刘毓道了歉。刘毓借机向校长提出:“这样对素素有成见的班主任,不适合做我女儿的老师。这件事我可以不向教委反映,前提是把素素调到高一(六)班。”
高一(六)班是尖子班,就这样,本来就跟不上进度的素素被调到了尖子班。不到一个星期,向来对妈妈言听计从的素素告诉妈妈:“我要退学。”刘毓一听,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素素却相当坚定:“老师讲的东西,我根本就听不懂。高中的课程对于我来说,真是太难了。我想上职校学护工,将来到养老院工作。”素素的话差点儿没把刘毓噎死。
梁军试图说服刘毓尊重孩子的选择,可是刘毓的反应相当强烈:“比咱素素差一万倍的孩子都能上大学,她怎么就不能?我告诉你梁军,除非我明天就死了,否则,我一定要素素上大学,而且是名校!”
苍天不负有心人,2003年,素素考入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拿到录取通知书那天,刘毓大哭一场。梁军更是对刘毓感激不尽:“如果不是你,女儿就废了。”
拔苗助长
大学的生活为素素开启了另外一扇窗,她希望没有妈妈的安排,尽情享受大学生活。可是,现实很快扑灭了素素的希望。第一个学期结束,素素是全班惟一一个高数没及格的人。
于是,素素的大学生活过得依然如高中般,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她在日记里用“可怜”来形容自己和妈妈:聪明的妈妈生了个不聪明的孩子,不肯接受现实,可怜。不聪明的孩子有个聪明的妈妈,被拔苗助长,可怜。
大四吃散伙饭的时候,素素喝了很多很多,轮到她发表毕业感言时,她的发言让很多同学红了眼圈。“毕业了,大家最高兴的是终于可以走向社会,自力更生了。而我最高兴的是,终于可以不用学习了。这16年的读书生涯太累了,累得我很多次都不想活了……”
刘毓托了各种关系,将素素弄进大连一家专事海事官司的律师事务所。素素的师傅是业界十分有名的律师,对下属的要求非常严格。
上班第一天,师傅交给素素一个任务,给加拿大一个客户发邮件告知官司进展,并让对方提供一份新资料。这任务对于其他人来说,或许是小事一桩,可是对素素来说,实在有些为难。因为她外语水平一般,《海事法》又非她大学时的专业,邮件中的很多用语她都没有把握。见师傅很忙,素素就向别的同事求助,可是得到的回复是:“我很忙,你应该知道自己的事要自己做。”
晚上,师傅回来了,素素只好实情相告,师傅当时就有些生气:“你做不了,为什么不求助别人?你知道耽误一天,得损失多少佣金?”当素素告诉师傅同事不肯帮忙时,师傅更火了:“你平时不注意交往,人家凭什么帮助你?是不是还要我教你如何向别人求助?”
素素的眼泪再也止不住了,她能感觉到很多同事都在外面向屋里观望,一个念头在素素脑子里产生:单位里再也不会有人看得起她了。
回到家里,素素对妈妈说:“妈,我不想在这个单位做了,我根本胜任不了。”刘毓一听就火了:“你堂堂一个中国政法大学毕业生,才工作一天,就说这样的话,不觉得丢脸吗?”
像以往一样,素素就是有一万个不愿意,也不得不服从妈妈的安排。
2007年12月25日,事务所举行圣诞Party,许多人都将其视为展示才华、增强人脉的机会,都拿出各种看家本领。可是,当主持人点到素素时,她尴尬地站在台上,实在想不出自己有什么特长可以展示,最后,她给大家背了一首唐诗才解了围。素素明显感觉到,打那天开始,她彻底沦为公司里可有可无的人。“可有可无”地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她再次想到辞职,想去乡村小学做一名教师。
但妈妈再次断了她的念头:“留在一个好单位,你才可以找一个条件好一些的对象。你放心,只要你不辞职,碍于你爸的情面,这个公司永远不可能把你扫地出门。”
2008年10月16日下午4时21分,素素从单位21楼飞身而下,当场身亡。几天后,刘毓才在自己的邮箱发现素素自杀前发来的一封邮件,内容很简短:爸爸妈妈,我一直希望可以成为你们希望我成为的那种人,可是,我始终成不了那种人。我很累,我一直活在不属于自己的圈子里,别人的优秀都是用来突出我的愚笨。太累了,就想休息,或许在天堂可以找到我的同类,不聪明,但活得很快乐。
这些文字,让刘毓久久无法平静。接受笔者采访时,这位母亲含泪说:“我把家丑外扬,只是想用女儿的生命换来其他家长的警醒。土耳其有句谚语:上帝为每只笨鸟都准备了一根矮树枝。这是从素素日记里看到的一句话。可是,我偏偏让她去够那根本不属于她的高枝儿,结果,她最终从不属于她的高处摔了下来。回头想想,我不就是希望她幸福吗?用这个标准去衡量,什么成绩、名校,一点都不重要。吃糠咽菜的生活,只要她喜欢,又有什么不好呢?”
以上内容是关于把梦想画成现实和把梦想写在脸上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