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都有发光的时刻 每个人都会有辉煌的时候吗

国学素材成语故事

普通人都有发光的时刻 每个人都会有辉煌的时候吗

都市江湖围观:℉更新时间:07-17 17:03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普通人都有发光的时刻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每个人都会有辉煌的时候吗和普通人都有发光的时刻的精彩内容哦。

普通人都有发光的时刻 每个人都会有辉煌的时候吗

普通人也有绚丽的时候

像千千万万人一样,刘双是个普通人,穿着干净整洁的衣服,说得一口流利的北京腔。

今年26岁的他,毕业于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北京信息学院”)。在刘双自己眼里,其成长经历也是平淡无奇。刘双高中就读于北京房山中学,成绩平平。“当时自己学习成绩并不是很理想,高考选学校的时候也挺纠结的。”他说,“选择信息学院也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首先相比外地的学校,它离家近;其次,自己从小就对电子方面比较感兴趣;最后,学院的电子专业很优秀。”

其实,刘双的爸爸妈妈很希望他成为教师、医生或者警察。对于儿子的这个选择,父母表示除了支持没有别的办法,“大的主意他们都是让我自己决定,这点来说父母比较尊重我。”刘双说,他也有一个警察梦,但迫于成绩不理想而不得不放弃。

但是,选择电子专业也算是圆了刘双另一个梦。初中时,刘双很想报名参加少年电子技师证的兴趣班,“当时报名的人并不是很多,我跟父母说自己想报,父母二话没说就答应了。”在兴趣班老师的指导下,刘双组装了一个收音机,“最后听见它出声了,我就特别高兴,还颁发了一个小证书。”第一次“触电”的成功,无疑给刘双选择电子专业埋下伏笔。

进入北京信息学院学习后,刘双对电子专业的热爱又达到另一个高度。他经常在周末约上好哥们儿冯雪去“逛街”,然而他们逛的并非商场,而是中关村的电子市场。“早上8点多我们就出门,坐上公交车40多分钟才能到中关村,在新中发、老中发电子市场一直逛到下午三四点,中午也不吃饭,下午回到学校再找个地方吃饭。”

在电子市场里,刘双看到任何感兴趣的电子产品都要好好把玩一番,拽着店主问东问西。一次,刘双对一个传感器实在爱不释手,用自己省下的零用钱买下一个,回到学校上网查资料,一通鼓捣下,终于能应用了。“并非每次都这么幸运,有的东西买回来,怎么鼓捣也不明白。”

谈到当时的经历,刘双仍旧流露出幸福的神色,“我现在有时间也会故地重游,在里面转上两圈看看有没有感兴趣的物件儿,但是现在工作太忙了,有看好的东西也不买了,没时间鼓捣了。”

2009年,北京信息学院第一次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刘双和另外两位队友刘嘉和冯雪代表学校参加比赛,最终获得高职组电子产品设计(团体)一等奖。获得国赛一等奖无疑成为刘双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带队老师陈强谈到已经毕业3年的刘双时说:“刘双最突出的优点是手比较灵活,做出来的东西比较美观并且实用,学习能力和执行力也特别强,性格不错,还有较强的合作精神。”

谈到另一位带队老师万冬,刘双充满感激,“万冬老师对我要求特别高,要求电路1个小时必须搭出来,走线还要规整,电路和别的不一样,只要有一点问题,就全都完了,如果想知道错在哪里就得花费几倍的时间去排查,比重新搭的时间还长。”

经过万冬老师的魔鬼式训练,刘双学会了在快中求稳,这让他现在还受益匪浅。“比赛过程对现在的工作影响也很大,因为现在我的工作要求也非常严格,不能有一点马虎。”他说。

如今,刘双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装与环境工程部做卫星整体总装技术员。刚工作时,刘双最开始只能站在旁边看着别人总装,一段时间后协助别人总装,而现在他已经成为团队的负责人。能进入这个单位,在同学眼里,简直就是“升天”了,因为这个单位与卫星等高科技技术打交道。

然而,工作上要求刘双再继续学习,2022年,刘双通过了中级技术工的考试,成为一名中级技术工,未来他的目标就是在2022年通过高级技术工的考试,成为高级技术工。

刘双自认自己是个普通人,但他说:“普通人也有绚丽的时候。”(励志故事)

    普通人都有发光的时刻

    最初的决定

    文/周礼

    有人说,成功就是在正确的时间里做出了正确的决定。

    十岁那年,他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成为一名歌唱家。在音乐方面他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不仅嗓音好,而且还有极强的乐感,更重要的是他喜欢唱歌。一天,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母,希望他们能为自己买一把吉它,并请一位音乐老师。父母听后立即反对说:“唱歌能有什么出息,再说你也不一定能成为歌唱家,你看现在的追星族那么多,有几个能成名啊!与其做白日梦,不如把时间用在学习上,等将来考上大学,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在父母的劝说下,他放弃了自己的想法,进了一个课外辅导班。

    十八那年,他高中毕业,打算报考体育院校,将来做一名篮球运动员。在体育方面,他有着一些过人之处,不仅人长得高,而且身体灵活,在学校举行的历届篮球比赛中,他都是最出众的一个。一天,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同学,谁知同学听后嗤之以鼻地说:“你以为你是姚明啊,就你那点儿水平,不知要奋斗多少年才能修成正果,再说每天训练那么辛苦,你确信自己能吃得消吗?”在同学的劝说下,他动摇了,最终填报了一所信息技术学校。

    二十二岁那年,他大学毕业,本来他想去沿海一带发展,成为一名IT精英,谁知求职不顺,连连碰壁,一连几个月都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于是他决定进一步深造,报考研究生,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一天,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几位要好的网友,其中一位网友听后说:“这样做不划算,等你研究生毕业,恐怕市场需求又提高了,倒不如现在去考公务员,既清闲又体面,收入也比较稳定,将来说不定还能混个一官半职。”在网友的劝说下,他动摇了,最终放弃了考研的念头。

    三十岁那年,他厌倦了办公室的枯燥生活,决定辞职下海。同事劝他说:“你要考虑清楚,千万不要一时冲动,外面的世界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要学会知足常乐。”这一次,他没有听同事的,而是果断地离开了单位。他觉得自己一生中错过了太多的机会,如果当初坚持走音乐之路,或许现在自己已经是一位着名的歌唱家了;如果当初报考体育院校,或许现在自己已经是一位小有成就的运动员了;如果当初选择进修,或许现在自己已经是某个公司的核心人物了。这一次,说什么也不能放弃,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成功率,也要放手一搏,免得将来后悔。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打拼,他成了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总。每每忆及往事,他感慨万千,如果最后不坚持自己的想法,或许现在他还过着空虚无聊的生活。

    原来,在做出一个决定之前,我们有一千个理由来支持自己,但当我们放弃自己的决定时,同样有一千个理想来安慰自己。成功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虽然他们会尽量听取别人的意见,但他们从不轻易否定自己的想法。当走过人生的一周匝后,人们往往会发现,曾经的许多想法都是正确的,只是当时自己不够坚定,没能将梦想进行到底。(励志故事)

      每个人都会有辉煌的时候吗

      大佬们的高考故事

      文/阿忆

      他们现在都是叱咤风云的大佬级人物,但曾几何时,他们也经历过高考的洗礼,留下过一个个难忘的故事。

      数学成绩就1分的马云

      1982年,18岁的马云迎来了生命里的第一次高考。不过马云并没因数学不好而退缩,反而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举动,因为在他的报考志愿表上赫然写着:北京大学。

      当那年的高考成绩出来以后,马云也算创造了个小奇迹,他的数学成绩是1分。

      心灰意冷的马云和他一个表弟一起去宾馆应聘服务生,结果因为长得有点儿歪瓜裂枣的意思,愣是让老板给拒绝了。没办法,他通过找关系,才做了一份给出版社送书的活儿。也许一辈子也就这样了。

      但是这时候路遥的《人生》改变了马云的想法,马云开始了艰苦的复读,并在19岁那年,再次走进了高考的考场。不过他的数学成绩嘛……高考成绩出来以后,马云的数学成绩实现了同比1800%的迅猛增长——19分!

      接着,马云又开始了一边打工一边复习的日子。就这样,到了马云20岁那年,他毅然参加了第三次高考。在马云高考的前一天,有一位姓余的老师对马云说,就你这个数学成绩,能考及格了我就把姓儿倒过来写。无论这老师是什么心态,马云是被刺激得够呛,他想出了一个绝招。

      在考数学之前,马云背下了10个基本数学公式,考试开始以后就一个一个往公式里套。用这种独门绝技,马云这次数学的考试成绩还真就及格了——79分。

      虽然马云这回数学成绩大幅提高,不过他总分数比本科线还是差5分。唉,也行啊,马云心想,有所大学上就不错了,管他是本科还是专科,也算圆了自己的一份坚持。就当马云准备进杭州师范的时候,又发生了一件事。

      当年杭州师范英语系由于刚升到本科,以至于报考的学生竟然不够招生数。于是校领导做了一个令马云感觉是天上掉馅饼的决定,那就是让几个英语成绩好的专科生直升本科。于是,英语成绩很牛的马云光荣地以本科生的身份踏进了杭州师范。

      高考状元史玉柱

      1962年,史玉柱出生在安徽北部怀远县城。初二之前,史玉柱成绩不好,贪玩,爱看小人书,经常被妈妈训。1977年恢复高考,史玉柱开始认真学习。

      1980年,史玉柱以全县总分第一,数学119(差1分满分)的成绩考入浙江大学数学系。但在浙江大学数学系刚过了一学期,史玉柱就放弃了成为陈景润的理想。

      “从图书馆借到《数论》,看了之后,我才了解到数学是那么难。”和周围同学比聪明,也让史玉柱压力很大。“尤其是长江以南的,成绩好的并不想上清华、北大,都去上了浙大,所以,我们那个班里聪明人太多,学习好的也太多了。”

      就这样,史玉柱的数学理想破灭了。他开始跑步,培养各种爱好。他每天从浙大跑到灵隐寺,18里,然后,再跑回来,坚持了4年。

      英语从33分到95分的俞敏洪

      1977年,因为一些不可抗原因,家在农村的俞敏洪高一下半学期才进入高中。上高中以后,俞敏洪功课明显跟不上,但高考就要来临了。复习了10个月左右,俞敏洪参加了1978年的高考。当时的录取分数其实很低,他报考的常熟市地区师专外语录取分数线是38分,俞敏洪的英语却只考了33分,别的几门也不理想。

      高考失利之后,俞敏洪没有特别失望,家里人也没有给他什么压力,反正不行就在农村干活。俞敏洪在家里开手扶拖拉机,插秧,割稻,后来去大队初中当了代课老师。1979年俞敏洪再度参加高考,他的总分过了录取分数线,但英语只考了55分,而常熟师专的录取分数线变成了60分,结果再度落榜。

      一天,俞敏洪高中的一个英语老师告诉俞敏洪,江阴县教育局准备办个专门针对外语高考的辅导班。俞敏洪的母亲到城里找到几个亲戚打听,证实了这个消息,就让俞敏洪去报名。俞敏洪和20多个男孩一起住在一个连厕所都没有的大房间里。老师指定俞敏洪当副班长,这对俞敏洪是一个很大的促进,既然是副班长,学习就要认真,俞敏洪带领大家一起拼命,早上带头起来晨读,和大家一起背单词,背课文,做题,讨论,晚上10点半熄灯以后,大家全部打着手电在被窝里背单词。

      1980年的高考开始了,英语考试时间是两个小时,俞敏洪仅仅用了40分钟就交了卷。俞敏洪的英语老师大怒,迎面抽了俞敏洪一耳光,说今年就你一个人有希望考上北大,结果被你自己给毁了。他认为俞敏洪这么快就交卷,肯定没有考好。但是,俞敏洪确实只需要40分钟。分数出来以后,俞敏洪的英语是95分,总分387分。当年,北大的录取分数线是380分。

      受姐姐影响的戏曲少年李彦宏

      生于山西阳泉的李彦宏并不觉得自己小时候有多么大的志向,像所有心都玩野了的孩子一样,每天看上去也都是忙忙碌碌的,但都不过是在“随大流”罢了。李彦宏的父母在晋东化工厂工作,家境很普通,李彦宏有3个姐姐1个妹妹,他的腼腆温和或许与姐姐们的宠爱有关。

      父亲常常带李彦宏去看戏曲电影,为此他还一度迷上了戏曲。他的舞台很小,只是家里的那张床。他常常把床单围在腰里做战裙,拿一根棍子当枪耍,一个人不断亮相。山西阳泉晋剧团招收学员时,他去了,剧院老师从一招一式中看到了一种灵气,决定录取他。

      但李彦宏对戏曲的兴趣很快就淡了。李彦宏的大姐在刚刚恢复高考的那年就考上了大学,引得四邻艳羡。相比于学戏,上学因为正统而更具有吸引力。

      19岁时,李彦宏夺得了山西阳泉市的高考状元。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高中时参加全国青少年程序设计大赛的他,毫无疑问地喜爱计算机,但是第一志愿却不是北大计算机系,而是信息管理系,因为他考虑到:将来,计算机肯定应用广泛,单纯地学计算机恐怕不如把计算机和某项应用结合起来有前途。

      如今看来,李彦宏当时的决定高瞻远瞩,令人敬佩。

        以上内容是关于普通人都有发光的时刻和每个人都会有辉煌的时候吗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

        标签:每个人都会有辉煌的时候吗

        标题:普通人都有发光的时刻 每个人都会有辉煌的时候吗

        链接:http://m.zhaichaow.cn/sucai/gushi/1164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