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的成语解释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庖丁解牛的成语解释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庖丁解牛的成语有哪些和庖丁解牛的成语解释的精彩内容哦。
庖丁解牛páo dīng jiě niú
词典解释
[成语解释]:
庖丁:厨工;解:肢解分割。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典故出处]:
《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 近义词 ]:
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如臂使指
[成语举例]:
我们这位老教授一走上讲台,便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常用程度]:
常用
[感情色彩]:
褒义词
[语法用法]:
作宾语、定语;含褒义,常[游刃有余连用
[成语结构]:
主谓式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正音]:
庖,不能读作“pāo”或“bāo”。
[成语辨形]:
庖,不能写作“疱”。
[英文翻译]:
dismember an ox as skillfully as a cook
[成语故事]:
有一个名叫丁的厨师替梁惠王宰牛,手接触的地方,肩靠着的地方,脚踩着的地方,膝顶着的地方,都发出皮骨相离声,刀子刺进去时响声更大,这些声音没有不合乎音律的。它合乎《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经首》乐曲的节奏。
梁惠王说:“嘻!好啊!你的技术怎么会高明到这种程度呢?”
庖丁放下刀子回答说:“臣下所探究的是自然的规律,这已经超过了对于宰牛技术的追求。当初我刚开始宰牛的时候,(对于牛体的结构还不了解),看见的只是整头的牛。三年之后,(见到的是牛的内部肌理筋骨),再也看不见整头的牛了。现在宰牛的时候,臣下只是用意念去接触牛的身体就可以了,而不必用眼睛去看,就象感觉器官停止活动了而全凭意念在活动。顺着牛体的肌理结构,劈开筋骨间大的空隙,沿着骨节间的空穴使刀,都是依顺着牛体本来的结构。宰牛的刀从来没有碰过经络相连的地方、紧附在骨头上的肌肉和肌肉聚结的地方,更何况股部的大骨呢?技术高明的厨工每年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割肉。技术一般的厨工每月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砍骨头。现在臣下的这把刀已用了十九年了,宰牛数千头,而刀口却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牛身上的骨节是有空隙的,可是刀刃却并不厚,用这样薄的刀刃刺入有空隙的骨节,那么在运转刀刃时一定宽绰而 有余地了,因此用了十九年而刀刃仍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即使如此,可是每当碰上筋骨交错的地方,我一见那里难以下刀,就十分警惧而小心翼翼,目光集中,动作放慢。刀子轻轻地动一下,哗啦一声骨肉就已经分离,像一堆泥土散落在地上了。我提起刀站着,为这一成功而得意地四下环顾,一副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样子。拭好了刀把它收藏起来。”
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庖丁的话,学到了养生之道啊。”。
[“庖丁解牛” 汉语拼音]:
páo 庖dīng 丁ji解niú 牛
与“庖丁解牛” 成语接龙相关成语]:
庖凤烹龙 丁一卯二 丁一确二 丁公凿井 丁宁告戒 丁宁周至 丁是丁,卯是卯 丁真楷草 解人难得 解兵释甲 解剑拜仇 解发佯狂 解囊相助 解弦更张 解民倒悬 解甲休兵 解甲休士 解甲倒戈 牛不喝水强按头 牛不喝水难按角 牛不饮水强按头 牛之一毛 牛农对泣 牛刀割鸡 牛刀小试 牛口之下 牛听弹琴 牛头不对马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