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若木鸡的成语解释及意思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呆若木鸡的成语解释及意思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呆若木鸡的成语意思是什么和呆若木鸡的成语解释及意思的精彩内容哦。
呆若木鸡dāi ruò mù jī
词典解释
[成语解释]:
呆:傻,发愣的样子。呆得象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典故出处]:
《庄子·达生》:“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 近义词 ]:
呆头呆脑、目瞪口呆
[ 反义词 ]:
活泼可爱、神色自若
[成语举例]:
匪首侯殿坤,在得知这个噩耗之后,特别是知道了老妖道的落网后,当即呆若木鸡。(曲波《林海雪原》二八)
[常用程度]:
常用
[感情色彩]:
贬义词
[语法用法]:
作谓语、状语、补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
偏正式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正音]:
呆,不能读作“呆板”的“ái”。
[成语辨形]:
呆,不能写作“待”。
[成语辨析]:
呆若木鸡和“目瞪口呆”;都是从形体上来描绘吃惊发愣的样子;但形体的部位不同;吃惊的程度也有差别。呆若木鸡形容全身都像木鸡似地呆着;程度较重;“目瞪口呆”从眼睛不动、嘴不能说等面部表情来形容发愣的样子。
[英文翻译]:
stand like a log
[成语谜面]:
最愚蠢的鸡
[成语故事]:
《庄子·达生篇》中有这样一个寓言:古时候人们很喜欢斗鸡的游戏,一个叫纪渻子的人专门为国王训练斗鸡,准备参加搏斗。过了十天,国王问纪渻子:鸡已经训练好了吗?纪渻子回答说;还没有,这只鸡表面看起来气势汹汹的,其实没有什麽底气。又过了十天,国王再次询问,纪渻子说还不行,因为它一看到别的鸡的影子,马上就紧张起来,说明还有好斗的心理。又过了十天,国王去问但还是不行,因为纪渻子认为这只鸡还有些目光炯炯,气势未消。这样再过了十天,纪省子终于说差不多了,它虽然偶尔还叫几声,已经有些呆头呆脑、不动声色,看上去就像木头鸡一样,说明它已经进入完美的精神境界了。国王于是把这只鸡放进斗鸡场,没想到别的鸡一看到这只“呆若木鸡”的斗鸡,还没有交手就都掉头逃走。
[“呆若木鸡” 汉语拼音]:
dāi 呆ruò 若mù 木jī 鸡
[“呆若木鸡” 成语接龙相关成语]:
呆似木鸡 呆头呆脑 呆如木鸡 呆里撒奸 若不胜衣 若丧考妣 若出一轨 若出一辙 若即若离 若卵投石 若合符节 若存若亡 若崩厥角 若敖之鬼 木人石心 木公金母 木坏山颓 木头木脑 木已成舟 木干鸟栖 木强少文 木形灰心 木心石腹 木本水源 鸡不及凤 鸡争鹅斗 鸡伏鹄卵 鸡口牛后 鸡声鹅斗 鸡头鱼刺 鸡尸牛从 鸡栖凤巢 鸡毛蒜皮 鸡烂嘴巴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