茕茕孑立的成语解释及意思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茕茕孑立的成语解释及意思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茕茕孑立成语的意思是什么和茕茕孑立的成语解释及意思的精彩内容哦。

茕茕孑立qióng qióng jié lì
词典解释
[成语解释]:
孤身一人。形容一个人无依无靠,孤苦伶仃。
[典故出处]:
晋·李密《陈情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 近义词 ]:
孤苦伶仃、举目无亲
[ 反义词 ]:
四世同堂、儿孙绕膝
[成语举例]:
何为《小灯》:“我凑着茕茕孑立的小油灯,尽情享受秋灯夜读的乐趣。”
[常用程度]:
生僻
[感情色彩]:
褒义词
[语法用法]:
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
偏正式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正音]:
孑,不能读作“zǐ”。
[成语辨形]:
孑,不能写作“子”。
[英文翻译]:
alone and helpless
[成语故事]:
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元年,晋灭东吴,所谓“降孙皓三分归一统”,结束了几十年的割据局面,统一了中国。晋武帝司马炎为了巩固一统,采取了有效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广揽贤能”,着重于西蜀[东吴的遗老故臣,凡有声望的、有本事的,都极力笼络;笼络不成,就设法除去,以达到不为我用也不许为我害的目的。同时,把“以孝治天下”作为其伦理总纲,提倡孝父母,敬老人,抚恤孤寡。
在“广揽”中,西蜀的一个故臣引起了司马炎很大的关注。此人姓李名密,又名虔,字令伯,武阳人。生下六个月时丧父;四岁时,其母何氏改嫁;靠祖母刘氏扶养成人,西蜀时,官居尚书郎,是个不大不小却很重要的官。
入晋后,蜀地的先后两名的地方官都曾推荐李密做官,可李密却故国难忘,不肯出仕,都借故谢绝了。司马炎格外看重他,特地下了一道诏书,要李密做供职于宫廷的郎中,李密未允。后又改为显要的太子官属洗马,李密仍借口推辞。司马炎火了,又亲手下令,指责李密傲慢。地方官日夜严逼,声称如再迟缓,就要逮治下狱,甚至按律问斩了。这使李密很为难:出去做官吧,仍怀恋故国,而且这么出去,也将大丢脸面;不出去吧,是会被杀头的。经过深思,他就写了一篇《陈情表》,呈给了司马炎,表中以“以孝治天下”为主旨,说他幼时,“伶仃孤苦……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多亏了老祖母把他抚养长大。没有老祖母,就没有他的今天。而今,老祖母已九十六岁,又长年卧病在床,没有他,祖母怎么度过晚年!他才四十四岁,报效国家的日子还长,而孝敬祖母的时间已不多了。恳请司马炎体谅他的苦衷。
司马炎看了很感动,且无法怪罪,又为了笼络人心,索性派了两个女仆帮他侍奉老祖母。
[“茕茕孑立” 汉语拼音]:
qióng 茕jié 孑lì 立
与“茕茕孑立” 成语接龙相关成语]: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茕茕孤立 孑然一身 孑然无依 立业安邦 立于不败之地 立人达人 立功立事 立功自效 立功赎罪 立吃地陷 立命安身 立国安邦 立地书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