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兄难弟的成语解释及意思

国学素材成语词典

难兄难弟的成语解释及意思

神幻夜谭围观:℉更新时间:06-18 03:31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难兄难弟的成语解释及意思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难兄难弟的成语解释和难兄难弟的成语解释及意思的精彩内容哦。

难兄难弟的成语解释及意思

难兄难弟nán xiōng nán dì

词典解释

[成语解释]:

指共过患难的人或彼此处于同样困境的人。

[典故出处]:

元·张可久《折桂令·湖上饮别》曲:“难兄难弟俱白发相逢异乡。无风无雨未黄花不似重阳。”

[ 近义词 ]:

一丘之貉、患难之交

[ 反义词 ]:

反目成仇、恩断义绝

[成语举例]:

其以半殖民地的风貌出现于世界也,和我们实在是难兄难弟。(郭沫若《革命春秋 创造十年续编》)

[常用程度]:

常用

[感情色彩]:

褒义词

[语法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形容两兄弟都好

[成语结构]:

联合式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正音]:

难,不能读作“nàn”。

[成语辨析]:

难兄难弟[“一丘之貉”;都有同样坏的意思;但难兄难弟多指二者相比;而一丘之貉可以是多个。另外难兄难弟有时可指同样好;“一丘之貉”无此意。

[英文翻译]:

two of a kind

[成语谜面]:

哥俩坐班房

[成语故事]:

颍川有个叫陈宴的人,自幼好学,办事公道。后来做了县官,更是廉洁奉公,百姓很佩服他。他的大儿子叫元方,小儿子叫季方,也有很高的德行。

元方后来被朝廷任命为侍中,又想让他当司徒官,但是他不干,朝廷又封他为尚书令。因为陈宴、元方、季方的声望极高,当时豫州的城墙上,都画着他们父子三个的图像,让百姓学他们的品德。

元方有个儿子叫长文,季方有个儿子叫孝先。有一天,他们为自己父亲的功德争论起来,都说自己的父亲功德高,争来争去没有结果,便一同来请祖父陈宴裁决。陈宴想了一会儿,对两个孙子说:“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他俩的功德都很高,难以分出上下啊!”两个孙子满意而去了。

[“难兄难弟” 汉语拼音]:

nán 难xiōng 兄dì 弟

与“难兄难弟” 成语接龙相关成语]:

难上加难 难乎为情 难乎为继 难乎其难 难于上天 难于上青天 难于启齿 难以为情 难以为继 难以启齿 兄友弟恭 兄弟参商 兄弟孔怀 兄弟怡怡 兄弟手足 兄弟阋于墙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兄弟阋墙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 兄死弟及 弟子孩儿 弟男子侄

标签:难兄难弟的成语解释

标题:难兄难弟的成语解释及意思

链接:http://m.zhaichaow.cn/sucai/cidian/1086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