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量力的成语解释

国学素材成语词典

不自量力的成语解释

异动天地围观:℉更新时间:06-03 19:49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不自量力的成语解释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不自量力的成语和不自量力的成语解释的精彩内容哦。

不自量力的成语解释

不自量力bù zì liàng lì

词典解释

[成语解释]:

量:估量。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

[典故出处]:

《左传·隐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战国策·齐策三》:“荆甚固,而薛亦不量其力。”

[ 近义词 ]:

螳臂挡车、蚍蜉憾树

[ 反义词 ]:

妄自菲薄、自知之明、量力而行

[成语举例]:

就说我们殿试都是侥幸名列上等,并非不自量力,何敢自不量力,妄自谈文。(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七回)

[常用程度]:

常用

[感情色彩]:

褒义词

[语法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对自己估计过高

[成语结构]:

动宾式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正音]:

量,不能读作“liánɡ”。

[成语辨形]:

力,不能写作“立”。

[英文翻译]:

do sth.beyond one's ability or strength

[成语谜面]:

螳臂挡车;蚂蚁缘槐夸大国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在如今河南省境内有两个诸侯国,一个是郑国,一是息国。公元前712年,息国向郑国发动了战争。

这两个诸侯国虽然都很小,但息国的人力[物力比郑国要少得多,军力也要弱得多。战争自然以息国的失败而告终。

事后,一些有见识的人分析出,息国快要灭亡了。他们分析的根据是,息国一不考虑自己的德行如何,二不估量自己的力量是否能取胜,三不同亲近的国家笼络好关系,四不把自己向郑国进攻的道理讲清楚,五不明辨失败的罪过和责任是谁。犯了这五条错误,还要出师征伐别国,结果遭到失败,这不是非常自然的吗?

果然,不久息国被楚国攻灭。

[“不自量力” 汉语拼音]:

bù 不zì 自liàng 量lì 力

与“不自量力” 成语接龙相关成语]:

不一而足 不三不四 不上不下 不上不落 不世之业 不世之仇 不世之功 不世之略 不丧匕鬯 不丰不俭 自上而下 自下而上 自不待言 自不量力 自业自得 自产自销 自今以往 自今已后 自今已往 自今而后 量体裁衣 量入为出 量入计出 量出为入 量出制入 量凿正枘 量力度德 量力而为 量力而行 量如江海 力不从心 力不从愿 力不副心 力不同科 力不胜任 力不能及 力不能支 力不自胜 力争上游 力倍功半

标签:不自量力的成语

标题:不自量力的成语解释

链接:http://m.zhaichaow.cn/sucai/cidian/1054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