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孚散文文学创作研究

国学论文文学论文

罗孚散文文学创作研究

仙衍天下围观:℉更新时间:12-18 11:21

罗孚散文文学创作研究

这是一篇文学论文,笔者认为罗孚的研究极不平衡,研究成果数量有限。研究者们的关注度集中在罗孚的散文上,特别是罗孚评介香港作家的系列文章,而罗孚的其他散文还没有触及。对罗孚的散文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既可以弥补学术界对其研究的空白,丰富当代文学的港台文学部分,也能为罗孚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第一章罗孚的散文创作历程

第一节罗孚前期的散文创作

1921年,罗孚出生于广西桂林一个业己式微的书香门第。少年时聪明好学,考大学时获得广西考区物理系第一名,但因为家贫被逼辍学。1941年,罗孚进入桂林《大公报》当实习生,受《大公报》经理徐铸成的赏识而被提拔为《大公晚报》副刊《小公园》的编辑。借助《大公报》提供的平台,罗孚先后结识杨刚、刘白羽、林默涵、梁漱溟、田汉和聂绀弯等一大批进步文化人,其中杨刚、刘白羽、林默涵等人对罗孚的思想影响巨大。杨刚是燕京大学的高材生,1928年就已经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到香港,从萧乾手中接过《大公报》的文艺副刊。在香港,她更加积极参加文艺界的抗日救国活动,大力开展统一战线活动。日军占领香港后,她协助香港文化界人士和国际友人偷渡到东江游击区,数月后到了桂林,重任《大公报》文艺副刊的主编,罗孚做助手。罗孚在杨刚身边只做了一年多时间,很快她又前往重庆,做战地记者。1944年以《大公报》特派记者身份,留学美国。罗孚说:她一面读书,一面做记者,一面还做抗日救国的宣传工作和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工作。她成了中国共产党留美党员工作组的领导成员之一,又曾参与组织中国民主同盟的美洲支部。;正是结识了革命经历如此丰富的杨刚,罗孚的思想也逐渐向中国共产党靠拢。

在重庆的时候,罗孚也利用编《大公晚报》的机会为中国共产党进行宣传,最大胆的一次是他整版发表抗议美军暴行的文章,具体文章篇目统计如下:

.......................

第二节罗孚后期的散文创作

1982年4月底,罗孚陪亲友游玩广州,回来时发现锁在儿子罗海星汽车内银色包里的相关证件失踪了,在等待补办证件时,收到新华社社长李菊生命令,上京开会,然而一下飞机,便被单独监禁在招待所。之后被判定为美国间谍;,判刑十年,但旋即被假释,可在北京自由活动。

罗孚被判刑后,在《新晚报》造成极大轰动,报馆里流言四起,还召开批判大会,猛烈抨击罗孚。有的人与罗孚划清界限,昔日好友形同陌路,也有的人坚信罗孚是冤枉的,为罗孚辩护。这段历史众说纷纭,真相也没有得到正式公布。罗孚对此事惜墨如金;,从不主动向他人提起。罗孚羁留北京的十年里,没有坐过一天正式的牢房。据罗海雷《我的父亲罗个报人、间谍;和作家的故事》记载:第一年囚禁在北京城中的一个招待所里,有一个班的警卫人员看守。招待所该是现在的金宝街附近的胡同里。那是一座两三层高的独立院落,有人办公,看守的人睡在床上,就可以看到屋外的情景,门外有一人站岗。大门是打开的。;第二年才判刑,但马上得到假释,允许在京自由活动,被安排住在海淀区双榆树南里二区,毗邻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与台湾的电视节目主持人黄阿原,歌手侯德健、歌星毛阿敏、程琳,京剧名家王金璐,名画家何海霞、秦岭云等为邻,还可以见家人和朋友。在京期间,罗孚化名为史林安;,成为一个职业;作家,写作和交游,构成他主要的生活。

罗孚在北京双榆树南二区里度过十年,这段经历成为罗孚文学创作上的转折点,八十年代的间谍案;客观上成为罗孚文字生涯的意外救赎。经历间谍案;巨变后,罗孚不再像之前那样盲目迷信党的所有,他开始有自己清醒的思考。读者可以从1988年发表的《感慨万千》一文中看出罗孚内心的变化:感慨之一,是有些写在四十多年前的东西,自己还看得下去,可见写来写去,文字和意见都没有多大长进。感慨之二,也是最主要的感慨,是四十多年来,写了不少假话、错话,铁案如山,无地自容。最要命的是,当写下这些假话、错话时,自己却是很为严肃的,认为那是真话和正言,真实无疑,正确无误,很有些‘替天传道的味道。现在大梦醒来,才明白并不是那么一回事,于是而感到很大的失落:真实和正确到哪里去了?因此也就有了很大的空虚。;在北京的十年,正值改革开放初期,作为一位外来的观察者,罗孚从与众不同的视角真实记录与之交往过的文人的言行。因为在北京的这段经历,使他真正认识到中国社会的问题,写出一些厚重的文章。

........................

第二章罗孚前期创作的散文

第一节解放战争时期的战斗檄文

1944年9月,罗孚从桂林《大公报》撤退到重庆,负责编辑重庆《大公晚报》的副刊《小公园》,还在属于第三势力的民主同盟宋云彬主编的《民主生活》周刊上写无花的蔷薇;专栏,这些文字多写于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三年内战时期。经历了八年抗日战争,中国人民极度渴望和平,对未来抱以纯真热切的希望,但很快被现实打败,较场口血案、沧白堂事件,内战再起烽火,经济秩序的崩坏,苛刻的捐税,政治上的专制,这所有的所有都在考验着每个中国人的耐心。罗孚作为在《大公晚报》工作的进步知识分子,对这些事件都有过客观真实的反映,冲击了官方的种种谎言。

1946年1月10日,国民党在军事失败和人民反内战的形势下,被迫同中国共产党签订停战协议,宣布停止内战。这一天,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为了促使政治协商会议成功,督促国民党履行《双十协定》,在周恩来的启发引导下,1月11日在重庆成立了政治协商会议陪都各界协进会;。协进会从1月12日至27日先后举行了8次各界民众大会,协进会宣传民主政协,抨击独裁专制,得到了广大民众的积极参与,也遭到国民党特务和流氓打手的捣乱破坏。第4次各界民众大会在沧白堂举行,1月16日到19日,国民党当局连续派特务跟踪威胁到会的政协代表,并且扰乱会场,谩骂、殴打主持人、政协代表和到会群众,打伤政协代表郭沫若、张东荪等人,这就是沧白堂事件;。沧白堂事件;是国民党反动派阴谋破坏《双十协定》和政协决议的一个信号,随后发生的较场口血案则是有计划有预谋的行凶事件。1月31日政治协商会议闭幕,为了庆祝这一盛事,重庆23个群众团体成立了庆祝政治协商会议成功大会筹备会;,定于2月10日上午9点在重庆较场口广场举行,李德全为总主席,李公朴任总指挥,郭沫若、马寅初李公朴等20余人组成大会主席团。然而国民党却早有预谋地另外组织一个所谓主席团;,成员有刘野樵、吴人初、周德侯等,他们提前登上主席台,会场的通道及两侧布满了七八百名特务打手。李公朴、施复亮上前阻止遭到毒打,郭沫若、陶行知、章乃器、马寅初等人和在场的与会者60余人也被打伤。这场血案引起海内外震惊,罗孚作为有识之士拿起笔在报刊专栏上尽情讽刺国民党当局的残暴与虚伪。

...........................

第二节新中国成立后的左派立场

战后几年,英国重新管治香港,为中国的政党在香港的发展提供了空间。日据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香港组织游击队抗日,成功打击日军在香港的管治和威信,为之后中国共产党在香港的活动打下了基础。抗战期间,港英政府与中国共产党有过紧密的合作关系。香港沦陷之后,东江纵队港九大队曾经安排从集中营逃出的英国官员前往内地,又协助其后成立的英军服务团向集中营输送药品并刺探日军的情报。;所以中国共产党在战后的香港享受了较为宽广的活动空间。国共内战爆发后,许多共产党领导下的相关人员从内地城市转移到香港,香港聚集了一批为数不少的左翼文学家。罗孚就是其中一个,他们在香港办学办报,宣传社会主义思想。

由于罗孚一直居住在香港,并不了解新中国成立后内地所发生的具体变化,对当时党的一些错误理论和政策也都盲目迷信和支持,以致写下一些左;的文章。他积极拥护内地当时的政策路线,极力为大跃进;运动、文化大革命;等事件宣传、美化甚至歌颂。如《一天等于二十年》宣传、赞扬大跃进;运动:在城里,成就也不平凡啊!进度赛火箭,质量保万人就是‘钢铁之城'鞍山的工人们的豪语。他们正在朝着‘投资省一半,钢铁加一翻的目标奋斗。我们的国家在工业上的总目标是‘十五年赶上英国,在这个目标之下,鞍钢的工人们已经跨出了豪迈的第一步,平炉产铁的效率已经超过了英国,也已经超过了美国。;罗孚甚至还告诉那些不相信大字报;的人:有些人虽然无嘲笑,却有怀疑,或者至少是将信将疑,半信半疑。这不禁使人想起从前一些伟大的发明故事。哥白尼说地是动的,地球是圆的,开始时不是被教会认为异端邪说,欲置之于死地么?到了现在,还有谁不承认地动的学说,还有谁不说我们是住在一个大的圆球之上一一地球之上?地是在动的,一亩田是可以产出几万斤谷子的,以前不知道,经过聪明的人艰苦发明之后,大家就知道了,慢慢地也就要相信了。事实终归是事实,真理终归是真理,时间将会作出证明,历史将是最好的证人。;

......................

第三章科后期创作的散文.............23

第一节罗孚散文中的内地人和事.............23

第二节罗孚散文中的香港人和事............34

第三节架起沟通内地与香港的桥梁............39

第四章罗孚散文的创作特色............44

第一节罗孚散文的报人特色;...............44

第二节简洁、委婉、风趣的语言特色............52

第四章罗孚散文的创作特色

第一节罗孚散文的报人特色;

罗孚是一个著名的报人,曾担任过香港《大公报》副主编及《新晚报》的总编辑,还编过《大公报》、《文汇报》的《文艺》周刊和《海关文艺》月刊。报人是他的职业,作家可以看作是他的副业,他七十年辛勤耕耘,写了数百万字。他的大部分作品也都发表在报刊上,《大公报》、《大公晚报》副刊、《读书》、《联合报》、《明报》、《东方日报》、《星岛日报》、《华侨日报》、《苹果日报》等都曾刊载过他的文章,罗孚是名副其实的报人作家。报人作家是在新闻文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包括那些具有多重身份的作家,他们关注并介入现实社会生活,并以写作迅速反映现实生活,兼具文学性和新闻性的特色作品,在文学界和新闻界形成了一个特殊的两栖文学群体。;报刊是新闻刊载阵地,罗孚的作品又集中发表在报纸上,再加上他本身报人的身份,新闻报刊的特点就渗透到他的散文内容和形式中。

.......................

结语

罗孚一生横跨两个世纪,穿梭于内地与香港之间,曾作为中共地下工作者出入敌我之间,羁京十年又返香港,这样一位传奇人物却是一位文质彬彬、和蔼可亲的书生。作为一位老报人,罗孚从四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从桂林、重庆到香港,参与并主持《大公报》、《新晚报》等报刊,团结、依靠报馆内外的作者,获得广大读者的青睐,通过向各地作者约稿促进内地与香港的文化交流;作为中共的一员,罗孚六十年代开始统战工作,广交各界朋友;作为一位散文家,在北京谪居的十年,罗孚仍笔耕不綴,既写推介香港文学的文章,也写八十年代内地文坛的人和事。

通过罗孚的散文我们可以看出罗孚的思想变化。1982年之前,罗孚具有浓厚的左派思想,甚至表现出极左;的一面,所写文章多揭露国民党统治的腐败和黑暗,或者讴歌新中国的主旋律。这时期偶有写风花雪月的文章,表述个人情感,这些无意识的潜在的异质文字,从1982年起逐渐成为主流。新中国成立后,罗孚因远在香港,没有亲眼目睹当时内地所发生的变化,只是盲目地相信党的所有都是对的。九一三事件后,罗孚开始对文革;产生怀疑,逐渐失去信心。1982年起罗孚在京居住十年,目睹种种人和事,思想上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不再盲目地崇拜、迷信党,开始冲破思想的枷锁,有了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逐渐寻找到自我,所写文章更具真情深刻,思考更为深刻,有直面现实的勇气。罗孚开始思考知识分子生活和写作的自由问题,反思当时中国内地的民主和法制建设。罗孚也借这些北京人和事来浇心中之愁,因为被冠以间谍;身份,罗孚心中郁结积深,在北京看似过着怡然自得、淡然安定的生活,但心中之愁,无人能说之,于是罗孚依靠写作,借助与自己有相似遭遇的胡风、周作人、潘汉年、袁殊等人来浇心中之愁。总之,罗孚的散文创作的过程是罗孚逐渐找回自己、逐渐清醒的过程。

参考文献(略)

标签:的文章

标题:罗孚散文文学创作研究

链接:http://m.zhaichaow.cn/lunwen/wenxue/429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