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实践属性研究
第 1 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与现代社会建构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相互依存,统一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伟大实践。在这一历史实践中,无论是批评家的主体身份,还是文学理论批评建构,都参与到这一特殊的实践过程当中,同时,在这种文学批评与社会建构相互交融的特殊历史实践中,批评家的批评道路、个人体验、文学理论批评的思想观点与批评实践,都配合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与现实语境的需求而不断调适批评的价值取向与实践方向,充分显示出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批评所具有的思想性、社会性、目的性、阶级性与政治性。所以说,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本质属性是实践。
首先,对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实践属性进行界定。文学批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学批评涵盖内容较为宽泛,既是文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又能够推进文学创作、传播与接受,影响文学思想与理论的发展。狭义的文学批评则以文学鉴赏为基础,对文学创作、作家作品、文学运动、文学现象、文学思想等进行分析、研究、认识与评价,是对文学鉴赏的深化与理论提升。本论文中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有时简称现代文学批评),采用了狭义理解,是指现代文人针对现代文学创作、现代作家作品、现代文学现象、现代文学思想所进行的批评活动。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实践属性研究;,是以现代文学批评在中国现代社会建构过程中所发挥的实践性效用为研究对象,从文学批评的实用性理论资源的承袭、文学批评主体的多重身份、中国社会现代性建构的现实语境需求与现代文学批评的实用主义指向几方面来阐述现代文学批评的实践性属性。
第二,提出对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实践属性进行研究的现实依据。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占有重要位置。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一方面承载着中国文学批评语境、批评主体、批评性质的现代转型,完成了中国文学批评由古典到现代的转型;另一方面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诸多特征与范畴为当代文学批评所延续,并在当代文学批评的不断建构中发挥着指导性作用。
在此基础上,本文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完成了古代文论向现代文论转型及其对当代文学批评的影响出发,提出了对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实践属性研究的主题。一方面,深挖现代社会历史语境及作家个人体验是如何作用于现代文学批评,深刻剖析现代文学批评是如何参与到现代社会建构当中的;另一方面,基于当代文学批评学理化发展方向与当代社会历史转型对实践性的强烈需求之间的矛盾,本文力图通过对现代文学批评的实践本质的阐发,为当代文学批评建构找出更具有操作性与时效性的批评选择。
.......................
1.2 问题的研究现状
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研究领域,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现代文学批评的批评现象研究方面,而对于现代文学批评的本质属性的探讨较少,本文正是以此为切入点,在综观现代文学批评的批评现象基础上,对其实践性本质进行研究,并凸显出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实践属性的中国特色。
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相关研究中,其研究方面各有侧重,例如,从中国文学批评史角度关照文学批评的整体面貌与历史走向。批评史的研究是从较为宏观的视角出发,以社会历史发展为基本线索,或展现不同时代文学批评的各色风貌,或呈示各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文学批评理论与批评家的与众不同风格,或客观梳理某一历史时段的批评特征等。方孝岳著《中国文学批评》,是以史的线索为经,以横推各家的义蕴为纬,其目的是要从批评学方面讨论各家的批评理论,对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及各家的批评原理进行探讨。《中国文学批评》展现出古代文学批评的三大方面:文学批评观念的继承、发展和变异;文学批评的多种角度与方式;文学批评的多种价值取向。作者以这三大方面为架构,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面貌呈现出来,为后世文学批评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在文学批评观念的继承、发展和变异方面,书中屡次提到重义不重文;的文学观念的回光返照;,如孔子《诗》论的功用思想在后世文学批评中不同程度地呈现,成为贯穿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一条隐蔽线索。在文学批评的多种角度与方式上,作者借《文心雕龙》语得以充分展现:魏《典》密而不周,陈《书》辨而无当,应《论》华而疏略,陆《赋》巧而碎乱,《流别》精而少巧,《翰林》浅而寡要 ;。刘勰对前人文学批评给予的精道评价,令其文学批评理论孑然立于文坛,以期振叶寻根;、述先哲之诰;。文学批评的多种价值取向是书中展现最为丰富、阐述最为详尽的部分,成为结构全书的血肉。《左传》的诗本事;、孔门的《诗》论、司马相如的赋家之心;、扬雄的文章法度;、《典论》的文气;、《文选》的时义;、沈约的文律;、刘彦和的文德;、司空图的味外之味;、金圣叹的才子; 各家秉持不同的文学观,围绕不同时代的文学进行批评、引导和阐发,丰富着这一时代的文学世界。《中国文学批评》集纳了我国古代文学批评的典范,在文学批评的历史性梳理中有重点地阐发各家文论,为现代文学批评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原始理论资源。
.........................
第 2 章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实践属性的生成与依据
2 .1 实践论与现代文学批评的本质属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赋予实践属性以更为丰富的含义与意义。马克思主义实践论认为,实践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人在实践中展开自我创生活动,开显存在意义,而世界也是在实践中才生成为人的世界。马克思实践论与抽象认识论的本质不同集中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是对于人的实践活动的真理性问题,其二是人与实践存在之间的关系问题。因而,对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实践性属性的考察,需要具体剖析现代文学批评实践之合目的与合规律的真理性,另一方面也须深入阐明现代文学批评主体与批评实践如何具体承载着这种实践性的本质属性,以及这种实践属性运行在其所置身的社会现实存在之中呈现了怎样的繁复关系。
2.1.1 实践论与现代文学批评的本质属性
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真理的标准,且实践活动本身具有真理性。
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①马克思主义理论告诉我们,实践是所有认识活动的源泉,因为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人的本质也不是孤单个体的抽象存在。那么,对人的所有活动的思考,包括政治活动、经济活动、文化活动、宗教活动等物质或精神的活动,都应纳入实践的范畴,在实践的视阈中进行探索和分析。从这样一种实践性的态度来审视文学现象,就不能仅仅局限在认识论的范围内,而应该更多地去关注人的存在、人的主体行为以及其与所有社会关系的实践性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文本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乃至很大范围中是建立在文学批评理论的基础之上的。一般说来,文学理论的文学形式多表现为理论的和批评的两种形态,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文本形式也自然表现为这两种形态,但相比较而言,以批评为指向为原则的理论文本占居主要的位置。在这些文学批评中,其理论属性或文本模式大都不是纯粹学理性质的关乎文学基本原理的逻辑思辨,大都不是脱离现实实际地去思考对于研究对象的一些普世性、普遍性原理,而多是批评性质的文学理论,是批评意义的实践性理论,或是实践性意义、实践性属性基础之上的批评理论。
.....................
2.2 社会语境与现代文学批评的实践性需求
思维离不开存在,对人的思维的研究,对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研究不可能脱离中国社会客观现实的存在,这也是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实践的本质属性,即它的社会性、社会价值性。也可以说,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实践性属性的诞生是由人的主观因素和现实社会的客观因素共同作用而成的。由近代向现代转变的客观历史语境营造了对现代文学批评实践属性的社会欲求,而具有个体经验性的批评主体所做出的实践性价值选择也正契合了历史的发展方向,于此,在主体与客体的共同作用下,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呈现出鲜明的实践性属性。
2.2.1 历史转型与实践性需求的现代性发生
由近代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历史转变是社会制度的本质变化,这种本质上的变化必然带来社会实践语境与生存在其中的主体个人的实践活动随之发生变化。其一,社会实践语境由对封建、半封建社会制度的维护与改良,转变为对现代社会建构实践的强烈需求;其二,作为主体性存在的个人的实践活动也跟随着现代社会建构的强烈实践性需求而调整自身的实践形态。
由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是在社会方方面面的变化的基础上发生的。
第一,是整体的社会历史语境的重大变化。20 世纪初是中国社会体制大转变时期,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历史时期,其语境含义之驳杂、社会文化之纷繁都是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所带来的新旧文化交汇成为摆在文学批评者面前最为直观的问题,也成为他们势必要作出的选择。民主主义革命历史语境成为酝生这一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基础,而其特征也深深地融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的根本指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几段历史时期成为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展的根本源泉,也成为现代文学批评走向的直接导引。作为历史主体的现代文学批评者,自觉导演;着也参演;着这部新民主主义历史剧;,以文学的方式投入革命,展现出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深刻实践性。
不容否认,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百废待兴,公民的民主权利实现还远未达到,人们在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等方面的权利受到当政者的严格控制,1912年至 1914 年还颁布了《报纸条例》和《出版法》等,对新闻出版实行严格限制,而辛亥革命后的民主思想已成决堤之势,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一批思想战士在共和制度的天空下,冲破了封建制度对思想自由的压制,勇敢地举起了科学与民主的旗帜,至此,历史印证了社会制度的变迁对文学革命的决定性影响,对此,陈独秀曾深有感慨:常有人说,白话文的局面是胡适之陈独秀一班人闹出来的。其实这是我们的不虞之誉。
...........................
第 3 章 批评主体身份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实践属性的自觉建立...................2
3.1 批评主体身份的获得:从知;向行;的历史性转型 .......................42
3.2 批评主体身份的类型与现代文学批评的实践性自觉......................44
第 4 章 问题性聚焦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实践属性的发生.......................62
4.1 文学论争与现代文学批评的问题性求解......................... 62
4.2 思潮流派与现代文学批评的思想性建设.......................69
第 5 章 社会批评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实践属性的实用功能...............................80
5.1 启蒙批评与现代文学批评的思想性功能..................80
5.1.1 人的文学与思想启蒙的批评指向..................80
5.1.2 正视生命;与改造国民性的文学批评宗旨..................86
第 6 章 体验批评与现代文学批评实践属性的多元价值
6.1 个体自我意识与现代文学批评的主体性高扬
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是文学革命所带来的最为显著的思想成果,其表现在文学创作上是大胆、豪放地张扬个性主体,展露主体内心的强烈情感;表现在文学批评中则是崇尚自我情绪表现,以文学真实地反映内心世界为评判标准,这一文学批评主张正与为生命;派坚持的文学反映社会生命的批评主张形成两相平衡的批评态势。
前期创造社所主张的文学理论批评属于主观表现型,其与以注重客观再现的文学研究会的理论批评呈现出不同的批评倾向,即更加注重主体情感的自然流露与个体内心世界的展示,以自我表现;与情绪表现;为文学批评的价值取向。然而,其所主张的自我表现又不仅仅是个人的小情感;,而是以此为情感表述的渠道,从情感角度去关照现实社会,表现出时代性的大情感;。从这一层面来看,前期创造社所坚持的自我主体性高扬又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具有强烈的思想启蒙意识。
郭沫若的浪漫主义主义文学理论批评重在从文学本体的特殊规定性上建立自己的文学观念和批评观念,注重情感与内心的整体表现,崇尚自我表现与情绪表现,这既是其创作的倾向,也是其文学理论批评的基本特征。郭沫若的浪漫主义主义理论批评首先表现为,基于泛神论哲学的自然流露和艺术表现,主张艺术创造要自然、自由,赤裸裸地呈现自我。在这里,文学表现自我;既不是单纯表现具有本能和自然性的物性,也不是脱离感性的理性,而是基于自然人性,又肯定人的精神主体性,并将人和对象世界相互融合,通过艺术手法而表现完整自我的过程,同时又是对自我情感形态进行艺术创造的发现和更新的表现过程。如此,既是以人的感情、心理为本,与感性的、具体的个体相连,又注重人的主观精神能动性的充分发挥,是将感性与理性相互融合的艺术表述方式。郭沫若浪漫主义主义文学理论批评的另一特征是,对浪漫主义诗学价值观中的矛盾结构进行了融合。
........................
第 7 章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实践属性的持续建构
7.1 现代文学批评的实践性中国特色
实践性是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最鲜明的中国化特征,而这一特征是由现代文学批评实践的具体实绩当中取得的,即由批评者的主体实践身份、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需求、现代文学批评的功能性建构与审美性建构,以及主体实践性的批评文本模式等方面构成。由这几方面因素构成的实践性文学批评成为区别于西方现代学理性文学批评的本质所在,而更为凸显的是,中国现代文学批评蕴含着深刻的主体体验性实践精神,这既是中国传统天人合一;式哲学思想的传承,又是现代文学批评在实践当中所获得的独有特征,并对当代文学批评的建构产生深远影响。
7.1.1 天人合一;:客体与主体融汇的实践性批评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是古代文学批评流脉的传承,其思想泉流与文论性质必然延续传统,在天人合一;式的哲学思想中进行着主客体相互融合、思维与存在交互渗透的批评实践,这也是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实践与西方主客二分;式哲学思想下的文论精神的相异之处。
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传统的核心,它辐射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文化发展、社会活动等的方方面面,成为人们进行实践活动的哲学与方法论。天人合一;的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发的,后由汉代儒家思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建构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精神。天人合一;的思想方式具体表现在天与人的关系上,认为人与天不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是部分与整体、个体与全貌或的关系,而且这种合一;关系是自然的、自觉的。天人合一;思想指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全面性和融合性。在天人合一;思想的贯彻下,文学找到了其最佳实现方式,即实践。实践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而天人合一;便是实践的原初与要达到的彼岸,人追求的是与历史实践、历史语境的相合与相容,即便是对天理;的探问,其目的也是寻求天与人的和谐相处。故而,天人合一;的本质就是实践,是一种融合于天、地、人的实践论哲学。天;的诸种意志要在人的身上、人的存在、活动中体现:人;的诸种行为、意志要符合天;的制约,这种天;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一种实践性依存关系。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