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说通》文学阐释研究

国学论文文学论文

《诗经说通》文学阐释研究

大荒剑传围观:℉更新时间:12-18 08:43

《诗经说通》文学阐释研究

引 言新文化运动之后,刘师培等先生为六经皆文;的思想大声疾呼,闻一多等先生以文学眼光品鉴《诗》作,风气新变,《诗》之研究重心,便渐从政教美刺、训诂考据,转向涵泳诗境、妙赏深情。于是,横亘在《诗》与诗之间,数千年的经学研究,随着古中国蹒跚脚步的渐行渐远,终于慢慢退潮了。然而,拨开历史的烟云,回溯《诗》学的历史,在五四;之前,乃至朴学兴盛的清代之前的明代中晚期,就曾有一大批解《诗》者采英撷华、发掘妙笔,为《诗经》的审美含义与艺术价值奔走呼唤,留下了大量评诗谈美的《诗经》阐释著作。这些评诗谈美的阐《诗》作品,是启人性灵的审美矿藏,是发人妙悟的思维宝库。在《诗经》文学价值渐被关注、国民艺术鉴赏力亟待提高的当下,对明代《诗经》文学阐释作品的发掘与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于万历乙卯年(公元 1615 年)立序定篇的《诗经说通》,正是明代《诗经》文学阐释风潮中颇具代表性的作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经学立场评价其以公安、竟陵诗派窜入经义;、又不甚用古义;①,恰好揭露了其作为《诗经》文学阐释作品的实质。并且,戴维先生在《诗经研究史》中将沈守正与孙鑛、戴君恩等人并提,刘毓庆先生在《明代诗经学史论》中,将沈守正作为代表人物,归入诗经文学阐释的评析派;中,可见沈守正亦是有力于明代诗经文学阐释发展之人物,其《诗经说通》亦是据一席之地于明代诗经文学阐释史之著述,也自需要得到客观细致而全面深入的研究与评价。然而目前学界对《诗经说通》的关注度不足,未有细致全面的专门性研究。就论文而言,《绵阳师范学院学报》刊有贵州大学人文学院李淑清《对于沈守正<诗经说通>的诗学考量》;东吴线上学术论文网刊有王佳慧《沈守正<诗经说通>之<诗学>评析研究》。前者从《诗经说通》对《诗经》的内在意义和情感含义的把握出发,进行专门的美学分析,没有考察《诗经说通》对《诗经》的文法总结和艺术批评,不够全面。而后者虽方方面面均有谈及,但多有浮光掠影之弊,如对于沈氏以赋比兴评诗;一节说服力不足、沈氏以‘妙以‘画评诗;的概括孤例难支等,我以为其断语多有未安处。就著作而言,在《诗经研究史》中,戴维一笔带过,简评《诗经说通》:虽不是评点体例,但其中很多地方,以公安派观点来评说《诗经》;②;在《从经学到文学:明代诗经学史论》中,刘毓庆将《诗经说通》归入明代诗经评点的评析派中,并对沈守正的解诗思想进行了总结,重点分析了该书的阐释体例,而对具体的文学阐释现象,没有深入探讨与总结③。因此,对沈守正《诗经说通》的深入研究,是有价值、有必要的。借助研究《诗经说通》,不仅可以还原《诗经》作为诗文作品的本来面目,发掘其审美含义与艺术魅力,而且可以丰富明代诗经文学阐释的研究,亦是对重情抑理;的晚明文学思潮研究的例证补充。.........第一章 《诗经说通》概述明代诗经文学阐释思潮,起自正德,盛于隆、万,迄于清代经学复兴,虽昙花一现,却又不绝如缕,伏延有清一代,影响深远。从时间节点上来看,《诗经说通》处于明代诗经文学阐释史的中晚期。第一节 沈氏解《诗》方法与《诗经说通》其书《诗经说通》是一部明代《诗经》阐释著作,著者沈守正(1572-1623),钱塘人,事迹见于康熙《杭州府志》、康熙《仁和县志》、《雪堂文集》中的传略、公诔、行状、墓志铭等。据载沈氏举于乡试,历职黄岩④教谕、国子监博士、都察院司务,并卒于任上,所著除《诗经说通》外,还有《四书说丛》、《雪堂文集》行世:《重订四书说丛》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于 1996 年出版,《雪堂集》收录于《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⑤第七十册;另有《癸丑诗经房稿合选》及《诗经获薪草》两书今佚,序言收录于《雪堂文集》卷五。本文所采用的《诗经说通》版本为编纂四库全书总目时见采用的两淮盐政采进本;。《诗经说通》于明神宗万历乙卯年中秋前三日,即公元 1615 年立序定篇,沈守正时值晚年,在任都察院司务⑥。反映了沈守正重视个人性情自然流露、反对盲目模仿他人的诗文创作观;及以平淡、自然、真情为美的诗文鉴赏标准。这种人情之所至为诗;的主情论调,与《诗经说通》自序所谓《诗》缘情生,蔽由情浅;的解《诗》思想相互统一,与公安派的独抒性灵;及竞陵派的真诗精神;遥相呼应,故而《四库全书总目》评价其:大旨欲以意逆志,以破牵居,而纯以公安、竟陵之诗派窜入经义;⑦。具体而言,在《诗经说通》自序中,沈守正提出了通其滞义,归之合并;的解诗总思想,并在《诗》作阐释中,通过细读文本、整体把握、曲体人情三大方法标准,对其解诗思想予以实践。..........第二节 《诗经说通》的阐释体例《诗经说通》的阐释体例,在总体结构上,呈现出文学阐释与经学阐释区划分明的特征。具体而言,《诗经说通》的文学阐释部分呈现出随笔性质:在结构上不录经文,只有大段评析文字,而没有眉批、旁注等典型的评点格式;其内容上没有固定范畴,或赏析诗句,或品味诗情,或批评诗法,但总是围绕说通诗旨而展开。其经学阐释部分则呈现出罗列众家、引而不述的特征。此外,每篇诗作的分析文字(以下简称正文;)之后,或有附录;部分,对正文起到重要补充作用:其内容,主要是罗列、分析诗旨,少部分是对于名物、礼制、训诂、本事、地理等名目的探讨;其功能,则在于辅助正文,廓清诗旨。沈守正于《诗经说通》中,对《诗经》的经学阐释与文学阐释,在结构上进行了比较工整的区分:对《诗》之情感、想象、意境、篇章结构、艺术表现手法的琢磨,属于文学阐释范畴,集中在每篇的正文中。对《诗》所涉及的伦理道德、美刺讽谏等政教价值的探讨,属于经学阐释范畴,其相关阐释较少,且多集中于《卷之首》,并散落各卷的总论中,很少出现于正文。而附录部分则作为正文的补充:正文从情感脉络、篇章线索等文学角度说通经义旧旨,而大部分附录以援引旧说的方式,为正文的诗旨寻绎提供旁证。而如王风的《采葛》、《丘中有麻》;郑风的《萚兮》、《狡童》、《褰裳》、《风雨》、《子衿》、《扬之水》等篇章的分析文字,甚至没有正文,只有附录,附录就直接承担了廓清诗旨的重任。...........第二章 《诗经说通》对《诗经》作品抒情性的分析.... 19第一节 对诗文情感审美的系统性把握.......20(一)以情感体味取代字词训诂.........20(二)以抒情分析取代章句疏证.........22(三)以诗境涵泳取代义理寻绎.........25第二节 对《诗经》作品情感类型的细分...........30(一)对怨;的情感类型细分.........30(二)对思;的情感类型细分.........33(三)对忧;的情感类型细分.........34(四)对悲;的情感类型细分.........36第三节 对《诗经》作品情感运动节奏的分析...........37(一)无绪型.........38(二)反复型.........39(三)递进型.........40第三章 《诗经说通》对《诗经》表述技巧的艺术批评.. 42第一节 对《诗经》结构技巧的分析...........42(一)提炼绝而实连;的篇章主旨.........42(二)分析触而更起;的章句结构.........45第二节 对兴体、字法文学功能的拓展.......50(一)兴与反兴;.....51(二)字法之微词;.........52第三节 对《诗经》表现手法的分析...........55(一)比喻修辞格.........55(二)互文与设问.........57(三)夸张与象征.........58(四)叙述技巧.....60(五)其他表现手法.....61第三章 《诗经说通》对《诗经》表述技巧的艺术批评沈守正对《诗经》表述技巧的艺术批评,主要从三个角度出发。其一,以结构技巧为对象,沈守正分析了《诗经》的章法、句法。其二,从文学功能角度,沈氏完成了对兴;与诗文字法文学功能的拓展:沈守正标注兴体,指出反兴;现象并深入阐释,并分析《诗经》作品炼字处的微词;现象。其三,以艺术表现手法为对象,沈守正分析了《诗经》作品对借喻、博喻等比喻修辞格,以及设问、互文、侧面描绘、托物言志、象征、夸张、倒叙、插叙等表现手法的具体运用。第一节 对《诗经》结构技巧的分析《诗经说通》关注《诗经》的章法、句法,着力挖掘《诗经》的篇章结构技巧。在《假乐》篇附录中,针对诗文的篇章结构特征,沈守正提出:诗人之体,绝而实连,触而更起,不规规牵滞文义;的观点,认为诗文的章句,体现出绝而实连,触而更起;的规律。(一)提炼绝而实连;的篇章主旨所谓绝而实连;,是指诗篇内容各部分(主要以章划分)看似独立成说,但实际上,已经被伏延于文字内容下的篇章线索联系成为整密有机的结构系统。《诗经说通》中,沈守正常常以通诗以某某句为主;、通诗重某某,以某某句最重;等总结方式,点出其篇章线索,梳理文章的核心脉络。如在《采菽》篇,沈守正总结:通诗,首章言诸侯之来朝而赐予之,下叙其来朝之尽道,而见其赐予之宜也,通诗以‘彼交匪纾为主,见赉予之宜也。沈守正对《采菽》篇的内容进行了梳理,认为《采菽》是一篇记述诸侯朝觐得体、天子赏赐得宜的诗文,且记述的重心,在于称赞天子接待诸侯时,不怠慢于礼制、不吝啬于赉赏,故彼交匪纾;是全篇的主线。从各章内容来看,第一章是言诸侯之来朝而赐予之;,叙述了天子在诸侯觐见之前,思考其来朝之时,当如何赏赐的心理活动;第二章是追其始至之时而喜之;,叙述了诸侯觐见之时的得体仪容;第三章是正入觐之事,‘匪纾句最重;,叙述了天子接待诸侯时的场景,彼交匪纾;,刻画了天子接待诸侯时平易宽广的气度,正是全篇总览句,‘天子四句,正承‘匪纾而来;,彼交匪纾;句作为中心线索,承担了承上启下的结构功能。之后的四章、五章,皆承上二章,而叹美无已之意;,是对彼交匪纾;的展开叙述。综上,沈守正梳理了《采菽》的篇章脉络,认为各章的独立记述,实际上通过彼交匪纾;而相互联系,形成有机整体:一、二章是彼交匪纾;的铺垫,第三章正面刻画了天子彼交匪纾;的气质,四、五章内容是并列的,都是对彼交匪纾;的详细叙写。如此,刻画天子心理的第一章,极状诸侯仪仗的第二章,称赞天子气度的第三章,夸美天子修封疆、用贤才的四、五章,本是看似孤立的内容,却被一段彼交匪纾;串联起来,呈现出绝而实连;的特点。

..........结 语明代中晚期政治的腐败、经济的繁荣、八股的盛行,决定了整个社会生活与意识形态领域,体现出由‘理向‘情、由‘雅到‘俗的转变;趋势11,《诗经》也慢慢走下神坛,渐被作诗;对待,发掘《诗经》文学性的阐释作品遂大量出现,《诗经说通》作为历史风潮下的从流之作,既体现出妙赏深情、意兴遄飞的阐释特色,也蕴含了主情抑理、评点风行的时代共性。《诗经说通》在这一背景下问世,以发掘情感来说通《诗》旨,借提炼文法来梳理《诗》篇,立定《诗经》作品的文学本位,发掘《诗经》作品的表现功能,体现出较为成熟稳重的文学阐释水准,从而在明代诗经文学阐释史中据有一席之地。《诗经说通》在阐释体例上,呈现出与同时代孙鑛、钟惺等文评家阐《诗》作品之评析体例截然不同的特征:在格式上不圈不点,呈现随笔特征;在内容上不纯粹为了鉴赏妙笔,而期待通过情感审美、艺术批评的角度,以文学阐释来说通《诗》旨,从而更偏向于《诗》义、《诗》情的整体把握。《诗经说通》的阐释文字,不仅反映了沈守正个人的诗学观念,亦与重情抑理;的晚明时代风气相通,其《诗》缘情生,蔽由情浅;的解《诗》观点,与公安派的性灵;之论及竟陵派的真诗精神;彼此呼应,也难怪《四库全书总目》评价其以公安、竟陵诗派窜入《诗》义;了。纵观全文,本文作者深入研究《诗经说通》的阐释内容,围绕着文学阐释这一中心展开论述,分析了具体现象,得到了一些结论。但也存在着诸多盲区和不足,主要体现在:对《诗经说通》与同时期诗经文学阐释作品及明代文学阐释风潮中的代表作品的比较研究;对《诗经说通》之影响及后世对其之接受、评价的研究这两个方面,以及对《诗经说通》阐释内容的梳理、归纳、总结、提炼上的粗浅与不足。笔者虽才资驽钝,但仍会上下求索,争取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参考文献(略)

标签:的历史

标题:《诗经说通》文学阐释研究

链接:http://m.zhaichaow.cn/lunwen/wenxue/428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