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与学者身份兼具的时代并行者——公兰谷文学论

国学论文文学论文

作家与学者身份兼具的时代并行者——公兰谷文学论

农家仙田围观:℉更新时间:12-18 08:31

作家与学者身份兼具的时代并行者——公兰谷文学论

这是一篇文学学校毕业论文,本文就公兰谷先生的文学创作和学术成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发掘和呈现其时代意义和史学价值为目的进行分析与阐释,希望这一课题的研究能够抛砖引玉,打开被历史几近遗忘的公兰谷先生研究的大门。

第一章 丰富多样的文学创作活动

第一节 书写抗战时代精神的小说创作

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使中华民族遭受到前所未有的苦难,流亡成为一大批中国人民的生活常态,大部分现代文学作家也在战争中成为家园破碎的流亡者,但也正是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中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青年作家,公兰谷便是其中一位。在战争中逃离故乡、奔赴异地的公兰谷饱受了颠沛流离的苦难,但也培养了坚定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情结,他用文字书写残酷的战争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苦难与命运,揭露战争的残酷与血腥,唤起人们的觉醒与反抗,字里行间透露出其鲜明的人道主义精神。

一、忧国忧民的人道主义情结

公兰谷抗战时期的小说创作集中体现了一位爱国知识分子的民族和社会责任感。他自觉承担起知识分子应有的担当,以笔代戈,将自己的满腔仇恨和爱国热情诉诸于文字,创作了《仇恨》《奸细》《失地上的故事》《雨夜》《雪夜》《抓船》等短篇小说,真实地反映了抗战时期外敌侵略践踏下的中国社会现实和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及底层民众的苦难遭遇,揭露和控诉了战争和侵略者的罪恶,展现了身份各异的小人物在战争中的屈辱挣扎和反抗,流露出作者对他们的深切同情,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人道主义情结。

《仇恨》是公兰谷揭露和控诉战争罪恶的较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说之一。在日军的践踏掠夺中家破人亡的农民张旺,为了救出落入日军爪牙中的儿子,自己也深陷其中,饱受屈辱,在日军凶残地逼迫他亲手杀了自己的儿子时,心中长久积蓄和被压抑的仇恨瞬间爆发,果断将枪口转向敌人。在故事发展中,小说以主人公张旺的视角回忆了战争前平淡而幸福的生活,而今,在日军铁蹄的践踏下,家人离散,除了可怜的孙女小燕和衰老的妻子之外已经一无所有。张旺一家的遭遇是当时大多数农民真实苦难生活的影射。

........................

第二节 言说战时生命体验的散文写作

流亡文学;是在中国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因受战乱及政治变动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一种极具时代特点的文学现象。在漫长的抗战期间,中国遭受了日军侵略带来的严重灾难,尤其是抗战全面爆发后,亿万人民家破人亡,被迫迁徙,流离失所,怀着满腔的国恨家仇踏上了漫长的流亡征途。大批的现代文学作家也不得不离开象牙塔;与普通百姓一样体验着流亡之苦和离别之痛。他们一方面经受着生存的威胁和民族大义的考验,另一方面也在旅途中激发了强烈的民族和家国意识,并自觉地用笔杆担负起救亡启蒙的文学任务。或揭露侵略者罪恶狰狞的面目,或歌颂中华儿女英勇的抗战精神,或展现战争中饱受苦难的人们的生存现实,或谴责国民党不抵抗政策的软弱,这些都成为抗战时期尤其是大后方流亡文学的重要构成主题。而在这种流亡文学盛行的时代,散文因其直接敏锐而迅速的特点成为其代表文体。公兰谷作为裹挟在流亡大军中的一名知识分子,其间创作了大量的散文作品,言说着战时的流亡体验,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成为战时流亡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 流亡路上的见闻与感悟

1937 年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开启了公兰谷漫长的流亡生涯。残酷的战争让公兰谷饱受漂泊怀乡的心酸与艰辛,但与此同时也拓宽了他的视野和经验,增强了其民族认同感和对祖国的热爱,培养了抗战的坚定信念,也把公兰谷锻炼成为抗战服务的优秀青年作家。

公兰谷在抗战时期的散文创作是流亡文学尤其是流亡散文盛行时代的产物,比小说更直接而敏锐地反映了抗战时代精神和战时生命体验。或言说流亡路上的心酸与惆怅如《月夜投简寄到遥远的黄河边》,或描绘战争中小人物的屈辱与挣扎如《邻居》,或对中国的民族痼疾进行反思如《荒凉的地方》,或对觉醒的中国人民抗战杀敌的英勇加以赞颂如《野牛》,或表述对战争必胜的坚定信念如《江水的歌唱》,或在回忆中抒发强烈的乡思之情如《秋之什》《清明节》《回家》等。战时的流亡体验是公兰谷散文创作的重要主题,他对于流亡体验的书写具有国恨家仇、漂泊流离、思乡爱国等各种情感相结合的复杂性特点。

..........................

第二章 学术个性鲜明的古典文学研究

第一节 独具个性的汉魏六朝诗文研究

公兰谷对古典文学的最初研究是建立在其浓厚的兴趣基础之上的。央大期间,他阅读了大量的古代文学作品并专心搜集文献资料研究汉魏六朝诗文,在此基础上,写下了约八万字的研究论文。这些论文包括对汉魏六朝代表诗人和诗体的研究,于 1945-1947 年间在南京《中央日报》及副刊上连载。作为国民党的机关报,《中央日报》具有其特殊的重要的时代价值意义,由此也可见公兰谷的古代文学研究成果在当时是产生了较大影响力的。此外他还写了《辛稼轩与冯海浮》(1-5)和《小雅今译》等论文。这一时期的古代文学研究文章显示了其学术论文写作的与众不同个性。

一、学术研究中的作家身份体现

20 世纪 40 年代中国战乱的社会环境使文学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阻碍,但在相对平和的大后方却形成了一股古代文学研究热潮,单从当时的《中央日报》所刊载的学术研究论文数量也可以窥探一二。《中央日报》专门开辟副刊倡导并推动了古代文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上至先秦,下至元明清,研究角度也广泛至文学、史学、美学、制度学等。但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很多学者还是从材料的整理入手的,而公兰谷的作家身份却使其走向另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子。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公兰谷进行古代文学研究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深厚的文学创作实践和敏锐的作家情感体验,因此,作为研究者在进行文学评论或批评的时候,公兰谷便凭借作家敏锐的艺术感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形成了其与众不同的学术个性。

........................

第二节 民国时期诗经学;的最后总结诗经学;研究

1945 年公兰谷考入研究所之后,师从国学大师胡小石先生,在先前的基础之上,公兰谷更加专注于古代文学的研究,并选择《诗经》作为主要研究课题。1948 年起,南京《中央日报》及副刊陆续发表了其《诗经》研究论文约 10 万字,足见其诗经学;研究在当时的威信度。公兰谷的诗经学;研究更加注重对科学精神的自觉追求,是对初期古典文学研究的一次突破并取得了重要的学术成果,在民国时期的诗经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一、科学的方法 辩证的态度

与汉魏六朝诗的研究截然不同,公兰谷对诗经学;的研究少了一份感性,更加重视科学的研究方法,注重考据、求证和追本溯源,学术性明显加强。因此研究所时期的诗经学;研究与注重感性和生命体验的汉魏六朝诗文研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是公兰谷在古代文学研究上的一次重要转折。

首先,重视图表的运用。图表是自然科学研究中普遍运用的一种方法,在中国古代史书类著述中也早有图表记载的传统,梁启超就将其作为一种科学化的手段应用于史学研究中,并谈论了图表运用的诸多作用:可以把许多不容易摆在正文内的资料保存下来;正文有的,以表说明,正文无的,以表补充;等,并将制表作为史家必不可少的一种技术,公兰谷在诗经学;研究中就十分重视图表的运用。注重师承关系是汉代诗经学;发展的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而图表成为公兰谷展现这种师承关系的重要手段,在《汉代诗经学》几篇论文中,公兰谷在分别阐述三家诗;之后,都附以发散式(树干式)图表,将每学每派的师生传授关系及演变历程呈现出来,不仅节省了篇幅,而且简明清晰,一目了然,与文字互补,同时又保存了珍贵的史料。从这方面来讲,其详细程度或许要过于夏传才先生的《<诗经>研究史概要》,当然,二者侧重的角度不同,但由此可见公兰谷对科学的学术研究方法的自觉追求。

..........................

第三章 顺应时代需求的现当代文学研究..............................73

第一节 现代文学研究的初步收获《现代作品论集》.....................73

一、浓厚的社会历史;批评色彩...................74

二、特殊时代下对独立批评意识的坚守........................76

三、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学术价值...............85

第三章 顺应时代需求的现当代文学研究

第一节 现代文学研究的初步收获《现代作品论集》

公兰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文革;这一期间写了大量的现当代文学研究论文,其中 1957 年 4 月《现代作品论集》的出版是最能代表其学术研究成果的。1949 年以后,文学作品的意义被规定在政治意识形态的范畴之内,而相对应的文学批评和文学史写作也被要求政治性凌驾于文学性之上,几乎每一篇研究文章或每一部文学史写作都带有浓厚的政治气息和那个时代人们的某些精神特征。对于现代文学研究来说,文学的价值意义评判便被要求纳入当时形势认可的政治思想和倾向之中,形成了与政治标准相适应的文学批评规范。作为特定时期的产物,公兰谷的现代文学批评不可避免地带有其时代的局限性,但又有其独具的特点。

这种阶级分析法适应了时代的需求,满足了特定历史语境下的读者阅读期待,而以阶级和政治意识形态作为研究对象的取舍和价值意义判断的衡量准绳,更明确了文学创作和批评的社会功利性。当然,文学的社会意义固然重要,但公兰谷也从来不会忽略对作品的与众不同艺术成就的分析,并且将其作为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阐述,论文对作品语言、布局结构、人物塑造、艺术手法等的分析相对客观中肯,有的观点还新颖独到。如在《叶圣陶的<倪焕之>》这篇文章中,公兰谷就从审美角度出发并用大量的篇幅分析了其语言的整饬质朴、描绘的细致入微、景色与人物心理的融合;等艺术手法,并将其作为作品价值衡量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

............................

结语

参考文献(略)

标签:文章

标题:作家与学者身份兼具的时代并行者——公兰谷文学论

链接:http://m.zhaichaow.cn/lunwen/wenxue/428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