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矿类在职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博士研究生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随着前几年的扩招,2007年入学博士生5.8万人,在读博士生达22.25万人[1],规模已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在这支高层次人才队伍中,一个群体值得关注,即在职博士研究生,包括计划内定向生和计划外委培生。他们攻读博士期间不离开工作岗位,获得学位后仍留在原单位工作,其自身特点和学习的目的明显不同于在校(脱产)博士研究生。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国民经济的高速持续发展需要以充足的矿产资源和能源为保障。在此背景下,地矿类行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日趋旺盛,而高校应届博士学校毕业生到第一线就业的人数寥寥无几,因此,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就成为地矿行业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尤其是随着近年来地矿行业的复苏和对行业发展前景的乐观预期,地矿类行业的在职博士研究生人数逐渐增多。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为例,近年来,上述地矿类专业的在职博士研究生数占了相应专业博士生数的50%以上,比非地矿类专业高5~20个百分点(见图1)。据了解,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院校地矿类专业的情况也与之相类似。在职人员攻读博士学位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学习和掌握现代科技技术理论和方法体系,应用于本单位工程实践,同时也使自身业务素质得以实质性提高。然而,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长期采用研究型和学术型培养模式[2],强调科学和技术上的创新[3],以学术研究为导向。这种单一培养模式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对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也不完全适应在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从而,引发了我们对在职博士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思考和探索。本文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矿类专业的情况为依据,对在职博士研究生培养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二、美、英等国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给我们的启示美国和英国等西方国家博士生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培养目标的多样性和学位类型的多样性,其博士学位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型:(1)研究性博士学位,这是一种学术性的学位,授予哲学博士(PHD);(2)专业性博士学位,属于应用型学位,主要侧重于通过高水平的专业训练,使其掌握系统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从事某种专门职业业务工作的能力[4]。专业博士学位的出现适应了社会各领域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据英国工程与自然科学研究委员会(EPSRC)介绍,工程博士是一种在工科领域内授予的层次与哲学博士学位相当、具有职业导向性学位,它可以更好地满足企业发展需要,为具有研究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未来从事企业的领导职位而设置;。工程博士专业学位与培养学术精英的研究型哲学博士学位存在明显的不同。前者的主要目标是培养经济建设、企业发展需要的实践能力较强,又通晓商务、管理、环境、社会、市场等非技术知识,具有较强组织领导能力、沟通协作能力、项目管理能力等职业发展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管理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美、英等国工程博士学位论文明显不同于哲学博士学位,哲学博士学位论文强调学术创新;、知识原创;或拓展学科领域前沿;;而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源于专业实践应用;,要求学位论文能解决实际的问题,在工程实践应用研究方面有所创新,最显著特征就是面向实际、突出应用性[5]。1992年原国家教委在《对于加快改革和积极发展普通高等教育的意见》中提出:进一步明确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在满足教学、科研岗位所需人才的同时,着重加强应用人才的培养,注意吸收在职人员接受研究生教育,在一些行业试行专业学位制度。;1991年以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工程硕士等12个专业学位,使其成为培养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要渠道。但是,目前我国专业学位仅限于硕士层次,博士学位只有科学(哲学)博士单一类型,在此背景下,美、英等国专业博士的培养模式为我们开展在职博士研究生培养提供了借鉴。三、在职博士研究生的特点分析我校地矿类在职博士生主要来自国有大中型煤炭企、事业单位,他们长期从事生产实践或技术管理工作,是单位的业务骨干,多数具有参加和负责大型工程项目的经历,实践经验丰富,组织和协调能力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其中相当部分的在职博士研究生入学时就带着所在单位或行业亟待解决的科技或工程难题,目标明确,学习针对性强。同时,在职博士研究生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一是与应届硕士生源比较,他们离校时间长、年龄偏大,以我校资源与安全工程学员2007级入学博士生为例,在职博士生平均年龄37.98岁,比非在职博士生平均年龄29.83岁大8岁(见图2);二是由于长期从事生产实践,英语、数学等理论基础相对较差,记忆力较差。三是与在校生(包括计划内非定向和计划外自筹经费类型)比较,在职博士研究图2 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2007级入学博士研究生年龄段分布图生由于不脱离工作单位,其中大部分人员还承担繁重任务,因此在校学习和进行研究的时间有限。针对上述特点,在培养全过程中应扬长避短,采取有别于在校(脱产)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机制。四、录取时应着重考核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博士生招生是博士教育的首要环节,招生的状况直接影响培养质量。目前我国博士生入学考试采用各培养单位自行命题、自行划分录取分数线的做法。包括我校在内的大多数学校的考试科目为基础外语及两门专业课,由于各专业的专业课难度不一且成绩一般偏高,所以,实际上录取资格基本取决于基础外语成绩。这种英语一票否决制的状况淡化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其科研能力的考察,使许多在专业方面有发展潜力的考生被淘汰。对于地矿类专业的在职考生而言,由于他们英语基础相对较差,上述弊端尤为突出,乃至出现文科专业甚至外语专业考生以较高基础外语成绩考取地矿类专业博士研究生的不正常情况。国外在招收博士研究生时不举行统一的入学考试,报名者提供学校毕业证书、学位证明、硕士期间成绩单、GRE成绩、2~3名教授强烈推荐信(对申请人的学术水平、工作能力和从事科研能力等予以客观评价),大学期间或工作期间的科研成果,招生单位根据以上材料进行综合评估,决定是否准予参加面试。面试时着重考查学生的表述能力、应变能力、分析能力,测试申请者所掌握的基础理论的广度和深度,了解其科学研究的基本设想和主要倾向[6]。上述招生制度的优点在于,不单纯以分数取人,看重申请者的专业背景、发展潜力及综合素质,有利于选拔和录取高质量的学生。我国应借鉴国外博士研究生招生的经验,加快招生方式的改革,可以将在职博士研究生招生的录取作为先行一步的探索。具体提议是:(1)考试科目要求与统招生分别对待,大幅度降低基础外语成绩的门槛,增加专业课程的含金量。(2)面试时应着重考核考生的工作能力,以及所取得的工作业绩,重点是完成的工程项目和研究项目、获得的科技奖励,而不仅仅是发表几篇学术论文;此外,所担任的技术职务实际上也是其工作能力的表现。(3)给导师更多的自主权,可以在限定每名博导录取博士生名额限度内,统筹划分在职生招生比例,在比例内择优录取。相信博导们会从学术声誉和工作角度出发,录取真正具有专业发展潜能、具有培养前途的优秀在职人员。五、培养过程应坚持理论与实务并重一种观点认为,在职博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应以应用型或实用型为主,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尽管美、英等国的专业博士设置了相当数量的工程技术、管理、商务和个人技能发展等方面的课程,但是,我国在职博士研究生与国外专业博士研究生并不等同。后者仅指博士学位获得者面向公司企业从事专业工作,即出口;方面与哲学(科学)博士的区别;而我国的在职博士研究生不仅获得博士学位后仍在原单位工作,更重要的是生源为在职人员,即入口;方面也有别于非在职人员。在职博士研究生通常实践经验丰富,在本专业工程技术、管理实务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力,缺乏的恰恰是理论知识和新技术、新方法。因此,在职博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除了在基础外语、数理化等基础课程方面可适当降低要求外,应加强专业理论和现代工程技术类课程,使在职人员受到系统的科学训练,在专业理论方面得到较大提高,从实践经验上的富有升华为理论上的富有。在职博士研究生学习过程中与脱产研究生的另一个重要的区别,是在职学习,进校不离岗,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仍然从事原单位的工作,因此,在校时间远少于脱产博士研究生。一些培养单位采用在学员较集中的外地办班的方式学习。笔者认为,此种方式不可取,应尽量要求在职博士生在学校跟班学习,至少在校内专门办班集中学习,以保证有足够的在校时间,感受学校的学术氛围,接受学术熏陶。六、培养目标(学位论文)应强调解决工程实践问题在职博士研究生总体说来是偏于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从事某种特定职业的人才,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职业实践为主要目的。借鉴国外专业博士培养经验,在职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题目原则上应是学生所在单位生产实践中亟待解决的工程技术难题,如煤矿深部开采关键技术、科技找煤方法和深层煤矿床勘查模式等当前关系我国地矿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工程技术问题。在学位论文研究的形式上,激励企、校联合,指导教师参与(或主持)博士研究生的科研课题,在职研究生以科研课题为依托完成博士论文。从实践效果看,这种方式的显著优点是博士生可以更多地得到导师的实际指导,有利于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取得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对于在职博士生的学位论文评价标准,也应在《学位条例》规定的原则框架内,与非在职博士学位论文标准有所区别,着重考查学位论文的实践价值,即应用基础理论和现代技术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首创性、实用效果及其推广前景,而不仅仅是发表了几篇学术论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