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高校科技成就转化项目投资风险探讨及估测
第1 章 绪 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高等院校是推动国家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能力创新的重要力量以及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集聚之地,已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蕴藏着丰富的人力资源,而且还具备与众不同的科技和信息资源优势,能够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知识经济的到来,也给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大环境。然而,从适应市场和经济建设的需要上看,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表现却不尽人意,大量的科技成果并为实现自身的价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技术司 2008-2021 五年的数据(见表 1),目前我国高校每年的总成果超过 70 万项,而通过的科技成果却只有 9000 项左右,鉴定合同书只有一万项左右,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情况统计表可以看出,五年内鉴定成果数的增长幅度与总成果数相比较为缓慢,转化率较低,呈现出科研经费投入多、通过鉴定成果少、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社会及市场效益差;的现象,而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中75%以上都是靠科技进步来实现的,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已达 80%。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对于高校自身、企业和社会来说后果都是十分严重的。其不仅会影响到我国高校科技成果在社会经济的重要作用,而且会导致高校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脱离出来,影响其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投资主体主要包括政府、企业、风险投资公司和校办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其中企业是最主要的投资主体。以企业为主的投资者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对于科技创新有着极为强烈的需求,他们迫切需要新技术和新工艺来更新自己的设备和产品,以免被市场淘汰,但是却受到自身资金不足、研发能力弱的限制,所以从外部引进适宜企业发展的科技成果就成了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所以,对于广大中小企业来说,高校是科技成果的高效产出机构,从众多的高校科技成果中选出适宜自己的转化项目进行投资,以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于高校和企业双方都是一种好方法。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随着科技创新的发展,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在这一方面,美加英日德等国家研究的比较早,研究体系也比较成熟稳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一部分,对其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Myers 等(1969)对 5 个产业的 567 项创新成果做了研究,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市场需求推动了新产品成功研制的结论。
Tyebjee(1984)针对风险投资项目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构建了美国第一个评价模型,可对各项目的总体预期收益以及风险进行科学评价[4]。 Robert Pol 等(1995)通过对工业领域多个新产品的案例进行统计研究,构建了一个多变量的评价指标体系,他们认为高新技术投资项目的风险评价对于预测投资项目的成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Lin A. N.等(2008)三位学者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方式进行了研究,指出其转化方式主要包括科技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以及企业和大学联合研发中心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这些问题的管理和政策引导。
Swamidass P. M.(2009)等主要研究分析了技术转移的瓶颈问题 [6]。 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本身带有不确定性,所以,企业在对转化项目进行投资时,风险因素就成了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在相关领域的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方面的研究主要有:
Godfrey 认为风险分析包括风险识别、风险测量和风险估计,在风险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风险响应措施。
Flanagan 等针对工程项目中可能存在的政治、经济、管理、环境、法律和技术等多方面的风险因素,通过运用头脑风暴法、树状图和影响图等风险识别方法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Golub L.M.(1996)等强调在应对高风险的技术转移时,需要实验室、技术转移办公室和企业三方紧密的合作。
Bransb Lewis M.(2001)在其研究中分析了技术创新者、管理者以及投资者是如何应对投资过程中的技术风险的。
McAdam R.(2005) 等给出了伴随技术转移的商业化流程的定义,指出在技术向商业化转移时,技术风险可让其转化过程变得复杂化和动态化,在此基础上可以更为精确的选择风险管理干预的时机,可以让其转化过程更有效。
第2 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方法
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在科技创新方面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给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大环境,随之而来的还有影响其投资的各种风险。本章对科技成果转化从高校范围进行了界定,阐释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投资风险的含义与特点,阐述了投资风险评价的含义及过程,并列举了常用的风险分析和评价方法及区间直觉模糊集理论,有助于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范畴和研究内容,进而开展相应的实证研究与分析。
2.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投资风险概述
2.1.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含义与特点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首先是科技成果转化,然后在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上对其主体给出了高校范围内的界定,所以可以通过科技成果转化的定义来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本质进行研究。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第二条规定,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实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此项定义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特征、流程、转化效果等都进行了比较清晰的阐释。在此定义的基础上,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可以界定为高校将设计研究出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通过某种途径进行转化,并对企业、高校或其他主体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商品化及产业化的全部活动和过程。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由于其高校的主体特性,所以具有其专有特征。其中,最明显、最根本的特征就是与高校的科研直接或间接的结合,这些主要决定于现代高等教育规律和职能发展规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对象不管是针对教学科研过程,还是直接为存在于教学与科研目的之外的社会服务,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成果,其所有的新思想、新发明都会直接或间接有利于高校的教授专家学者们的工作。
2.2 常用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
风险分析和评价的方法有很多种,根据对相关文献的研究与总结,表2将目前常用的风险分析和评价方法进行了归类,并对其中几个主要的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进行了具体阐述,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
1、风险解析法
风险解析法又称为风险结构分解法,它的基本思想是将一个复杂的系统分解成若干个子系统,并对子系统进行详细分析,从而可以把握整个系统的特征,风险解析法与层次分析法类似,可以将风险因素分层描述,可以为风险分析的合理表述提供一定的依据。
2、因子分析法
因子分析的主要思想在于从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或者协方差矩阵中找到可以控制所有变量的几个特殊随机变量,以此来描述这些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然后通过比较这些变量的相关性,根据大小分组,同组变量间相关性高,不同组变量相关性低。其中每组变量都是一个基本结构,称为主因子。因子分析法在目前统计方法中占据重要为止,可以从复杂的关系中找到主因子。因子分析法的基本思想在于降维,对于本文从风险因素中寻找最主要因素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3、德尔非法
德尔菲法是一种常见的主观赋值方法,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匿名方式,充分利用专家知识、经验和智慧,将专家们的意见进行综合,得到统一结论的风险识别方法。在房地产投资风险中运用的比较多,主要针对的是一些原因比较复杂的问题。在使用德尔菲法时,主要考虑的是专家们的意见是否有倾向性和一致性。倾向性指的是专家们的个人主观倾向,一致性指的是专家们对于某一问题的个人主观倾向意见是否具有统一方向。但是目前使用德尔菲法赋值时普遍还是实数值,对处理模糊性强的问题存在欠缺。
第3章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投资风险分析............20
3.1 风险分析理论.................... 20
3.1.1 风险分析的定义.............. 20
3.1.2 风险分析的过程..... 20
第4章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投资风险评价研究.............26
4.1 指标体系的设置............... 26
4.1.1 指标体系设置原则.............. 26
4.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27
第5章 实证分析..........34
5.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投资项目概况............... 34
5.1.1 投资概况............... 34
5.1.2 调查设计................. 35
第5 章 实证分析
5.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投资项目概况
5.1.1 投资概况
(1)校企背景
1)企业背景
S 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地处 X 市开发区,占地 130 余亩,拥有几十年的酶制剂产品生产经验,还有多项微生态的核心技术成果,在国内甚至国际都处于领先地位。目前S公司正处于发展阶段,主要生产蛋白酶等酶制剂产品和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等微生态制剂,后者的发展前景光明,其对于产品研发的需求十分强烈,所以还会提高研发能力,生产出更多符合国家安全政策,并且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主要包括蛋白饲料和生物肥料等。
2)高校背景
X 学院是当地唯一一所本科高校,如何使该校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建设符合地方产业体系需要的学科专业体系,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为地方产业体系提供高素质的人才和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学校进行了积极地思考和有益的探索。X 学院将社会发展需求作为科研出发点,于 2009 年成立了两个县域研究所,以应用性研究为主体,实现科研成果转化,为县域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社会进步等领域的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市县的发展需求也将为X学院的学科建设发挥强大推动作用,为其学术成果转化提供广阔的平台,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建设,实现县校共赢,为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此外,X学院工业化和城镇化研究所的成立也为高校与地方的共同发展创造了有利环境。
第6 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本文在大量文献研读和基础理论准备的基础上,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作为研究背景,以成果转化项目投资风险分析和评价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的理论与方法,以风险分析的结果为依据,构建了一套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根据风险评价指标的模糊性特点,采用了在处理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问题方面更为灵活的区间直觉模糊集理论,主要运用于文中的指标赋值,权重确定方法和风险评价模型的构建,并通过实际案例验证了其可行性,希望在企业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投资决策中充分考虑风险因素,并提供科学合理的方法指导。
本文所做的工作主要有:
(1)通过风险识别分析挖掘了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投资的主要风险因素,并在初选的基础上,通过统计方法对指标进行筛选,建立了一套较为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投资风险分析提供参考。
(2)根据风险评价指标的模糊性特点,采用区间直觉模糊数作为指标属性值,以降低评分过于主观的影响。运用德尔菲法进行打分时,根据已经设定好的风险等级划分表,由专家组直接给出直觉模糊数形式的指标属性值,然后在此基础上将区间数加入其中,改造为区间直觉模糊数形式的属性值。
(3)企业在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进行投资时,一般不会用特别复杂的数学模型去计算,所以本文在评价方法的选择上充分考虑了企业投资实际操作的便利性,以区间直觉模糊集理论为基础,采用的是基于IIFWA算子的算法构建的风险评价模型,相对于其他方法较为科学便利。
6.2 研究展望
随着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逐步提升,对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研究也会更趋完善。由于各地环境的不同,企业等投资者在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进行投资时所遇到的风险会有所差异,本文只是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投资风险进行分析筛选,所以建立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具有普遍性,并未考虑到各地区的特殊环境,在以后的研6.2 研究展望 随着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逐步提升,对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研究也会更趋完善。由于各地环境的不同,企业等投资者在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进行投资时所遇到的风险会有所差异,本文只是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投资风险进行分析筛选,所以建立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具有普遍性,并未考虑到各地区的特殊环境,在以后的研究当中可以适当增加适于当地环境的特殊风险因素。此外,在风险因素的筛选方面,本文并未详述,可以通过因子分析等方法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