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多样性与区域经济增长:中国东中西部比较
第1章引言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年均GDP增长率超过了 8%,2021年中国一举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被世界誉为中国奇迹;,引发了世界的广泛关注。但是中国仍然面临着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呈现出分化的趋势,这一现象成为政府和学者所关注的热点。基于对这一现实问题的思考,本文将研究分析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差异的原因。对于经济增长的研究是以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为主导,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包括哈罗德-多马模型(实物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外生增长理论)以及新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哈罗德-多马模型认为经济增长依赖于资本的增长;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作为外生的不可控因素的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新增长理论认为由人力资本驱动的内生化技术的变化决定了经济增长。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解释是以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认为不同区域的经济增长具有差异性是因为各区域拥有的实物资本、人力资本以及技术水平是有差异的。拥有较为雄厚实物资本实力的区域或者具有较高水平的人力资本与技术水平的区域,相对来说其经济增长率比较高;那些在实物资本、人力资本与技术水平方面欠缺的区域,其经济增长速度则比较缓慢。近年来,演化经济学已成为目前经济学领域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对主流经济学中的增长理论进行了批评并试图提出一个替代性的理论研究框架。演化经济学认为经济增长是由两股力量;决定,即效率与创造力(多样性的增加),相对应于古典竞争和熊彼特竞争。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是由区域经济系统中多样性的差异而造成的。经济系统中多样性程度高的区域拥有较高的增长率;而经济系统中多样性程度低的区域拥有较低的增长率。而区域经济系统中的多样性要受到区域经济系统中垄断程度的制约。因此,演化经济学为研究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本小节将分别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与中国东西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多样性与经济增长;两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并在每部分后面进行总结性的评述。自哈罗德一多马模型开辟了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先河以来,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对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研究分为两种观点:区域经济均衡增长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前者以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为代表,Solow、Swan( 1956)认为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是暂时性的,最终会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这是因为该理论以收益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为基础:发达地区人均资本很高而劳动力不足,资本的回报率很低而工资却很高;落后地区缺乏资本而劳动力丰富,资本的回报率高而工资却很低;因此两种生产要素就会在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流动,这种流动使得各区域经济最终实现均衡发展。后者以新增长理论、增长极理论、中心-外围理论以及赫希曼的非均衡经济增长理论为代表,这些理论均认为区域经济增长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存在差异[1][2]。以罗默(1986)、卢卡斯(1988)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是一种发散性过程,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人力资本和技术水平,从而导致各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同[3][4]。以佩鲁(1955)为代表的增长极理论认为,具有一定势力的经济空间往往形成增长极,并利用制度、技术的优势带动周边区域经济的增长;落后区域的经济增长缓慢是因为没有形成自己的增长极[5]。以弗里德曼(1967)为代表的中心-外围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是由于政治与经济权利的不对称以及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所导致的[6]。
..
第2章垄断、多样性与区域经济塌长:理论逻辑框架
2.1多样性的含义
在新古典经济学中,其得以构建的基础是将研究的对象进行同质化处理,而且不存在层级变化,换句话说,不仅对微观进行加总即可以得到宏观,而且对任何一个高层级分析单元都可以还原为低层次分析单元进行分析,即具有可逆性[21]。这也就意味着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在经济系统中不存在多样性和差异性,所有变异是偶然的,经济主体之间的差异性是可以忽略的。T.哈维默曾经指出不承认任何的异质性和能动性是新古典经济学最大的软肋。而演化经济理论学则认为:第一,经济主体之间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是经济变化的动力源泉。第二,经济系统是一个层级变化的系统,而不是一个线性变化的系统,是不可逆的、不可还原的;多样性和异质性存在于不同的层级之中,而且层级之间也存在差异。第三,经济系统是一个从个体、企业、产业到整个宏观体系的多层级的有机整体,在多层级经济系统中,每一层级的个体群均为下一层级的环境,其本身又受到上一层级个体群环境的影响。每一层级上的子经济系统所特有的质是由该系统的组成元素及元素间关系所决定,是其组成元素所不具有的[21]。因此,当研究一个地区或国家的整体经济现象时,应将构成经济系统的所具有多样性的子系统综合起来进行分析研究。
..
2. 2多样性的内生化
本小节分为三部分,首先探讨古典竞争、熊彼特竞争的含义以及熊彼特竞争与垄断的关系;其次,探讨经济系统中多样性的内生化机制;最后,探讨垄断与经济系统多样性的关系。新古典经济学研究的核心是资源配置的效率,当资源利用效率达到最大化时,经济增长速度也就达到了最大化,而古典竞争是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经济增长速度最大化的最佳方式。古典竞争也称为完全竞争,最早由亚当?斯密提出来。斯密以价值规律为基础阐述了完全竞争过程:在扩大的商品市场经济中,即劳动、资本、土地己经分为三个阶层,衡量商品价值的手段不是劳动价值论而是生产费用论(自然价格论),而商品价格则取决于市场供求;当市场价格高于自然价格时,就会存在利润,其他生产者就会进入,资源就会投向效率高的部门;当市场价格低于自然价格时,就会出现亏损,生产者就会退出该生产领域,资源就会退出效率低的部门;当市场价格等于自然价格时,就会处于一种均衡现实。换句话说,经济系统是完全自由;的,不同的生产性资源可以充分地在不同行业中流动,每一个拥有生产性资源的所有者都会将其资源投入到能够产生最大收益的行业。所以完全竞争的规律保证了每一种生产性资源在各种不同行业的配置上均获得了相同的收益率。这样资源的利用水平达到了最大化,效率处于最优现实,经济的增长也得到了最大化。
.
第3章垄断、多样性与区域经济增长...........18
3.1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18
3.2指标设计及数据处理说明..........19
3.3计量模型设定..........22
3.3.1静态面板模型设定..........22
3.3.2动态面板模型设定..........23
第4章垄断、多样性与区域经济增长..........25
4.1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25
4.1.1全国层面变量的统计性分析..........25
4.1.2东中西部地区垄断、多样性变量统计性分析..........26
4.2变量相关性检测..........28
4.3回归分析..........29
4.3.1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回归估计..........29
4.3.2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回归估计..........32
4.4稳健性检验..........34
第5章结论与政策提议..........36
5.1主要结论..........36
5.2政策提议..........37
5.3研究不足与展望..........38
第4章垄断、多样性与区域经济增长:实证结果与分析
4.1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全国层面的变量指标描述性统计,如图4-1所示。被解释变量实际人均GDP增长率的均值为0.121,意味着总体上看各省市在2003-2021年鉴经济增长迅速。在控制变量中,劳动增长率(labor)均值最低,其值为0.023,甚至有的省市在个别年份中劳动力的增长率出现负值,表明了各省市的拉动经济增长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步消失;资本增长率()均值最高为0.254,说明各省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在不断地增加,由此也可以看出为了加快经济增长各地区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其方差水平比较高为0.103,说明各年度、各省市固定资产投资水平的差异化程度比较大;对外幵放水平和利用外资水平(fdi)均值为0.027,,说明各省份对外开放程度和吸引外资的能力均在稳步提升;人力资本水平(edu)的均值为0.195,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速度比较迅速,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但是其方差比较大为0.159,说明各地区人力资本水平在不同年份和不同地区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性;税负水平(finance)均值为0.137,随着经济快速的发展,各省市的财政收入也随之快速增长。
结论
目前,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不仅没有出现收敛的趋势反而出现了分化,如何实现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收敛已成为政府和学者关注的热点。基于这样的思考,本文试图通过采用演化经济学理论研究新视角来说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的为什么会存在差异或者是说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收敛趋势不明显。演化经济学理论认为经济系统多样性会促进经济增长,而垄断却抑制经济多样性的增长,进而间接地阻碍了经济快速增长。本文通过借鉴演化经济学理论,提出了由于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存在垄断程度的差异化,即东部地区的垄断程度低于中西部地区,从而导致了中西部地区经济系统多样性程度远远低于东部地区,最终致使东部地区经济增长快于中西部地区。本文进一步利用了中国30个省市(不包含西藏)20032021年之间的数据,采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上述理论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从实证结果来看,本文所提出的理论假说得到了很好的验证:经济多样性(产品多样性、企业多样性以及行业多样性)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垄断的长期存在大大降低了经济多样性对经济增长的这种正向促进作用。与此同时,我们可以通过模型方程对经济多样性求一阶导得到经济系统多样性多经济的促进作用取决于垄断程度:垄断程度越高就会越压制经济多样性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由此我们就可以解释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率为何会出现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的现象:由于东部地区垄断程度低于中西部地区,从而就会导致东部地区经济系统多样性高于中西部地区,最终使得东部地区经济增长快于中西部地区。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