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系统与国际关系研究
第一章 复杂性科学与复杂系统
第一节 复杂性科学
一、跨学科基础
(一)物理学
1979 年,比利时科学家伊利亚·普利高津 (Iya Prigogine)首次提出了复杂性科学;的概念。普利高津实质上是把复杂性科学作为經典科学的对立物和超越者提出来的。他说:在經典物理学中,基本的过程被认为是决定论的和可逆的。;而今天,物理科学正在从决定论的可逆过程走向随机的和不可逆的过程。;普利高津紧紧抓住的核心问题就是經典物理学在它的静态的、简化的研究方式中从不考虑时间;这个参量的作用和无视自然变化的历史;性。他所提出的对于复杂性的理论就是不可逆过程的物理学的理论,即揭示物质进化机制的耗散结构理论,这个理论研究了物理、化学中的导致复杂过程的自组织现象;。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普利高津所说的复杂性;意味着不可逆的进化的物理过程所包含的那些现象的总体:在热力学分岔点出现的多种发展可能性和不确定性,动态有序结构的不断增长和多样化等等。
(二)演化生物学
生物演化思想和自然选择的原理对社会行为的解释颠覆了经济学的理性主义假设,把经济系统解释为适应环境的机制,从而对利润;和成功;的追逐就可视作适应性的行为。诚然,幸存者的行为,如果事后观察,就仿佛都是理性选择的结果。但那些被认为符合理性的行为模式,其实完全可能是随机行为,只不过是在一个充斥着不确定性的生存环境里被偶然选择了的结果。进一步来说,即使适应性行为仿佛;(as if)是理性选择的结果,将个体或个体群的适应性行为的简化为理性选择也会妨碍对决定行为的实际机制的探索。实际上,演化生物学及其在经济学中的追随者们甚至不承认什么仿佛;最优,而是认为既不存在达到最优的机制,更不存在最优的结果,除了远方的一个不断移动的目标外,根本没什么最优。
(三)认知心理学
新古典经济学假设决策人是完全理性的,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经济人必须以利润最大化作为其行为的唯一目标;第二,经济人出色地掌握了与最优化决策相关的所有知识(信息),并能正确地运用这些知识来指导自己的行动。这一假定是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一个结构性支柱。其实质是在一种封闭系统的知识现实下,人类能够把他们的行动纳入到一种无所不包的秩序中。实际上,个体认知与环境之间有复杂的相互调节作用。认知心理学提倡有限理性,拒绝任何关于心智系统是封闭和完善的主张,心智是演化过程的产物,人类心智形成与对周围世界变迁的适应。这意味着,人类的心智不是形成于永恒的或普遍的范畴之中。以有限理性代替完全理性隐含着对最优概念的否定,因为受有限理性制约,人们将无法确知什么是利润最大化或最优决策。因此,社会经济发展不会以目的论的方式展开,也不一定会趋向于极致均衡现实。
第二节 复杂系统
复杂系统也指复杂适应系统(CAS),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是复杂性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是指大量相互作用的自动单元组成的自适应系统。复杂适应系统是一些多元的或多主体的系统,它们中大量具有主动性的个体在没有中央指挥的情况下,通过彼此相互作用和相互适应也能形成整体的有序现实。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是由霍兰于 1994 年,在圣菲研究所成立 10 周年时正式提出的。其核心思想是适应性造就复杂性;,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把系统的成员看作是具有自身目的与主动性的、积极的个体。更重要的是,CAS 理论认为,正是这种主动性以及它与环境的反复的、相互的作用,才是系统发展和进化的基本动因。霍兰把个体与环境之间这种主动的、反复的交互作用用适应;一词加以概括。它的提出对于人们认识、理解、控制和管理复杂系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研究视角,对于认识和解释经济、社会、生态和生物等复杂系统具有特别的意义。
一、个体及其基本特征
CAS 理论最基本的概念是适应性个体(Adaptive Agent),又称为主体。主体是一个具有适应能力的、主动的个体,它具有不断学习、积累经验,并且根据学到的经验改变自身的结构和行为方式的功能,能够与环境以及其他主体进行交互作用,因此它是一个智能Agent。每一个CAS都是由并行地相互作用的 Agent 组成的网络。因此,在这样一个处于某种环境内的共同演化的系统来说,没有任何事情是固定不变的。从元素到主体(Element--Adaptive Agent),不是一个简易的名称的改变。对于系统的组成部分,以前一般称为元素、单元、部件或子系统,作为与系统、全局、整体相对而言的概念,元素、单元、部件都是作为一个被动的、局部的概念而提出的。主体的概念则把个体的主动性提高到了系统进化的基本动因的位置,从而成为研究与考察宏观演化现象的出发点。这一思路是具有十分明显的突破性的。
(一)有限理性。复杂系统否认极致理性或者演绎理性,坚持个体的有限理性。原因在于:其一,当复杂性超出某一水准时,人类逻辑推理能力便应对不了它,人类的理性是有限的;其二,在相互作用影响的复杂局势下,行为人在极致理性下想要依赖于其他行为人所处理的内容来行动,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行为人不得不推测其他行为人的行动。无疑,这将使行为人陷入一个主观信念的世界中。于是,一种客观的、定义良好的、共有的理性假设便不能使用。具有演绎能力的理性人推理(从定义良好的前提出发,通过极致逻辑过程推导出结论)本身也难以实现应用。考虑到参与人有限的知识水平、有限的推理能力和有限的信息收集及处理能力,个体决策行为并非总是最大化的结果,其决策受到参与人所处的社会环境、过去的经验、日常惯例及其他人相似情形下的行为选择等因素的影响。在有限理性条件下,由于参与人无法获得决策所需要的全部信息,并且参与人即使获得了决策所需要的全部信息也可能由于有限的计算能力而无法得出最优决策。因此,参与人只能采取模仿、学习等简易而又直观决策方法或根据固定的常规来进行决策。
第二章 复杂性科学与演化实在论
自然科学本身在近半个世纪以来的突飞猛进,突破了古典自然科学的实证主义模式,在混沌理论、控制论、突变论等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考模式,使自然科学在追求精确、客观和系统化的理念的同时,也充分考虑到模糊;和不确定性;的重要意义。伴随着实证主义的衰落,后实证主义通常转向相对主义、后结构主义、批判理论和后现代主义等。演化实在论(evolutionary realism)作为后实证主义的一支,虽然也关注关系、整体与演化行为,但与其他后实证主义不同,它坚持了科学实在论,通过模型的语义分析方法重构了科学实在论自身系统的理论和逻辑,在反击各种非实在论的‘围剿中得以生存和发展。演化实在论由唐纳德·托马斯·坎贝尔(Donald Thomas Campbell)提出,它综合了科学实在论和演化认识论,是本体论实在论和语义实在论的结合,一方面,世界具有独立于认识者的确定性,另一方面,真理本质上不是直观地、外在地可对照的,而是在理性范围内的、逻辑的内在的相互关系,因此真理不直接涉及经验的证实,而是诉求于理想化的证实;,这种证实重申了模型和实验的作用,模型作为一个自主个体(autonomous agents)对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这种以模型为基础的语义分析方法降低了公理的重要性。
第一节 科学实在论的发展渊源
科学哲学的研究传统源于逻辑实证主义,把可检验性作为区分科学与非科学的标准,坚持因果关系的规则性,并认为理论的说服力取决于它的预测能力,具有决定论倾向。实证主义的薄弱点在于它假定观察与理论之间存在严格的区别,假定观察陈述是没有理论预设的,而是由经验世界填充的。实际上,心灵的白板是不可能的,只有凭借理论的预设观察才是可能的。之后,波普在批判逻辑经验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猜测和反驳为核心的科学发展模式证伪主义,把研究视角由静态的理论结构分析转向动态的科学知识的增长。波普认为科学家不只是观察并从观察中做出推断,而是从问题开始,构建演绎出的可检验假设。只有可证伪的理论才能被视为是科学的,可证伪性是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线。波普的批判理性主义与实证主义认识论是不同的,科学理论通过试错法进步。因此,科学理论设想只是暂时的,而非实证主义的累积性的科学观。波普的局限在于假定封闭体系的存在,社会领域存在的是开放体系,而非封闭体系。对一个命题的证伪可能是由于命题本身的错误,也可能是由于不同的生成机制介入其中而使它们相互抵消。1962年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标志着逻辑实证主义的衰落和历史主义学派的诞生。拉卡托斯的研究纲领方法论吸取了库恩发展模式的稳定性,避免了波普的‘连续革命和‘一拨就倒的做法,加强了研究纲领的韧性。在罗伊·巴斯卡(Roy Bhasar)看来,波普和拉卡托斯将诸如深层结构之类的不可观察因素视为形而上领域而不予探讨。科学哲学上述演变停留于对认识论的辩论,研究者离开了实在领域。
第二节 科学实在论的含义及类别
科学实在论最初发端于哲学领域,之后发展为不同的流派,巴斯卡的批判实在论坚持批判其他理论的不充分性,并解释形成这种不充分性的原因;普特南的趋同实在论力图建立实在论的因果指称理论,强调某一实体的名词是由实践和科学决定的,没有不变的外延和含义;坎贝尔的演化实在论综合了科学实在论和演化认识论,成为复杂系统超越还原论的一个重要支撑。总体来看,科学实在论以本体论转向来扭转实证主义和后实证主义的认识谬误,它要解决的问题是社会科学在何种程度上能够和应该被视为是科学的。此外,科学实在论还有诸多其他形式,如实体实在论、理论实在论等。
一、含义
科学实在论;这个词有许多不同的科学哲学和方法论流派都在使用。科学实在论主张,成熟稳重理论所描绘的对象、现实和过程是真实存在的,微观世界的许多不能观察的东西同日常生活环境中的事物一样真实。即使科学理论还不是正确的,人们也往往具有接近于正确的看法。科学实在论主要探讨科学研究的本质,它反对传统实证科学一元论(monolithic)的基本理论,指出科学知识至少具有真实(the real)、事实(the actual)和经验(the empirical)三个不同的层面(表3)。
二、科学实在论类别与国际关系理论/路径
科学实在论应用于具体研究,往往呈现不同形式,主要有趋同实在论(建构主义)、批判实在论(马克思主义和批判理论)和演化实在论(复杂系统理论)。第一,趋同实在论。主流建构主义坚持科学实在论,它来源于普特南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坚持的趋同实在论观点,强调成熟稳重科学中的名词是有指称的,前后相继的科学理论中的名词具有共同的指称。真理是非认识的概念,是语言表述和世界的符合。第二,演化实在论。演化实在论是复杂性科学的重要根基,它以时间之矢取代原子的地位,以概率取代确定性,深刻改变了科学对于实在的观念。第三,批判实在论。批判实在论是由‘先验实在论和‘批判自然主义两个词的省略组合而来。批判实在论的基本内核是理论的解放诉求,即为社会实践赋予意义是必要的,但任何解读都不能声称自己掌握了绝对真理,而都应受到批判,以服务于社会解放这一最终诉求。需要指出的是,批判实在论虽然冠以批判;二字,但和批判理论存在根本不同。批判实在论反对本体论多元主义,这意味着去发现一个世界的诸多方面,而不是通过许多理论和观点去创造它们。
第三章 基于个体建模..............40
第一节 基于个体建模的特征..................40
第二节 基于个体建模的应用..........................44
第三节 基于个体建模对国际关系研究的启示...............51
第四节 基于个体建模的意义及局限...................53
第四章 复杂系统与国际关系研究的发展....................59
第一节 国际关系研究的科学历程...............59
第二节 复杂性科学与国际关系研究......................62
第三节 复杂性建模与建构主义..................65
第四节 复杂系统与后现代主义............69
第五章 复杂系统分析的主要路径..................73
第一节 混沌理论.....................74
第二节 隐喻分析..................78
第三节 后常规科学........................81
第八章 现代系统理论、世界社会与国际关系
以哈贝马斯和卢曼为代表,德国社会学拥有沟通行动理论和现代系统理论(Modern System Theory)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流派,卢曼的理论在德国社会理论领域中一直处于哈贝马斯理论的对立面,后者强调通过语言构建起来的主体间性,前者关注自我指涉的封闭系统。卢曼的思想在斯堪的那维亚半岛国家、意大利、西班牙、日本广为普及,而在英语和法语国家并未被广泛接受,因而在国际关系研究中,卢曼的理论就显得较为陌生。长期以来,以涂尔干、齐美尔、韦伯、帕森斯和哈贝马斯等为代表的經典社会观;(表现为国际社会;、全球公民社会;、世界社会;等不同形式)在国际关系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这些理论存在一个核心问题:面对内生于理性化、现代化和个体化过程中的分裂倾向,社会的团结能够诉诸于某种价值规范吗?针对这一问题,卢曼借鉴了复杂系统思想,提出了现代系统理论,关注社会子系统之间的潜在冲突,从社会如何整合转向社会如何进行内部分化。现代系统理论认为,复杂性、偶然性、不确定性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常态,社会不是我们可以控制的。基于对后民族国家秩序的思考,玛蒂尔达·阿尔伯特运用卢曼的理论提出了不同的世界社会观。概言之,世界社会是一个由功能分化导致的在运行上封闭的各种系统所组成,由于缺少一个强有力的整合机制,世界社会的治理是有困难的。
第一节 现代系统理论的范式转换和基本特征
二战之后的西方社会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以功能主义为代表的传统社会理论对此已经不能做出解释,加上当代自然科学所取得的重大成果,社会理论领域也酝酿和进行着一场根本性的变革。从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个领域中蓬勃发展的一般系统论,特别是控制论和信息科学方面的研究成果,把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当做基本概念之外,又强调系统与其环境的区分。在耗散结构论、协同学、超循环理论、突变理论、混沌理论和分形理论中,给予社会学家最深刻启示的是关于‘自我组织和‘自我参照的系统概念。‘系统/环境的自我参照的系统理论,作为对帕森斯的结构功能论的修正而提出来的。结构功能论关注系统结构维持条件,无法理解结构的变化。这种封闭系统观念根本不考虑系统与其外在环境的相互关系。然而,一个系统的存在和运作就在于系统和它的环境的协调关系,现代系统理论进行系统建构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强调系统与它的环境之间的协调。
第九章 总结与评价
第一节 研究意义与价值
一、开拓了国际关系研究的新领域:复杂系统
經典科学观指导下的国际关系研究所立足的是物理学系统模式,它以数学演绎为基础,将被观察的世界或对象理解成某种可以靠准确的数学方法描述或分析的静态稳定结构。这是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以来近现代科学所通用的系统模式,这种模式下的国际关系研究以理性主义为代表,关注点是寻求确定性、规律性和现有秩序的稳定性,没有考虑各因素之间的互动作用,从而无法包容结构变迁等反常现象,更难以理解国际关系中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复杂性科学观下的复杂系统是一种生物学系统模式,按照这种模式,生命现象的运作和更新是靠物理化学过程的稳定性规则加以说明的,强调事物和和整个世界结构中的内在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系统中每一要素对于作为整体系统的行为是无知的,它仅仅对于其可以获得的局域信息做出响应。复杂系统的非线性、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自组织和涌现等特征对国际关系的研究议程产生了重要影响,复杂系统分析的三种路径无不体现上述特征。混沌理论侧重的是初始条件的敏感性,系统过程具有不可逆性,对初值具有很强的敏感性;隐喻分析突出了自组织、涌现等特征,系统的整体不是部分之和,部分与整体之间不是现象上的因果关系;后常规科学研究坚持视角主义的知识观,质疑任何单一知识系统阐释整体事实的能力。国际关系领域对于复杂系统的分析研究主要包括:
(一)隐喻分析。由于复杂性理论主要是在生物、物理、经济等学科中发展起来的,涉及到复杂的计算机建模等数理知识,但是对研究国际关系的学者而言,却可以借用这些理论的结论来为我们理解世界政治服务。隐喻分析直接以复杂系统类比国际政治现实,较少采用复杂性建模方法,主要有杰维斯的复杂系统效应和罗西瑙的湍流范式。复杂系统效应表明现实是不可能求助于某一个起源或某个永恒的真理来加以解释的,系统的结构由于偶发的、外部的因素以及历史的、内部的因素的相互作用而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在此基础上,杰维斯将单个国家行为体以及其他具有体系影响的因素引入新现实主义,补充和深化了体系理论的适用性和解释力。最为重要的是,它能够增进对系统效应的理解,并尽可能减少由系统效应所引发的不确定性。罗西瑙的湍流范式将国际体系视为一个复杂适应系统,并以此来认识世界政治的发展动力。这种类比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冷战时期的两极体系近似于一个简易系统,而冷战后的国际体系却是一个复杂系统。在复杂系统中,构成系统的单元大大增多,除了国家行为体之外,非国家行为体自主性的加强,能够一定程度上自主地参与到系统的运作中;第二,冷战后的国际体系近似于一个无组织的系统。在冷战时期约束行为体行为模式的因素都消失了,行为体的行为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动态性。非国家行为体在冷战后日益增强的行动自主能力加强了系统的动态性。总之,世界政治中相互依存度越高,互动的频率越高,对小事件的敏感性就越高,因而未来也就越来越具有不确定性。湍流范式的行为体既包含了个人,也包含了集体性组织,湍流范式中既有冲突的一面,也有合作的一面,显示出融合不同理论流派的研究取向。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