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非洲农产业投资情况及其前景概述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我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流向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东盟、欧盟、非洲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俄罗斯和东盟吸引了大部分的中国农业对外投资,2021年中国对俄罗斯农业投资流量约为 1.8 亿美元,占当年中国农业对外投资总流量的 33.8%;同年中国对东盟农业投资流量约为 1.7 亿美元,占当年中国农业对外投资总流量的 31.5%。非洲作为一个新兴农业投资市场,吸引中国农业投资量的比重较小,2021年中国对非农业投资流量占当年中国对外农业投资总流量的比重约为 6%,远远低于俄罗斯和东盟。但是我国对非洲农业投资发展速度很快,2009-2021 年间,中国对非农业直接投资额增长了1.75倍,由3000万美元迅速增加到8247万美元。
非洲农业资源十分丰富,无论是农业用地总面积还是人均面积都超过中国,根据世界银行统计,2021年中国农业用地总面积约为5.2亿公顷,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08公顷,而仅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农业用地总面积就约为 10.6 亿公顷,人均耕地面积为 0.23 公顷,农用土地资源远比中国丰富。另一方面非洲的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率低,据 2021 年国际著名咨询机构麦肯锡的统计,全球60%未开垦耕地分布在非洲,非洲农业发展潜力巨大。当今非洲政治局势趋于稳定,经济发展迅速,农业投资环境逐步改善,中国的农业技术适用性强,对非农业投资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强,中国对非农业投资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1.1.2 研究意义
首先,激励和发展对非农业投资是我国走出去;战略的深化和创新。一直以来对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多是集中在第二、三产业,对农业走出去;的研究相对较少。虽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在二、三产业取得了骄人成就,农业对外直接投资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发展农业对外投资以及谋划农业全球化经营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现阶段对农业走出去;的研究多集中在中国周边的国家,对非洲作为农业投资目标区域的研究少之又少。在农业领域非洲吸引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量虽然不及俄罗斯和东盟,但其发展迅速,研究意义同样重大。
其次,研究中国对非农业投资同时也是在探索中国对非农业援助的新形式。从 1959年中国向几内亚提供农业援助开始,中国对非农业援助已经持续了 50 多年,经历了中国单方面援助、互利共赢和全面深化三个阶段,援助机制不断完善。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对非援助效果不尽如人意,很多援助项目自主经营能力薄弱,对援助方依赖性很强。探索对非农业援助新形式,由政府提供融资和政策方面的支持,让对非农业投资企业承担一部分对非援助项目,以企业化的经营使援助项目能够在满足援助目标需求的前提下获得投资收益,最终真正达到双赢局面,降低援助成本。
1.2 相关理论
1.2.1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国际生产折衷是1977年由英国大学教授邓宁(ohn H.Dunning)提出的,他认为企业应该在同时具有所有权、内部化和区位三种优势的条件是才能进行有利的对外直接投资。所有权优势是企业因独占某些无形资产或是达到了规模经济而产生的竞争优势;内部化优势是指企业以其所有权特定优势,节约或是消除市场交易成本的能力;区位优势是指东道国所具备的在吸引投资方面的优势,如东道国因要素禀赋而产生的优势,企业能做的是利用和适应这项优势。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解释了发展中国家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条件,同时也解释了进行这种活动的动因。
1.2.2国外相关研究
由于研究的目不同,国外对于农业对外投资的学术研究中很少将中国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其研究重点在农产品贸易和农业生产方面。著名的国际组织如联合国粮农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及世界银行等,在农业经济方面的研究重点也集中在各种农业政策对农业生产发展影响方面。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Robert.H.Bates(2021)研究了非洲农业市场和农业政策基础,对非洲农业政策的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都做出了详细的研究,通过研究作者认为非洲依然缺乏农业支持政策长期稳定执行的经济政治基础,农业政策虽然众多但是因为执行力不足,导致效果折扣。
比利时欧洲学院教授 Benjamin.Barton(2021)对在非洲问题上中国和欧盟的关系作出多方面论述,认为在非洲诸多问题上,中国和欧盟既存在分歧又存在合作,但是由于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别,双方分歧将不断扩大。
2 非洲农业投资环境分析
2.1 农业自然资源丰富
非洲大陆的面积约为 30 亿公顷,地表平均海拔 750 米,整个大陆是一个起伏不大的高原,所以又被称为高原大陆;。其海拔200-2000米的台地、高原占占大陆面积86.6%;海拔 2000 米以上的高原、山地占 3.7%;海拔 200 米以下的平原、低地占 9.7%。非洲大陆大部分处于低纬度,基本介于南纬35度至北纬37度之间,95%的大陆区域属于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温度在 20 度以上。非洲大陆降水丰富但分布不均,有的地区年降水高达1000-3000 毫米,有的仅为50-100 毫米。大部分非洲地区可利用水资源丰富,非洲拥有尼罗河、刚果河、尼日尔河、赞比西河等著名大河,全洲每年河流径流总量为 4657立方千米,约占世界河流径流总量的12%;非洲还有维多利亚湖、马拉维湖等著名天然湖泊和纳赛尔湖、沃尔特水库等大型人工湖,湖泊面积达21万平方千米。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 2007 年统计,非洲农用土地总面积为 17.5 亿多公顷。具体农用土地利用如图1所示,其中耕地面积为2.19亿公顷,占农用土地的比重为7.39%;林地面积为6.27亿公顷,占比21.16%;草地牧场面积为9.11亿公顷,占比30.73%。
2.2 农业投资支持政策多样
多数非洲国家为了发展本国农业制定了支持农业投资的政策,如在农业税收、农业补贴和农业信贷等方面给予支持。以农业税收优惠政策为例,很多国家在农产品出口以及农业外商投资领域降低了税负,如津巴布韦为了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取消了农机附加税;马达加斯加对进口的各种农具、农机产品(如化肥、收割机、打谷机、手扶拖拉机等等)实行零进口关税;赞比亚的《投资法》规定:投资农业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其他行业为25%,且大规模的农业投资企业可以享受前5年的红利免税,另外种植柑橘、香蕉、咖啡、茶叶等的投资企业至其作物产出前每年可以从应纳税利润和收入中扣除10%;莫桑比克不征收大豆出口关税,投资农业项目企业的所得税税率为10%,投资农业基础设施领域可免除5年企业所得税,且投资企业在投资回收期内可享受企业所得税50%到80%的减免。
在农业补贴上,很多非洲国家都有对农业生产资料进行补贴的政策,如摩洛哥政府为提高本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实行十分优惠的农机补贴政策,如表1所示很多农机补贴都在30%以上,可见农业支持政策力度之大。埃及政府激励私人资本和外资投资于农业,在土地改良方面为投资者提供优惠和便利,如银行向私人和外商投资者提供长期低息贷款,新垦土地 10 年内免交土地税,埃及的农业信贷发展银行也会向购买农业机械的农民提供长期低息贷款。
3 中国对非洲农业投资的现状及问题................... 11
3.1 中国对非洲农业投资的现状 ..................11
3.1.1 投资规模及区域...........11
3.1.2 投资领域.................13
4 中国对非洲农业投资的前景分析.......18
4.1 影响中国对非洲农业投资的因素及其变化趋势 ...........18
4.1.1 中国对非洲农业投资政策支持不断加强..........18
4.1.2 中国对非洲农业投资主体实力不断上升.............. 19
5 发展中国对非洲农业投资的政策提议............ 28
5.1 政府方面 ........ 28
5.1.1 完善和提升管理和服务能力................... 28
4 中国对非洲农业投资的前景分析
4.1 影响中国对非洲农业投资的因素及其变化趋势
4.1.1 中国对非农业投资政策支持不断加强
中国政府为激励更多企业到非洲进行农业而实施了很多支持措施,在发展中国对非农业投资中,这些支持政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中非合作论坛、中非发展基金和中非政府间各种投资促进保护协议等平台和措施,中国政府为对非农业投资的企业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随着这些平台和措施不断成熟稳重,不断向机制化、规范化发展,各个政府职能部门在政策解释和执行上不断走向协调统一,支持政策的执行效果将大大增强,投资非洲农业的政策比较优势将逐渐呈现。以对非政策制定、实施平台的中非合作论坛和中非发展基金为例:
(1)中非合作论坛
中非合作论坛从2000年10月第一次开办起每三年举办一次,至今已经举办了五次。在每次会议中,中非农业合作都是十分重要的一项讨论内容,表4是对五次合作论坛的行动文件中对于促进农业投资政策的整理。从中可以看到,中国对投资非洲农业的支持政策在不断加强,不断走向具体化和规范化。在中非合作论坛机制下中方还组建了后续行动委员会,将外交部、商务部、财政部、文化部、农业部、税务局、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银行等各个政府职能部门纳入其中,以对会议文件中实施的政策执行落实情况负责。随着中非合作论坛机制的不断完善,国家对非农业投资支持政策的效果将不断强化,职能部门间协调不畅、优惠政策落不到实处的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
5 发展中国对非洲农业投资的政策提议
5.1 政府方面
5.1.1 完善和提升管理和服务能力
(1) 制定统一规划
造成中国对非农业援助机制不够完善、对非农业投资支持政策实施效果不够理想等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在发展与非洲农业关系时没有明确的统一规划。政府应该认识到发展对非农业投资是一个长远战略,而并非权宜之计。仿照我国发展经济的五年计划、十年计划,中国政府也应该制定类似的发展对非农业投资的长期规划。这之中应该包括国别投资规划和农业重点投资领域规划,规划中应该确定好重点投资对象国家、重点农业投资项目、配套资金安排以及相应的支持政策和措施,并协调政府各个职能部门保证对非农业投资规划目标的顺利达成。政府应按照指定的整体目标规划引导企业开展对非农业投资,减少农业投资经营中的盲目性。同时应加强政府对非农业投资规划与非洲国家农业发展计划的协调性,以使农业投资规划得以顺利进行。
(2) 继续加强政策支持
非洲虽然农业资源丰富,在农业领域的投资效益较高,但在部分国家和地区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加之中国企业对非洲的农业投资环境了解很少以及自身实力有限导致的问题应对能力不足等,这些都严重制约了中国对非农业投资的发展。为发展对非农业投资,国内支持政策应该进一步加强。除了继续完善中非合作论坛机制为对非农业投资提供宏观整体支持外,还应该强化各项具体措施,如积极争取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非发展基金等金融机构对赴非进行农业投资开发的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尤其是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同时激励金融机构设立专门针对农业对外投资的险种等。
(3) 完善农业领域的国别信息服务
虽然中国对非洲农业投资的历史较长,但由于大型农业企业进驻少、投资基数小,非洲农业的投资环境信息收集零乱且很难惠及广大的农业投资者,限制了中国对非农业投资向更大规模发展。中国关于部门应该建立和完善非洲农业情况的国别信息服务系统,使更多的农业投资企业可以方便地获得需要的信息服务。如商务部每年发布国别信息报告,介绍各个国家的投资环境,但缺乏农业投资领域的信息。在国别信息的搜集和整理中要充分发挥驻外使馆的作用,以其驻地优势加强对所在国家农业投资环境的调研和信息搜集。同时应该建立对非农业投资专家咨询机构,为企业提供更加具体专业的信息咨询和指导服务。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