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生态系统中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模式研究

国学论文管理论文

协同创新生态系统中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模式研究

仙甲合一围观:℉更新时间:12-19 14:28

协同创新生态系统中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模式研究

1 绪论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1.1.1 选题背景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其自我更新换代周期也大大缩短,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处于优势地位,高精尖科学技术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科学技术已成为综合国力的体现。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于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但是,科学技术一般不能直接为社会进步以及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必须进行科技成果商业化才能实现其市场价值。我国自实施改革开放基本国策以来,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就逐渐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和焦点。自邓小平1988 年首先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来,江泽民继承前一代领导思想,在十七大报告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再到习近平同志提出创新驱动;战略,指出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强化对创新的激励和创新成果应用;,都体现我国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高度重视。我国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已经取得相当丰硕的成果。如表 1.1 所示,截止到 2021 年我国 RD 经费总量为 11846.6 亿元,我国 RD 经费投入 GDP 占比为 2.01%,已经超过日本跃升为全球第 2 大 RD 经费国家。SCI 收录我国 51.32 万篇论文,CPCI-S 总量论文和 EI论文总量排名世界第一,专利授权总量 20095 件,排名世界第二[1]。而且,其中有些科技成果已经具备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具有很高的技术价值和市场价值,为科技成果商业化提供资源保障,同时体现了我国强大的科技潜力和科研能力。但我国却正在面临着专利申请量不断上升,但商业化和产业化程度较低的问题。在 2021 年 7 月 29 日举行的推进绿色制造,助力绿色发展;研讨会上,高云虎司长提出,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仅为 10%上下,距离发达国家 40%的水平有较大差距;,科技成果必须通过实现商业化,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进而促进经济结构优化[2]。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历史和现状研究和分析,对比分析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优缺点,从协同创新生态系统视角探讨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为提高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提供相应的对策和提议。.........1.2 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现状无论对发达国家还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如何把科技成果进行商业化都是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纵观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各国都结合本国国情特点选择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发展模式。本节将以美国模式、德国模式、英国模式和日本模式为代表进行分析。美国为了促进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在1986年颁布实施《联邦技术转移法》,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激励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企业以签订合约的形式进行合作,从而促进技术转移。以任务导向;为核心,以支持为完成任务而从事关于的研究工作为重点,以企业为应用主体,通过管理创新和创建风险投资环境的途径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政府的作用主要是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同时确保政策良好执行等[8, 9]。德国政府为促进本国科技成果转化做出了巨大努力,如各州于1974颁布实施的《中小企业促进法》,联邦政府于1958年颁布的《反限制竞争法》、1973的《对于保持经济稳定和经济增长法律的荃本条例》等法规[10]。德国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搭建科研创新平台,在政府、企业和人三方面实现统一。德国除了为本国成果转化制定优惠政策之外,还坚持科学和科研自由,中央和地方进行独自管理;的基本准则[11]。英国为了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进程,首先在剑桥大学建立了剑桥科学园。此后,英国又相继建立了苏格兰硅、M4号高速公路走廊[12]等一大批具有典型代表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英国政府为了激发高校与企业的合作热情,通过激励和规划的途径改善科技成果转化环境,为双方合作搭建良好平台(交叉学科研究中心),通过吸收企业和科研院所研究人员研究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日本在1985年制定了相关法律,明确规定在国内建立工业技术院,通过促进科研单位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以推进成果产业化和商业化试验[13]。日本采取官产学研;相结合政策,由政府纵览大局,高校和企业作为参与主体组建项目公关团体,成果交由企业进行中试和规模化生产以优化科技要素形成了从科技到产品的完整流程,大大缩短创新新技术的产业化周期,加速实现商业化。学者们对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已经取得相当丰硕的研究成果, 各国结合本国国情采取针对性的转化模式。为了更直观地呈现不同国家转化模式的特点,我们从模式导向、模式主导者、科研管理、政府作用等维度将美国模式、德国模式、英国模式、日本模式特点加以汇总(见表1.1).........2 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理论2.1 协同创新生态系统的相关理论2.1.1 协同理论协同在英文中有 synergy、collaboration、coordination 等多种描述,在《辞海》中是各方互相配合、协助的意思。1971 年,Haen 结合多种现代科学成果,在吸取耗散理论的成功经验后总结提出了协同理论[19]。他认为无序和有序现象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以及自然社会中。无序代表混纯,有序代表协同,两者之间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将会互相转化,即系统中各元素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或同步等集体行为,能够自发在时间、空间及功能上形成有序结构,最终会产生 1+1>2 的协同效应[41],详细阐述了系统从无序现实到有序现实转变的一般规律。协同理论主要由协同效应、伺服原理以及自组织原理三部分内容组成。其中,协同效应;是子系统之间通过相互协调合作,从而实现大系统整体效应优化的现象;伺服原理;是指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作为系统外部动力的控制参量要服从作为系统内部动力的序参量,而反过来控制参量又通过影响序参量进而引导子系统行为;自组织原理;指系统的自生性,即系统在不受外力影响情况下,自发地形成具有某些功能或者结构。协同理论揭示了一种普遍的规律,即自然系统借助物质和能量交换达到内外部协同的现实,由于这种规律具有一般普遍性,所以协同原理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具有可行性[42]。在科技成果转化系统中,政府通过引导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和建立引导平台等方式影响产业系统和科研系统。同时,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了满足自身发展,会不自觉的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企业为了提高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也会有与科研方进行协同合作的愿望。政府、高校、企业以及科技中介组织等参与主体协同合作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最终实现科技成果促进经济发展的协同效应。.........2.2 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概念科技成果的含义比科研成果以及专利包含的含义更加广泛,它是一个相对比较宽泛的概念。如《现代科技管理辞典》(1986 年版)认为:是科研人员在进行科技研究过程中,所得到的确认具有学术意义和实用价值的创造性结果[50,51]。科技成果;是我国科技管理的专有名词。学者们对科技成果定义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科技成果是指某一科学现象或问题通过科研活动取得的,必须拥有一定创造性价值(学术或者实用)的成果,且要通过实践的检验和社会的认可[52,53]。这一概念具有以下三点含义:一是科技成果需要通过相关科研工作者多次重复观察试验,而获得的新发现,之后由此建立全新研究系统。二是科技成果要包含新的见解和观点,或者对原有见解和观点的改进或提高。三是科技成果必须通过鉴定、评估或公开发表在刊物上等途径来迎接实践检验或获得社会认可,以检验其实用价值或学术意义。1996 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该指出科技成果转化,是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54]。广义上讲是指科研主体基于当时的科技能力,以提高科学、创新技术和促进生产为目的,在科学技术、经济以及社会等方面的协同发展及一体化过程中,所获得的所有内容以及形式上变化的结合[55]。狭义上讲是指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通常以技术研究开发和新产品开发为手段,把应用性研究成果转化为新工艺、新产品以及新管理方法或技术的过程[55,56]。.........3 协同创新生态系统中科技成果转化的特征和路径..............133.1 协同创新生态系统....133.1.1 协同创新生态系统构成分析 ..............133.1.2 科技成果转化系统构成分析 ..............143.1.3 协同创新生态系统与科技成果转化系统的融合 ....153.2 协同创新生态系统参与主体功能定位.....153.3 协同创新生态系统中科技成果转化特征............183.4 协同创新生态系统运行的科技成果转化路径....204 协同创新生态系统中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研究...........244.1 校企协同转化模式....244.2 高校、企业交替主导动态转化模式.........254.3 政府引导、多主体协同转化模式.............275 多案例比较分析....305.1 校企协同转化模式分析---以先进航空发动机协同创新中心为例.....305.2 高校、企业交替主导动态转化模式分析---以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为例............335.3 政府引导、多主体协同转化模式分析---以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为例.........375.4 案例的理论比较分析...........405多案例比较分析5.1 校企协同转化模式分析---以先进航空发动机协同创新中心为例5.1.1 先进航空发动机协同创新中心概况航空发动机作为航天飞行器的核心部分,是高端复杂技术以及高附加值于一身的集中体现。借此可窥探国家的综合国力、研发水准及制造业实力。航空发动机研发过程相当复杂,需要集成包括基础研究在内的多方面研究成果,而基础研究又是一个国家进行发展和自主创新的源头和基石。因此,先进航空发动机协同创新中心采用校企协同转化模式存在一定的合理性。鉴于先进航空发动机协同创新中心的特殊性,本案例以此为研究背景。先进航空发动机协同创新中心以穷理致用、支撑引领;为发展理念,坚持需求;和技术;两两结合的两轮驱动;发展创新模式,以校企合作的方式,以培养带关于键共性技术的人才为核心,以在基础研究设施、学科布局、研究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到五个一流;为发展目标,以进一步推动中国心;的自主化为核心思想,中心主要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牵头,联合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核心参与主体组建而成。该中心把高校知识和技术更好融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从产品研发到生产进行深度转化,形成了2+X;的举国协同创新模式,由此开辟了一个科技成果由产生到生产力深度融合的新气象。先进航空发动机协同创新中心的创新性发展模式,为推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及协同参与主体在人才机制改革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初步呈现了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协同进步的局面。学科之间相互交融,带动了新学科的发展方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先进工业协作伙伴计划也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结论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总结研究和协同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研究,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得到一些主要结论:首先,在对协同创新系统含义分析基础上,揭示了协同创新的生态学含义。本研究在文献梳理基础上,从协同创新生态系统视角探究了科技成果转化参与主体的生态学定位,总结提出科技成果转化系统出现的四个生态学特征,即整体性;、开放性;、动态非线性;和自组织性;。其次,分析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新特征,界定了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参与主体的功能定位,认为系统参与主体要找准自身定位,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要契合其他参与主体目标,确保系统实现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最后提出了三种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即校企协同转化模式;、高校、企业交替主导动态开发模式;和政府引导、多主体协同转化模式;,并以我国先进航空发动机协同创新中心;、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以及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为案例对其科技成果转化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本文探讨了协同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含义,研究了协同创新生态系统中科技成果转化参与主体的功能定位,通过对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的案例分析发现,协同创新系统协同模式的选择要根据系统自身所呈现的主要特征出发,考虑各参与主体功能定位,以保证系统利益最大化。..........参考文献(略)

标签:的历史

标题:协同创新生态系统中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模式研究

链接:http://m.zhaichaow.cn/lunwen/guanli/433618.html